重读《观刈麦》
2016-05-23 16:49:5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李寿峰
1976年,我在一本发黄的旧语文课本上读到了白居易的诗《观刈麦》,那直白朴实的句子一下子吸引了我,我很快把诗句背诵了下来,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优美的诗句时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前几天,偶翻《中国纪检监察报》,在一篇谈论领导干部如何“清廉为官,勤政为民”的文章中我再次读到了这首诗,看着这亲切感人的诗句,我眼前一亮,忍不住在网上搜索出白居易的生平事迹和对这首诗的解释,以求加深对诗义的理解。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二十九岁便考中进士,次年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及第后做了几年县尉,三十七岁拜左拾遗。他主张诗文“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一面不断地创作揭露当时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新诗歌,一面在宪宗面前多次直谏。终于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司马,后又相继出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这就使他能更加深入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目睹人民的苦难,丰富磨炼了他的文学创作实践。他用诗歌积极参与改造社会,有不少是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的,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战斗性,通俗易懂,极受欢迎,街头巷尾,到处传诵,当时即东传日本、朝鲜,西播西域诸国,后世很多诗人都把他奉为楷模。白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观刈麦》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诗人三十六岁,时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白居易胸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寄予深切的同情。
这首诗叙事明白晓畅、刻画生动形象、语言朴实感人、篇章构思巧妙,我每次捧读,感慨至深。“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在五月(农历)麦收的农忙季节,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的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为凄凉可怜的拾麦者。诗人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予深切的同情。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劳动人民的声音,目的就是希望“为官一方”者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读罢诗篇,掩卷沉思:一个距今一千二百年多年的封建官吏,能有这样强烈的为民情怀和自责意识,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纵观古今的执法者,愧对俸钱的大有人在,有的贪赃枉法,有的玩忽职守,有的消极懈怠,种种表现,都是对使命和责任的背离,对神圣法律的亵渎。今天,作为法院干警,有必要读一读白居易的诗句,用他那“愧俸钱”的意识,对照《党章》的要求来检点自己的思想和工作。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人民法院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二十九岁便考中进士,次年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及第后做了几年县尉,三十七岁拜左拾遗。他主张诗文“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一面不断地创作揭露当时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新诗歌,一面在宪宗面前多次直谏。终于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司马,后又相继出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这就使他能更加深入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目睹人民的苦难,丰富磨炼了他的文学创作实践。他用诗歌积极参与改造社会,有不少是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的,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战斗性,通俗易懂,极受欢迎,街头巷尾,到处传诵,当时即东传日本、朝鲜,西播西域诸国,后世很多诗人都把他奉为楷模。白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观刈麦》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诗人三十六岁,时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白居易胸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寄予深切的同情。
这首诗叙事明白晓畅、刻画生动形象、语言朴实感人、篇章构思巧妙,我每次捧读,感慨至深。“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在五月(农历)麦收的农忙季节,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的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为凄凉可怜的拾麦者。诗人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予深切的同情。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劳动人民的声音,目的就是希望“为官一方”者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读罢诗篇,掩卷沉思:一个距今一千二百年多年的封建官吏,能有这样强烈的为民情怀和自责意识,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纵观古今的执法者,愧对俸钱的大有人在,有的贪赃枉法,有的玩忽职守,有的消极懈怠,种种表现,都是对使命和责任的背离,对神圣法律的亵渎。今天,作为法院干警,有必要读一读白居易的诗句,用他那“愧俸钱”的意识,对照《党章》的要求来检点自己的思想和工作。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