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法院梁北女子法庭庭长李华印象
2012-11-27 09:07:4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罗书臻 陈海发 娄玉谦
河南禹州梁北女子法庭庭长李华
  河南禹州,是大禹的故乡,是我国五大名瓷之首钧瓷的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支“娘子军”——禹州市法院梁北女子法庭:2008年,全国法院系统首个妇女维权中心“半边天家园”在这里成立,法庭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和二等功,是河南省“维权示范岗”和全国“巾帼文明岗”,五年来,案件调撤率达91%,无一发回重审、改判和信访案件。

  成绩和荣誉背后,有庭长李华扎根基层十年默默地付出。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李华出身钧瓷世家,其先祖从清朝开始就烧制钧瓷,其外公任坚是建国后著名的钧瓷艺术大师,在国家恢复钧瓷生产的过程中全面负责技术工作,使钧瓷这朵已失传的中国奇葩重放异彩。李华的许多家人,现在都在从事钧瓷行业。

  “雨过天晴云破处,夕阳紫翠忽成岚”,说的是钧瓷千变万化、色彩绚烂的窑变效果。钧瓷入窑的时候一体素净,是没有任何色彩的,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其艺术效果让人心旌动摇、为之沉醉。记者不禁联想,虽然李华没有继承祖业,而选择做了一名法官,但她不也和钧瓷一样吗,“一体素净”,心无杂念地一心扑在工作上,但在基层司法事业的千锤百炼中,绽放出了令人炫目的色彩。

  十年法庭工作的日日夜夜,她把最美丽的青春奉献在了基层

  到梁北法庭采访时,正赶上法庭在原址上拆旧建新,李华领着记者在繁忙的建筑工地上转了一圈,“原来这里是厨房,那里是厕所,但新法庭建成后都要搬了,条件肯定要比原来好多了!”

  对即将完工的新法庭,李华充满了憧憬,但从她的眼神中,记者似乎又看到了她对老法庭的一丝眷念,毕竟她在这工作了十年,她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从27岁到37岁,她把最美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法庭。

  “2002年7月,院里任命我为梁北法庭副庭长,我清楚地记得我是7月22日来报到的。”回忆起刚到法庭工作时的情形,李华记忆犹新,“那天天气非常热,因早上匆忙中忘带了行李,中午休息时只好在光板床上铺了张报纸和衣躺下。看着黑乎乎的墙壁,听说天花板一到雨天就会漏水,想着刚才在厕所里看到蛆虫乱爬,自小在县城里长大的我哪吃过这种苦啊,不自觉地流下了委屈的眼泪。”

  可李华没有想到的是,她在梁北法庭一干就是十年,而且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喜欢每天和乡亲们打交道,喜欢为他们化解那些鸡毛蒜皮的纠纷,“法庭虽小,但我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相比初到法庭时的“恐慌”,将近不惑之年的她多了一份成熟女性特有的淡定。

  2008年4月,李华从副庭长升任庭长。从此,她更没日没夜地投入到法庭的工作中,把自己当成了法庭的“家长”。

  法庭条件比较艰苦,李华“身兼数职”,工作之外,什么活都干,既当厨师,还兼当“保洁员”。“法庭里我岁数大一些,做饭也比较好吃,所以我当仁不让地充当起了厨师的角色,其实也只有电磁炉等很简单的一些工具,炒的饭菜也很简单,但大家一起很热闹,其乐融融。”谈起法庭的生活,李华显示出了一种“大姐”范儿,“中午当事人都走了,我就让年轻人多休息,自己一个人去冲厕所。”她像打理自己的家一样,把法庭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法庭虽小,但事无巨细,李华都得操劳,忙起来往往就没法顾家,说起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她还有过一段心酸纠结的经历。

  李华被任命为庭长时,女儿才出生三个月。产假一结束,她就立马回法庭上班了。法庭离家远,不可能定时回家给孩子哺乳,于是她狠狠心,给女儿断了奶,把照顾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婆婆。上班第一天快下班时,婆婆打来电话:“你赶紧回来吧,孩子都绝食一天了!”原来,吃惯了母乳的女儿,一口奶粉都不尝,而且还认生,奶奶怎么也哄不住,小脸都哭红了。

  接完电话,李华赶紧回家,抱起孩子喂奶,女儿“咕咕咚咚”一阵吞咽,吃饱后心满意足地睡着了。看着熟睡的女儿,李华心疼地直掉眼泪。

  那一晚,李华和丈夫为照看孩子的事一夜未眠。在街道办事处工作的丈夫工作很忙,也没空照顾孩子,只好同意了李华提出的带婆婆和女儿一块到法庭上班的想法。第二天,婆婆和女儿跟着她一起,拿上吃的用的洗的,在法庭住了整整十天。十天后,女儿和婆婆建立起了感情,不再认生了,这段带着婆婆和女儿一起上班的经历才宣告结束。

  李华说:“我自认是个合格的法官,却是个不称职的母亲与女儿。”上班的时间,她基本无暇照料孩子,父母生病住院,都是贤惠的弟媳贴身照顾,她只能抽空去看看。

  说起这些,李华内心充满了愧疚。

  “半边天家园”妇女维权中心,她对遭遇的困境“姐妹”一片深情

  在老梁北法庭,有这样三间精心布置的小屋,电视机、床铺被褥、洗漱用品等一应俱全,粉红的窗帘、精美的十字绣透露着舒适和温馨。在这三间小屋里,曾有多少妇女、儿童和老人含着泪水而来带着笑容走,在这三间小屋里,诞生了全国法院系统第一个妇女维权中心——禹州法院“半边天家园”,在这三间小屋里,浸透了李华为权利受到侵害的姐妹们送温暖护权益的无数心血。

  说起“半边天家园”的成立,李华感受颇多,“我们法庭所受理的民事纠纷中,有60%以上都是婚姻家庭案件,在这么多年的办案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案件的女当事人一旦婚姻关系发生巨变或受到不法侵害,她们的生存就会举步维艰,我亲眼目睹了太多妇女姐妹无助的泪水和不幸的遭遇。”

  作为一名法官,同时又作为一名女性,李华一直在思考法庭在妇女维权方面可以做点什么。经过深思熟虑,2008年元月,她向院里提出了以梁北女子法庭为依托、筹建妇女维权中心的建议,此建议得到了禹州法院党组以及市委、人大、政府、政法委以及妇联的一致支持。就在那年的三八妇女节,“半边天家园”妇女维权中心在梁北法庭正式挂牌。

  闫玉凤就是这样一位在“半边天家园”重新找回生活勇气的妇女。她老家远在云南,外嫁到禹州,后因家庭矛盾,遭到前夫和继子的虐待,于是她愤然提出离婚。在此期间,她被丈夫赶出了家门,举目无亲,“当时我连死的心都有了”,当对记者说起这段伤心的往事,她不禁泪流满面。

  “幸好‘半边天家园’收留了我,我在这先后住了好几个月,李庭长非常关心我,不仅给我减免了诉讼费,还帮我聘请了律师,鼓励我要坚强地活下去,我感觉我又重新找到了家。”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李华对闫玉凤前夫的家庭暴力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判决二人离婚,为她争取到所有该有的权益。案件审结后,还积极进行联系,帮她在市区的小吃城找了份稳定的工作。

  “我从法庭搬走以后,李庭长还非常关心我,一有空就到小吃城看我,过年过节还给我买去油和面等生活用品,平时经常打电话询问我的近况。”说起这些,闫玉凤还留有泪痕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表情,“每当接完电话,我就会自豪地和老板说,李庭长又给我打电话了!”

  像闫玉凤这样在“半边天家园”重新找到幸福的妇女还有不少,梁北法庭为每位受害妇女都建立起维权档案,根据情况对她们实行“四免”服务:减免诉讼费用,免费提供临时居住场所和生活保障,免费联系法律援助律师,免费为无经济来源的受害妇女联系工作岗位和向民政部门申请困难救助。四年多来,“半边天家园”妇女维权中心共为235名妇女提供了维权服务,为34名受害妇女儿童和老人提供了免费食宿服务,为51名妇女联系到了就业岗位,协助32名生活困难的妇女申请到了低保补助,并依法严厉制裁了82名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分子。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开始不幸结局幸福的感人故事,是李华和同事们一片片付出的深情。在妇女维权方面和法庭联系最多的梁北镇妇联主席毋平画感受最深,她对李华充满了佩服之情,“她思维很清晰,人也很热心,在她的领导下,半边天家园成为了我们妇女同志的又一个娘家。”

  两位兄弟最终替父还债,她用“心理战术”化解了一起起难案

  在李华办公室的书柜里,记者发现,除了法律书籍外,还放着《司法心理学》、《询问心理语言研究》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这些高深的理论书,在基层的办案实践中用得着吗?”记者问。

  “当然用得着!”李华笑着说:“在法庭工作,办理的案件大多是婚姻家庭、相邻纠纷等传统的民事纠纷,要处理好这些家长里短的事,首先要弄清楚当事人心里是咋想的,有时候还要和一些意图耍赖的当事人‘斗智斗勇’。这些,仅靠法律知识是不够的,这是我喜欢看心理学书籍的主要原因。”

  说起办案中心理学的运用,李华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两位兄弟替父亲还债的故事。

  今年春节过后,法庭受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梁北镇苏王口村的几位大叔大婶怒气冲冲地来到法庭,要起诉同村已故去的老王的两个儿子,“父债子还,天经地义,他们怎么能这么耍赖?”

  原来,他们都是老王生前的同村好友。老王家境贫寒,为了供两个儿子上大学,向他们借了总共6万多元钱。老王过世时,两个儿子大学都没有毕业,乡亲们就没好意思追讨这钱。可是今年春节过年时,已经毕业的他俩开着豪车从郑州“荣归故里”,乡亲们想他们现在有了经济能力了,就去要钱,可没想到这弟兄俩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没有偿还父亲债务的义务。

  听了这案情,李华皱起了眉头,兄弟俩说的没错,因为老王死前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财产,按照法律规定,他们确实也没有偿还父亲债务的法律义务。

  “难道就这样算了吗?老王借我们的钱明明就是供他们上大学的,而且他们那副翻脸不认人的样子实在是太让人心寒了。”听了李华的解释,几名原告还是愤愤不平。

  “我试试,能不能做个调解。”面对这个棘手的案子,李华心里也没底。

  几天后,按照法庭传唤的调解时间,弟兄俩如约而至,并从郑州带来了一位资深律师,“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把手续全权委托给律师,签个字就走。”兄弟俩的态度傲慢又冷漠。

  “能不能到我办公室谈会儿,就一会儿,不会耽误你们时间。”李华对兄弟俩说,同时对同事使了个眼神,让他们把律师带到另外一个办公室陪着聊天。

  半个小时后,兄弟俩从李华的办公室出来,直接去了银行,取了钱回法庭,把原告诉求的欠款一分不少地放在了他们的面前,并且诚恳地进行道歉。这时候,律师傻眼了:“我不是和他们说过,按照法律规定这案子肯定是驳回诉讼请求的,怎么转眼就‘缴械投降’了?”几名原告既欣喜又敬佩:“李庭长对兄弟俩说了什么,他们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原来,李华打的就是“心理战”:“我对他们说,不错,按照法律规定,这债你们确实用不着还,可你们父亲欠下的债主要是供你们弟兄俩上大学用的,如果你父亲地下有知,岂能瞑目?其次,村子里还有你们的叔伯亲戚,你们要真是把这债昧了,会让整个家族蒙羞的,你们还有脸回老家吗?再者,如果以后你们的老婆孩子、领导同事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看你们?几万块钱重要,还是人的名节重要,你们自己掂量着办吧!”

  李华犀利的一番话,“击中”了兄弟俩的软肋,思考一番后,他们向李华表示,愿意替父亲偿还债务。离开法庭时,他们忍不住问:“李庭长,您是不是学过心理学?”

  李华笑了笑,没有回答。

  一袋面粉背后的智慧和清廉,她背后被人封了个“大圣”的绰号

  和李华接触的时候,发现她无论对谁都很热情,说话轻声细语循循善诱,一副“邻家大姐”的模样。可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虽然李华外表上很温柔,可一旦亲戚朋友同学甚至上级领导为了案子找她说情打招呼,遭到的唯一结果就是碰钉子,她丝毫不给情面。时间久了,有人就背地里给她起个“大圣”的绰号。

  采访中,记者忍不住问她,你知道有人背后称呼你为“大圣”吗?

  李华听了,嫣然一笑,“哪会不知道呢,其实我蛮喜欢这个绰号的,就是这个绰号为我挡回去了很多送礼的、说情的,工作中倒使我清净了不少。但我不是什么圣人,也不是没有人情,但在一名法官应该遵守的道德和纪律面前,我必须有我自己的原则。”

  李华在廉政方面可谓“铁石心肠”,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很刻板教条,在遇到有些当事人用非常淳朴的方式来表达发自肺腑的谢意时,她也会巧妙地予以处理,既不违背原则,也不伤群众的感情。

  梁北镇董村的老董夫妇俩,因为感激李华处理案件公道,待人谦和厚道,几次邀请李华吃饭、送礼物都被婉言谢绝。后来为表感谢,老两口就用三轮车把自家磨的一袋面粉送到了法庭,一定要李华收下。面对朴实的老董夫妇,李华这次没有拒绝,她知道,如果不收,老人家的心里肯定放不下。送出面粉后,老董夫妇如释重负,开心地回了家。

  过了几天就是中秋,那一天,李华和另外两名同事带着两壶香油和两盒月饼,来到老董夫妇家,说是中秋节到了,庭里干警来给老人家拜个节。老董夫妇一看,心里就知道李华“拜节”是“假”,她是用这种方式来还那袋面粉的情,感动之余也就没再多“纠缠”,反而对她更敬佩了。之后的四年,李华和同事总要在中秋节去看望老董夫妇俩,形成了惯例。

  来自邻县襄城县的王晓娜也有过给李华送过礼却被退回的经历,因和丈夫感情不和,她来法庭起诉离婚,“我子宫有毛病,今后再也不能要孩子了,所以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但我是一个外地人,法官会保护我的权利吗?我太想要孩子了,所以就动起了送礼的主意。”

  一次,来到法庭后,趁李华不注意,王晓娜把一个装有钱的信封偷偷地留在了李华的办公室,走后给李华发了条短信告知这件事。

  第二天,李华把王晓娜叫到了法庭,把钱还给了她:“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案子该怎么判,和你送不送钱一点关系都没有,法律不是做交易。你应该得到的合法权益,按照法律规定一定会保护你,大姐有这个底气,也有这个能力,你信不?”看着李华真诚的态度,王晓娜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事后她又给李华发了条短信,对她的为人表示非常敬佩。

  “在基层工作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什么荣誉,而是当事人对我的人格发自内心的敬重。”听得出来,李华说这话的时候很坦诚,因为她确实就是这么做的。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