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困惑与坚持
2012-03-20 09:36:0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焦兴国
  2009年,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由律师事务所迈进了庄严而神圣的人民法院的大门,从一名执业律师转变为一名我梦寐以求的人民法官。到法院工作后,有两位同事给我做过比较,原律所的同事说:你现在做律师已经驾轻就熟,上升空间大,将来收入也非常可观,而到一个新岗位,又要面临新的环境和压力,尤其是法院人才济济,在名利地位上发展空间很有限,前途渺茫。法院同事说:法院是社会各种矛盾的集聚地,面对不同案件、不同的当事人,各方往往利益对立,情绪激动,针锋相对,一不小心就身处风口浪尖。三年来,我虽有些困惑,但是还是坚持了我的理想。

  到法院一年后,工作已渐渐适应,环境已慢慢熟悉,身边有很多优秀法官,他们确实面临着很大压力,他们不但追求案结事了和社会认同,还要接访息访和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压力与困惑并没有使他们退缩,反而他们越挫越勇,工作紧张有序,条条有理。记得第一次跟法官出去办案,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当事双方互相不让,当街大骂、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对承办法官也是怒目相对,指责法官不公正。当我还在气愤当事人不讲理和沮丧怎么办时,两名法官迅速兵分两路拉开双方,严肃又简短的批评教育后,和当事人拉起了家常。后来,该案最终作出了令当事双方信服的判决结果,及时化解了一个社会不稳定因素。法官对我说,这是个再次提起离婚纠纷,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妻子红杏出墙,双方各执一词、分歧很大。本案当事人曾经起诉被判决不准离婚,所以对法院颇有意见,这时候不能机械死板的适用法律、讲究法律程序,甚至采取强制措施,否则问题更难解决。考虑到该案家庭纠纷在当地影响很大、矛盾突出、易激化的实际情况,我们早有心理准备,通过对双方亲朋好友了解纠纷的每一个细节,归纳矛盾关键点,多方调查,大到房屋、田地树林,小到锅碗瓢盆,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庭审中,认真倾听当事人意见,全面顾及双方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并结合“判前释法”和“判后答疑”,虽然判决离婚,但当事双方都觉得是一种解脱和新的开始,矛盾完全放下,最终信服法院的判决。

  这个案件给我感受颇深,法院工作具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快速准确地运用法律、发现案件背后涉及的利益之争、妥当地进行利益平衡,并且程序上还得公开透明,法官办案不仅要强调依法规范、于法有据,努力追求规范的案件处理,更要注重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仅靠着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法律知识和已经积累的社会经验,难以满足这些工作要求。当今社会,一些案件当事人对法院期望过高,认为法院、法律是万能的,案子到了法院就应当得以顺利解决,如果不解决或结果不如意,他们就把怨气转向法官。或许,一些缠诉上访、投诉,甚至谩骂、侮辱法官的当事人会让我们感到困惑,但是我们不应当在困难面前退缩,看到上面,只要我们法官怀抱为民真情,工作高度负责,兢兢业业,公正高效,相信最终会定纷止争。像我们这样的新兵,只有坚持学习,努力工作,才可能尽快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尽快成长为一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的合格法官。在处理每一件事、办每一个案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只有把从外界获取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工作生活上的常态,体现在自己的待人接物、处理案件上,才算是做到了学以致用。

  确实,到法院工作,有很大的工作压力,有时会感到泄气和沮丧,感觉到前途渺茫。但是,人还是要有一点信心的。天下从来没有白费的努力,我们不能决定自己何时取得成功、取得怎样的成功,但是能够决定自己是不是在朝着成功的方向有所努力、有所进取。胡适先生曾说过:我们将来要收获善果,现在必须努力种因。一粒一粒地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也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只要我们志存高远,只要心中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坚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与人为善,遵守规则,在追求理想与实践责任的过程中就一定会不断进步,在专业、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一定会取得明显的成效。可能,在努力的过程之中,回报往往会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来临。抛开名利地位这些身外之物,至少我们可以取得专业上的进步,事业上的收获,心理上的平衡,而这些恰恰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我相信,只要坚持,我们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责任编辑:马尚田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