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庭的“铁娘子”
——记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王淑霞
2013-08-13 07:36:0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高兵
王淑霞法官有多忙?早上八点半上班前外出办案,中午电话联系做当事人工作,晚上写工作报告、研究执行方案,节假日错时执行,24小时全天开机,没休过一天年休假。从1994年转入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工作开始,王淑霞就这么忙了将近20年。2006年至今,她每年结案数和收案标的额均在前两名,累计结案数、收案标的额、执结标的额和实际到位标的额均名列第一。
铁娘子的侠骨柔情
年过半百的王淑霞,至今仍奋战在执行岗位的第一线,同事们说她是保持着不灭激情的拉菲,经验丰富,敢打硬仗,勇挑重担。在清理执行积案时,她曾远赴四川和重庆在六天内跑完了6个县11个村,为22位农民工兄弟送款;在珠海异地执行时,面对被执行人纠集的黑恶势力,她不畏“放血”恐吓,临危不乱、力克险阻,连续三天成功地将强制腾退后的酒店妥善交接;在一起腾退房屋的骨头案中,她曾果断夺下被执行人手中的菜刀,并成功稳控了声称“将用汽油自焚”的申请人和扬言“将房子烧毁,与房子同归于尽”的被执行人,最终使案件平稳执结。
有人说,王淑霞是让“纸判决”变成“铁判决”的“铁娘子”,但面对善良朴实的乡亲们时,“铁面”的王淑霞总会带着一丝“柔情”。为了不让家住河北的90岁老人奔波,她坚持向老人邮寄案款,三年来每季度一次,从不间断和迟延;为了安抚强制执行中的被执行人,她一边做着解释工作,一边蹲在地上亲自给被执行人脱鞋揉脚;被执行人梁某,在履行义务后给王淑霞送来了一面锦旗,还主动前往相识的被执行人家中现身说法,帮助王淑霞做思想工作。“有时候,老乡们会因为几十块钱的工资,或者一根晾衣绳的位置,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找法院评理,案子结了,我们还要帮老乡尽早把事了了,要对得起他们对法律的信任。”王淑霞说,真正让自己懂得法官前面“人民”二字分量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案,而是这些“等着了事”的乡亲们。
规范是永远的坚持
王淑霞法官常说,规范是法官的生命。“三必谈四公开五不结”是王淑霞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无论大案小案,一概如此。“三必谈”就是每个执行案件都做到与审判阶段案件承办法官必谈,与申请人、被执行人双方必谈,与来访当事人必谈。“四公开”是坚持向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公开联系方式及监督方式,公开执行措施及理由,向申请人公开执行进展及理由,公开依职权查找到的线索。“五不结”指在未完成以下五个环节的工作前,不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即未进行风险评估的不结,未做完“四查”工作的不结,未穷尽执行手段的不结,未当面向申请人解释原因的不结,执行流程不完备的不结。
案结事了是永恒的追求
如果法官只关注法律效果,而不关注社会效果,不能做到案结事了,那么他并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法官。王淑霞常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致力于每个案子都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所以,办案时,王淑霞特别注重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疙瘩,为执行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增添动力;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法院的为民之情;让当事人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到法律的权威与公信;依托亲情、友情、乡情、爱情,最大限度地争取外部支持,形成促动执行的合力。比如在确定谈话时间时,她一定先征求约谈人的意见。谈话完毕,当事人签字时,她总不忘提醒一句“您看看我们的记录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写的不对,如果不对,在最后一页您注明,有什么要说的也可以写上。”到当事人住所地调查时,她习惯着便装,并尽量避开被执行人的成年子女和老年亲属。勘验现场时,她尽量着制服,她说这既是对无理当事人的震慑,也能让周围的群众明白法官的身份。这样的小细节、小窍门还有很多。
对于难啃的骨头案,王淑霞本着“对症下药”和“教育为主”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执行案件而通常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骨头案,王淑霞总是会提前阅卷,通盘分析,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通过经常性地与被执行人沟通,分步采取合理的执行措施,打破执行僵局。对于当事人部分履行能力不足时,如果盲目采取查封银行账户、扣押固定资产等措施,很可能会进一步削减当事人的履行能力。因此,王淑霞没有就案办案,而是采用放水养鱼的生道战术,在申请人与被执行人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不仅促成双方的和解履行,也帮助被执行人起死回生。
王淑霞说自己的生活圈子很小,每天都是单位、执行地点、家三点一线。作为一名扎根基层法院30余年的女法官,王淑霞在高度的工作压力和简单的生活状态下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工作激情。王淑霞的工作激情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每一名同事,被大家推选为“身边的榜样”。
铁娘子的侠骨柔情
年过半百的王淑霞,至今仍奋战在执行岗位的第一线,同事们说她是保持着不灭激情的拉菲,经验丰富,敢打硬仗,勇挑重担。在清理执行积案时,她曾远赴四川和重庆在六天内跑完了6个县11个村,为22位农民工兄弟送款;在珠海异地执行时,面对被执行人纠集的黑恶势力,她不畏“放血”恐吓,临危不乱、力克险阻,连续三天成功地将强制腾退后的酒店妥善交接;在一起腾退房屋的骨头案中,她曾果断夺下被执行人手中的菜刀,并成功稳控了声称“将用汽油自焚”的申请人和扬言“将房子烧毁,与房子同归于尽”的被执行人,最终使案件平稳执结。
有人说,王淑霞是让“纸判决”变成“铁判决”的“铁娘子”,但面对善良朴实的乡亲们时,“铁面”的王淑霞总会带着一丝“柔情”。为了不让家住河北的90岁老人奔波,她坚持向老人邮寄案款,三年来每季度一次,从不间断和迟延;为了安抚强制执行中的被执行人,她一边做着解释工作,一边蹲在地上亲自给被执行人脱鞋揉脚;被执行人梁某,在履行义务后给王淑霞送来了一面锦旗,还主动前往相识的被执行人家中现身说法,帮助王淑霞做思想工作。“有时候,老乡们会因为几十块钱的工资,或者一根晾衣绳的位置,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找法院评理,案子结了,我们还要帮老乡尽早把事了了,要对得起他们对法律的信任。”王淑霞说,真正让自己懂得法官前面“人民”二字分量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案,而是这些“等着了事”的乡亲们。
规范是永远的坚持
王淑霞法官常说,规范是法官的生命。“三必谈四公开五不结”是王淑霞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无论大案小案,一概如此。“三必谈”就是每个执行案件都做到与审判阶段案件承办法官必谈,与申请人、被执行人双方必谈,与来访当事人必谈。“四公开”是坚持向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公开联系方式及监督方式,公开执行措施及理由,向申请人公开执行进展及理由,公开依职权查找到的线索。“五不结”指在未完成以下五个环节的工作前,不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即未进行风险评估的不结,未做完“四查”工作的不结,未穷尽执行手段的不结,未当面向申请人解释原因的不结,执行流程不完备的不结。
案结事了是永恒的追求
如果法官只关注法律效果,而不关注社会效果,不能做到案结事了,那么他并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法官。王淑霞常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致力于每个案子都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所以,办案时,王淑霞特别注重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疙瘩,为执行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增添动力;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法院的为民之情;让当事人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到法律的权威与公信;依托亲情、友情、乡情、爱情,最大限度地争取外部支持,形成促动执行的合力。比如在确定谈话时间时,她一定先征求约谈人的意见。谈话完毕,当事人签字时,她总不忘提醒一句“您看看我们的记录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写的不对,如果不对,在最后一页您注明,有什么要说的也可以写上。”到当事人住所地调查时,她习惯着便装,并尽量避开被执行人的成年子女和老年亲属。勘验现场时,她尽量着制服,她说这既是对无理当事人的震慑,也能让周围的群众明白法官的身份。这样的小细节、小窍门还有很多。
对于难啃的骨头案,王淑霞本着“对症下药”和“教育为主”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执行案件而通常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骨头案,王淑霞总是会提前阅卷,通盘分析,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通过经常性地与被执行人沟通,分步采取合理的执行措施,打破执行僵局。对于当事人部分履行能力不足时,如果盲目采取查封银行账户、扣押固定资产等措施,很可能会进一步削减当事人的履行能力。因此,王淑霞没有就案办案,而是采用放水养鱼的生道战术,在申请人与被执行人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不仅促成双方的和解履行,也帮助被执行人起死回生。
王淑霞说自己的生活圈子很小,每天都是单位、执行地点、家三点一线。作为一名扎根基层法院30余年的女法官,王淑霞在高度的工作压力和简单的生活状态下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工作激情。王淑霞的工作激情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每一名同事,被大家推选为“身边的榜样”。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