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塘荷韵》有感
2014-12-09 09:58:0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翟迎武
最早读到的有关描写荷花的作品莫过于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两篇文章都是我读高中时的语文课文,而且也是老师要求必背课文。虽然时隔三十年之久,但其中的一些句子还是记忆犹新。此后就很少再看或是再难读到有关描写荷花的文章。前不久,在读季羡林先生《漫谈散文》一文时,深感先生对如何写好散文的理解之深、之透、之妙,于是就想找一篇先生的散文作品,《清塘荷韵》就这样跃然于我的眼前。
《清塘荷韵》是季先生在八十六岁高龄所作,是先生的散文名篇,在写作风格上更倾向于叙事散文。文章从盼荷开始入笔、从投入莲子入手,到期盼荷花出现,直至满塘风荷结束。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先生笔下的荷花则应该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从以下这一大段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现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去渲染荷花如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何战胜严寒,而是写自己用漫长、倾心的等待,荷花渐渐地从五、六片叶子扩展直至满塘风荷,并从中领悟生命的强大。都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可季先生的这一大段论述并没有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之感,言语读起来很平实,内容也很平常,就连语气都波澜不惊,但仔细品味,却回味悠长,如同清水芙蓉,华美清丽,又如青山翠竹,简洁坚劲,平实得很自然,使文章变得韵律感十足,读起来犹如清风扑面,如同品尝陈年佳酿,醉意浓且又芳香四溢,让人回味,令人叹服。由此,我们亦可领悟到季先生那种豁达超然、充实丰厚的人生境界。
季先生除了在描绘景物画面上给人以清新朴实之感外,我们还能从文字中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深厚功底。如文章第四自然段,写作者盼荷的急切与无奈:“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直到秋凉叶落,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我的目光无法把荷花从淤泥中吸出来”。作者在这里并没有用太多的笔触来如何描写渴望荷花浮出水面,而是用了一句“我的目光无法把荷花从淤泥中吸出来”。一个“吸”字,写尽了作者两年来无时无刻不在盼望清塘长荷的期待心理和十分无奈却又不灰心的心情。又如写荷叶在水底扩张的句子:“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里走动”,“走动”一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荷花默默无闻却又坚韧不拔的精神充分表现出来。再看写荷花满塘的句子:“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塞”字,仿佛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幅满塘尽是挤挤挨挨、密密麻麻的荷花盛开的绚丽画面,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娴熟技巧。
这篇散文语言的运用特点还体现在纯熟地运用古诗句上,文中运用了一系列古诗句,每一处都能用得恰到好处。如开头写清塘少荷的失落。借用了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写荷塘荷花盛开场面时,运用了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月下荷塘之幽静,运用了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等等。古诗句的熟练运用不仅增加了散文的意蕴,而且使文章更具有一种清新淡然的诗意之美。
除此之外,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也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在描写月下荷塘的情景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宁静、安详、柔和的画画。写荷花的倒影:“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读这段文字,我们好像在欣赏一个十分精彩的画面,月下荷塘,波光瓤粼,微风不经意时吹落了一叶荷瓣,倒影上浮,花瓣飘荡。整幅画面柔和而宁静,生动而细腻.这里没有刻意地修饰,也没有过分地夸张,就在信手描写中十分自然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这与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看文章最后对残荷的描写:“连日来,天气突然寒,好像一下子从夏天转入了秋天”。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这是一段虚写的文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寄予了对残荷的美好的理想,也是作者人生理想的体现。它朴实得不能再朴实了,但感情却是深沉而厚实的。我们读这段文字,读到的不只是一位老人的厚重与踏实,更是感受到了一位大家文笔的老到,语言的精练。
荷花是季先生的爱恋所在,季先生散文集就是以《清塘荷韵》作为书名,写荷并以此作书名,有以荷喻文、以荷喻人的用意,文章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先生的人生感悟:以荷喻人,寄荷抒情,借荷明理,是这篇散文的独到之处。正所谓“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著名学者张中行曾说:“季先生一生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这三个词,用于荷花也适合。季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恰如荷花灼灼其华,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读他的散文,难以意会,就像不爱荷花的人,自然不能领会其清净与孤高。 读季先生的文章就如同感受他这个人一样:朴厚,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的修饰,娓娓道来,却让人感觉到亲近与认同。与现今自我呻吟、自我怜悯、自我陶醉的快餐文化、网络文化比起来,季先生的作品犹如一杯甘甜的清茶,既不失高雅,又沁人心脾。
《清塘荷韵》是季先生的一篇意味隽永的散文佳作,它以宁静悠远的文笔和看似不经意的巧妙构思,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生命颂歌。写作风格往往是作家人格的呈现,季先生待人处世的谦和平易,生活追求的质朴清淡,历尽沧桑之后的仁厚博爱,饱读诗书的气定神闲,都酿成为一种清雅淡远的写作风格,流露在作品的整体气韵中。这种风格,自有一种简洁、朴素的“本色美”,又似不施丹青的水墨画、无伴奏的清唱,让读者在一种清澈、简洁、浑朴的艺术境界里,去领略事物复杂、丰富、微妙的内涵。本文写景无浓墨重彩,叙事不渲染造势,抒情不汹涌澎湃,议理不玄妙晦涩,呈现出一种高贵而单纯的静穆之美。让读者在平静恬淡、质朴无华的语言下,感受着季先生对生命、对生活的滚烫激情。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法院
《清塘荷韵》是季先生在八十六岁高龄所作,是先生的散文名篇,在写作风格上更倾向于叙事散文。文章从盼荷开始入笔、从投入莲子入手,到期盼荷花出现,直至满塘风荷结束。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先生笔下的荷花则应该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从以下这一大段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现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去渲染荷花如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何战胜严寒,而是写自己用漫长、倾心的等待,荷花渐渐地从五、六片叶子扩展直至满塘风荷,并从中领悟生命的强大。都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可季先生的这一大段论述并没有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之感,言语读起来很平实,内容也很平常,就连语气都波澜不惊,但仔细品味,却回味悠长,如同清水芙蓉,华美清丽,又如青山翠竹,简洁坚劲,平实得很自然,使文章变得韵律感十足,读起来犹如清风扑面,如同品尝陈年佳酿,醉意浓且又芳香四溢,让人回味,令人叹服。由此,我们亦可领悟到季先生那种豁达超然、充实丰厚的人生境界。
季先生除了在描绘景物画面上给人以清新朴实之感外,我们还能从文字中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深厚功底。如文章第四自然段,写作者盼荷的急切与无奈:“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直到秋凉叶落,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我的目光无法把荷花从淤泥中吸出来”。作者在这里并没有用太多的笔触来如何描写渴望荷花浮出水面,而是用了一句“我的目光无法把荷花从淤泥中吸出来”。一个“吸”字,写尽了作者两年来无时无刻不在盼望清塘长荷的期待心理和十分无奈却又不灰心的心情。又如写荷叶在水底扩张的句子:“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里走动”,“走动”一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荷花默默无闻却又坚韧不拔的精神充分表现出来。再看写荷花满塘的句子:“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塞”字,仿佛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幅满塘尽是挤挤挨挨、密密麻麻的荷花盛开的绚丽画面,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娴熟技巧。
这篇散文语言的运用特点还体现在纯熟地运用古诗句上,文中运用了一系列古诗句,每一处都能用得恰到好处。如开头写清塘少荷的失落。借用了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写荷塘荷花盛开场面时,运用了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月下荷塘之幽静,运用了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等等。古诗句的熟练运用不仅增加了散文的意蕴,而且使文章更具有一种清新淡然的诗意之美。
除此之外,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也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在描写月下荷塘的情景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宁静、安详、柔和的画画。写荷花的倒影:“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读这段文字,我们好像在欣赏一个十分精彩的画面,月下荷塘,波光瓤粼,微风不经意时吹落了一叶荷瓣,倒影上浮,花瓣飘荡。整幅画面柔和而宁静,生动而细腻.这里没有刻意地修饰,也没有过分地夸张,就在信手描写中十分自然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这与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看文章最后对残荷的描写:“连日来,天气突然寒,好像一下子从夏天转入了秋天”。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这是一段虚写的文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寄予了对残荷的美好的理想,也是作者人生理想的体现。它朴实得不能再朴实了,但感情却是深沉而厚实的。我们读这段文字,读到的不只是一位老人的厚重与踏实,更是感受到了一位大家文笔的老到,语言的精练。
荷花是季先生的爱恋所在,季先生散文集就是以《清塘荷韵》作为书名,写荷并以此作书名,有以荷喻文、以荷喻人的用意,文章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先生的人生感悟:以荷喻人,寄荷抒情,借荷明理,是这篇散文的独到之处。正所谓“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著名学者张中行曾说:“季先生一生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这三个词,用于荷花也适合。季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恰如荷花灼灼其华,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读他的散文,难以意会,就像不爱荷花的人,自然不能领会其清净与孤高。 读季先生的文章就如同感受他这个人一样:朴厚,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的修饰,娓娓道来,却让人感觉到亲近与认同。与现今自我呻吟、自我怜悯、自我陶醉的快餐文化、网络文化比起来,季先生的作品犹如一杯甘甜的清茶,既不失高雅,又沁人心脾。
《清塘荷韵》是季先生的一篇意味隽永的散文佳作,它以宁静悠远的文笔和看似不经意的巧妙构思,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生命颂歌。写作风格往往是作家人格的呈现,季先生待人处世的谦和平易,生活追求的质朴清淡,历尽沧桑之后的仁厚博爱,饱读诗书的气定神闲,都酿成为一种清雅淡远的写作风格,流露在作品的整体气韵中。这种风格,自有一种简洁、朴素的“本色美”,又似不施丹青的水墨画、无伴奏的清唱,让读者在一种清澈、简洁、浑朴的艺术境界里,去领略事物复杂、丰富、微妙的内涵。本文写景无浓墨重彩,叙事不渲染造势,抒情不汹涌澎湃,议理不玄妙晦涩,呈现出一种高贵而单纯的静穆之美。让读者在平静恬淡、质朴无华的语言下,感受着季先生对生命、对生活的滚烫激情。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