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他是一面旗帜 离去,他是一座丰碑
——追记全国法院一等功、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陶蛟龙
2013-07-30 07:34:1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余建华 孟焕良
  四季百搭的法官制服,一双老式的圆口黑布鞋,鼻梁上过早架起的老花镜。这是陶蛟龙留给同事们最后的永恒的印象。

  去年12月3日晚,51岁的陶蛟龙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完会连夜赶回温州的路上猝然离去,告别了与之相随相伴31年的法院事业。距离任职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不到11个月。

  跟着陶蛟龙干:人累,心却温暖

  刚到温州上任第一天,摆在他案前的是这样一组数字:2011年全市受理借贷案件1.5万多件,标的额150多亿元,而案件数量还在持续不断增长……

  陶蛟龙立即召集民二庭法官谈话,必须尽快推动问题企业破产重整。这在温州全无经验,大家心里犯了难。他说,“越困难越不能畏惧,一定要向企业打开门!”

  一席话醍醐灌顶。3个月后,“星球包装”成为首家申请司法重整的企业。陶蛟龙对经办法官说:“只管放心大胆干,有问题找我。我手机24小时开机。”

  紧接着的短短几个月,温州法院涌入26件企业破产重整案,确认债务高达12亿元。民二庭9名法官有时忙得走路都是一溜小跑,案件材料从陶蛟龙的桌面一路摆到地上。加班到深夜,困了,往杯子里再添一把茶叶,那是怎样的一杯浓茶啊!靠着它,陶蛟龙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一叠叠案卷中倾注了多少心血。但是,成功破产一家企业,几十、甚至几百个案件就随之解决。重整一家企业,稳定民心的作用甚至比挽回的经济损失更大!

  温州获批金改试验区后,陶蛟龙第一时间主持出台司法保障意见30条,全市两级法院设立金融审判庭,率先启动保护金融债权专项活动。

  陶蛟龙曾经在温州全院干警大会上说过:“法院是个大家庭,我有义务当好你们的大家长!”

  章宝晓是温州中院的一名普通法官,2011年从县里调到中院后,与丈夫、女儿两地分居,每次离开,女儿都抱着不让她走。在一次会议上,她谈及此事忍不住哭起来,会后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没料到几个月后,丈夫工作调动和女儿转学的事,全都落实好了。事后,她才知道,那次会后陶蛟龙立即了解情况并找相关单位衔接。

  这润物无声的关爱,深深触动了章宝晓的心弦。

  保安杜炜谈起陶蛟龙更是滔滔不绝。他说,“陶院长经常加班太晚,被我们锁在楼里。”“夜里下班了,裹件黑棉衣步行回住处。我说像老家农民,他就呵呵笑,说不怕被打劫。”“听说我们夜里上厕所,要绕行几百米,他马上在保安室旁边建了个简易厕所。”

  这一视同仁的关爱,让杜炜及所有的保安感念至今……

  不仅如此,陶蛟龙还为干警子女解决入托难题,为无房青年争取廉租房,把干警私事当作法院公事来做。

  但在工作上,陶蛟龙却要“严管”,他曾经笑着说要把干警从“温水里的青蛙”变成“热锅上的蚂蚁”。他紧抓审判管理,每个月对全市法院审判考核、晒成绩;他下基层暗访法庭,看安检,看态度,看设施,看环境,甚至看厕所,“管理就是看死角”……每个人都被上了一道“紧箍咒”,大家直呼:“跟着陶院长工作,一个字,累!”

  是啊,身处改革阵痛中的温州,要想让温州中院在司法领域配合引领,必须时刻警醒,怎能不累?11个月,温州法院审结案件12万件,同比净增3万多件,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达185件,大家怎能不累?

  人累,心却温暖。因为陶蛟龙从来都是与干警并肩作战。

  陶蛟龙上任温州第七天,市委正为泰顺立人集团民间借贷案头疼,涉及数十亿借贷,5000多债权人,一时满城风雨。陶蛟龙主动走访泰顺县委,促成该案进入司法程序。随后的债务清偿中,考虑到损失较重的弱势群体,陶蛟龙大胆提出领取的利息冲抵本金、高息冲抵本金的处置原则,法律界存有争议,经办法官有顾虑,他还是那句话:“放手去干,有困难找我,有风险你们上交。”

  陶蛟龙甚至在数百封群众来信中看到一个女子的绝望,通过努力挽救了她的生命。这名女子叫何晓红,她是一起集资诈骗案件的受害人,背负数百万元的债务,写信把父母的联系方式留给法院,并留下一句话“我想我等不下去了”。陶蛟龙当即批示案件承办人约谈劝导,前后盯了3次,直至赃款的发还方案出台。

  “拼命三郎”干一行像一行

  陶蛟龙草根出身,有5个姐姐1个哥哥,14岁没了母亲,刚结婚又没了父亲,可他靠着自己的聪慧与努力,在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从法警、书记员到庭长、副院长,一步步走向更大的平台。

  做法警,大家都不愿执行死刑,他做得最多;做书记员,什么事都不用交代,记录特别详细,出差前所有材料带得整整齐齐。1986年全省法院书记员打字比赛,他夺得第一名;做统计员,喜欢研究统计数据背后反映的问题,写成信息,很受领导喜欢;做经济庭副庭长,庭里来了几个华东政法大学的实习生,有人生病,他专门让妻子煮粥送来;做副院长,分管法警、信访、商事审判,样样出先进和典型……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绍兴华联三鑫、江龙、纵横等重大企业相继停产,全国纺织行业震动,绍兴中院受命于危难之时。分管商事审判的陶蛟龙,身先士卒,提出在新年来临前结束这场战斗。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能,短短40天,要办结1400多件案子!为了争分夺秒,吃饭成了最好的开会时间,大伙儿捧着盒饭碰个头、开个会,扒几口,说几句,然后分头工作。就是在这样的“急行军”中,边办案边摸索,经过多次讨论仍举棋不定时,陶蛟龙当机立断,提出以财产清算方式促进企业资产重组的“江龙模式”,成为浙江省以清算方式重组解救危困企业的第一例。处理结束后无一起上访事件,一个烂摊子变得井井有条。

  这让绍兴市委备受鼓舞,紧接着又将更为庞大的纵横集团破产案移交司法程序。陶蛟龙首先提出:到企业现场办公,与已进驻厂区的政府解困小组无缝对接。

  当时正值酷暑,办公室没有空调,整个厂区弥漫着化工原料刺鼻的味道。陶蛟龙主动选择了靠西的办公室,当时谁也没留意,到后来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那是个彻底的“蒸笼”,风向正好把化工气味吹向这里,窗户24小时不敢开,而留给其他人的办公室起码还可以开窗户。陶蛟龙还提出由他来做审判长,案子的风险以及将要面对的各种困难和不理解都由他来承担。

  当时纵横集团一个保安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打油诗:“纵横重整何时了?债务纠纷真不少,法官辛苦律师忙,楼上楼下踮步跑,深更半夜是常事,有时还要熬通宵。”是啊,每天起早摸黑,不仅家人不理解,单位同事也不理解,办案值得那么标新立异吗?陶蛟龙没有理睬。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纵横及关联公司整体破产重整方案。

  6个多月破产不停产,生产线全天24小时开工,2400多名员工正常上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批示肯定,新华社发文指出“司法创新在企业危机处理中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而当此案尘埃落定时,原本不戴老花镜的陶蛟龙再读书看文件时非戴眼镜不可。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对个案的破产中,陶蛟龙还前瞻性地意识到,企业破产将成常态,并着手指导一支专业化破产管理人队伍。目前在绍兴,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已成为一种常态,管理人队伍日趋成熟,对于破产案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留下他法治足迹的,还有宁波海事法院。伴随着浙江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他曾作为常务副院长直接指挥、参与助推“海上浙江”的司法保障工程,及时出台司法保障意见和实施方案,带领海事法官成为海洋经济“弄潮儿”。

  ……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扛起这面旗帜

  痛失爱将的浙江高院院长齐奇评价陶蛟龙是“我们法院系统优秀领导干部,是为民、务实、清廉的一面旗帜……”

  刘曜是温州日报社的一名普通记者,与陶蛟龙本来并无交往。陶蛟龙因公殉职后,他作为采访团成员,立即分赴陶蛟龙生前工作生活各地采访。他说:“这次采访成为一次独特的精神之旅,面对几十位主动前来接受采访的人,面对一位又一位采访对象的泪光,原本固有的甚至有些模式化的‘干部’形象,被一个个故事柔软,被一份份感动震撼。”

  陶镇宁是陶蛟龙的儿子,在法学课堂里,老师讲到“当事人”的定义时,他不禁笑着想起小时候:爸爸说当事人都是坏人,塞过来的冰棍有毒,要马上丢掉;当事人带着东西来敲门,要装作家里没人。为了这人情与公正的反向定义,大舅的女儿考法警,个子矮了一厘米没成;两个姑姑下岗后,至今靠做保姆、看自行车维持生计,有个当法院院长的爸爸谁也没沾上他的光。“那时的爸爸,有点刻板。”他说,如今他和家人都理解了这刻板。多少次,他悄悄来到法院门口,远远望着爸爸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庄严的国徽悬挂在审判大楼中间,“公正、廉洁、为民”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透过玻璃门映射在眼里。大楼里依然灯光闪亮,仿佛看到爸爸和法院的叔叔阿姨们仍在那里,一身法袍,手持法槌,维护着社会公平与正义……他告诉爸爸:“请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妈妈,让她每一天都幸福快乐;我会追随您的脚步,继续您未完成的法治梦想,就好像您一直在我身边,从未离开。”

  是啊,活着,他是一面旗帜;离去,他是干警心中永远的丰碑……温州中院全体干警将扛起这面旗,把对陶蛟龙无尽的哀思化作无穷的动力,追随着他未尽的法治梦想,以辉煌的业绩告慰陶蛟龙的英灵!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