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那些源自于血脉中的感动
——观《客从何处来》有感
2015-01-20 10:16:0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桂晨博
  去年四月底就已经上映的由央视打造的国内首档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据说是邀请五位知名人士作为第一季的主角,在节目中寻求自己的家族历史。光听节目的设计就十分吊人胃口,但我却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未能一睹芳颜,直到最近这一两周的周末才得空,带着八卦猎奇的心态,看完却感慨万千。

  与易中天教授显赫家世相比,我更崇敬他母亲在湖南保育院为战时中国难童们所做的贡献,节目中那首童音清澈的《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校歌》不仅旋律轻柔,宛若清风拂过心头,歌词更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将教育视为生命唯一的伴侣,更认识到淳朴的孩子们会是未来世界好坏的主体,并告诫人们在“没我以利人”的社会价值观中注重先利小孩子。正是拥有这样的校训校风,才使得当时的中国近几十万的难童们在家毁人亡的动荡社会中得到了较为温暖的庇护。当看到当年的难童现在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做出不小的贡献时,不禁和易教授一样在内心涌起了对他母亲这样的那个时代的千千万万个教育事业工作者的无限敬意。

  下南洋或许是清末明初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苦难人民并不陌生的词汇。印象中我却只知道这些人们去南洋是为了做生意在赚钱之后无限荣光地衣锦还乡,根本不了解他们中的许多人应该都是跟央视名嘴阿丘的外公外婆一样是因为时局动荡,加之家中人多田少,无处谋生才被逼背井离乡的,下南洋后也不是去经商而是当了所谓的“猪仔华工”从事最底层最辛苦的割胶等工作,不仅要忍受乡愁和饥贫的折磨,甚至还会莫名地成为当地殖民政府和游击队之间对峙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是异乡客,因为当时的祖国积贫积弱,所以根本没人保障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致于在他们死于非命后,为了让弟弟妹妹能顺利回国,阿丘的大姨作为长姐作出了卖掉自己当佣人来凑足弟妹们回国的路费的巨大牺牲,因为父母双亡、骨肉分离和主家的虐待,所以她患上了抑郁症。阿丘的大姨或许只是一个凄苦的个案,但却是千千万万个苦难华工后裔的缩影。这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只有祖国强大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脊梁才能挺直。

  看这部纪录片我的眼眶基本上是湿润的,哭得最惨的还有曾宝仪的寻祖之旅,因为不知道那条浅浅的海峡填满了海峡两岸多少父母妻儿的泪水和思念。一场匆匆的撤离让她的阿公来不及跟父母说一句对不起,近几十年的两岸分割让她的阿公永远都无法在父母跟前尽人子之孝,于是只好在回乡之时在父母坟前种下一棵树,这样那棵树就能替他与父母不再分开,就能替他为父母遮风挡雨,永远地守护着他们了。这应该是余光中那首《乡愁》的真实情景再现:母亲在坟里头,我在坟外头。有些或许只是政客们的一念起或一念落,但却让历史在心头划下了永远都无法愈合的伤口。

  一直都不清楚陈冲的外公居然是我国药理学奠基人张昌绍教授,也更不清楚她的外公居然是在文革期间自杀的,所以带着和陈冲一样的疑问开启了她的寻祖之旅,开始也和她一样认为张老先生太自私了,不管生活有多少磨难,都不应该舍弃妻儿地轻于鸿毛般地死去,直到后来晓得他是早期中共地下党还参加过著名的“五卅惨案”学生声讨活动,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当他被污蔑为“叛徒”时难过的心情了: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那样深沉,却无人能懂;独自清醒地承受着那么多痛苦却无人理会,所以与其轻于鸿毛般地苟延馋喘,不如轻于鸿毛般地死去。生命诚可贵,但却贵不过他那颗如同屈子一般爱国的心。

  就这样带着感动和泪水一集一集看下来,心不由地跟随寻访节奏的演进而跌宕起伏。百善孝当先是我们信奉的传统教义,今天的我们在理解孝顺的时候,应当不仅局限于在物质上赡养老人,还应当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努力把先辈良好的精神品质传承下去。

  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史,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更加清晰地辨明自己未来应该走的路;了解先辈筚路蓝缕的艰辛,才会更加懂得珍惜今日的生活,怀揣着先辈在风雨人生中的坚韧与持重,我们前进的步伐也会迈得更加稳健踏实。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