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白开水
——记重庆一中院民四庭法官刘润荔
——记重庆一中院民四庭法官刘润荔
2015-03-24 10:19:36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五版 | 作者:陈小康 陈娅梅
刘润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一名法官,还是从她办案开始吧。
做一杯白开水
“刘法官,你不要再费心调解了,我们已经撕破脸了,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我要跟他死磕到底!”情绪激动的李某在电话中喊出这番话,让刘润荔有些懵了,双方不是已经有调解的转机了吗,怎么一下子就逆转了?放下电话,刘润荔想了想,又拨通了对方当事人胡某的电话,想从他那里了解事情发生陡变的缘由。打了几次,对方的电话都没人接听,最后一次竟被挂断了。“看来真是发生了什么意外的插曲,让双方当事人刚舒缓的矛盾又激化了。”刘润荔心里念到。看看表,已经是晚上6时43分了,办公桌上热了又热的中药已经彻底凉了。肚子开始唱空城计,还是先吃饭,接着想办法,总是有希望的。
回到家,丈夫已做好了晚饭等她。丈夫开玩笑地说:“我们的刘法官,回家了还在想案子呀?来来来,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想。”丈夫的话让刘润荔心里一暖,两个人坐下来吃饭。丈夫说,咱们的日子就是这样一碗饭一碗饭吃出来的,案子也是一件一件办出来的,饭总有吃噎着的时候,案子也总有办得不顺的时候,但是饭还是要接着吃……听着丈夫在那儿絮絮叨叨,刘润荔心里一动,一个点子从脑中蹦出来了,“吃也能吃出智慧啊。”
第二天一早,刘润荔就给这桩纠结的离婚案当事人打电话,让李某和胡某到法院来一趟。调解室里,李某和胡某谁也不搭理谁。刘润荔从打印机里取出两张纸,分给李某和胡某,说:“今天请你们双方过来,不是为案件怎么判,现在给你们纸,希望你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把你们从大学时代认识开始,对方为自己做过的事、对自己说过的话一条一条地写下来,能写多少是多少,写完了交给我。”李某和胡某都愣住了,两人有些尴尬地接过刘润荔递去的纸笔,又回到了座位上。刘润荔给两人各倒了一杯白开水,让他们慢慢写,不着急。庭审录像系统里,视频一帧一帧地走着,监控里的两人似乎都陷入了沉思。
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终于,丈夫胡某拿起了笔,开始在那张白纸上写起来。李某跟着也埋头一笔一画地写着。
没多久,胡某抬起头来说:“刘法官,请你再给我一张纸。”
“呜……呜……呜……”调解室里传来呜咽声,李某的头越埋越低了。刘润荔递过去一张纸巾,李某没有接,也没有再写。“刘法官,我写不下去了,我没有办法再写了……”李某哭着说。
胡某看着李某,也许这是两人闹离婚以来第一次,没有怨怼、没有愤怒的注视。“刘法官,我知道,即使再问你要几张纸,也写不完我们的事,我也写不下去了。”
刘润荔拿过李某的那张纸,纸上有一句话,“2005年春节,我发高烧住院,他在医院守着我,我们在病床前过了一个甜蜜的新年”。“甜蜜”两个字上,溅上了泪水,字晕开了。刘润荔有些感触地说,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平平淡淡地过日子。日子过久了,矛盾也多了,矛盾堆积多了,裂痕就来了。是修补还是继续撕裂,取决于你们经营婚姻的决心。人不吃饭不行,但饭吃多了、吃快了,也会被噎着。这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一杯白开水,就着水,饭就下去了。边说着,刘润荔又把倒好的白开水递到李某手里。
“法官的工作,不仅仅是写一份判决书,了断你们之间的恩怨。我们更愿意做的,就是做这样的一杯白开水。”看着刘润荔真诚的眼睛,听着她朴实的劝导,李某号啕大哭起来。胡某抹了一把眼泪,走到李某面前,伸出手:“老婆,走,我带你回家。”丈夫的手近在咫尺,久违的温情涌上心头,李某拉住丈夫的手,久久没有松开。丈夫搂着妻子的肩,离开了法院。
调解室里只剩下刘润荔和书记员小张,看着李某写的撤诉申请书,刘润荔的心也跟着湿润了。
这是刘润荔初任法官第二年办的一起离婚诉讼,撤诉的结果让庭里同事大跌眼镜。他们都知道,那是一对怎样的生死冤家啊,原告说不判离婚就跳楼,被告说财产分给女方就找法官拼命。
2007年10月至2012年2月期间,刘润荔在长寿区人民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其间共审理离婚、继承、赡养、租赁、借款等各类民事案件521件,其中调解和撤诉结案378件,调撤率为72.56%,扣除公告案件和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调撤率达85%以上。
2012年3月,刘润荔调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工作,3年时间,她审结劳动争议及房地产民事一审案件13件,其中撤诉4件,调解6件,撤诉率为30.77%,调解率为85.71%;审结民事二审案件229件,其中撤诉48件,调解144件,撤诉率为20.96%,调解率为81.36%。
不抛弃与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这条因电视剧《士兵突击》而众所周知的“钢七连精神”,却是性格温婉的刘润荔始终坚持的调解信条。
她常说,调解既是用心在交流,更是用智在角力。
很多同事都感受得到刘润荔对调解的执著。无论大案小案、案多案少、案难案易,她绝不放过每个调解的可能。
这个精神的形成,与她当年在长寿法院办理一起涉及劳企纠纷的集团诉讼案件大有关系。当时,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长寿区政府决定关停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长寿某水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也在此次关停的范围内。该厂与部分员工签订协议,解除了劳动关系。后来劳动者不服纷纷提起诉讼,长寿法院先后受理近100件案件,由刘润荔与另外两名法官组成合议庭负责审理。
这样的集团诉讼,劳动者人数众多、矛盾尖锐、情绪对立,加之社会影响大、媒体关注度高,调解工作一波三折、举步维艰。
第一波,合议庭3名成员对是否调解意见不一。考虑到这一系列案件数量较大,如果调解成功,对个人和全庭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刘润荔建议合议庭可以重点进行调解。但是,另外两名合议庭成员中,一名法官主张严格走审判程序,快刀斩乱麻;一名副庭长因工作繁忙,对调解有心无力。加之他们均认为该系列案件矛盾尖锐,成功调解的希望渺茫,没必要为此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刘润荔并没有放弃,仍然义无反顾、单枪匹马地展开了她的调解工作。
第二波,三次询问当事人调解意愿,三次遭到拒绝。在开庭前,刘润荔阅卷后,了解了基本案情,便电话向双方代理人询问当事人的调解意愿。原告代理人表示被告多年来不仅克扣劳动者工资,而且没有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现在还想以微薄的代价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当事人肯定不同意调解;而被告代理人则称企业没有亏欠劳动者一分钱,双方没有调解基础。庭审时,面对被告代理人的滔滔雄辩,众原告据理力争、群情激奋,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当审判长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时,双方均义愤填膺地宣称不同意调解。休庭后,刘润荔再次拨打了原告代理人的电话,那位年迈的代理人仍然恼羞成怒地一再表示就要法院的一纸判决,不同意调解。
遭遇三次拒绝,刘润荔没有放弃。
第三波,原告终于抛出一个调解方案,被告却断然拒绝。通过同原告代理人及其中几名原告的多次面谈沟通,终现调解曙光,原告给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调解方案。刘润荔马上告知副庭长,副庭长当即表示愿意出面做被告的调解工作。但不久,副庭长告诉她,被告认为原告的要求过高,无法接受调解方案。可能是心有不甘,又或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刘润荔还是没有放弃,在被告代理人向她递交代理词时,她抓住机会再次调解,向被告代理人阐明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对于劳动者投诉社会保险费问题的行政处理流程以及一些投诉成功的典型案例,掐灭了被告规避法律的侥幸念头,终于接受了原告的调解方案。
第四波,被告携款当庭兑现,双方因协议内容再起冲突。在达成调解协议的当天,双方对给付项目、给付金额均无异议,仅因是否在调解协议中加入“双方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债权债务全部结清,双方不得就此再行主张任何权利”这一约定,再次发生纷争。众原告认为双方只是对本案争议达成调解协议,不能加入该条内容,否则不同意调解;被告单位则认为必须加入此条,否则原告肯定还有其他想法,缺乏诚意,那么调解只有终止。这样的变故令刘润荔始料未及,但已势成骑虎。合议庭3个成员全部出动,一起做双方工作,对争议的该条约定进行法律释明,总算打消了原、被告各自的顾虑。
调解,终得圆满。
利人与利己
调解过多少次,调解过多少当事人,这些数字刘润荔已经记不得了。在无数次的调解过程中,由于当事人的反复性和调解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她与许多法官一样,都曾遭遇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帮对方不帮自己的猜忌和功亏一篑的无奈。面对日益繁重的审判任务,面对那些无理取闹,又或是得理不饶人的当事人,她也曾对调解工作感到沮丧、厌倦,甚至想放弃。然而,促使她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披荆斩棘,将调解进行到底的根本原因,是她发自内心深深地觉得调解结案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
利人,是她坚持调解的内在动力。
因为对实务的了解,刘润荔打心底觉得,调解是为当事人办实事,做好事。
一来,调解可解心结、止纷争。调解不是所谓的“和稀泥”。调解的前提,是了解案件争议的法律关系,锁定相关的法律事实。除此之外,就是要对当事人之间的其他关系予以综合考虑和评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双方当事人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摒弃前嫌、消除隔阂、握手言和,从而减少诉讼中的对抗性,从根本上化解当事人的心结,彻底解决纠纷,防止案件的矛盾升级,使当事人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重新投入到生活中。
二来,调解能平权利、创共赢。法律虽然来源于现实,但现实远比法律更丰富。当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出现矛盾的时候,如果法官机械判案,不仅在个案中可能导致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严重失衡,久而久之,甚至会使人们对法律的公平和正义产生怀疑、失去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调解凭借其独特的功能,能够更多地关注当事人的实际状况和具体需求,引导当事人权衡利弊、平等协商,促使双方衡平权利义务,探求共赢的纠纷解决办法,从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三来,调解可促执行、弘正义。调解协议以合意为基础,更易为当事人所接受和自愿履行;同时,调解的过程,也是向当事人和旁听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法制教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真正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正义得现”。
刘润荔不避讳谈调解对法官的好处,利己是她坚持调解的外部动因。
调解结案比之判决结案,在审理流程、文书制作和卷宗整理等方面均大大简化。在现有的法官审判绩效考核体制下,提高调撤率,可直接推动二审开庭率、当庭裁判率、二审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一审陪审率等相关绩效指标的有效提高,并间接带动平均审理时间指数、一审判决改判发回重审率、生效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等绩效指标不断改善,从而提升法官的审判绩效。“我觉得调解就是先苦后甜。”刘润荔说。
做一杯白开水
“刘法官,你不要再费心调解了,我们已经撕破脸了,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我要跟他死磕到底!”情绪激动的李某在电话中喊出这番话,让刘润荔有些懵了,双方不是已经有调解的转机了吗,怎么一下子就逆转了?放下电话,刘润荔想了想,又拨通了对方当事人胡某的电话,想从他那里了解事情发生陡变的缘由。打了几次,对方的电话都没人接听,最后一次竟被挂断了。“看来真是发生了什么意外的插曲,让双方当事人刚舒缓的矛盾又激化了。”刘润荔心里念到。看看表,已经是晚上6时43分了,办公桌上热了又热的中药已经彻底凉了。肚子开始唱空城计,还是先吃饭,接着想办法,总是有希望的。
回到家,丈夫已做好了晚饭等她。丈夫开玩笑地说:“我们的刘法官,回家了还在想案子呀?来来来,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想。”丈夫的话让刘润荔心里一暖,两个人坐下来吃饭。丈夫说,咱们的日子就是这样一碗饭一碗饭吃出来的,案子也是一件一件办出来的,饭总有吃噎着的时候,案子也总有办得不顺的时候,但是饭还是要接着吃……听着丈夫在那儿絮絮叨叨,刘润荔心里一动,一个点子从脑中蹦出来了,“吃也能吃出智慧啊。”
第二天一早,刘润荔就给这桩纠结的离婚案当事人打电话,让李某和胡某到法院来一趟。调解室里,李某和胡某谁也不搭理谁。刘润荔从打印机里取出两张纸,分给李某和胡某,说:“今天请你们双方过来,不是为案件怎么判,现在给你们纸,希望你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把你们从大学时代认识开始,对方为自己做过的事、对自己说过的话一条一条地写下来,能写多少是多少,写完了交给我。”李某和胡某都愣住了,两人有些尴尬地接过刘润荔递去的纸笔,又回到了座位上。刘润荔给两人各倒了一杯白开水,让他们慢慢写,不着急。庭审录像系统里,视频一帧一帧地走着,监控里的两人似乎都陷入了沉思。
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终于,丈夫胡某拿起了笔,开始在那张白纸上写起来。李某跟着也埋头一笔一画地写着。
没多久,胡某抬起头来说:“刘法官,请你再给我一张纸。”
“呜……呜……呜……”调解室里传来呜咽声,李某的头越埋越低了。刘润荔递过去一张纸巾,李某没有接,也没有再写。“刘法官,我写不下去了,我没有办法再写了……”李某哭着说。
胡某看着李某,也许这是两人闹离婚以来第一次,没有怨怼、没有愤怒的注视。“刘法官,我知道,即使再问你要几张纸,也写不完我们的事,我也写不下去了。”
刘润荔拿过李某的那张纸,纸上有一句话,“2005年春节,我发高烧住院,他在医院守着我,我们在病床前过了一个甜蜜的新年”。“甜蜜”两个字上,溅上了泪水,字晕开了。刘润荔有些感触地说,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平平淡淡地过日子。日子过久了,矛盾也多了,矛盾堆积多了,裂痕就来了。是修补还是继续撕裂,取决于你们经营婚姻的决心。人不吃饭不行,但饭吃多了、吃快了,也会被噎着。这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一杯白开水,就着水,饭就下去了。边说着,刘润荔又把倒好的白开水递到李某手里。
“法官的工作,不仅仅是写一份判决书,了断你们之间的恩怨。我们更愿意做的,就是做这样的一杯白开水。”看着刘润荔真诚的眼睛,听着她朴实的劝导,李某号啕大哭起来。胡某抹了一把眼泪,走到李某面前,伸出手:“老婆,走,我带你回家。”丈夫的手近在咫尺,久违的温情涌上心头,李某拉住丈夫的手,久久没有松开。丈夫搂着妻子的肩,离开了法院。
调解室里只剩下刘润荔和书记员小张,看着李某写的撤诉申请书,刘润荔的心也跟着湿润了。
这是刘润荔初任法官第二年办的一起离婚诉讼,撤诉的结果让庭里同事大跌眼镜。他们都知道,那是一对怎样的生死冤家啊,原告说不判离婚就跳楼,被告说财产分给女方就找法官拼命。
2007年10月至2012年2月期间,刘润荔在长寿区人民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其间共审理离婚、继承、赡养、租赁、借款等各类民事案件521件,其中调解和撤诉结案378件,调撤率为72.56%,扣除公告案件和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调撤率达85%以上。
2012年3月,刘润荔调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工作,3年时间,她审结劳动争议及房地产民事一审案件13件,其中撤诉4件,调解6件,撤诉率为30.77%,调解率为85.71%;审结民事二审案件229件,其中撤诉48件,调解144件,撤诉率为20.96%,调解率为81.36%。
不抛弃与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这条因电视剧《士兵突击》而众所周知的“钢七连精神”,却是性格温婉的刘润荔始终坚持的调解信条。
她常说,调解既是用心在交流,更是用智在角力。
很多同事都感受得到刘润荔对调解的执著。无论大案小案、案多案少、案难案易,她绝不放过每个调解的可能。
这个精神的形成,与她当年在长寿法院办理一起涉及劳企纠纷的集团诉讼案件大有关系。当时,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长寿区政府决定关停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长寿某水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也在此次关停的范围内。该厂与部分员工签订协议,解除了劳动关系。后来劳动者不服纷纷提起诉讼,长寿法院先后受理近100件案件,由刘润荔与另外两名法官组成合议庭负责审理。
这样的集团诉讼,劳动者人数众多、矛盾尖锐、情绪对立,加之社会影响大、媒体关注度高,调解工作一波三折、举步维艰。
第一波,合议庭3名成员对是否调解意见不一。考虑到这一系列案件数量较大,如果调解成功,对个人和全庭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刘润荔建议合议庭可以重点进行调解。但是,另外两名合议庭成员中,一名法官主张严格走审判程序,快刀斩乱麻;一名副庭长因工作繁忙,对调解有心无力。加之他们均认为该系列案件矛盾尖锐,成功调解的希望渺茫,没必要为此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刘润荔并没有放弃,仍然义无反顾、单枪匹马地展开了她的调解工作。
第二波,三次询问当事人调解意愿,三次遭到拒绝。在开庭前,刘润荔阅卷后,了解了基本案情,便电话向双方代理人询问当事人的调解意愿。原告代理人表示被告多年来不仅克扣劳动者工资,而且没有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现在还想以微薄的代价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当事人肯定不同意调解;而被告代理人则称企业没有亏欠劳动者一分钱,双方没有调解基础。庭审时,面对被告代理人的滔滔雄辩,众原告据理力争、群情激奋,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当审判长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时,双方均义愤填膺地宣称不同意调解。休庭后,刘润荔再次拨打了原告代理人的电话,那位年迈的代理人仍然恼羞成怒地一再表示就要法院的一纸判决,不同意调解。
遭遇三次拒绝,刘润荔没有放弃。
第三波,原告终于抛出一个调解方案,被告却断然拒绝。通过同原告代理人及其中几名原告的多次面谈沟通,终现调解曙光,原告给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调解方案。刘润荔马上告知副庭长,副庭长当即表示愿意出面做被告的调解工作。但不久,副庭长告诉她,被告认为原告的要求过高,无法接受调解方案。可能是心有不甘,又或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刘润荔还是没有放弃,在被告代理人向她递交代理词时,她抓住机会再次调解,向被告代理人阐明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对于劳动者投诉社会保险费问题的行政处理流程以及一些投诉成功的典型案例,掐灭了被告规避法律的侥幸念头,终于接受了原告的调解方案。
第四波,被告携款当庭兑现,双方因协议内容再起冲突。在达成调解协议的当天,双方对给付项目、给付金额均无异议,仅因是否在调解协议中加入“双方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债权债务全部结清,双方不得就此再行主张任何权利”这一约定,再次发生纷争。众原告认为双方只是对本案争议达成调解协议,不能加入该条内容,否则不同意调解;被告单位则认为必须加入此条,否则原告肯定还有其他想法,缺乏诚意,那么调解只有终止。这样的变故令刘润荔始料未及,但已势成骑虎。合议庭3个成员全部出动,一起做双方工作,对争议的该条约定进行法律释明,总算打消了原、被告各自的顾虑。
调解,终得圆满。
利人与利己
调解过多少次,调解过多少当事人,这些数字刘润荔已经记不得了。在无数次的调解过程中,由于当事人的反复性和调解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她与许多法官一样,都曾遭遇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帮对方不帮自己的猜忌和功亏一篑的无奈。面对日益繁重的审判任务,面对那些无理取闹,又或是得理不饶人的当事人,她也曾对调解工作感到沮丧、厌倦,甚至想放弃。然而,促使她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披荆斩棘,将调解进行到底的根本原因,是她发自内心深深地觉得调解结案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
利人,是她坚持调解的内在动力。
因为对实务的了解,刘润荔打心底觉得,调解是为当事人办实事,做好事。
一来,调解可解心结、止纷争。调解不是所谓的“和稀泥”。调解的前提,是了解案件争议的法律关系,锁定相关的法律事实。除此之外,就是要对当事人之间的其他关系予以综合考虑和评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双方当事人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摒弃前嫌、消除隔阂、握手言和,从而减少诉讼中的对抗性,从根本上化解当事人的心结,彻底解决纠纷,防止案件的矛盾升级,使当事人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重新投入到生活中。
二来,调解能平权利、创共赢。法律虽然来源于现实,但现实远比法律更丰富。当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出现矛盾的时候,如果法官机械判案,不仅在个案中可能导致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严重失衡,久而久之,甚至会使人们对法律的公平和正义产生怀疑、失去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调解凭借其独特的功能,能够更多地关注当事人的实际状况和具体需求,引导当事人权衡利弊、平等协商,促使双方衡平权利义务,探求共赢的纠纷解决办法,从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三来,调解可促执行、弘正义。调解协议以合意为基础,更易为当事人所接受和自愿履行;同时,调解的过程,也是向当事人和旁听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法制教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真正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正义得现”。
刘润荔不避讳谈调解对法官的好处,利己是她坚持调解的外部动因。
调解结案比之判决结案,在审理流程、文书制作和卷宗整理等方面均大大简化。在现有的法官审判绩效考核体制下,提高调撤率,可直接推动二审开庭率、当庭裁判率、二审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一审陪审率等相关绩效指标的有效提高,并间接带动平均审理时间指数、一审判决改判发回重审率、生效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等绩效指标不断改善,从而提升法官的审判绩效。“我觉得调解就是先苦后甜。”刘润荔说。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