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掷去不为官
——读《郑板桥传》有感
2014-11-14 09:08:3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王玉信
本人虽不会书画,但却喜欢欣赏书画。近日,偶从绘画爱好者那里看到《郑板桥画集》和百花文艺出版社作家王家诚著的《郑板桥传》一书,夜间趁看微弱的灯光,品着一壶淡茶一口气读完,对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书、画”有所大概了解。而且对他“宦海归来,两袖清风,依然故我,板桥以竹明志”更是有了更深的不同感悟。
板桥4岁生母去世,30岁时父亲去世,在他结婚17年后,其妻徐氏病故。妻虽生前给他生有二女一子,可惜的是其子不幸早夭,一连串的打击,使得他“落日无言秋屋冷,花枝有恨晓莺痴”,表述了他悲痛凄惋,空虚落寞的心境。但胸怀志向的郑板桥经过多年奋发努力,在康熙年间考上秀才,雍正年间中为举人,乾隆年间又中了进士,等了几年后,他终调任山东范县、潍县被任命做了十二年的县令。虽仅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的官儿,然而毕竟步入仕途,可以实现其“得志则加泽于民”的远大抱负了,于是,他欣然受命。
按照当时的官场规矩,新知县第一次升堂,要点卯、问薄、念几句管经,还要拜访当地的官僚、名流,但他却敢于打破常规,一切从简,不搞这些形式主义,即不发表任官演讲,也不巴结官史,对繁琐的迎来送往一概取消。他上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泥瓦匠在县衙的墙壁上凿洞,打开一尺衙门,与百姓之间的隔膜,在开堂审案时让老百姓前来旁听。看案件审理的是否公道。他下乡微服私访时,不骑马,不坐轿,不穿官服,不鸣锣开道,仅带上一名随从,脚穿草鞋,头载草帽,身背雨伞,行走在乡间小道上,深入到范县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围坐在床前炕头,和老百姓面对面谈心,为此,与善良质朴的穷苦百姓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正如他在给堂弟的信中说:“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他们“皆苦其身,劳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他在给山东巡抚的一幅《黑竹园》上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诗意上亦可以看出他“加泽于民”的抱负。
他审理案情,考虑到“天理、国法、人情”,把法、情、理融入其中。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他审理的一起“判牛”案。说的是两家为牛打起的“牛官司”,原告说,李某家的牛把他家的牛抵死了,要求李某赔偿。被告李某说,他家牛和我家牛在一起吃草,谁知两头牛为争草吃,就发起性子,互相抵了起来,我咋拉也拉不开,我家的牛壮实,结果就把他家的牛抵死了,这不能怪我,咋说俺也不会赔他的损失。原被告在大堂上争持不下,郑板桥在大堂上听的明白,大笔一挥,写下了判词让衙役将判词分别发给原被告各一份。二人看判词后转怒为喜,双双扑通一下跪到郑大人面前说:老爷公正,我们俩都服判。说着两人高高兴兴的走出了衙门。
为什么刚才在大堂之上还争持不下的二人看到判词后转怒为喜呢?原来二人接到的是相同的判词,上面写着:“牛头牛,角碰角,活牛两家用,死牛两家剥。”体现了以调为主,案结事了,以和为贵的理念。
郑板桥在任县令期间,在感情和行动上,始终没有和贫苦农民拉开距离,不打官腔,不摆官架。遇夜出,惟令两役执灯前导,亦不署街。不去打扰睡熟了的百姓。因郑板桥上任时,正遇潍县连年灾荒,数十万百姓啼饥号寒,在死亡线上挣扎,为此,他连连奏本,请求赈粮救济灾民,并决定开仓济众,让百姓持券借贷,为惩治那些囤积居奇的大粮商和富豪,他以修潍县县城为由,令富商大贾捐资捐粮,以粮代赈救济灾民,并且他自己带头捐资360千钱。他的为民清命,与民间共苦,居官清廉,深受群众爱戴,被潍县人民誉为“郑青天”。然而,郑板桥的种种爱民措施,却得罪了当地不法大贾、劣绅和瞒灾不报的官吏。以致有“忏大吏罢归”之说。他卸去了七品知县的职务,感到一身的轻松,便欣然命笔:“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次年春日,当板桥离开潍县的时候,百姓庶道挽留,12年的官宦生涯,临走时只有三头毛驴,他自骑一头,另一头骑着他的书童,再一头负着盛储书画的板夹。一张阮琴,横驮在驴鞭上,这便是板桥走时的全部行当了。他走后,“无留牍,无冤民”,这12年中两县数次空狱,老百姓将他的画像贴在家中供奉,还为他立了生祠来纪念他。
自此以后,郑板桥又过着“二十年前旧板桥”靠卖画度日,开始了他“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和“醉后高歌,狂来痛哭”的晚年恬淡、凄苦而壮观的艺术生涯,在他的笔墨中诉说着人间的丑恶。
留在人们脑海中最深的莫过于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四字,从中表达了晚年的一种人生态度。他的一生,得志且可以泽加于民的时间,只有短短十二年,他自扫门前雪和独善其身,到泽加于民,也就在这五十到六十岁期间,浮沉宦海中,使他从所遭受的种种横逆和挫折,领悟到“难得糊涂”的真义以自勉,这是板桥看破红尘,历经过喧嚣,人生炎凉世态之后,从内心迸发出来的激愤之语,也正如他本人所言,“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是为也。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县人民法院
板桥4岁生母去世,30岁时父亲去世,在他结婚17年后,其妻徐氏病故。妻虽生前给他生有二女一子,可惜的是其子不幸早夭,一连串的打击,使得他“落日无言秋屋冷,花枝有恨晓莺痴”,表述了他悲痛凄惋,空虚落寞的心境。但胸怀志向的郑板桥经过多年奋发努力,在康熙年间考上秀才,雍正年间中为举人,乾隆年间又中了进士,等了几年后,他终调任山东范县、潍县被任命做了十二年的县令。虽仅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的官儿,然而毕竟步入仕途,可以实现其“得志则加泽于民”的远大抱负了,于是,他欣然受命。
按照当时的官场规矩,新知县第一次升堂,要点卯、问薄、念几句管经,还要拜访当地的官僚、名流,但他却敢于打破常规,一切从简,不搞这些形式主义,即不发表任官演讲,也不巴结官史,对繁琐的迎来送往一概取消。他上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泥瓦匠在县衙的墙壁上凿洞,打开一尺衙门,与百姓之间的隔膜,在开堂审案时让老百姓前来旁听。看案件审理的是否公道。他下乡微服私访时,不骑马,不坐轿,不穿官服,不鸣锣开道,仅带上一名随从,脚穿草鞋,头载草帽,身背雨伞,行走在乡间小道上,深入到范县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围坐在床前炕头,和老百姓面对面谈心,为此,与善良质朴的穷苦百姓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正如他在给堂弟的信中说:“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他们“皆苦其身,劳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他在给山东巡抚的一幅《黑竹园》上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诗意上亦可以看出他“加泽于民”的抱负。
他审理案情,考虑到“天理、国法、人情”,把法、情、理融入其中。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他审理的一起“判牛”案。说的是两家为牛打起的“牛官司”,原告说,李某家的牛把他家的牛抵死了,要求李某赔偿。被告李某说,他家牛和我家牛在一起吃草,谁知两头牛为争草吃,就发起性子,互相抵了起来,我咋拉也拉不开,我家的牛壮实,结果就把他家的牛抵死了,这不能怪我,咋说俺也不会赔他的损失。原被告在大堂上争持不下,郑板桥在大堂上听的明白,大笔一挥,写下了判词让衙役将判词分别发给原被告各一份。二人看判词后转怒为喜,双双扑通一下跪到郑大人面前说:老爷公正,我们俩都服判。说着两人高高兴兴的走出了衙门。
为什么刚才在大堂之上还争持不下的二人看到判词后转怒为喜呢?原来二人接到的是相同的判词,上面写着:“牛头牛,角碰角,活牛两家用,死牛两家剥。”体现了以调为主,案结事了,以和为贵的理念。
郑板桥在任县令期间,在感情和行动上,始终没有和贫苦农民拉开距离,不打官腔,不摆官架。遇夜出,惟令两役执灯前导,亦不署街。不去打扰睡熟了的百姓。因郑板桥上任时,正遇潍县连年灾荒,数十万百姓啼饥号寒,在死亡线上挣扎,为此,他连连奏本,请求赈粮救济灾民,并决定开仓济众,让百姓持券借贷,为惩治那些囤积居奇的大粮商和富豪,他以修潍县县城为由,令富商大贾捐资捐粮,以粮代赈救济灾民,并且他自己带头捐资360千钱。他的为民清命,与民间共苦,居官清廉,深受群众爱戴,被潍县人民誉为“郑青天”。然而,郑板桥的种种爱民措施,却得罪了当地不法大贾、劣绅和瞒灾不报的官吏。以致有“忏大吏罢归”之说。他卸去了七品知县的职务,感到一身的轻松,便欣然命笔:“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次年春日,当板桥离开潍县的时候,百姓庶道挽留,12年的官宦生涯,临走时只有三头毛驴,他自骑一头,另一头骑着他的书童,再一头负着盛储书画的板夹。一张阮琴,横驮在驴鞭上,这便是板桥走时的全部行当了。他走后,“无留牍,无冤民”,这12年中两县数次空狱,老百姓将他的画像贴在家中供奉,还为他立了生祠来纪念他。
自此以后,郑板桥又过着“二十年前旧板桥”靠卖画度日,开始了他“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和“醉后高歌,狂来痛哭”的晚年恬淡、凄苦而壮观的艺术生涯,在他的笔墨中诉说着人间的丑恶。
留在人们脑海中最深的莫过于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四字,从中表达了晚年的一种人生态度。他的一生,得志且可以泽加于民的时间,只有短短十二年,他自扫门前雪和独善其身,到泽加于民,也就在这五十到六十岁期间,浮沉宦海中,使他从所遭受的种种横逆和挫折,领悟到“难得糊涂”的真义以自勉,这是板桥看破红尘,历经过喧嚣,人生炎凉世态之后,从内心迸发出来的激愤之语,也正如他本人所言,“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是为也。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