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环保法庭”还百姓碧水蓝天
2013-03-16 11:10:0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丁力辛
  • 红枫湖边光荣自豪的环保法庭干警。
  • 环保法庭向当事人下达禁令裁定。
  ■法庭素描

  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于2007年11月成立,现有法官5名,聘用法警、书记员等5名。该庭从成立至去年12月,共审理各类环境保护案件527件。

  该庭在环保审判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根据贵阳市中院指定管辖,推行环境保护案件三类审判(刑事、民事、行政)合一、集中专属管辖的办案模式;积极开展环境公益诉讼;适用非刑罚处罚手段弥补犯罪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尝试采信环保专家证言作为定案依据等。

  该庭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示范岗”、“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等称号。

  ■法庭故事

  2月25日,在天上“飞”了三个小时又在高速公路“跑”了一个小时后,记者来到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环保法庭。

  环保法庭地处清镇市红枫湖风景区内。一迈进法庭大门,记者眼球就被高高悬挂的两条标语抓住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实现持续发展。”“抓环保审判,建生态文明。”真是干什么“吆喝”什么。“吆喝”得不错,干得怎样?记者亲身感受了一番。

  第一次支持公益诉讼:“大水缸”清澈了,百万市民高兴了

  记者下午刚到法庭,庭长罗光黔就安排审判员何兴菊和书记员杨宇陪记者去“游”红枫湖。

  放目远眺,红枫湖美景尽收眼底,颇有“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绿水一条琴”的诗情画意。

  何兴菊和杨宇你一言我一语,向记者介绍起红枫湖:

  “红枫湖是贵阳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所以被称为贵阳市的‘大水缸’。”

  “过去湖水水质没有这么好,企业排污污染了湖水,湖中还出现了蓝藻。我们庭成立后审理的第一件环保案件就是涉及红枫湖的案件。”

  此时记者才明白罗光黔庭长为什么安排记者“游”红枫湖,记者当然也未虚此“游”。

  原来,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贵州天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红枫湖保护区范围内建起了磷石膏尾矿库,在尾矿库堆放了上百万吨的磷石膏废渣。渣场渗滤液通过地表、地下排入红枫湖的上游河流羊昌河,严重污染了红枫湖。为此,贵阳市两湖一库(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管理局代表受到侵害的民众于2007年12月提起公益诉讼。环保法庭支持了两湖一库管理局的诉讼请求,不足20天就下判,判令天峰公司排除对环境的妨碍,消除环境危险。天峰公司主动停止了磷胺生产线的生产,最后又全面关停,红枫湖的污染源头彻底清除。贵阳市政府也加大了对红枫湖的治理和监管力度,红枫湖水质大为改善并达到了国家饮用水水源标准。

  此案是环保法庭成立后审理的第一件环保案件,也是该庭第一次支持公益诉讼。第一炮打响,得到了贵阳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最为高兴的还是贵阳市百万市民,因为他们的“大水缸”清澈了,他们能喝上“放心水”了。

  第一次引入公众监督:企业管理科学了,废水排放达标了

  第二天一早,环保法庭的干警到位于修文县扎佐镇的贵阳市好一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扎佐液态奶加工基地巡查废水排放情况,记者也随车前往。

  参加巡查的还有几名环保志愿者。趁他们还没到,罗光黔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好一多’公司是一家知名企业,因为扎佐液态奶加工基地随意排放污水,中华环保联合会于2011年10月向我们庭提起了公益诉讼。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根据我们的提议,双方在协议中确定了由环保志愿者履行第三方监督被告废水排放的职责。环境保护只靠几个部门远远不行,必须有公众参与。这是我们庭在环保审判中第一次引入公众监督,当时在全国法院也是第一次。”

  记者关心的是公众监督能不能到位,效果怎么样。

  3名环保志愿者赶到后,“好一多”公司副总经理廖琪钟把大家引领到扎佐液态奶加工基地污水处理站。他介绍,该公司被起诉后,先后投入七八百万元更新了污水处理设施,废水排放完全达标。

  一名工作人员取来两杯水样,一杯未经处理,混浊不清;一杯经过处理,清澈透明。

  大家随后进了污水处理站的一间工作室,环保志愿者、给排水工程师杨秀宇仔细查看“在线分析仪”自动显示的排放废水水质监控数据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环保志愿者、贵阳市公众环境教育中心负责人谢虹向记者介绍了参与监督的情况:“我们不定期地到现场监督,我这是第三次来。现场监督后还让‘好一多’提供相关报告,他们很配合。”

  环保志愿者、贵州省政协委员黄成德把记者拉到一旁:“我们来这里只是明察,还有暗访。这家企业废水排放沿线有四镇六村,镇和村都有环保志愿者,形成了监督网络,发现问题马上举报,决不留情。”

  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环保志愿者,公众监督才能奏效。这是记者的感慨。

  “公众监督给我们送来一批免费的‘环保专家’,帮我们公司查找了一些环保方面的问题,促进了我们公司的整改,我们公司的生产管理更科学了,效益也提高了,2012年的乳产品销售量增加了50%。”廖琪钟说。

  要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记者不会想到公众监督竟这么“神”。

  第一次作出禁令裁定:法律威严彰显了,非法开采罢手了

  2月26日下午2时,环保法庭倾巢出动,去清镇市站街镇莲花村大坡砂石厂送达禁止开山采石裁定。

  “莲花村村民文国华和他儿子未办理林地占用手续就开山采石,被处罚后仍不停止。清镇市生态文明建设局前几天向法院提出诉前禁令申请,要求法院制止他们的行为。我们也认为,如不立即禁止这种行为,就会扩大破坏后果。所以我们作出了禁令裁定。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作出禁令裁定。”

  罗光黔似乎还要向记者介绍什么,但汽车已停在大坡砂石厂的一排小平房前。

  在一间狭窄的房间里,罗光黔向文家父子宣布了禁令裁定,并告知他们违反禁令裁定的法律后果。文家父子未提出任何异议,表示服从禁令裁定,并在送达回证上签了字。

  接着,法庭的干警们来到开采现场进行了证据保全,把开采现场的现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下来,文家父子也积极配合。

  送达禁令裁定和证据保全只用了一个小时,非常顺利。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清镇市生态文明建设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卢建华,她颇有感慨:

  “我们采取了不少行政手段,还是制止不了当事人的行为。环保法庭下达了禁令,体现了法律威严,这是对我们的有力支持。”

  记者又和文国华的儿子文英全聊了几句:

  “禁令下了,你和你父亲的态度还不错。以后打算怎么办?”

  “没办好手续之前,不开山了。”

  “这就对了。办好手续后再甩开膀子干,票子会‘哗哗’地来。”

  文英全笑了。

  3月10日下午,记者拨通了罗光黔的电话,向他了解文家父子执行禁令裁定的情况。罗光黔告诉记者,禁令裁定下达后,文家父子再没有开山采石。当地环保志愿者随时随地在采石厂巡查,一旦发现文家父子开山采石,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向法庭和行政部门报告。

  (采写完此稿后记者获悉,环保法庭已更名为生态保护法庭)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