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坚守
——追忆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蔡俊忠
2012-04-17 08:49:5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简三景
  2008年,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法院岗位调整时,蔡俊忠来到了民一庭任庭长。面对许多无助的眼神,那一刻起,他就决定用自己的努力让无助的当事人得到帮助。他爱上了这个新岗位。但他没有想到命运留给自己的时间竟然只能以天来计算。他咬紧牙关,步伐矫健,走得那么远……

  “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

  2009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闷热的漳浦没有一丝风,蔡俊忠胃部右上方又开始隐隐作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起身,拿起了张某的案件材料陷入了沉思。

  这是他当庭长之后向群众交上的又一份“民心”答卷,他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张某因生育不顺致疾病缠身,患糖尿病、硐症酸中毒,因长期治疗无力支付药费,病情转为晚期,生命垂危急需住院治疗。她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作为教师的丈夫陈负(化名)不尽照顾义务。这起扶养纠纷案件开庭时,被告陈负申请回避了两个审判员,案件转到蔡俊忠手中。

  “生命是最珍贵的,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蔡俊忠马上着手审案,但陈负经合法传唤,开庭前再次电话催促仍拒不到庭。蔡俊忠只好缺席审理并判决其支付扶养费,“应承担的法定义务是不能免除的。”随后陈负上诉,并通过邮件及汇款预交诉讼费方式向法院提出离婚,同时到处信访。

  “老蔡多次走访,到她家中看望。” 张某的代理人说,老蔡还了解到被告因经济困难未能持续给妻子治病,张某娘家人不满,双方发生冲突,使被告的父亲摔伤腿脚,以致矛盾升级。

  二审期间,张某病情恶化,“全身酸痛,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蔡庭长一边配合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导及法官合力调解,一边先垫付8000元作为医疗费。后来扶养和离婚的案件都一起调解了,两人离婚,补偿款一次性履行到位,教育局也给予了经济补助。拿到钱后,经过治疗张某的身体逐渐好转,现又重新组建了家庭,还盖了新房。她说蔡庭长是她的救命恩人。”代理人说。

  这起持续多年、前后三次起诉离婚、扶养家庭纠纷连环案调解后,四处信访的被告陈负满脸笑容地找到蔡俊忠表示感谢,并掏出一包中华烟递给蔡俊忠,被婉言谢绝了。

  蔡俊忠关爱身边陷入困境的人,并不要求回报,他内心深处总是涌动着一种力量。离婚案当事人在法庭发生肢体冲突,别人还在犹豫,他早已跑上去,头部被当事人手中的高跟鞋鞋跟砸到,缝了好几针,他依然和颜悦色地劝导当事人。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妇女在路边喊冤,说自己的钱被人借后不还,就把俊忠的电话号码给了她。过了一段时间再碰到她,事情已经解决了,她说拿400块钱给俊忠作为办案的费用,他坚决不收,说是法院应该做的。” 蔡俊忠高中时的班主任林老师说。

  “办案要讲究社会效果,要让当事人能接受,法律无情但法官却要有爱民之情,任何时候心里都要装着老百姓。”蔡俊忠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下乡强制执行案件,当事人躲避,后来在虾池边找到了当事人及其儿子,法警掏手铐要上前,蔡俊忠按住了法警的手,他说孩子才8岁,不要在孩子面前铐他父亲,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我当庭长要带头负起责任,难啃的骨头案都交给我”

  2009年7月,蔡俊忠被确诊为肝癌,尽管他不情愿,但还是接受了住院治疗并做了手术。术后为减轻庭里同事案多人少的负担,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来上班并亲自审案。院里的领导、同事见了都劝他回家休息,他却笑着说:“办完这个案子就走。”

  2011年,尽管多次化疗、长期服药,蔡俊忠的病情仍没有好转,病魔在吞噬着他的身体,他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

  就在这时,陈山(化名)妻子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却牵动着他的心。他本可以选择不管,但老上访户陈山就信任他,非让他办不可。2010年年底,陈山的妻子在县城发生交通事故后做了手术,花了很多医药费,后经鉴定构成八级伤残,对方负事故全部责任。陈山说老婆伤得很重,生活一下子被打乱了。“蔡俊忠当执行局长时我就认识他,我有一件多年拿不到钱的案子他给解决了,我很高兴,我就相信他。”陈山说。

  案件调解了几次,伤残鉴定时间比较长,这期间他又到医院做化疗,为不影响案件,他电话交待书记员司法鉴定结论一出来就跟他讲。“老蔡回来时发现鉴定已经过了一个多月,觉得过意不去,他电话跟我道歉,后面的事他跟得很紧。”陈山说,由于调解时保险公司坚持要减5万元,最后蔡俊忠选择了判决,保险公司没有上诉。蔡俊忠还多次打电话向保险公司催款。

  “23万多元赔偿款全部交到了我手里,现在我老婆的身体恢复得很好。”陈山说,“老蔡有良心,他站在我们穷苦人这边。他病得那么重,开庭时竟没看出来。”

  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是蔡俊忠生前审结的最后一案。

  之后,蔡俊忠又给其他案件当事人发传票,准备开庭,但一切都来不及了。去世前一天,他在家里接当事人的电话:“好啊,我这几天有点事情,过几天就去法院。”

  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法官留给28年审判生涯的最后交待,这一次他再也没能踏进法院的大门。

  亲友们从各地不约而同地前来,他们一次次眼眶湿润。同事们怀念他几十年如一日忙碌的身影,他自己装订卷宗,关心新来大学生的历练;他确立“传帮带”制度,由老法官指导新任命的助审员;他得癌症后,除了住院化疗稍事休息之外都坚持到法院上班、审案,经常阅卷、核稿到深夜还未回家,对于病痛他微笑面对,以至于有的同事以为医生误诊,劝他去复检。“他从不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病痛。”认识他几十年的法律工作者邱达芳说。

  同事们感念他身上那股“倔劲”,别人办不了的案件他偏爱“啃”。“我当庭长要带头负起责任,难啃的骨头案都交给我。”言犹在耳,只是斯人已去。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案常常是同事们“献给”蔡俊忠的“重口味菜”,他有足够的耐心,一遍遍的电话沟通、谈话、协商,他是大家公认的“调解高手”。总是态度和蔼,谈话常从聊家常开始,他注意语言的技巧,认为调解时的用词、语气及谈话的角度,甚至法官的表情都可能影响到案件的走向。他还认为法官应通过语言向当事人传达主持公道的决心、处理问题的耐心、尊重当事人的诚心。他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提出的调解方案总能获得认可。

  应该说很多时候,案件的当事人是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的评价正是老百姓的“口碑”。

  说起老蔡,老蔡审结的最后一案的当事人陈山说:“我有多起案件都起诉到法院,以前对法院的一些判决不满,经常到上面上访,戴上白布条喊‘冤’……老蔡是为我们百姓办事的官,他办的案子我很满意,法院需要这样的法官,他改变了我对法院的看法。”

  听说吃木瓜可以抗癌,陈山多次送木瓜到蔡俊忠家中。老蔡去世前两天,陈山再次带上木瓜到家中探望。“当时他躺在摇椅上打瞌睡,一件毛毯盖到脖子,我劝他多休息,他说等会儿好些还去法院。”陈山回忆,“老蔡的妻子在给他测体温,测不准,我伸手摸了一下他的脚,烫得厉害。我要走的时候,老蔡已经没办法起来送我了。”

  “为了庭长的嘱托”

  2012年2月28日,我们在阿玲住的出租房里见到了阿玲和一直单身的母亲。阿玲是一个读初三的女生,她不认识蔡俊忠,当年她还小。她说感谢法官让她每月有钱领。

  阿玲的母亲黄某说:“丈夫给人建楼房时,不慎从楼上摔下死亡,那时女儿才4岁,事故发生后我一个人带着女儿艰难过日子,原本在家里煮饭洗衣,现在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出去做工挣钱养孩子。可是我做临时泥水工一个月只挣四五百元,不够女儿读书开支。”

  这是蔡俊忠生前一直关注的一个案件,他在病重时还放心不下这个一度上不了学的女孩。蔡俊忠说,阿玲的父亲出事后,是其伯伯在代理这起官司,据其家人反映,赔偿款及殡葬费用,都被阿玲的伯伯拿走,而阿玲的爷爷奶奶年老,更是失去基本生活来源。

  正是蔡俊忠出马协调,这个差点陷入失学困境的女孩,最后可以每月领取400元执行款,一直到她上了初中。蔡俊忠当时是执行局长,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案件一直没有进展,他想了很多办法执行此案,调走前,他把案件交给另一位执行员陈法官办。

  “听说女孩的爷爷奶奶70多岁了,一直向有关部门写信反映情况,我有些担忧,觉得这案件给我不好办。老蔡当时说,他已联系好了,下午和我一起去信用社,以后每个月从被执行人工资款中扣400元给女孩上学用。”陈法官说。

  在那个雨天会漏水的出租房里,阿玲怯生生地说:“我准备初中毕业读职业高中,学些技术早日参加工作,帮助妈妈减轻负担,法院能不能帮助一次性付我抚养费,我要交明年读职业高中的入学费。”

  对此,在场的漳浦法院法官说,我们会给你一个交待的,“为了完成庭长的嘱托!”

  蔡俊忠去世了,他的嘱托没有落空,经过漳浦法院的努力,阿玲的全部抚养费一次执结;漳浦法院共青团员组成志愿者结对帮扶阿玲母女;该院帮她们向有关部门申请的首期救助款很快将交到这对母女手中。

  如果蔡俊忠泉下有知,也会感到万分欣慰吧。

  回来的路上,我们谈起了这对母女,谈起了蔡俊忠,感慨颇多。我们想起采访过程中,一位与蔡俊忠相交近三十年的老朋友说的话,他说老蔡这辈子有四怕:一怕给当事人带来麻烦,二怕给单位带来麻烦,三怕给工作带来麻烦,四怕给家人带来麻烦。

  这里是关于蔡俊忠的一组数据:2009年8月至去世共审结案件117件,调撤95件,调撤率为81.2%,无一发回改判、无一错案。

  病痛时坚守岗位微笑面对,一直关爱不知情的母女……老上访户和困难群众的朋友,专啃别人剩下的“硬骨头”……没有光辉的荣誉光环,只有人们深深的惦记,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胸怀大爱,在48岁那一年用大写的“坚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普通法官。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