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小人物的抉择大人物的警醒
2012-12-10 13:41:2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董万军
  这个岁末,一起看看一部电影和这几个关键词吧,“河南,1942,旱灾,蝗灾,三百万人,被饿死……”如今,2012年岁末,导演冯小刚携带者这部《1942》向我们走来,当历史的光影透过大荧幕一步一步重现在我们眼前,关于那里的残酷与冷峻,凄凉和悲切竟然如此的令人不忍直视。

  这是一个河南人写河南的故事,我们依然还能透过画面看到刘震云的笔迹,还有那些被保留了下来的原著语言,在历史上的同期,一些故事也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关于宋美龄访美,关于甘地绝食,关于斯大林格勒血战等等,这些事件并不是先后轮换发生,而是同步经历着。冯小刚用娴熟老道的电影语言讲述着那样一段不忍回首的故事,同时也在引领着所有的人进行着关乎历史的拷问。在任何一个风云突变的大时代里,个人的悲惨只是你个人的大事,1942年,这个不同寻常之年,蒋委员长心里另有算盘,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步步紧逼,还有就是当时的中国在国际上的位置……诸如此类问题,都是至关国家命运的大事,河南的事情这些大事相比,这一年的灾情确实来得不是时候。

  面对无情的旱灾和蝗灾,当时的蒋委员长并不是不相信不信,他是不愿意相信,他拒绝听到关于河南一切坏消息,不管如何的难以理解,历史这样记载着,历史也这样发生了。“灾是有的,但没那么严重。”我们同样在影片中也听到了这样一句话,一直看到《时代》记者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拍到狗吃人尸的照片,蒋委员长才不得不承认灾难的确实存在着,于是,我,我们才看到了杯水车薪的救援。 

  透过被撕扯得碎裂的画面,我们看到几百万灾民在逃荒路上奔走着,面对任何一段灾难,无论贫穷或富裕,谁都无法幸免灾难的摧残,任何财富在这个时候都将毫无帮助。电影《1942》里,灾民无疑是重点刻画的主线,这条主线主要是由张国立饰演的财主和冯远征饰演的佃户,这两个人的征途。而储存了那么多粮食却架不住饥饿土匪的吃大户,他们在逃荒路上,经不起撤退士兵的哄抢,只能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都死于非命,儿媳生完孩子饿死、老婆悄无声息地饿死、儿子在家被土匪戳死、小孩子最后被自己闷死……这里更是人性的挣扎,因为贫穷和富有都一样,无论怎么死,最终都是死,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想起余华的作品《活着》,几百万人为了能够活命,都在往西边不停奔走,事实上那边又能有什么呢,但无论如何,走下去,似乎就有活着的希望。 

  电影《1942》就是这样把所有的灾民和官员、所有的灾区和城市,清晰地分两条线来一一叙述,通过各种形式的穿插,在最终的表现效果上,使得两条线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就这种效果而言,整部电影在叙事的环节是不停中断的,就是这些无意的停顿,却让一些不同的概念形成了另一种强烈的对比,在灾区,一个县长仍能用一桌好菜招待主席,甚至还能夜夜笙歌;同样还是灾区,饥饿却如此真实地要了那么多无辜的性命,这些饥饿,似乎只是饥饿着的人们自己的事。事实上,在这部电影里,那些各色官员显然并不是脸谱化贪官污吏,省主席,还有那些镜头中的“他们”也会为了河南灾情四处奔走,然而,但他毕竟不是灾民,尽管他们同样会流泪,同样会祈祷,但是他们永远都没有办法来做到感同身受,面对灾难,官员仍是官员,“事实上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一九四二,一个使灾难成为历史的年份,面对那时候的天灾,我们只是直面历史,也许那样的噩梦不会再来,但各种混乱未必会消失,然而,关于选择,关于决策,却是值得每一个人小人物深思,值得每一个大人物警醒的事情。 

作者单位:河南省桐柏县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