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韧的生命哲学
——读余华《活着》有感
2016-02-04 14:45:12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刘潇
读《活着》的时候,不过十六七岁,刚刚迈进法学院的大门,那时法学界对于安乐死和死刑存废的讨论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我也常常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懵懵懂懂的少女,向往着美好的未来和温暖的关爱,认为人活着是为了追寻爱和欢乐,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是为了一个个或辽远或宏大的目标。活着本身不是目的,单纯的活着,更算不上有意义的人生。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从不像我这样想。他只是活着,历经生活的起落,遭受时代的劫难,千辛万苦地活下去,并不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活着》的故事并不复杂。地主少爷福贵嗜赌好嫖,最终被人设局骗光了家业落的一贫如洗,父亲很快就被气死了。岳父大张旗鼓地接走了怀孕的女儿,福贵妻离子散。悔悟的福贵守着年迈的母亲,耕种着几亩租来的土地,立志好好过日子。妻子家珍带着刚出生的儿子有庆又回到了福贵的身边,回头的浪子终于一家团圆。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历经战火的洗礼后,他回到家乡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凤霞不幸变成了哑巴。打击接踵而来:家珍因贫患病干不了重活;儿子有庆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被抽血过多而亡;哑巴女儿凤霞与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幸福的生活刚刚开始,却因产后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离世;二喜在工地上打工,因吊车发生故障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跟随福贵回到乡下,福贵心疼孩子给他煮豆吃,结果孩子因吃了太多的豆子而意外撑死了……生命里的温情一次次浮现,又一次次被意外出现的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回顾自己的一生,福贵说:“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活着》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是福贵个人的生命记录,是一曲平凡生命的悲歌。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都成了这出戏剧的背景,共同演绎了一幕人生苦难。爹,娘,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福贵的亲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死去,余华的笔将一切推向了极致,将一连串的死亡镶嵌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中,冷静地描绘出生活中残酷到让人无法正视的真实。
在戏剧影视作品里,一个人的死亡总是被赋予了强大的力量,那滴落的眼泪,似乎足以让大地震动。可在真实的生活中,太多的苦难无声无息,人的每一滴泪,其实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甚至打不湿脚下的尘土。爱的感天动地或死的天崩地裂,都只是艺术,而不是生活。真实的生活中,人活的如同一粒粒草芥,个人的命运就如同蝼蚁那般的渺小,生时无人关注,死时无声无息,活人的心在被反复蹂躏践踏之后,连对失去亲人的痛苦都变的麻木。在命运面前,要么死,要么活,而活,就要忍,没有底线地忍,无止境地忍,丧失自我地忍。
福贵不是一位哲学家,他没有想过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生活在继续,残酷也还在继续,他只是在默默地忍受着岁月的变迁。福贵在命运面前那隐忍和承受的态度,是活在中国土地上的每一位农民的投影。每一个从乡村走出的孩子,记忆里可能都有一个“福贵”。
我的大妈妈,就是一位如福贵一样忍受生活之痛,却始终平静慈爱的的鲁西南农村妇女。大妈妈不识字,面庞黝黑五官粗糙,人好的几乎没脾气。她幼年丧父,寡母带着她和两个弟弟过日子,在六七十年代缺吃少穿的农村艰难求生。她七八岁就跟着母亲下地干活,在娘家受穷,十九岁嫁给我二伯父,在婆家受气,挨了一辈子打。
二伯父高大英俊,对她却说不上好,刚结婚的时候叫她“高大姐”,有了女儿喊她“丽妮她娘”,添了儿子她变成了“领子他娘”,一生没有叫过大妈妈的名字。她进门的时候婆婆就瘫痪了,二伯父当兵常年不在家,她与大嫂一起伺候老人,照顾年纪较小的小姑小叔,勤勤恳恳,从无怨言。她第一胎生了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农村没少受气,第二胎生了儿子,才算不再看公婆丈夫的白眼。她白天下地,晚上做针线活,终年操劳,偶尔坐在门槛上与妯娌们聊个天,手里也不忘纳几针千层布的鞋底。
二伯父退役后在县城修汽车校油泵,能挣不少钱,却很少顾家,终日里与一个县城里的女人厮混。有段时间二伯父公然将相好的女人带回老家,也没见大妈妈大吵大闹,照旧每天一日三餐给全家人做饭,端上桌还要再多添一双筷子。就是这样地柔顺,依然是少不了挨打受气的。二伯父很凶,他回家只要看不到大妈妈就喊,大妈妈无论在哪都要赶紧跑回家,跑的慢了,他捞起砖头、铁锨、木棍,抄在手里就打。她从不反抗,逆来顺受,丝毫没动过离婚的念头。
熬到二伯父老了,病了,她伺候他,似乎天经地义。二伯父性子刚强,无法忍受自己老贫病残,偷偷地喝了农药。全家族的人既心疼也生气他这样不负责任地抛下一家人,大妈妈却只是很伤心,反复念叨说这一辈子没啥对不起他的。一年后我陪她聊天,她忆起二伯父,对我说夏天麦收农忙时,二伯父会骑着三轮车到地里给她送水和好吃的油馍头。他厉害了一辈子,揍了她一辈子,最终他死了她活着,她却只念着他的好。
生活充满了苦难,她却始终是温和和慈爱的。我出生仅二十八天就被交到了大妈妈的手上,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六岁时我被接回县城自己家,正月二十三是我的生日,那天她专门托人从农村捎信给妈妈,叮嘱说要记得给我煮鸡蛋。十一二岁时我在她家小住,有一次和二伯父吵架,一怒之下夺门而出,在渐渐黑下来的村庄里游荡。她满村庄地找我,“媛妮,媛妮……”那悠长的呼喊似乎还在耳边。找到了她也只是心疼地轻轻说我一句:“天黑了也不知道回家吃饭,傻妮子。”我读大学,放暑假回老家看她时,她家的经济状况已经很差,为了补贴家用开了个杂货铺卖点小东西。她要求二伯父节俭不要吃她出售的商品,却每天给我拿冰柜里用来卖的雪糕,像往日一样尽力宠爱着我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二伯父和丽姐去世后她明显地衰老了,长住在儿子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带大一双孙子孙女。她66岁大寿时我带着孩子给她庆生,她却只忙着帮我看小孩,说“我给你看着孩子,你歇歇,吃点饭,带着孩子经常吃不上饭哪。”
我的大妈妈是个没有本事的农村妇女,她没有工作不能挣钱没有文化,改变不了家族和孩子的命运,但她以她一生的坚韧和承受,以她的乐观和付出,给我竖起了一个生存的榜样。杨绛先生说,“年轻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如果不是大妈妈,我可能读不懂《活着》,不知道那平凡的故事里承载的是一种坚韧的人生哲学;如果不是《活着》,我可能不能深刻理解我的养母,不认可作为普通农村妇女的她也是生活的勇者。
我对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在20岁以前完成的。20岁那年,我大学毕业了,离开家庭的荫蔽,走出象牙塔,直面真实的人生,在社会中挣扎谋生的日子里,我因看不到未来常常感受到焦虑和绝望。活着是艰难的,生存是充满苦难的,而生活,是一个福祸相依的过程。余华说,“活着的力量不来自于喊叫,也不来自于进攻,而是在于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平庸与无聊。”可我偏偏是不善于忍受的,没有受过苦的孩子,性格中缺乏了一种生命的坚韧。更让人茫然的是,我常常找不到足以说服自己忍受下去的理由。我如同一头牛,在明亮灼热的阳光下和纷飞的蝇群中煎熬,反刍着昔日读过的经典,给迷茫困惑的灵魂寻找一片夏日的树荫。
福贵的故事是中国千百万农民生活的缩影,阐释了成功、成名、成家之外的另一种人生价值观——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向我们昭示了平静从容生活的可能,绝望的不存在,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与幸福的标准,永远没有绝对正确的唯一答案。这样一种别样的人生哲学,在某一个失意落魄的人生阶段,给了我精神上的指引,成为支撑着我在困顿中忍受的力量,慢慢融入我过刚的性格,最终成就了一个80后女孩生命的坚韧。
读《活着》最大的收获,就是无论你曾经经历过什么,正在经历着什么,将要经历什么——活着,活下去。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从不像我这样想。他只是活着,历经生活的起落,遭受时代的劫难,千辛万苦地活下去,并不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活着》的故事并不复杂。地主少爷福贵嗜赌好嫖,最终被人设局骗光了家业落的一贫如洗,父亲很快就被气死了。岳父大张旗鼓地接走了怀孕的女儿,福贵妻离子散。悔悟的福贵守着年迈的母亲,耕种着几亩租来的土地,立志好好过日子。妻子家珍带着刚出生的儿子有庆又回到了福贵的身边,回头的浪子终于一家团圆。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历经战火的洗礼后,他回到家乡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凤霞不幸变成了哑巴。打击接踵而来:家珍因贫患病干不了重活;儿子有庆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被抽血过多而亡;哑巴女儿凤霞与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幸福的生活刚刚开始,却因产后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离世;二喜在工地上打工,因吊车发生故障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跟随福贵回到乡下,福贵心疼孩子给他煮豆吃,结果孩子因吃了太多的豆子而意外撑死了……生命里的温情一次次浮现,又一次次被意外出现的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回顾自己的一生,福贵说:“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活着》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是福贵个人的生命记录,是一曲平凡生命的悲歌。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都成了这出戏剧的背景,共同演绎了一幕人生苦难。爹,娘,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福贵的亲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死去,余华的笔将一切推向了极致,将一连串的死亡镶嵌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中,冷静地描绘出生活中残酷到让人无法正视的真实。
在戏剧影视作品里,一个人的死亡总是被赋予了强大的力量,那滴落的眼泪,似乎足以让大地震动。可在真实的生活中,太多的苦难无声无息,人的每一滴泪,其实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甚至打不湿脚下的尘土。爱的感天动地或死的天崩地裂,都只是艺术,而不是生活。真实的生活中,人活的如同一粒粒草芥,个人的命运就如同蝼蚁那般的渺小,生时无人关注,死时无声无息,活人的心在被反复蹂躏践踏之后,连对失去亲人的痛苦都变的麻木。在命运面前,要么死,要么活,而活,就要忍,没有底线地忍,无止境地忍,丧失自我地忍。
福贵不是一位哲学家,他没有想过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生活在继续,残酷也还在继续,他只是在默默地忍受着岁月的变迁。福贵在命运面前那隐忍和承受的态度,是活在中国土地上的每一位农民的投影。每一个从乡村走出的孩子,记忆里可能都有一个“福贵”。
我的大妈妈,就是一位如福贵一样忍受生活之痛,却始终平静慈爱的的鲁西南农村妇女。大妈妈不识字,面庞黝黑五官粗糙,人好的几乎没脾气。她幼年丧父,寡母带着她和两个弟弟过日子,在六七十年代缺吃少穿的农村艰难求生。她七八岁就跟着母亲下地干活,在娘家受穷,十九岁嫁给我二伯父,在婆家受气,挨了一辈子打。
二伯父高大英俊,对她却说不上好,刚结婚的时候叫她“高大姐”,有了女儿喊她“丽妮她娘”,添了儿子她变成了“领子他娘”,一生没有叫过大妈妈的名字。她进门的时候婆婆就瘫痪了,二伯父当兵常年不在家,她与大嫂一起伺候老人,照顾年纪较小的小姑小叔,勤勤恳恳,从无怨言。她第一胎生了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农村没少受气,第二胎生了儿子,才算不再看公婆丈夫的白眼。她白天下地,晚上做针线活,终年操劳,偶尔坐在门槛上与妯娌们聊个天,手里也不忘纳几针千层布的鞋底。
二伯父退役后在县城修汽车校油泵,能挣不少钱,却很少顾家,终日里与一个县城里的女人厮混。有段时间二伯父公然将相好的女人带回老家,也没见大妈妈大吵大闹,照旧每天一日三餐给全家人做饭,端上桌还要再多添一双筷子。就是这样地柔顺,依然是少不了挨打受气的。二伯父很凶,他回家只要看不到大妈妈就喊,大妈妈无论在哪都要赶紧跑回家,跑的慢了,他捞起砖头、铁锨、木棍,抄在手里就打。她从不反抗,逆来顺受,丝毫没动过离婚的念头。
熬到二伯父老了,病了,她伺候他,似乎天经地义。二伯父性子刚强,无法忍受自己老贫病残,偷偷地喝了农药。全家族的人既心疼也生气他这样不负责任地抛下一家人,大妈妈却只是很伤心,反复念叨说这一辈子没啥对不起他的。一年后我陪她聊天,她忆起二伯父,对我说夏天麦收农忙时,二伯父会骑着三轮车到地里给她送水和好吃的油馍头。他厉害了一辈子,揍了她一辈子,最终他死了她活着,她却只念着他的好。
生活充满了苦难,她却始终是温和和慈爱的。我出生仅二十八天就被交到了大妈妈的手上,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六岁时我被接回县城自己家,正月二十三是我的生日,那天她专门托人从农村捎信给妈妈,叮嘱说要记得给我煮鸡蛋。十一二岁时我在她家小住,有一次和二伯父吵架,一怒之下夺门而出,在渐渐黑下来的村庄里游荡。她满村庄地找我,“媛妮,媛妮……”那悠长的呼喊似乎还在耳边。找到了她也只是心疼地轻轻说我一句:“天黑了也不知道回家吃饭,傻妮子。”我读大学,放暑假回老家看她时,她家的经济状况已经很差,为了补贴家用开了个杂货铺卖点小东西。她要求二伯父节俭不要吃她出售的商品,却每天给我拿冰柜里用来卖的雪糕,像往日一样尽力宠爱着我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二伯父和丽姐去世后她明显地衰老了,长住在儿子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带大一双孙子孙女。她66岁大寿时我带着孩子给她庆生,她却只忙着帮我看小孩,说“我给你看着孩子,你歇歇,吃点饭,带着孩子经常吃不上饭哪。”
我的大妈妈是个没有本事的农村妇女,她没有工作不能挣钱没有文化,改变不了家族和孩子的命运,但她以她一生的坚韧和承受,以她的乐观和付出,给我竖起了一个生存的榜样。杨绛先生说,“年轻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如果不是大妈妈,我可能读不懂《活着》,不知道那平凡的故事里承载的是一种坚韧的人生哲学;如果不是《活着》,我可能不能深刻理解我的养母,不认可作为普通农村妇女的她也是生活的勇者。
我对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在20岁以前完成的。20岁那年,我大学毕业了,离开家庭的荫蔽,走出象牙塔,直面真实的人生,在社会中挣扎谋生的日子里,我因看不到未来常常感受到焦虑和绝望。活着是艰难的,生存是充满苦难的,而生活,是一个福祸相依的过程。余华说,“活着的力量不来自于喊叫,也不来自于进攻,而是在于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平庸与无聊。”可我偏偏是不善于忍受的,没有受过苦的孩子,性格中缺乏了一种生命的坚韧。更让人茫然的是,我常常找不到足以说服自己忍受下去的理由。我如同一头牛,在明亮灼热的阳光下和纷飞的蝇群中煎熬,反刍着昔日读过的经典,给迷茫困惑的灵魂寻找一片夏日的树荫。
福贵的故事是中国千百万农民生活的缩影,阐释了成功、成名、成家之外的另一种人生价值观——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向我们昭示了平静从容生活的可能,绝望的不存在,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与幸福的标准,永远没有绝对正确的唯一答案。这样一种别样的人生哲学,在某一个失意落魄的人生阶段,给了我精神上的指引,成为支撑着我在困顿中忍受的力量,慢慢融入我过刚的性格,最终成就了一个80后女孩生命的坚韧。
读《活着》最大的收获,就是无论你曾经经历过什么,正在经历着什么,将要经历什么——活着,活下去。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