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 锐意进取 争当司法改革的排头兵
——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到访第一巡回法庭座谈发言摘录
2015-04-15 10:11:17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五版
2015年3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到访第一巡回法庭,开展专项联络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第一巡回法庭庭长刘贵祥会见了到访的6位特约监督员,并与他们座谈,共同总结、探讨了第一巡回法庭运行两个月来,所取得的成效、所积累的经验、所发现的问题、所面临的困难及破解应对之策。特约监督员们对第一巡回法庭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与肯定,还纷纷建言献策,为推进第一巡回法庭工作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并一致表示,会积极履行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的职责,为巡回法庭创造可复制的经验鼓与呼,为巡回法庭改革事业的“燃灯者”加油鼓劲,为巡回法庭更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梁晓婧——
第一巡回法庭“四高两好”
我对第一巡回法庭的印象,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四高两好”。所谓“四高”,一是起点高。以往的改革试点多是在基层进行,而巡回法庭是直接在最高人民法院改革,向全社会彰显了改革诚意,起点很高,意义深远。二是层次高。第一巡回法庭的庭领导和主审法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精英力量,这支审判队伍堪称明星团队,人员层次很高。三是效率高。中央决定设立巡回法庭仅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制订试点方案、选任法官、办公区建设等工作,正式挂牌办公。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对中央决策贯彻的坚定和高效。第一巡回法庭开门接访、立案后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审第一案,办案动作快、效率高。四是标准高。第一巡回法庭的办公楼装修简朴,甚至有点简陋,但审判区建设标准高,利用现代科技打造了高水准信息化平台,将信息便民利民落到实处。第一巡回法庭充分实践“主审法官、合议庭负责制”和庭审中心的功能,让司法改革的理念得以充分体现,几次庭审社会反响都非常好。
“两好”一是人文理念好。整个巡回法庭风清气正,推进司法公开和司法便民利民,不让群众走“偏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制度护航好。成立不久即建立了18项规章制度,巡回法庭的整个运转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相信巡回法庭的明天会更美好!
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
开前门 堵后门 畅通法官律师沟通渠道
第一巡回法庭的全体同志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勇做司法改革排头兵的精神和在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令人钦佩。第一巡回法庭的扎实工作和改革探索完全符合中央设立巡回法庭的初衷,也完全符合全国人民的期待。尤其是第一巡回法庭推动建立法官律师良性互动关系获得了国内律师界的一致点赞。今年年初,我从报纸上看到,第一巡回法庭要探索构建“法官律师新型职业共同体关系”。得知此消息,内心颇为振奋,与同行们交流,大家也都是感到欢欣鼓舞。以往,律师和法官缺乏正常沟通的渠道,正门不通就走后门,个别律师干脆就干起了私下勾兑的行当。今天,我来考察,欣喜地发现了第一巡回法庭的不同之处,就是在每个审判庭外,都有一个挂着蓝色牌子的小房间,是律师更衣室。还有专门的律师休息室、律师阅卷室,最为重要的是还有律师法官会谈室。这些细节都表明,第一巡回法庭已将构建法官律师良性互动关系的理念付诸实践了。这不是作秀,也不是纸上谈兵,是在踏踏实实地搞改革。通过开前门,畅通法官与律师的沟通渠道,来堵后门,刹住案子到法院就要托人找关系的不良风气。可以说,推动建立法官与律师之间互相尊重、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杜绝私下勾兑、动辄死磕等不正当现象的发生。再说远一点,倡导建立法官律师职业共同体,为法律职业尊荣感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这里,我还要提几点建议。第一,按照现行的诉讼法,二审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件非常少。建议适当调整巡回区法院的管辖标准,完善提级管辖等制度,使巡回法庭可以审理到一定数量的跨区域重大案件,更好地实现巡回法庭指导审判、破除司法地方化等功能。第二,建议提高法官待遇。法官应当高薪,是职业市场决定的,法官职业丧失竞争力,司法权威又如何树立呢?我认为,法官待遇最起码的标准是能够吸引律师来做法官,能够留得住优秀的法官。
全国政协委员陈建国——
庭审充分体现居中裁判理念
我虽然不是法律人士,但是也通过新闻媒体密切关注司法改革和第一巡回法庭的相关消息。从新闻媒体里看到,第一巡回法庭首次开庭和首次巡回开庭好评如潮。大家评价,第一巡回法庭开的几个庭都充分发挥了庭审功能,法官审判经验丰富、驾驭庭审能力高超,充分体现居中裁判的理念,展示了第一巡回法庭令人耳目一新的风貌,表明改革成果初见成效。两次庭审都全面落实新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原则落到实处,赋予法官自主的审判权和更大的责任,这也是树立法官职业尊荣感的一个重要举措。第一巡回法庭还到东莞进行了巡回开庭,就地解决纠纷,就地化解矛盾,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值得赞扬和肯定。持之以恒,一定会极大地提高司法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的好评。
在此,我有个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拍摄法院题材电影、制作法治节目等方式广泛传播法治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氛围,从文化层面提升法律职业的尊荣感。我们可以多拍几部好的影视作品,多做几个好的节目,让法治的精神深入人心。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拍摄的微电影《寻人启事》就非常不错,以后最高人民法院还应该组织力量多拍摄一些这样的影片。
民进中央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涛——
为法院信访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今天实地考察第一巡回法庭,让我体会到了改革是个攻坚克难的过程。但第一巡回法庭的法官们面对困难展现出的卓越的司法能力、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和迎难而上的战斗力令我深受感动。信访压力大是巡回法庭面临的难题之一。据了解,巡回法庭成立以来两个月的接访量已经达到了往年最高人民法院对巡回区三省区全年的接访量。优中选优来到第一巡回法庭的主审法官们怀抱的是阳春白雪、居中裁判的理想,但是面对成立初期严峻的涉诉信访局面,谁都没有退缩也没有抱怨,坚守住一线,以实际行动打消了社会对巡回法庭的疑虑,彰显了第一巡回法庭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今天到第一巡回法庭信访立案大厅考察,发现工作人员态度和善,信访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据工作人员介绍,第一巡回法庭通过深入研究两个月来的信访工作情况,摸清了巡回区信访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制定了有关办法,不仅将主审法官从接访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为法院信访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这里,我也要提一些建议。现在的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巡回法庭尝试与法律院校搭建法学实践教育平台的做法非常好,对推动大学职业化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希望第一巡回法庭能够把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广泛推广,推广到法律专业以外的教学领域,让整个社会都受益。此外,巡回法庭作为具有特殊职能的常设性机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建议尽快建立符合巡回法庭履职特点的人财物管理制度,给这些离乡背井、为法治事业奉献的“巡回法官们”提供可以在异乡体面生活的合理待遇,建立可预期的激励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
调动社会资源 形成工作合力 彰显司法为民
第一巡回法庭自挂牌以来,以锐意进取的精神迅速步入正轨,以开放透明的姿态取得各界支持。年前,我就应邀到访过第一巡回法庭,参加了巡回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了解了第一巡回法庭的相关情况,十分敬佩第一巡回法庭锐意改革、主动接受监督的勇气。这次是我第二次到访第一巡回法庭,时隔两个月的时间,又有了不少新的发现。第一巡回法庭的同志们攻坚克难,克服了法庭建设从零开始,物质条件不佳,人手不足,信访任务重,媒体舆论压力大等等水土不服的困难,激流勇进,不仅妥善应对了成立之后沉重的来访压力,而且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开庭和第一次巡回开庭的“首秀”,较好地向公众展示了主审法官负责制、推动法官律师良性互动、信息化建设服务庭审中心功能、巡回审判便民利民等理念。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向社会昭示了中央关于设立巡回法庭改革的举措是成功的,巡回法庭的探索方向是十分正确的。
再针对一个细节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刚才参观诉讼服务中心和约谈室时,我注意到,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参与到接访活动中来。听信访接待大厅的同志们介绍,第一巡回法庭要建立志愿者服务中心,加强志愿者服务工作。这个思路非常好,通过发扬志愿精神,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彰显人性司法。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个小建议。深圳市义工人数众多且有优良传统,可以和深圳团市委联系,引入法律义务工作者,为巡回法庭分担一部分信访接待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李扬——
推动健全法院干警职业保障机制
第一巡回法庭成立以来,上访案件的激增说明人民群众对第一巡回法庭的充分信任和期待。第一巡回法庭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以勇于担当的精神,甘做司法改革的燃灯者。刚走过信访接待大厅时,看到法官、法官助理们接访时专注、和蔼的表情,看到来访人员眼中的渴望,我仿佛看到在司法改革的大潮中点燃的一盏盏希望之灯。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官们以自我革新意识,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我心生敬意,也信心大增。
当然,我认为巡回法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作为改革的试点,巡回法庭的法官们担负着更重的压力,而且由于人员严重短缺,工作人员时时处于“五加二、白加黑”状态。如果待遇问题不解决,可能会留下巡回法庭人员流失的隐患,甚至影响到巡回法庭的延续、复制。我希望,巡回法庭对司法制度的改革能起到一个抓点带面的作用。设立巡回法庭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决策,应抓紧完善包括巡回法庭工作人员待遇问题在内的配套制度建设,确保巡回法庭制度的可持续运转。我们各位特约监督员也要担负起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责任,眼前需要做的就是通过适当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以解决巡回法庭干警的保障待遇为突破口,推动健全法院干警的职业保障机制。
(麻锦亮 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梁晓婧——
第一巡回法庭“四高两好”
我对第一巡回法庭的印象,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四高两好”。所谓“四高”,一是起点高。以往的改革试点多是在基层进行,而巡回法庭是直接在最高人民法院改革,向全社会彰显了改革诚意,起点很高,意义深远。二是层次高。第一巡回法庭的庭领导和主审法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精英力量,这支审判队伍堪称明星团队,人员层次很高。三是效率高。中央决定设立巡回法庭仅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制订试点方案、选任法官、办公区建设等工作,正式挂牌办公。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对中央决策贯彻的坚定和高效。第一巡回法庭开门接访、立案后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审第一案,办案动作快、效率高。四是标准高。第一巡回法庭的办公楼装修简朴,甚至有点简陋,但审判区建设标准高,利用现代科技打造了高水准信息化平台,将信息便民利民落到实处。第一巡回法庭充分实践“主审法官、合议庭负责制”和庭审中心的功能,让司法改革的理念得以充分体现,几次庭审社会反响都非常好。
“两好”一是人文理念好。整个巡回法庭风清气正,推进司法公开和司法便民利民,不让群众走“偏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制度护航好。成立不久即建立了18项规章制度,巡回法庭的整个运转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相信巡回法庭的明天会更美好!
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
开前门 堵后门 畅通法官律师沟通渠道
第一巡回法庭的全体同志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勇做司法改革排头兵的精神和在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令人钦佩。第一巡回法庭的扎实工作和改革探索完全符合中央设立巡回法庭的初衷,也完全符合全国人民的期待。尤其是第一巡回法庭推动建立法官律师良性互动关系获得了国内律师界的一致点赞。今年年初,我从报纸上看到,第一巡回法庭要探索构建“法官律师新型职业共同体关系”。得知此消息,内心颇为振奋,与同行们交流,大家也都是感到欢欣鼓舞。以往,律师和法官缺乏正常沟通的渠道,正门不通就走后门,个别律师干脆就干起了私下勾兑的行当。今天,我来考察,欣喜地发现了第一巡回法庭的不同之处,就是在每个审判庭外,都有一个挂着蓝色牌子的小房间,是律师更衣室。还有专门的律师休息室、律师阅卷室,最为重要的是还有律师法官会谈室。这些细节都表明,第一巡回法庭已将构建法官律师良性互动关系的理念付诸实践了。这不是作秀,也不是纸上谈兵,是在踏踏实实地搞改革。通过开前门,畅通法官与律师的沟通渠道,来堵后门,刹住案子到法院就要托人找关系的不良风气。可以说,推动建立法官与律师之间互相尊重、良性互动关系,有利于杜绝私下勾兑、动辄死磕等不正当现象的发生。再说远一点,倡导建立法官律师职业共同体,为法律职业尊荣感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这里,我还要提几点建议。第一,按照现行的诉讼法,二审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件非常少。建议适当调整巡回区法院的管辖标准,完善提级管辖等制度,使巡回法庭可以审理到一定数量的跨区域重大案件,更好地实现巡回法庭指导审判、破除司法地方化等功能。第二,建议提高法官待遇。法官应当高薪,是职业市场决定的,法官职业丧失竞争力,司法权威又如何树立呢?我认为,法官待遇最起码的标准是能够吸引律师来做法官,能够留得住优秀的法官。
全国政协委员陈建国——
庭审充分体现居中裁判理念
我虽然不是法律人士,但是也通过新闻媒体密切关注司法改革和第一巡回法庭的相关消息。从新闻媒体里看到,第一巡回法庭首次开庭和首次巡回开庭好评如潮。大家评价,第一巡回法庭开的几个庭都充分发挥了庭审功能,法官审判经验丰富、驾驭庭审能力高超,充分体现居中裁判的理念,展示了第一巡回法庭令人耳目一新的风貌,表明改革成果初见成效。两次庭审都全面落实新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原则落到实处,赋予法官自主的审判权和更大的责任,这也是树立法官职业尊荣感的一个重要举措。第一巡回法庭还到东莞进行了巡回开庭,就地解决纠纷,就地化解矛盾,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值得赞扬和肯定。持之以恒,一定会极大地提高司法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的好评。
在此,我有个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拍摄法院题材电影、制作法治节目等方式广泛传播法治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氛围,从文化层面提升法律职业的尊荣感。我们可以多拍几部好的影视作品,多做几个好的节目,让法治的精神深入人心。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拍摄的微电影《寻人启事》就非常不错,以后最高人民法院还应该组织力量多拍摄一些这样的影片。
民进中央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涛——
为法院信访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今天实地考察第一巡回法庭,让我体会到了改革是个攻坚克难的过程。但第一巡回法庭的法官们面对困难展现出的卓越的司法能力、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和迎难而上的战斗力令我深受感动。信访压力大是巡回法庭面临的难题之一。据了解,巡回法庭成立以来两个月的接访量已经达到了往年最高人民法院对巡回区三省区全年的接访量。优中选优来到第一巡回法庭的主审法官们怀抱的是阳春白雪、居中裁判的理想,但是面对成立初期严峻的涉诉信访局面,谁都没有退缩也没有抱怨,坚守住一线,以实际行动打消了社会对巡回法庭的疑虑,彰显了第一巡回法庭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今天到第一巡回法庭信访立案大厅考察,发现工作人员态度和善,信访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据工作人员介绍,第一巡回法庭通过深入研究两个月来的信访工作情况,摸清了巡回区信访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制定了有关办法,不仅将主审法官从接访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为法院信访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这里,我也要提一些建议。现在的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巡回法庭尝试与法律院校搭建法学实践教育平台的做法非常好,对推动大学职业化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希望第一巡回法庭能够把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广泛推广,推广到法律专业以外的教学领域,让整个社会都受益。此外,巡回法庭作为具有特殊职能的常设性机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建议尽快建立符合巡回法庭履职特点的人财物管理制度,给这些离乡背井、为法治事业奉献的“巡回法官们”提供可以在异乡体面生活的合理待遇,建立可预期的激励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
调动社会资源 形成工作合力 彰显司法为民
第一巡回法庭自挂牌以来,以锐意进取的精神迅速步入正轨,以开放透明的姿态取得各界支持。年前,我就应邀到访过第一巡回法庭,参加了巡回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了解了第一巡回法庭的相关情况,十分敬佩第一巡回法庭锐意改革、主动接受监督的勇气。这次是我第二次到访第一巡回法庭,时隔两个月的时间,又有了不少新的发现。第一巡回法庭的同志们攻坚克难,克服了法庭建设从零开始,物质条件不佳,人手不足,信访任务重,媒体舆论压力大等等水土不服的困难,激流勇进,不仅妥善应对了成立之后沉重的来访压力,而且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开庭和第一次巡回开庭的“首秀”,较好地向公众展示了主审法官负责制、推动法官律师良性互动、信息化建设服务庭审中心功能、巡回审判便民利民等理念。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向社会昭示了中央关于设立巡回法庭改革的举措是成功的,巡回法庭的探索方向是十分正确的。
再针对一个细节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刚才参观诉讼服务中心和约谈室时,我注意到,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参与到接访活动中来。听信访接待大厅的同志们介绍,第一巡回法庭要建立志愿者服务中心,加强志愿者服务工作。这个思路非常好,通过发扬志愿精神,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彰显人性司法。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个小建议。深圳市义工人数众多且有优良传统,可以和深圳团市委联系,引入法律义务工作者,为巡回法庭分担一部分信访接待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李扬——
推动健全法院干警职业保障机制
第一巡回法庭成立以来,上访案件的激增说明人民群众对第一巡回法庭的充分信任和期待。第一巡回法庭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以勇于担当的精神,甘做司法改革的燃灯者。刚走过信访接待大厅时,看到法官、法官助理们接访时专注、和蔼的表情,看到来访人员眼中的渴望,我仿佛看到在司法改革的大潮中点燃的一盏盏希望之灯。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官们以自我革新意识,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我心生敬意,也信心大增。
当然,我认为巡回法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作为改革的试点,巡回法庭的法官们担负着更重的压力,而且由于人员严重短缺,工作人员时时处于“五加二、白加黑”状态。如果待遇问题不解决,可能会留下巡回法庭人员流失的隐患,甚至影响到巡回法庭的延续、复制。我希望,巡回法庭对司法制度的改革能起到一个抓点带面的作用。设立巡回法庭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决策,应抓紧完善包括巡回法庭工作人员待遇问题在内的配套制度建设,确保巡回法庭制度的可持续运转。我们各位特约监督员也要担负起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责任,眼前需要做的就是通过适当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以解决巡回法庭干警的保障待遇为突破口,推动健全法院干警的职业保障机制。
(麻锦亮 整理)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