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男人的凌厉与80后男人的暖伤
——读《乡关何处》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2014-08-07 15:44:12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刘娟娟
  《乡关何处》这样的书,平静的读完几乎是不能的,尤其是我这样容易为他人悲欢所动容的人,无法抑制的泪如泉涌,甚至到了妨碍阅读的程度;而作者野夫毫不掩饰的将交织在人物命运中的残酷现实展示于人前,如同皮鞭抽打心灵,让人不得不更加清醒的审视这个世界。在读完这样充满情感与理智双重冲击的文字之后,再来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故事中营造的各种曲折、各种离奇似乎都略显平淡。然,《乡》中的人和事,又有几人有类似经历?那些文字终究是别人的传奇,而不是自己的生活。反而是在《从》的平凡故事中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张嘉佳或嬉笑怒骂或温吞和煦的文字更容易让普通人产生心灵共振。

  显然,《乡》和《从》两书风格迥异,给读者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但细细品来,通过二者的文字不难发现,无论是野夫还是张嘉佳,其实都是观察细致之人,生活的琐碎在他们的眼里似乎都是饱含深情的故事;也是情感细腻之人,好友亲朋的人生起伏竟似全程参与一般;更是善于讲故事的人,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故事的起承转合感同身受。不禁纳闷,同样是喝酒吃肉、呼朋唤友的男人,有如此多相似之处,写出的文字却又为何如此不同?

  或许,两位作者的经历能带出一点缘由。

  野夫,1962年出生于湖北恩施;1978年考入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开始诗歌创作,组织诗歌社团“剥枣诗社”;1986年插班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组建湖北省“后现代诗人沙龙”;1988年分配到海南某公安单位工作;1989年因同情学生运动而退出警界;1990年因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服刑期间,父亲患癌症去世;1995年减刑出狱,母亲投江自杀;1996年开始从事出版和写作。

  张嘉佳,1980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99年考入南京大学,入学即身兼四大学生社团的创始人,自导自演了多场学生话剧,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文章,给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带来强大的文学气息,浦园几乎达到一个“文艺复兴”的小高潮,也使张嘉佳有了“南大第一才子”之称;毕业后曾为话剧演员、影视编剧、杂志主笔、电视编导、专栏作家等。

  此处插播一个颇为有趣的巧合,野夫曾于十六岁给女生写情书而被举报,张嘉佳亦在高中阶段就在同学的怂恿下给邻班女孩写信。虽然不能就此断定二人写作起点一致,但至少说明二人都敏感早熟且长于文字,再加上同是学生时代的风云人物,二人在青春的某些阶段,经历惊人相似。在走过青春年少之后,二人可以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如果说张嘉佳三十多年的人生还算经历丰富的话,那么野夫五十多年的人生不仅仅是丰富而已,而是跌宕曲折。假使有着这样人生磨砺的野夫,写出的是如张嘉佳那般文艺的文字,难免给人佯作轻松之感;而让未经人生大悲喜的张嘉佳,写出野夫那样悲悯的文字,未免又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事实上,将野夫与张嘉佳做如上之比较,我自己都觉得有些无趣,毕竟二人相差不止一个代际(互联网时代相差三年即有代沟)。不同的成长年代必然铸就他们的文字有不同的走向。

  看看野夫,生于饥荒年代,出生就伴随着苦难;成长于文化大革命,“非人”的故事天天上演;学成于八十年代的新启蒙文学时期,禁锢的思想骤然得以解放。在其求学期间,正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流行之时,人性解放、个体自由以及现实批判是当时的文学语境。如此来看,在《乡》一书中,野夫竭力保持的古典、有礼、克制正是秉承了那个时代的文学特点。也正是他那一代人的跌宕人生,使得他凌厉的描写透漏出些许悲凉,读完这样的文字,人难免在心灵震颤之余产生莫名的无力感。

  再看张嘉佳,生于改革之初,整个社会呈开放之姿;成长于文化日趋多元的八九十年代,不同文化交替来袭;学成于二十一世纪初,网络文化的崛起给严肃文学带来强烈的冲击。而张嘉佳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时髦青年,便是网络写手的个中翘楚,他的文字自然也逃不过这个时代的印记。这个时代的文艺青年惯用愤青的形象掩盖简单的人生,殊不知故作成熟的嬉笑怒骂掩不住纯真。同父辈相比,他们的人生也许的确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悲喜,但是他们在顺遂的人生中面临挫败曲折的时候,往往给出出人意料的乐观态度,让人对温暖的结局有所期待,这就是他们的暖伤青春,不失为另一种成熟。

  无论风格如何,野夫和张嘉佳都是忠于内心的作者,他们的文字中都透出真诚与勇敢,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幸好,我只是一名读者,不需要在野夫和张嘉佳之间选择其一,只需要选择看或不看,先看或后看。可以选择在被《乡》中的凌厉现实冲击之后,在《从》中重新找回些许希望!也可以选择在被《从》的暖阳照身麻痹之后,在《乡》中寻找面对现实的清醒!抑或,什么都不选!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