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化异新开局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述评
2013-07-14 11:52:40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温宪 廖政军 李博雅
  为期两天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7月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落下帷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的国际形势,中美两国全新的对话团队对战略与经济两大领域中的众多议题进行了不乏碰撞的建设性交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成果,也为今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开拓了新的机遇。

  态度坦诚令人印象深刻

  本轮对话中双方态度之坦诚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体现出中美关系不断走向成熟。本轮对话开始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加强对话 促进合作》的署名文章,其中直言“中美经贸合作的发展也伴随着一些争议和质疑”。美国政府高官在对话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吹风会上,屡屡以“真诚坦率”、“富有建设性”评价对话过程。

  美国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高级顾问亨利·莱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本轮对话双方谈得确实很坦率,交流富有建设性,“如果说现在是一个新的开局,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头”。美国道琼斯通讯社记者伊恩—塔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通过两天的对话使中美两个大国的贸易关系有突飞猛进的进展是不太现实的,但至少双方通过坦诚的对话与沟通,能够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意图和想法,为进一步开展合作奠定良好基础。他说,本轮对话是双方全新团队的会晤,证明合作必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只有互信,才能愿意理解对方行动的意图,才能更好地合作。

  交流广度深度获突破

  本轮对话围绕新形势下事关两国重大利益问题,双方的交流在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力求合作共赢。7月11日,旨在鼓励中美两国地方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等加强在相关领域合作的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举行了签字仪式。出席签字仪式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杨洁篪指出,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作为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创新机制,为中美两国地方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间开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在本轮对话中,双方首次启动网络工作组机制,就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双方首次就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重要共识。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潜力非常大,市场前景也非常好。美国提出了绿色新政,中国提出了要实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两国都在积极转型,都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改善环境。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增添了两国合作的新亮点。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尼古拉斯·伯斯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经济层面讲,两国共同改善市场准入环境,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他认为,眼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段痛苦的结构性调整。中国在货币政策领域取得了有益进展的同时,金融市场改革仍然是未来面对的一大难题。“中国领导人必须意识到,改革可能带来的结果是经济增长放缓,但这仅是短期效应。”美国国内针对中国投资的政治环境依旧不明朗,因此美国政府应当采取更加积极态度,强调外国投资对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意义。两国能够尽早达成双边投资协定,无疑将进一步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盖保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双方对于进口的限制都存在国内原因,这是正常的,是能够理解的。然而如果互信不够,就可能阻止双方在更大范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说,由于中国国内有食品安全政策,因此中方对于大量进口美国谷物和其他食品存在必要的担忧。同样,美国对科技双重使用问题的担忧也能够理解。他认为,中美双方可以加强在包括产品安全、安全能源科技以及比如旅游和教育等服务贸易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中美合作需一步步来

  汪洋7月11日晚出席美国友好团体欢迎活动时,以“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不怕慢,就怕站”四句话对中美关系和本轮对话成果进行了概括。这一看法得到了美国各界人士普遍认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历史上看,中美两国合作的发展“确实是一个必须一步一步来的过程”。尼古拉斯·伯斯特认为,本轮对话进一步加强了中美两国新一届执政团队之间的联系,这种良好的联系与沟通有益于随时平息可能出现的双边紧张局势。为落实上个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安纳伯格庄园的会晤成果,本轮对话提供了一个切实贯彻执行的平台。

  (本报华盛顿7月12日电)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