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老德的“微时代”
——素描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白明德
2013-12-20 08:46:06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陈小康 丁懿
最近,不少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第二人民法庭立案的当事人发现,在添加了副庭长白明德的手机号码后,刷新微信通讯录,白明德那憨憨的头像赫然在列。
“哟,老德,咱乡村的土法官啥时候也变得这么洋气啦?”有当事人打趣地说。
“嘿嘿,都是庭里头的年轻人教的,我还正学着用呢。”白明德回答道,继而报之以憨憨的一笑。
白明德口中的年轻人,是第二人民法庭的实习法官周游。周游告诉笔者,这已经不是老德第一次这么“赶时髦”了。
几年前,第二人民法庭曾受理过一起离婚案件,由于一方当事人远在外省打工,往返参加诉讼不便,在征得双方同意的前提下,承办此案的法官通过QQ聊天加远程视频的方式顺利调解此案,大大减轻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看到互联网为当事人所带来的便利,作为一名年近五旬的老法官,白明德也在不久之后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触网”,申请了自己的QQ账号。
网络让白明德切切实实感受到了“E时代”的方便与快捷。酉阳县深处武陵山区,交通不便,当事人居住分散,大多数时候,白明德依然需要依靠他的“老伙计”——一辆满是尘土的摩托车奔走在大山中的村寨,去完成案件审理、送达。但当遇到当事人身在外地或联系不便时,电话、QQ便成了老德办案的又一法宝。每天利用闲暇时间浏览最新案例和法律条文来为自己充电,也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了白明德的一个习惯。
近来,看到庭里的年轻人平时爱用微信、微博,白明德也在一旁虚心求教,在得知通过微信可以方便地上传图片、语音聊天、互发短信时,白明德再次动起了心思:现在当事人中有不少是“80后”甚至“90后”,通过微信,更易于与他们交流沟通。于是,他便拉着周游,开通了自己的微信,算是正式迈入了“微时代”。
1988年,白明德考入法院,随后在法庭工作到现在,前后骑坏了7辆摩托车,深入山间办案,走遍368个村寨,十里八乡的人都叫他“摩托法官”、“乡村法官”、“白公道”,他也因其事迹而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最近还被评为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老德所在法庭,也在他的影响下,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民生法庭”、重庆市“青年文明号”。获得了荣誉,老德依然留在法庭,依然爱吃猪头肉,依然骑着摩托车去开庭。有当地报纸采访他,最后标题也叫:《载誉归来,我还是白明德》。
白明德和人“自来熟”,他习惯饭后散步,每天一二十分钟,逢人就聊几句,一两个月下来,与一路上看工棚的、种花的、开小卖部的、开饭馆的都成了熟人。书记员有一次打电话让当事人领裁判文书,对方说:“你打错了。”恰巧在旁边的老德一把拿过电话:“好你个张老三,你就在那里装嘛,你一说话我就听出来啦。你的官司有结果了,尽快来取哈!”当天张老三就跑来取走了文书。但电脑不会和他“自来熟”,老德手指粗大,使用键盘不便,重庆法院三级联网审判管理系统刚启用那会儿,他拒绝了庭里年轻人代劳的好意,每天没事就坐在电脑前研究。老德至今没房,一直住在法庭。住在庭里的年轻人都已习惯晚上10点还听到他敲打键盘的声音。周游说:“老德认真,另外确实打字慢,但他坚持要自己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举案说法》栏目组记者邓昆告诉笔者,白明德是他采访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在工作之余自己种菜、捕鱼、养鸡养鹅的法官,他和身边的乡亲父老笑谈农时,相互交流捕鱼、种菜心得,分享收获的喜悦。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法庭中年法官,白明德熟练操作法院审判管理系统,运用电脑书写、录入裁判文书的场景,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是老德在法庭的第25年,日子飞快,法庭也已巨变。数字化法庭建设、网上审判管理系统的使用,以及庭里逐渐增多的年轻人,都让昔日有些简陋的深山法庭一点一点显得现代起来。老德也在改变,从纸笔油墨到电脑传真、电子签章,再到微信。老德很谦虚:“我电脑还不得行,打字现在只会‘一指禅’!”
“哟,老德,咱乡村的土法官啥时候也变得这么洋气啦?”有当事人打趣地说。
“嘿嘿,都是庭里头的年轻人教的,我还正学着用呢。”白明德回答道,继而报之以憨憨的一笑。
白明德口中的年轻人,是第二人民法庭的实习法官周游。周游告诉笔者,这已经不是老德第一次这么“赶时髦”了。
几年前,第二人民法庭曾受理过一起离婚案件,由于一方当事人远在外省打工,往返参加诉讼不便,在征得双方同意的前提下,承办此案的法官通过QQ聊天加远程视频的方式顺利调解此案,大大减轻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看到互联网为当事人所带来的便利,作为一名年近五旬的老法官,白明德也在不久之后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触网”,申请了自己的QQ账号。
网络让白明德切切实实感受到了“E时代”的方便与快捷。酉阳县深处武陵山区,交通不便,当事人居住分散,大多数时候,白明德依然需要依靠他的“老伙计”——一辆满是尘土的摩托车奔走在大山中的村寨,去完成案件审理、送达。但当遇到当事人身在外地或联系不便时,电话、QQ便成了老德办案的又一法宝。每天利用闲暇时间浏览最新案例和法律条文来为自己充电,也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了白明德的一个习惯。
近来,看到庭里的年轻人平时爱用微信、微博,白明德也在一旁虚心求教,在得知通过微信可以方便地上传图片、语音聊天、互发短信时,白明德再次动起了心思:现在当事人中有不少是“80后”甚至“90后”,通过微信,更易于与他们交流沟通。于是,他便拉着周游,开通了自己的微信,算是正式迈入了“微时代”。
1988年,白明德考入法院,随后在法庭工作到现在,前后骑坏了7辆摩托车,深入山间办案,走遍368个村寨,十里八乡的人都叫他“摩托法官”、“乡村法官”、“白公道”,他也因其事迹而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最近还被评为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老德所在法庭,也在他的影响下,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民生法庭”、重庆市“青年文明号”。获得了荣誉,老德依然留在法庭,依然爱吃猪头肉,依然骑着摩托车去开庭。有当地报纸采访他,最后标题也叫:《载誉归来,我还是白明德》。
白明德和人“自来熟”,他习惯饭后散步,每天一二十分钟,逢人就聊几句,一两个月下来,与一路上看工棚的、种花的、开小卖部的、开饭馆的都成了熟人。书记员有一次打电话让当事人领裁判文书,对方说:“你打错了。”恰巧在旁边的老德一把拿过电话:“好你个张老三,你就在那里装嘛,你一说话我就听出来啦。你的官司有结果了,尽快来取哈!”当天张老三就跑来取走了文书。但电脑不会和他“自来熟”,老德手指粗大,使用键盘不便,重庆法院三级联网审判管理系统刚启用那会儿,他拒绝了庭里年轻人代劳的好意,每天没事就坐在电脑前研究。老德至今没房,一直住在法庭。住在庭里的年轻人都已习惯晚上10点还听到他敲打键盘的声音。周游说:“老德认真,另外确实打字慢,但他坚持要自己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举案说法》栏目组记者邓昆告诉笔者,白明德是他采访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在工作之余自己种菜、捕鱼、养鸡养鹅的法官,他和身边的乡亲父老笑谈农时,相互交流捕鱼、种菜心得,分享收获的喜悦。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法庭中年法官,白明德熟练操作法院审判管理系统,运用电脑书写、录入裁判文书的场景,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是老德在法庭的第25年,日子飞快,法庭也已巨变。数字化法庭建设、网上审判管理系统的使用,以及庭里逐渐增多的年轻人,都让昔日有些简陋的深山法庭一点一点显得现代起来。老德也在改变,从纸笔油墨到电脑传真、电子签章,再到微信。老德很谦虚:“我电脑还不得行,打字现在只会‘一指禅’!”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