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天山水 一世援疆情
——全国法院援疆工作综述
2015-06-14 08:38:57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许聪 王书林 吴新民
  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千里河流与万顷草原同在,这就是美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全国法院掀起援疆工作高潮。弹指间5年过去,全国法院援疆工作进展如何?成效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新疆部分受援法院。

  洒下一片真情

  维护一方安宁

  谈起潘建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人民法院纪检组组长张小青眼睛红了。

  潘建成,江西上饶人,曾任中国海军某部作训处副处长,多次参加远望三号卫星测控工作,退伍转业到江苏省江阴县人民法院后,主动要求参加援疆工作,在霍城县法院挂职担任副院长,2011年挂职期满后,又主动要求留下继续挂职,2013年12月,因劳累过度因公牺牲。

  “在平常的接触中,我感觉他非常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山,喜欢这里的水,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我觉得,老潘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张小青说。

  为人随和、不怕苦不怕累、技术过硬,这是霍城县法院干警对潘建成的评价。

  “他身上有股子军人的豪爽,跟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刚来时,大家还担心他饮食、气候等方面不适应,但没想到他很快就适应了这里。”霍城县法院民一庭庭长李洪生说。

  “他是技术干部出身,计算机功底十分深厚,据说江阴法院的审判管理系统就是他主持开发完成并在江苏全省法院推广开的。他来后,针对我们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许多整改意见。2013年11月份,为了提高审判绩效管理水平,他每天都加班加点,有时甚至到深夜。” 霍城县法院行政庭庭长范霞说。

  “你们离家比较远,天也冷,来回不方便。我现在的家就在霍城县法院,我住在这个家里很温暖。”每次周六日值班,潘建成都用这句话把其他院领导“轰回家”,自己一个人默默坚守岗位。

  “老潘每次回去都说这里山好、人好,吵吵着退休后就在这里安家,没想到这次真留在这里了。”张建成回忆起潘家成爱人刚下飞机时跟他说过的话,欷歔不已。

  像潘建成这样,把援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爱护这里就像爱护家乡一样的援疆干部还有很多。

  “一时天山水,一世援疆情”,来自上海一中院的郭海云这样感慨。

  在挂职担任阿克苏地区中院副院长期间,他被这片美丽的土地和朴实的人民所吸引,竭尽所能地将上海法院在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司法改革和物质装备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介绍到这里。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先后有8名干部来疆挂职,援疆省市法院有109名干部到对口分院、中院和基层法院挂职。

  从自然桑拿的火焰山,到大漠浴场金沙滩,从鬼斧神工的库车大峡谷,到美丽纯净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来自全国各地的法院人用自己所思所学,不断增强新疆法院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援疆经历虽然短暂,但必定会丰富我的人生。亲历援疆,必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丽的回忆,也为我无悔的人生增添一道靓丽的人生风景线。”来自黑龙江哈尔滨中院,曾挂职青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的王立新这样概括援疆工作经历。

  “昭苏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份感情永远难以割断!我会珍惜这份感动,珍藏这片深情!回到泰州后,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为昭苏群众多做点事,为昭苏法院做点事,永远做两地法院友谊的使者!”来自江苏泰州中院的吴宏文对昭苏充满了留恋。

  科学编制规划

  增强援助效果

  阳光初升的清晨,在美丽的那拉提大草原上,一辆印有“法院”字样的车在急驶着。这辆集电脑、打印机、录音录像设备为一体的智能化巡回审判车,让肩扛国徽、脚踩马镫的“马背法庭”渐成历史。

  2011年以来,江苏高院为对口受援的伊犁、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法院定做了31辆智能化巡回审判车。从此,响彻天山山麓的马蹄声渐变成巡回审判车的轰鸣声。

  援助现代审判设备、提高受援法院现代化水平只是援疆工作的一部分。

  为将“输血型”援疆与“造血型”援疆相结合,最高人民法院认真组织全国对口援疆法院力量,积极引导各援疆单位科学编制援疆计划,全面提高援疆工作水平。

  以江苏法院援疆为例,江苏高院科学编制援疆规划,确定援助目标。该省每个援助法院通过与新疆受援法院建立对口关系,在人才智力、审判业务和物质装备方面不断加大援助力度,协助受援法院进一步增强队伍司法能力,进一步改善办案条件,进一步提高司法审判质效。据统计,江苏各援助法院已向伊犁州直11个受援法院援助价值数百万元的信息化设备,安排两批次讲师团赴伊犁州、4批业务骨干赴克州巡回授课,培训900余人次。

  “江苏省法院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从物资装备、审判业务、人才智力等方面着力帮助解决伊犁各受援法院最直接、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和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效。伊犁州直法院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有江苏援助法院的功劳。”作为结对受援地区,伊犁州分院党组书记张志德对于江苏法院的援助心怀感激。

  “没有边疆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稳定,没有边疆的小康,就没有国家的小康。江苏援疆法院要带着真情援疆,进一步提高‘三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实事求是,根据受援法院的实际需要制定援助计划。”江苏高院院长许前飞表示。

  在最高法院的推动下,19个对口援疆省市法院已与新疆及兵团共153个分院、中院和基层法院结对援助。最高法院认真编制援疆工作规划,加大援疆工作力度,在办案经费、物质装备、法官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援。河南高院将哈密地区中院纳入《全省法院教育培训计划》,多次派出讲师团来疆授课,提高干警司法水平。浙江高院先后援助阿克苏、兵团农一师法院价值数百万元的办案车辆。湖北、山西、广东、辽宁、北京等省市法院,也以不同形式积极开展对新疆法官的培训。

  湖南、广东、上海、辽宁……一批批审判业务骨干相继到新疆对口法院开展审判实务巡回培训辅导,一笔笔资金、设备相继落实到位。

  “要建立健全纵横衔接、各司其职、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科学编制对口支援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不断创新援助形式,改进援助方法,增强援助效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表示。

  提高司法能力

  维护新疆安宁

  对于伊犁州分院刑一庭副庭长张自辉来说,那段跟案锻炼经历令她终生难忘。

  2012年8月至10月,她作为新疆法院到江苏法院跟案锻炼的一员,在江苏高院刑一庭担任庭长助理。

  “很多先进做法只在经验交流会上听说过,许多案子闻所未闻。”对于这段挂职经历,张自辉坦言收获丰硕,感觉很多地方都需要学习改进。

  旁听庭审、庭室活动、审判长联席会……对张自辉而言,这样的日子充实而忙碌。

  无论是人才援疆还是装备、资金援疆,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新疆法院的司法能力,而这有赖于张自辉们司法水平的提高。

  跟案锻炼、业务培训、挂职交流……新疆法官走出新疆,从外面的世界学习提高。

  谈起那段培训经历,伊犁州分院立案二庭副庭长拜格力·居马日提很是感慨。这位哈萨克族大汉于2013年来到江苏高院接受了半个月的强化集中培训。

  “发达地区法官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办案水平比我们都要高出不少。而且他们分工也非常细化,许多法官专注于某一类案件,长期下来,很多人都成了这一方面的专家。我们要改进的地方确实还有很多。”拜格力·居马日提说。

  “感觉我们好像落后了20年,无形中就给自己增加了工作动力。像如何提高法官自律能力、加强审判质效管理、提高业务办案能力,我回来后都向领导做了汇报,很多改进措施都在陆续实行。”新源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民斯齐尔·胡木勒别克·阿古丽说。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新疆法院有75名干部到最高人民法院和对口支援省市挂职锻炼,赴支援法院商洽对接援疆工作262批次1617人次,选派审判业务骨干赴支援法院学习调研交流126批次1030人次,赴支援省市高级法院参加业务培训133人次,跟案学习127批次435人次,实现了工作交流和学习的常态化。

  “要进一步加大同援疆法院的合作交流力度,争取全区每个法院每年都能选派几名干部到援疆省市法院挂职锻炼,进一步更新司法理念和提高办案水平。”新疆高院党组书记闫汾新对新疆法院干警前往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着走出去次数的增多,这些法官回来后也逐渐提高了周围同事的办案能力,这对于提高办案水平、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新疆安宁有着重要意义。

  “要进一步做好法院系统对口援疆工作,努力提升新疆法院工作整体水平,妥善审理各类涉疆案件,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在第三次全国法院援疆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如是强调。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