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本地人外地人,我都一样公正对待”
——记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人民法院城东法庭副庭长丁晓金
2014-11-06 09:54:2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李方秀 刘璐璐
有这样一名党员法官:对法律如饥似渴,孜孜以求;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当事群众随和公正,定纷止争……他,就是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人民法院城东法庭副庭长,身患重病却坚守工作岗位的丁晓金。
今年40多岁的丁晓金,从1991年参加工作起,一直在政法部门工作。2010年11月,他从沙洋县法院调至掇刀区法院工作。24年来,他从起初的一个“门外汉”,通过勤学苦钻,逐渐成长为一名睿智的法官。
勤学苦钻,“炼”成办案标兵
走进丁晓金的办公室,总能看到桌上堆放着厚厚一摞法律书籍。这是他勤学苦钻业务的例证。在进入掇刀区法院工作之前,丁晓金曾任沙洋县法院民一庭副庭长。2010年11月,丁晓金调入掇刀区法院工作。三年来,他共审结案件558件,年均办案186件。面对各类民事纠纷,他特别注重通过调解化解矛盾。
2012年,丁晓金在负责审理原告荆门市某酒店诉被告文某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时,在充分了解案情之后,发现双方当事人矛盾激烈,争议很大,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将埋下严重 的社会隐患,有可能产生治安案件、信访案件,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他考虑到强制执行的困难和难度,在实地查看了被告的经营场所,查清事实之后,多次上门耐心地给双方做思想工作,丁晓金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双方当事人,最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之后,双方均按期自觉履行,双方矛盾得以消除,案结事了人和。
他经办的案件中,调撤案件405件,调撤率达72.5%。同事这样评价他:“他对业务知识非常精通,平时不善言语,但是给当事人做调解工作时却相当到位,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本地人外地人,我都一样对待”
知足,才能让灵魂远离贪婪,自警自律,抵御不良的诱惑,作出公正的裁判。这就是丁晓金。
一次,一个外地的当事人担心案件审理会对自己不利,带着红包去找主审法官丁晓金,想请求他“高抬贵手”帮助了结案件,被严词拒绝了。后来,这个外地的当事人又通过朋友请丁晓金去吃饭,他也没去。丁晓金告诉他:“我收入虽低,但还算过得安稳。无论本地人外地人,我都一样公正对待,请你十万个放心好了”。荆门许多法律工作者谈到丁晓金时,一致评价他是一个“油盐不进的铁疙瘩”。
知足,也让他懂得感恩,时刻激励着自己去努力工作,去报答。
每到春耕夏收农忙时,他就走村入户,到当事人家中调解案件,到田间地头做工作,想方设法化解矛盾,平息纠纷。当地群众风趣的说:“以往打官司,我们往法庭跑,现在法官在村里转。”对于那些家庭条件差和案件判决后难以执行的当事人,他经常给予关心、照顾和帮助。
强忍病痛审案,他昏倒在岗位上
2013年12月的一天下午刚上班,掇刀区法院城东法庭庭长碰到了丁晓金,发现他的脸色苍白,不对劲,便劝他去医院检查。他以为是老毛病颈椎的问题,硬是坚持开完庭才去医院。一个月来,他经常头痛得厉害,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中午在单位院子里晒会儿太阳,稍微缓解疼痛,提提精神,下午再继续上班。
就是这样一个对工作极具责任心的“拼命三郎“,上天却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今年1月,丁晓金负责审理原告王某诉被告万某、保定市某轮胎有限公司产品责任纠纷一案。为了让王某在春节前拿到医疗费,农历腊月二十八日上午,丁晓金忍着病痛仍通知原被告到庭调解。其间,丁晓金数次头痛难忍,几乎站立不住,连说话都存在困难,但是他仍坚持下来,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案结事了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丁晓金却昏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家人和同事将他紧急送到了武汉协和医院检查治疗。经诊断,原来引起头疼的不是颈椎问题,而是恶性脑瘤,必须立即动手术。住院后,丁晓金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工作,他打电话给城东法庭庭长,让庭长安排好工作,不要影响法庭的整体工作。还经常打电话给同事小邱,叮嘱案件,并提出案件的处理方案和意见。
因为知足,因为感恩,因为自律,丁晓金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五个严禁”,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让每个当事人都从各自的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他先后被评为全区、全市“先进工作者”、“优秀法官”、“办案标兵”,今年被评为荆门市“十佳政法干警”。
今年40多岁的丁晓金,从1991年参加工作起,一直在政法部门工作。2010年11月,他从沙洋县法院调至掇刀区法院工作。24年来,他从起初的一个“门外汉”,通过勤学苦钻,逐渐成长为一名睿智的法官。
勤学苦钻,“炼”成办案标兵
走进丁晓金的办公室,总能看到桌上堆放着厚厚一摞法律书籍。这是他勤学苦钻业务的例证。在进入掇刀区法院工作之前,丁晓金曾任沙洋县法院民一庭副庭长。2010年11月,丁晓金调入掇刀区法院工作。三年来,他共审结案件558件,年均办案186件。面对各类民事纠纷,他特别注重通过调解化解矛盾。
2012年,丁晓金在负责审理原告荆门市某酒店诉被告文某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时,在充分了解案情之后,发现双方当事人矛盾激烈,争议很大,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将埋下严重 的社会隐患,有可能产生治安案件、信访案件,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他考虑到强制执行的困难和难度,在实地查看了被告的经营场所,查清事实之后,多次上门耐心地给双方做思想工作,丁晓金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双方当事人,最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之后,双方均按期自觉履行,双方矛盾得以消除,案结事了人和。
他经办的案件中,调撤案件405件,调撤率达72.5%。同事这样评价他:“他对业务知识非常精通,平时不善言语,但是给当事人做调解工作时却相当到位,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本地人外地人,我都一样对待”
知足,才能让灵魂远离贪婪,自警自律,抵御不良的诱惑,作出公正的裁判。这就是丁晓金。
一次,一个外地的当事人担心案件审理会对自己不利,带着红包去找主审法官丁晓金,想请求他“高抬贵手”帮助了结案件,被严词拒绝了。后来,这个外地的当事人又通过朋友请丁晓金去吃饭,他也没去。丁晓金告诉他:“我收入虽低,但还算过得安稳。无论本地人外地人,我都一样公正对待,请你十万个放心好了”。荆门许多法律工作者谈到丁晓金时,一致评价他是一个“油盐不进的铁疙瘩”。
知足,也让他懂得感恩,时刻激励着自己去努力工作,去报答。
每到春耕夏收农忙时,他就走村入户,到当事人家中调解案件,到田间地头做工作,想方设法化解矛盾,平息纠纷。当地群众风趣的说:“以往打官司,我们往法庭跑,现在法官在村里转。”对于那些家庭条件差和案件判决后难以执行的当事人,他经常给予关心、照顾和帮助。
强忍病痛审案,他昏倒在岗位上
2013年12月的一天下午刚上班,掇刀区法院城东法庭庭长碰到了丁晓金,发现他的脸色苍白,不对劲,便劝他去医院检查。他以为是老毛病颈椎的问题,硬是坚持开完庭才去医院。一个月来,他经常头痛得厉害,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中午在单位院子里晒会儿太阳,稍微缓解疼痛,提提精神,下午再继续上班。
就是这样一个对工作极具责任心的“拼命三郎“,上天却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今年1月,丁晓金负责审理原告王某诉被告万某、保定市某轮胎有限公司产品责任纠纷一案。为了让王某在春节前拿到医疗费,农历腊月二十八日上午,丁晓金忍着病痛仍通知原被告到庭调解。其间,丁晓金数次头痛难忍,几乎站立不住,连说话都存在困难,但是他仍坚持下来,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案结事了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丁晓金却昏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家人和同事将他紧急送到了武汉协和医院检查治疗。经诊断,原来引起头疼的不是颈椎问题,而是恶性脑瘤,必须立即动手术。住院后,丁晓金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工作,他打电话给城东法庭庭长,让庭长安排好工作,不要影响法庭的整体工作。还经常打电话给同事小邱,叮嘱案件,并提出案件的处理方案和意见。
因为知足,因为感恩,因为自律,丁晓金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五个严禁”,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让每个当事人都从各自的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他先后被评为全区、全市“先进工作者”、“优秀法官”、“办案标兵”,今年被评为荆门市“十佳政法干警”。
责任编辑:王小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