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夜晚烟花爆竹燃放导致空气污染程度加重调查显示
多数人同意立法严控燃放烟花爆竹
2013-02-26 11:06:42 | 来源:法制日报 | 作者:杜晓 许尚楸
编者按
2月24日元宵节下午,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并建议少放烟花爆竹,但大街小巷的鞭炮声仍不绝于耳,加重了空气污染。事实上,自1月10日下午开始,北京就出现了2013年第一次较为严重的污染过程。除了北京,我国中东部地区开始陆续遭遇雾霾天气。部分城市空气重度污染,PM2.5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空气质量再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其后而至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因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一些地方空气污染程度加重,让烟花爆竹放还是不放成为公众争议的话题。《法制日报》通过问卷调查、对话、采访民俗专家等形式,对于如何在公众健康、传统文化以及企业经济利益等方面找到平衡点;如何摆脱多地雾霾天气的困扰,改善空气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相关采访。
□精确报道
2012年底,我国多地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2月24日元宵节的夜晚,北京市呈现出一片奇异的景象:一方面空气中雾霾浓重,北京市气象台24日元宵节下午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另一方面入夜之后,大街小巷的鞭炮声仍然不绝于耳,一些地区空气中都能够闻到烟花爆竹特有的味道。
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是否有影响?如何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法制日报》视点版与搜狐网站联合进行了在线调查。
4成人表示节日期间不燃放
“我从宣武门地铁口一出来,走到一个小区门口就发现有人在噼里啪啦地放鞭炮。放完之后,又换了个更大的花炮,周围全是烟雾,地上也满是烟花爆竹燃放后的残余物。”一位被调查者说。
截至2月24日17时的数据显示,北京市35个监测站中有26个空气质量级别达到5级“重度污染”或6级“严重污染”,9个站点PM2.5小时浓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
此外,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霾黄色预警信号指出,预计24日傍晚到夜间全市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将小于3000米,有霾,空气污浊。“霾黄色预警”指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发布的24日20时至25日20时空气质量预报显示,城六区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级别均将出现5级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值将处在205微克/立方米至280微克/立方米,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
对于问题“在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多吗”,有28.45%的人认为“多,经常燃放”;有29.67%的人认为“一般,在需要的时候燃放”;还有41.88%的人“基本没怎么燃放”。
“很多年没买鞭炮了,还省钱,保护环境是宗旨。”一位被调查者说。
元宵节夜晚,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烟花爆竹指定销售点前看到,这里的生意不错,一直有人在购买烟花爆竹。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元宵节晚上是一个燃放的高峰,因为节后北京城区就不准再燃放烟花爆竹了。但销售人员承认,最近两年的烟花爆竹销售量呈现下降趋势。
超7成人反思传统习俗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燃放烟花爆竹对于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
在调查中,对于问题“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有影响吗”,有76.15%的人认为“肯定有影响,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空气”,有21.72%的人认为“应该没影响,都放了这么多年了”,还有2.13%的人认为“不太清楚有没有影响”。
环境保护部门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2月9日至15日,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中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74个城市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4.7%,超标天数比例为45.3%,其中空气质量属轻度污染占23.1%,中度污染占10.5%,重度污染占8.8%,严重污染占2.9%。天津、石家庄、上海三地除夕夜(22时至次日2时)PM2.5浓度较高,分别为577微克/立方米、527微克/立方米和311微克/立方米。北京除夕夜PM2.5浓度为267微克/立方米,初四PM2.5浓度最高,为306微克/立方米。
这位负责人说,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74个城市中: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最大日均值为426微克/立方米,最大超标倍数为4.7。PM10平均超标率为20.3%,最大日均值为515微克/立方米,最大超标倍数为2.4。春节期间,污染物浓度变化既与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有关,也与大气扩散条件密切相关,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则通过官方微博表示,2月24日夜间,北京市地面处于高压后部,扩散条件较差,烟花爆竹的燃放将导致空气污染程度加重。
北京市环保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鞭炮和烟花燃放时会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或有害气体,并产生碳粒、金属氧化物等颗粒烟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而言都是无形的“杀手”。当这些气体和烟尘弥漫于空气中,会使空气浑浊,并刺激人的呼吸道黏膜和眼睛,伤害肺组织,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会诱发呼吸道疾病,有的还会对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或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于许多人来说,过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并不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调查中,对于问题“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必须的吗”,有28.91%的人认为“必须的,这是一项传统习俗”;有45.73%的人认为“不是必须的,不见得所有的传统习俗都是好的”;还有25.36%的人认为“应该在传统习俗和空气质量之间进行综合考虑”。
一位被调查者说,“真的不喜欢燃放烟火后带来的遍地狼藉的情景,糟糕的空气质量,还有混乱的交通。我们尊重传统的习俗,但是还是应该适可而止”。
“早在数年前,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还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讨论,已经澄清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移风易俗,体现的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不能因为某些习俗长期延续,而不能加以改变;也不能因为某些习俗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弊端,而彻底加以禁止。在制定法律规则改变习俗时,必须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如果社区居民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么,不妨暂时搁置下来缓一缓,等到人们深入讨论达成共识之后再来作出决定。当年之所以把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变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是基于对社区居民的尊重,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普遍认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
6成多人更在意空气质量
在今年春节期间,记者注意到,“电子鞭炮”销路不错,许多购物网站上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电子鞭炮”,这也说明了人们的观念在转变。
对于问题“你更在意空气质量还是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气氛”,有67.05%的人认为“空气质量”;有29.52%的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气氛”;还有3.43%的人认为“无所谓”。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北京市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市民转变燃放烟花爆竹观念,自觉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行为,降低因燃放烟花爆竹而产生的污染,推动空气质量改善。如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同时向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正在使用的手机用户(包含外地手机用户),发送了理性燃放烟花爆竹的短信提示及在空气重污染时减少或停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短信建议。北京市气象局、市科委等部门,根据风、湿度、降水量、大气稳定度和空气质量等指标,研发了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并于2月5日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引导市民安全、合理燃放烟花爆竹。此外,市环保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影响宣传方案》,通过网络、微博以及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在除夕夜和年初一等重点时段,向社会介绍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对于问题“哪项措施有助于从燃放烟花爆竹方面改善空气质量”,有33.24%的人认为“在防止空气污染立法层面对于燃放爆竹作出明确的规定”;有18.63%的人认为“依靠行政手段来对燃放烟花爆竹进行控制”;有48.13%的人认为“生产更加环保的烟花爆竹”。
一位被调查者建议:“国家应该立法严格控制燃放烟花爆竹,对生产商、销售商要多征税、高征税,以此提高价格。”
但立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指定的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曾经是一些地方政府的立法选择。这项规则之所以难以实施,就是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过程本身就是传统民俗的组成部分。如果必须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由政府统一燃放烟花爆竹,那么,就剥夺了居民燃放烟花爆竹的乐趣。因此,这样的立法思路并不可行。”乔新生说,“既然我们还没有做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准备,那么,能否通过立法限制烟花爆竹的噪音,把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程度呢?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引发大火,立法规定燃放烟花爆竹必须采用封闭的容器,这样既可以达到‘爆竹’的声音效果,同时又不会污染环境,人为地造成火灾。政府应该考虑推广这样的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
曾经参与过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常纪文说,为了公民的健康,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气象和大气污染的现状,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进行区域限制甚至禁止。常纪文同时建议,烟花爆竹企业应当改进技术,研制环保型烟花,以满足社会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的需要。
2月24日元宵节下午,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并建议少放烟花爆竹,但大街小巷的鞭炮声仍不绝于耳,加重了空气污染。事实上,自1月10日下午开始,北京就出现了2013年第一次较为严重的污染过程。除了北京,我国中东部地区开始陆续遭遇雾霾天气。部分城市空气重度污染,PM2.5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空气质量再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其后而至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因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一些地方空气污染程度加重,让烟花爆竹放还是不放成为公众争议的话题。《法制日报》通过问卷调查、对话、采访民俗专家等形式,对于如何在公众健康、传统文化以及企业经济利益等方面找到平衡点;如何摆脱多地雾霾天气的困扰,改善空气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相关采访。
□精确报道
2012年底,我国多地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2月24日元宵节的夜晚,北京市呈现出一片奇异的景象:一方面空气中雾霾浓重,北京市气象台24日元宵节下午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另一方面入夜之后,大街小巷的鞭炮声仍然不绝于耳,一些地区空气中都能够闻到烟花爆竹特有的味道。
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是否有影响?如何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法制日报》视点版与搜狐网站联合进行了在线调查。
4成人表示节日期间不燃放
“我从宣武门地铁口一出来,走到一个小区门口就发现有人在噼里啪啦地放鞭炮。放完之后,又换了个更大的花炮,周围全是烟雾,地上也满是烟花爆竹燃放后的残余物。”一位被调查者说。
截至2月24日17时的数据显示,北京市35个监测站中有26个空气质量级别达到5级“重度污染”或6级“严重污染”,9个站点PM2.5小时浓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
此外,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霾黄色预警信号指出,预计24日傍晚到夜间全市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将小于3000米,有霾,空气污浊。“霾黄色预警”指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发布的24日20时至25日20时空气质量预报显示,城六区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级别均将出现5级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值将处在205微克/立方米至280微克/立方米,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
对于问题“在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多吗”,有28.45%的人认为“多,经常燃放”;有29.67%的人认为“一般,在需要的时候燃放”;还有41.88%的人“基本没怎么燃放”。
“很多年没买鞭炮了,还省钱,保护环境是宗旨。”一位被调查者说。
元宵节夜晚,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烟花爆竹指定销售点前看到,这里的生意不错,一直有人在购买烟花爆竹。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元宵节晚上是一个燃放的高峰,因为节后北京城区就不准再燃放烟花爆竹了。但销售人员承认,最近两年的烟花爆竹销售量呈现下降趋势。
超7成人反思传统习俗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燃放烟花爆竹对于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
在调查中,对于问题“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有影响吗”,有76.15%的人认为“肯定有影响,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空气”,有21.72%的人认为“应该没影响,都放了这么多年了”,还有2.13%的人认为“不太清楚有没有影响”。
环境保护部门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2月9日至15日,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中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74个城市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4.7%,超标天数比例为45.3%,其中空气质量属轻度污染占23.1%,中度污染占10.5%,重度污染占8.8%,严重污染占2.9%。天津、石家庄、上海三地除夕夜(22时至次日2时)PM2.5浓度较高,分别为577微克/立方米、527微克/立方米和311微克/立方米。北京除夕夜PM2.5浓度为267微克/立方米,初四PM2.5浓度最高,为306微克/立方米。
这位负责人说,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74个城市中: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最大日均值为426微克/立方米,最大超标倍数为4.7。PM10平均超标率为20.3%,最大日均值为515微克/立方米,最大超标倍数为2.4。春节期间,污染物浓度变化既与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有关,也与大气扩散条件密切相关,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则通过官方微博表示,2月24日夜间,北京市地面处于高压后部,扩散条件较差,烟花爆竹的燃放将导致空气污染程度加重。
北京市环保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鞭炮和烟花燃放时会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或有害气体,并产生碳粒、金属氧化物等颗粒烟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而言都是无形的“杀手”。当这些气体和烟尘弥漫于空气中,会使空气浑浊,并刺激人的呼吸道黏膜和眼睛,伤害肺组织,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会诱发呼吸道疾病,有的还会对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或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于许多人来说,过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并不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调查中,对于问题“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必须的吗”,有28.91%的人认为“必须的,这是一项传统习俗”;有45.73%的人认为“不是必须的,不见得所有的传统习俗都是好的”;还有25.36%的人认为“应该在传统习俗和空气质量之间进行综合考虑”。
一位被调查者说,“真的不喜欢燃放烟火后带来的遍地狼藉的情景,糟糕的空气质量,还有混乱的交通。我们尊重传统的习俗,但是还是应该适可而止”。
“早在数年前,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还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讨论,已经澄清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移风易俗,体现的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不能因为某些习俗长期延续,而不能加以改变;也不能因为某些习俗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弊端,而彻底加以禁止。在制定法律规则改变习俗时,必须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如果社区居民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么,不妨暂时搁置下来缓一缓,等到人们深入讨论达成共识之后再来作出决定。当年之所以把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变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是基于对社区居民的尊重,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普遍认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
6成多人更在意空气质量
在今年春节期间,记者注意到,“电子鞭炮”销路不错,许多购物网站上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电子鞭炮”,这也说明了人们的观念在转变。
对于问题“你更在意空气质量还是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气氛”,有67.05%的人认为“空气质量”;有29.52%的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气氛”;还有3.43%的人认为“无所谓”。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北京市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市民转变燃放烟花爆竹观念,自觉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行为,降低因燃放烟花爆竹而产生的污染,推动空气质量改善。如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同时向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正在使用的手机用户(包含外地手机用户),发送了理性燃放烟花爆竹的短信提示及在空气重污染时减少或停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短信建议。北京市气象局、市科委等部门,根据风、湿度、降水量、大气稳定度和空气质量等指标,研发了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并于2月5日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引导市民安全、合理燃放烟花爆竹。此外,市环保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影响宣传方案》,通过网络、微博以及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在除夕夜和年初一等重点时段,向社会介绍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对于问题“哪项措施有助于从燃放烟花爆竹方面改善空气质量”,有33.24%的人认为“在防止空气污染立法层面对于燃放爆竹作出明确的规定”;有18.63%的人认为“依靠行政手段来对燃放烟花爆竹进行控制”;有48.13%的人认为“生产更加环保的烟花爆竹”。
一位被调查者建议:“国家应该立法严格控制燃放烟花爆竹,对生产商、销售商要多征税、高征税,以此提高价格。”
但立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指定的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曾经是一些地方政府的立法选择。这项规则之所以难以实施,就是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过程本身就是传统民俗的组成部分。如果必须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由政府统一燃放烟花爆竹,那么,就剥夺了居民燃放烟花爆竹的乐趣。因此,这样的立法思路并不可行。”乔新生说,“既然我们还没有做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准备,那么,能否通过立法限制烟花爆竹的噪音,把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程度呢?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引发大火,立法规定燃放烟花爆竹必须采用封闭的容器,这样既可以达到‘爆竹’的声音效果,同时又不会污染环境,人为地造成火灾。政府应该考虑推广这样的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
曾经参与过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常纪文说,为了公民的健康,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气象和大气污染的现状,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进行区域限制甚至禁止。常纪文同时建议,烟花爆竹企业应当改进技术,研制环保型烟花,以满足社会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的需要。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