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压缩小客车指标增加新能源车
2014-01-16 17:52:37 | 来源:人民网-北京晚报 | 作者:张航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是现阶段躲不开、绕不过的发展难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首都形象,关系发展全局,必须严肃面对、标本兼治。

  加强人口规模调控。深入研究控制人口规模的治本之策,细化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切实把常住人口增速降下来。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对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进行人口评估和交通评价、水资源评价,研究建立与人口调控挂钩的政府投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二是抓好产业调控。修订产业准入目录,严控低端产业无序发展,严厉打击违法建设和非法生产经营。三是强化以房管人。支持制定房屋租赁条例,依法管理出租房屋,继续治理群租房问题。四是改进服务管理。落实“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积极研究相关服务保障措施。做好流动人口基础登记办证工作,建设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推行居住证制度。

  全力治理大气污染。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扎实推进各项治理工程,确保完成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年度任务。改造燃煤锅炉4100蒸吨,基本取消五环路以内的燃煤锅炉,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全年削减燃煤260万吨,退出污染企业300家。压缩小客车年度配置指标,逐年增加新能源汽车比重,基本淘汰黄标车。严管施工现场和渣土运输,大幅减少扬尘污染。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开展细颗粒物成因研究和减排关键技术攻关,抓好重污染日应急预案实施。

  着力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全面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100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利用再生水8.6亿立方米。落实污染源头治理责任,加强企业污染源监管,创新河道流域管理模式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排污行为。健全垃圾处理体系和全过程管理体系,积极采用焚烧、综合处理和资源化技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增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坚持最严格的水、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改造300公里中心城区供水管线,完成500公里中小河道疏浚和23座立交桥积水治理。实施6500万平方米住宅供热计量改造,对全市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设置耗电限额,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人口资源调控的直接矛盾点就在于近些年来北京市人口增长过快,而人口增长过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北京市经济的发展引发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带来资源、公共服务等需求的增加,而这种增加需要更多的财力支撑,为了维持更多的财力,又需要更大、更多的经济发展,这又引来更多的人口增长,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抓住了经济调控这个根本,就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关键。

  对人口调控,可行的行政手段非常有限。近10年,户籍人口调控已占到人口调控总量的23.9%,也就是说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都是非户籍的流动人口。因此,调控人口的手段必须从过去的行政手段,即户籍调控为重点,转型为经济调控,通过以经济调控为主的综合调控、组合调控来控制人口的过分增长。

  从产业角度来说,经济调控的核心就是按照各区县差异化的功能定位,来区分各区县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总体上每个区县应明确若干主导发展方向。市政府应建立差异化的财税体系,对于符合本区县功能定位的产业给予更多的税收留成,反之要大幅度削减。应该弱化GDP总量和增长速度的考核,强化GDP质量的考核,考核单位GDP的水耗、能耗和单位GDP的税收产出。从根本上遏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特别是批发零售、大型批发交易、建材市场。

  在北京近10年的人口增长当中,集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人口占到了总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二。在北京市的总就业人口中,有11.6%的人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当中。所以,过于强大的批发零售功能,偏离了首都主要的功能定位,带来了很大的人口集聚。对此,一定要设置产业的进入门槛,或就业的准入门槛,真正做到以业控人。

  以房管人只是辅助手段,目前外来人口80%以上都实现了就业。如果能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这种调控就更有效、更合理。
责任编辑:孙剑岚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