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地官员财产公开试点:半数探索一次就偃旗息鼓
2014-08-20 17:59:49 | 来源:中国新闻网-法制晚报 | 作者:纪欣
调研20地官员财产公开试点情况 半数探索一次就偃旗息鼓 公开范围多未涉及家庭财产 专家强调——
官员财产公开缺核查机制
近日,“官员财产公开试点中半数昙花一现”的消息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热议。这些试点地区的具体情况如何?长期关注该问题的黄卫平教授以数十个试点地区研究为基础,用数据还原出当前我国官员财产公开的详细图景。
昨天下午,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教授黄卫平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落实对于反腐斗争具有重要意义,而公开无疑是促进该制度落实的关键一步。
公开范围:多不涉及家庭财产
黄卫平和他的研究团队搜集了2009年初至2012年末全国各地官员财产公开的案例,研究是基于互联网上公开信息的统计分析,数据均来自地方政府的相关公开渠道。调查显示,20个试点总共公开了4466名,平均每个试点公开官员235人。
绝大部分试点地区将公开对象限定在党政部门官员,只有少数地方将公开向其他部门干部延伸,如慈溪市把国有企业负责人纳入公示对象等。
公开内容主要还是集中在领导干部个人,不包括配偶、子女的财产状况;且多数试点地区仅限于某一对象或某一内容。如阿勒泰地区只公开官员个人的收入,不涉及本人及家人的财产状况;只有黎川县把公示者父母的收入和财产情况纳入公示范围。
解读:
黄卫平认为,由于公示对象有限、范围狭窄,不能真实体现官员的家庭财产状况,可能导致官员将一些非法所得转移给父母、子女或其他亲属,以规避上述规定。
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设计上,只有公开的官员财产范围越广、官员级别越高,制度防腐的价值才越大。
公开方式:从社会公开转向内部公示
70%的试点采取单一的公开方式,只有6个试点(浏阳市、庐江县、青铜峡市、淮安市、磐安县和掇刀区)综合使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单位公示栏、会议公示、手机短信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公开。
通过网络公示官员财产,要比单位公示栏公示更方便公众监督,但网络手段却正被很多试点摒弃。
2009 年有4个试点以网络作为公开方式,其后三年采用网络来公示的试点总共才4个,试点公示正从社会公开转为内部公示。
解读: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最关键环节就在于公开。如果这个制度不公开,那么具体的执行情况就得不到有效监督。没有监督,制度就形同虚设。
黄卫平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开就是最高级别的审核。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目前缺乏一个独立的仲裁机构,来有效监督该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施行。
公开监督:审查缺位且问责缺失
试点单位财产公示内容比较粗略,明细程度不高。如青铜峡市要求官员公开财产的内容包括“收入主要来源、个人房产、婚姻和生育状况与民主推荐票数”几个方面。
“收入主要来源”只写明是以经营性收入为主还是工资性收入为主即可,不需写明具体数字;“个人房产”只写明有几处房产即可,无需写明房产的面积等信息;更无需公示干部的工资、存款、家庭成员等信息。
虽然不同程度地要求对申报和公开的材料进行审核,但实践中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主要靠官员自觉程度,缺乏权威核实。
解读:
黄卫平指出,一方面,大部分试点地区尚未建立健全的审查机制。另一方面,诸如房产、存款、证券等信息系统尚未建立,在全国未能联网和共享,核查机构也无法真正地查清官员申报的财产是否真实。
权威核查机制的缺失导致公开内容的真实性难以保证,让官员财产公开流于形式,公开效果无从保障。从2009年以来的20个试点中,只有黔江区在公开57名处级干部中有2人在公示后被举报,而被取消任职资格。
20个试点地区官员财产公布现状
公布
现任+退休
3年以内
新疆阿勒泰地区
公布
现任领导财产
湖南湘乡市、湖北掇刀区、浙江慈溪市、江苏贾汪区、浙江象山县
未公布
现任领导财产
重庆黔江区、宁夏银川市、江苏淮安市、湖南浏阳市、宁夏兴庆区、宁夏盐池县、江西黎川县、宁夏青铜峡市、安徽青阳县、安徽庐江县、江苏北塘区、辽宁古塔区、江苏泗阳县、浙江磐安县
公布
处级+科级
新疆阿勒泰地区、江苏淮安市、湖北掇刀区
仅公布
处级
重庆黔江区、宁夏银川市、湖南湘乡市
仅公布
科级
浙江慈溪市、湖南浏阳市、宁夏兴庆区、宁夏盐池县、江西黎川县、宁夏青铜峡市、安徽青阳县、安徽庐江县、江苏北塘区、辽宁古塔区、江苏贾汪区、浙江象山县、江苏泗阳县、浙江磐安县
公开时序:半数试点探索一次就偃旗息鼓
从改革试点开始的时序来看,试点数量、公开人数及公开级别都呈现衰减趋势。
再次,公开财产的官员级别也呈现递减趋势。无论从公开处级官员的试点单位数量,还是从公开的处级官员人数来看,都呈现出明显的衰退之势。
2009 年公开处级官员的试点有4个,即阿勒泰地区(99%的处级干部)、黔江区(57名)、湘乡市(69名)和掇刀区(四大领导班子)。2010-2011年间,公开处级官员的试点只有银川市(63名)和黔江区(68名)。2012年全年没有试点单位把处级官员纳入公开对象。
从公布的政府级别来说,除新疆阿勒泰地区、重庆黔江区、宁夏银川市和江苏淮安市4个试点把政府级别公布到地级市外,其他16个地区均只公布到县级政府。
解读:
试点单位也存在断续性特点,形成“昙花现象”。仅一半左右的试点在初次公开官员财产后还会持续,另一半试点探索一次就偃旗息鼓了。这从侧面说明,官员财产公开试点是敏感性较高、牵涉面较广、阻力较大的反腐战略。
黄卫平说,应防止那些已有较多财产的公民进入国家公职人员队伍。实际上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制度多年前即已存在,但却始终未真正被有效落实。
最近几年,党内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越来越严格,除设置了一定比例的抽查率外,也开始出现官员填报后,又被退回重新填写的情况。这些均表明,中央对这个制度的执行在逐步收紧。
官员财产公开缺核查机制
近日,“官员财产公开试点中半数昙花一现”的消息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热议。这些试点地区的具体情况如何?长期关注该问题的黄卫平教授以数十个试点地区研究为基础,用数据还原出当前我国官员财产公开的详细图景。
昨天下午,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教授黄卫平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落实对于反腐斗争具有重要意义,而公开无疑是促进该制度落实的关键一步。
公开范围:多不涉及家庭财产
黄卫平和他的研究团队搜集了2009年初至2012年末全国各地官员财产公开的案例,研究是基于互联网上公开信息的统计分析,数据均来自地方政府的相关公开渠道。调查显示,20个试点总共公开了4466名,平均每个试点公开官员235人。
绝大部分试点地区将公开对象限定在党政部门官员,只有少数地方将公开向其他部门干部延伸,如慈溪市把国有企业负责人纳入公示对象等。
公开内容主要还是集中在领导干部个人,不包括配偶、子女的财产状况;且多数试点地区仅限于某一对象或某一内容。如阿勒泰地区只公开官员个人的收入,不涉及本人及家人的财产状况;只有黎川县把公示者父母的收入和财产情况纳入公示范围。
解读:
黄卫平认为,由于公示对象有限、范围狭窄,不能真实体现官员的家庭财产状况,可能导致官员将一些非法所得转移给父母、子女或其他亲属,以规避上述规定。
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设计上,只有公开的官员财产范围越广、官员级别越高,制度防腐的价值才越大。
公开方式:从社会公开转向内部公示
70%的试点采取单一的公开方式,只有6个试点(浏阳市、庐江县、青铜峡市、淮安市、磐安县和掇刀区)综合使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单位公示栏、会议公示、手机短信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公开。
通过网络公示官员财产,要比单位公示栏公示更方便公众监督,但网络手段却正被很多试点摒弃。
2009 年有4个试点以网络作为公开方式,其后三年采用网络来公示的试点总共才4个,试点公示正从社会公开转为内部公示。
解读: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最关键环节就在于公开。如果这个制度不公开,那么具体的执行情况就得不到有效监督。没有监督,制度就形同虚设。
黄卫平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开就是最高级别的审核。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目前缺乏一个独立的仲裁机构,来有效监督该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施行。
公开监督:审查缺位且问责缺失
试点单位财产公示内容比较粗略,明细程度不高。如青铜峡市要求官员公开财产的内容包括“收入主要来源、个人房产、婚姻和生育状况与民主推荐票数”几个方面。
“收入主要来源”只写明是以经营性收入为主还是工资性收入为主即可,不需写明具体数字;“个人房产”只写明有几处房产即可,无需写明房产的面积等信息;更无需公示干部的工资、存款、家庭成员等信息。
虽然不同程度地要求对申报和公开的材料进行审核,但实践中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主要靠官员自觉程度,缺乏权威核实。
解读:
黄卫平指出,一方面,大部分试点地区尚未建立健全的审查机制。另一方面,诸如房产、存款、证券等信息系统尚未建立,在全国未能联网和共享,核查机构也无法真正地查清官员申报的财产是否真实。
权威核查机制的缺失导致公开内容的真实性难以保证,让官员财产公开流于形式,公开效果无从保障。从2009年以来的20个试点中,只有黔江区在公开57名处级干部中有2人在公示后被举报,而被取消任职资格。
20个试点地区官员财产公布现状
公布
现任+退休
3年以内
新疆阿勒泰地区
公布
现任领导财产
湖南湘乡市、湖北掇刀区、浙江慈溪市、江苏贾汪区、浙江象山县
未公布
现任领导财产
重庆黔江区、宁夏银川市、江苏淮安市、湖南浏阳市、宁夏兴庆区、宁夏盐池县、江西黎川县、宁夏青铜峡市、安徽青阳县、安徽庐江县、江苏北塘区、辽宁古塔区、江苏泗阳县、浙江磐安县
公布
处级+科级
新疆阿勒泰地区、江苏淮安市、湖北掇刀区
仅公布
处级
重庆黔江区、宁夏银川市、湖南湘乡市
仅公布
科级
浙江慈溪市、湖南浏阳市、宁夏兴庆区、宁夏盐池县、江西黎川县、宁夏青铜峡市、安徽青阳县、安徽庐江县、江苏北塘区、辽宁古塔区、江苏贾汪区、浙江象山县、江苏泗阳县、浙江磐安县
公开时序:半数试点探索一次就偃旗息鼓
从改革试点开始的时序来看,试点数量、公开人数及公开级别都呈现衰减趋势。
再次,公开财产的官员级别也呈现递减趋势。无论从公开处级官员的试点单位数量,还是从公开的处级官员人数来看,都呈现出明显的衰退之势。
2009 年公开处级官员的试点有4个,即阿勒泰地区(99%的处级干部)、黔江区(57名)、湘乡市(69名)和掇刀区(四大领导班子)。2010-2011年间,公开处级官员的试点只有银川市(63名)和黔江区(68名)。2012年全年没有试点单位把处级官员纳入公开对象。
从公布的政府级别来说,除新疆阿勒泰地区、重庆黔江区、宁夏银川市和江苏淮安市4个试点把政府级别公布到地级市外,其他16个地区均只公布到县级政府。
解读:
试点单位也存在断续性特点,形成“昙花现象”。仅一半左右的试点在初次公开官员财产后还会持续,另一半试点探索一次就偃旗息鼓了。这从侧面说明,官员财产公开试点是敏感性较高、牵涉面较广、阻力较大的反腐战略。
黄卫平说,应防止那些已有较多财产的公民进入国家公职人员队伍。实际上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制度多年前即已存在,但却始终未真正被有效落实。
最近几年,党内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越来越严格,除设置了一定比例的抽查率外,也开始出现官员填报后,又被退回重新填写的情况。这些均表明,中央对这个制度的执行在逐步收紧。
责任编辑:牟菲菲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