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在高原上的雄鹰
——追记内蒙古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凤鸣
2015-03-09 08:41:42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记者 李生晨 通讯员 史燕龙
  2015年2月16日凌晨,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凤鸣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终年53岁。

  孙凤鸣逝世当天,他的同学、同事和朋友怀着沉痛的心情以不同方式表达了惋惜、怀念之情,有的说他是“孔繁森式的好干部、邹碧华式的好法官”,有的称他为“草原骄子、高原儿子”。在人们眼里,他是一名正直的法官,是一位谦和、善良、热情的朋友,人们都为他的英年早逝扼腕叹息,为失去这位好领导、好战友、好朋友而悲痛。

  一颗青藏高原的心脏

  孙凤鸣,1962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的一个普通家庭。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主动申请援藏支边,用他日记中的话说,就是“怀揣着青年人的热情和理想,我毅然决定进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干,就是24年,他把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了雪域高原。

  在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工作期间,孙凤鸣从事反分裂工作,多年担任反分裂斗争一线指挥员,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组织建成了西藏公安指挥中心,组织开展“开门大接访”活动,完成了“金盾”工程一期建设和二期筹备工作,全面推进“三基”建设和法制化、科技化进程,使西藏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2007年,他调到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工作,任党委委员、副厅长。其间,他强力推进反恐维稳和信息化工作,先后组织侦办了“7·02”防止恐怖分子入境案、“8·22”扬言在呼和浩特市火车站实施爆炸涉恐案、“7·31”跨国绑架案等一批大案要案,领导完成了内蒙古“护城河4号”反恐演习和“蒙西-2010”地震应急演练。他十分重视公安信息化建设和通信保障工作,领导建成全区公安信息资源综合库、警务综合平台和“金盾”应用系统,全面促进了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

  2012年,孙凤鸣调到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任党组成员、副院长(正厅级)。先后分管立案、信访和刑事审判等工作。他努力钻研法院业务,快速适应并投入司法审判工作,审理了在全区有重大影响的非法集资、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经济犯罪和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他不辞辛苦,亲自下基层指导、督查立案信访和审判工作,组织并带头化解涉诉信访案件。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安保工作,组织全区法院开展涉诉信访“百日攻坚”活动,亲自接待上访人员,实现了两个100%的化解目标。

  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一心扑在政法事业的艰辛锤炼,使他的身体长期超负荷运转,心脏每分钟才跳四十几下。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的心脏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心脏”。常年心动过缓,加之工作辛劳,积劳成疾,使他最终倒在了自己终身热爱的司法岗位上。“他住院那天上午,还在参加审委会会议,散会时他说身体不舒服,下午去检查一下。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一位高院同事回忆当时的情形说,“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法律人才,英年早逝,可惜了,可惜了!”

  一封上访老户的信

  “他是一位正义感极强,一心为公的好院长!”得知孙凤鸣去世后,上访老户刘某在网上写信,悼念这位曾经接待过他的法院副院长。

  2012年,孙凤鸣调到内蒙古高院任分管信访的副院长后,先后两次接待了刘某。接访中,他鼓励刘某坚信党的领导和法治的公平正义,相信法律和法院。刘某的孙子当时陪同上访,孙凤鸣语重心长地向他介绍了在西藏工作二十多年的经历,鼓励他说,祖国的大好河山需要你们年轻人接班建设。孙凤鸣的和蔼淳朴给刘某祖孙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孙凤鸣患病住院期间,年逾八旬的刘某经多方打听,找到医院地址,到医院看望刚动过手术的孙凤鸣。刘某在信中说:“他面容憔悴,但精神刚毅,看到我们这些上访的访民来医院看望,他很感动。他真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好院长!”后来,刘某还专程让孩子们再次到孙凤鸣家中看望他,并带去为他打问到的偏方药水。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待上访当事人耐心、和蔼,平心静气地倾听他们的诉说。”内蒙古高院立案一庭庭长暴巴图说。他介绍,孙凤鸣每次接访都非常认真,向当事人解释透彻法律规定和政策,让当事人明明白白走出法院。除此之外,他也非常关心上访群众的工作生活,几乎每次都要在送当事人的时候,从自己兜里掏出点钱放到他们手中。他常对同事说,上访群众通常生活比较困难,我们能帮他们解决点食宿、交通费用,也算是我们的一份心意。就是这份真挚的情义,让他成了与众多访民能够交心的法官朋友。正如上访老户刘某在信的最后所说:“一个好官、一个正直的好人,孙凤鸣院长你过早地离开人间,是我们的一大损失,哀悼怀念你——孙凤鸣院长。”

  一个不懈的追求

  熟悉孙凤鸣的人们可能都知道他常说的两句话:“依法审判是法院最大的政治,公平正义是法官一生的追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孙凤鸣分管的各项工作中,涉诉信访是他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初到内蒙古高院工作的孙凤鸣,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深入了解和与同事们反复商讨的基础上,他提出要在全区法院开展涉诉信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切实摸清信访案件底数,并逐案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将上级交办和自行排查的涉诉信访案件全部化解。在党组的领导和他的指导下,立案庭的同志拿出了初步工作方案,孙凤鸣指导进行了一次修改后,便自己动手,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修改。他把自己的一些思考、想法补充进去,然后再找相关同志逐一征求意见,确保拿出的方案切实可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他常常自谦地说,我是法院的新兵,所以工作中请同事们多指教。其实,大家都很佩服这位北大法律系的才子,虽然做审判工作时间不长,但对法治的真谛参悟透彻,他常说的那两句话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他和全体干警的努力下,全区法院通过集中攻坚、专项推进、全员参与、协同作战等有力措施,中央和自治区交办的497件案件、各盟市自查的231件案件全部化解,实现了“两个100%”的化解目标。

  民事再审审查,也是孙凤鸣分管的一项重要工作。2012年他分管立案二庭以来,着力指导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以提高办案质效为抓手,推动民事再审审查工作良性循环。调卷迟缓直接影响民事再审审查工作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指导立案二庭制定下发了《关于民事申请再审案件调取、移送案卷办法》,明确责任制度,严格调卷期限,定期督办通报,实现了高院与各中院“四点一线”的“点对点”、“人对人”调卷工作管理体系。建立审限通报制度,对因调卷超审限案件核查情况进行周汇报,切实提高审判效率,推动均衡结案。2012至2013年,高院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立案审查2784件,审结2496件,结案率近90%。他长期在政法系统工作,所以对法院工作熟悉,进入角色也很快,特别是在刑事审判方面。对这一点,内蒙古高院刑二庭庭长张建青深有感触。张建青介绍,孙凤鸣分管刑二庭以来,指导制定具体工作意见,突出打击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等重点工作,依法审结了涉及群众人数多、社会影响较大的被告人苏某某集资诈骗案、被告人张某集资诈骗案等一系列非法集资案件,众多受害群众专程给高院送来锦旗,表达他们对人民法院的信任和感激之情。

  一份赤子情怀

  他24年扎根西藏,走遍了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广阔的雪域高原也造就了他宽广的胸怀和淳朴的性格。在西藏工作期间,他倡导民族团结,并身体力行。他热爱西藏,娶了藏族姑娘为妻,情系那里的一草一木和藏族群众,由他填词的歌曲《我爱你,西藏》在高原、草原上广为传唱。在西藏期间,他前后收养了9名藏族孤儿,有的已经上了大学,现在还有两名藏族孤儿生活在他的家中。“他正直、善良、谦和,像西藏的雪山和草原一样淳朴、净朗。”暴巴图这样说。孙凤鸣一直分管立案、信访工作,暴巴图是与他工作接触最多的人。他说,和善是孙院长的性格特点,他对待所有干警都非常客气、热情,能够与他们交心,没有一点架子,干警们都愿意和他相处。有时候出差办事,大家一起吃饭,虽然只是工作餐,但都是他抢着付钱,还着急地说:“我的工资比你们多,必须我来。”就是这些点点滴滴,折射出这颗西藏历练的“高原心脏”淳朴、谦和的人格魅力和特殊的人生涵义。

  这就是孙凤鸣,从内蒙古草原走向雪域高原,又从雪域高原回归广阔草原的法律人,他把一生全部奉献给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事业。因为,这都是他的家乡。他曾在病重时嘱咐家人:“我的骨灰一半要葬在内蒙古老家父母的身边,一半要撒在西藏的雪域高原。”这个淳朴的愿望,感动了所有认识他的人,人们缅怀他,说他是永远翱翔在高原上的雄鹰。
责任编辑:王小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