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梦想与乡土之间
——读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2016-02-22 10:04:0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巩庆娜
  初读苏力先生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在大学,那时我读大二。在法理课上老师极力推荐我们去读读先生的这本著作。记得当时在图书馆中摸索到了一本深蓝色的册子,不薄、不厚、亦不显眼,这便是苏力先生的那本书了!随意翻了两眼,读了一章,对“本土资源”毫无概念,懵懵懂懂,对书中所写的内容也是迷迷糊糊,终究我是没能完整地将它读完。

  再读先生的这本书是在中南财大,那时我读研二。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它,不由地眼前一亮,心头一惊,立刻捧起它,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读完,感触良久,被先生的学识深深打动。虽然书中有些概念、语言我依然不懂,但是我读懂了法治中国进程中的反思,读懂了一个法律人对中国法治问题的认真思考和理论构架。时至今日,虽然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已忘记,但书中有句话我却牢牢地记住了:“什么是你的贡献?”“什么是我的贡献?”10年后,20年后,我在哪,我在做什么,我做了什么?正是这句话,时时提醒和鞭策着我为了法官的梦想一步步地努力。

  又读先生的这本书,是在山东法官培训学院,这时的我已经参加工作近一年。老公送我来济南培训,晚上一起逛书店,眼睛在游离间,又一次瞥见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这几个字。不过,这一次书的封面变成白中带灰的了,不再是蓝色的。当时的心情差不多就是欢呼雀跃,毫不犹豫地将它买了下来,如获至宝。

  安静下来以后,“什么是你的贡献?”这句话再次浮现在脑海,回想近一年法院工作的酸甜苦辣,回想一路来的摸爬滚打……现在的我在基层法院的派出法庭工作,我每天所接触的多是乡土社会的老百姓,我会因为一对年轻小夫妻的离婚纠纷调解一个上午,苦口婆心、好言相劝;我也会为民间借贷反目成仇的当事人明法释理,极力劝和。当然,我也有困惑,也有不解,这种矛盾来自乡土社会的规则、习惯与法律之间的冲突。带着这种困惑,我将继续努力穿梭在司法实践与《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我的贡献?”。

  “真正的贡献,只能产生于一种对中国的昔日和现实的真切且真诚的关怀与信任”,这是苏力先生的回答。“什么是你的贡献?”我想,我与每一位年轻的法院同仁们正在努力寻求和书写着答案,以此,与各位法院同仁们共勉。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