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中国》观失地农民的彷徨
2015-12-07 15:23:2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牛胜辉
  一直想重新读一遍《乡土中国》,最近终于得偿所愿,说来惭愧,上次看时只把此书当做是一本需要阅读的名著,这次阅读是一次自发的阅读,细细读来才发觉费老先生观察之细微,总结之精要。

  一、简单的思考

  与之前的读书不同,我以前读书从不读序言和后记,因为我当时浅薄的认为这两个部分犹如正式对话的寒暄—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耽误我读书的进度。可是,后来我才发现,序言与后记才是作者想说的话,因为他在写书的过程中,不可能回头整体面对自己的写的东西,序言和后记是最好的机会,也可以是作者对书的介绍,也可以对书的一种反思,是见面时的初次握手和畅聊之后意犹未尽的告别。

   这本书严格说来并不是一本书,而是费先生的14篇文章,其初衷是是对现有课本的不满意,是对新的讨论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其实,按照费先生在后记中所说的,也许他自己也并不能确定当时《乡土中国》里几篇文章观点以及研究路径是否正确,他当时的目的是带着自己的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并且给予他们不怕犯错用于创新的勇气。

  这本乡土中国,整体读来其实并不是为了具体为中国乡土社会做个具象,费先生是抛出了一些概念,抛出了一些新的领域和研究方向。那么,什么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我们的乡土社会也许并不是费先生40年代写的那样,但是其中很多内容。

  二、简单的体会

  读完费先生的书,在思考门头沟区的情况时,有一些浅薄的收获。一是失地农民现状。虽然本区的农民基本已经放弃种植作为自己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在思想上对于土地的执拗,思想上固有的态度,处理事情对于旧方式的认可都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在当时对于社会革新时的改变与现在本区某些村民拿到拆迁款的迷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二是农民有钱就真的能够彻底的改善生活吗?简单展开说,如果从长期来观察(以十年为例),我们可以发现突然给予的财富在本质上无法彻底改变的生活,要改变需要是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按照费先生的思想,我们失地农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是有很多东西在固有的关系中无法打破,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目前,失地农民与邻里、亲人频繁的产生法律纠纷,固有的熟人关系与社会被破坏,原有的道德维护体系被打乱,才会造成某些失地农民的行为失控,甚至引发犯罪。三是社会治理路径。就是为他们建立一个道德体系和一个新的有益于生活、健康的社会关系网。防止纠纷产生或者提供一个纠纷解决机制。给失地农民一个新的社交思路和生活的出路,让精神和物质的双致富才是真正的致富。这些难题说起来就如文字下乡一般,因为在这样一个圈子里每个人都不需要文字,自身拥有固有的处事与行事规则。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