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传
——记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三仓人民法庭法官王军旺
2012-01-30 14:50:4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徐蕾 周陈华
他曾是一名军人,1988年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后就一直坚守在人民法庭。曾经的连长,昔日的庭长,把最年富力强的光阴奉献给了乡村。如今,退居二线的他又在普通审判员的岗位上发挥能量。
他是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名副其实的老兵!
他用成绩书写“老兵不老”的传奇。
他就是东台市法院三仓人民法庭法官王军旺。
老兵其实不老
“多亏了王老庭长办法多,我这半年的血汗钱才能到手哇!”手捧6000元执行款,当事人陈某激动万分。
姜的确是老的辣。王军旺虽然年近花甲,但思想却一点儿也不落伍。尽管法官办案压力大,可他很讲究战略对策,对纠纷的标本兼治从来不是机械适用法律,而总能运用智慧将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陈某一案就是很好的证明。
鲁某是农民经纪人,在2008年时欠下陈某6000元,此后以种种理由拒不归还。陈某无奈之下,只得诉诸法律。在法院调解下,鲁某答应在2009年5月底前还清欠款,但一直拒不履行。手机总是打不通,闭门羹吃了一次又一次后,王军旺得到可靠消息:鲁某是蔬菜经纪人,有一个专用于收购的联系方式。于是他灵机一动,假装卖蔬菜的农夫与其联系。鲁某一听有生意可做,立即回复说正在收货并相约某路口见面。鲁某果真被逮了个准,既担心把他刚收到的货执行走,又怕在真客户面前丢了面子,立即向王军旺承认错误,当即归还了欠款。
这个真实的案例自然成了年轻同志学习的素材。不仅如此,据此改编的小品《智斗》,在2011年全院新春联欢会上表演后赢得一致好评并喜获一等奖。
在同事们的眼中,王军旺德高望重,不仅是他经验丰富,更在于他心中装满了群众。前不久,一对养父子在法庭达成了解除收养关系的调解协议后,年迈的养父又再次到法庭请求办理五保手续。老人步履蹒跚,眼神里装满了对法院的信任。可是,这显然超出了法院的管辖。此时,王军旺想到了借助媒体的力量解决问题。节目播出后,很快便引起了老人所在的村委会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当老人第三次来到法庭时,脸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老兵也有柔情
“老王,这两个月瘦了一大圈,白头发也增加了不少哇。”周围邻居看到刚从芜湖回来的王军旺,无不感慨。“是啊,这两个月,一切家务活我全包了。要照顾老伴,还要带小外孙,确实挺忙的。”
王军旺的老伴早在四年前就发现脚趾畸形生长的异状,由于家庭的重担落在她一人身上,最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原来,王军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工作之余,考虑到自己家与法庭仅一墙之隔,而法庭多数干警来自东台市区,往返法庭很不方便,于是他便主动承担起法庭周末、假日值班的任务。每逢想起这事儿,王军旺总觉得亏欠老伴的实在太多太多。可面对心爱的工作和需要帮助的当事人,他又立刻义无反顾了。
有病不及时医治却引发了严重的后果——老伴不能正常下地走路了。这可真急坏了王军旺。此时,女儿、女婿都远在安徽芜湖工作,小外孙才刚上一年级,上学放学都需要人接送。无奈之下,王军旺决定将老伴送到芜湖治疗,一方面可以到当地大医院休养,另一方面也可以照应小外孙。
“我本想站好最后一班岗,却没想到反而要加重同志们的负担。”想到要请两个月的假,王军旺打心眼儿里感到非常抱歉。带着老伴从芜湖治疗回来后,他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老兵带出新兵
“今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法院工作二十余年,王军旺带出徒弟几十余人,有的早已经成为庭、局长。他常说,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培养年轻人应当首先从细节抓起。
“小周,每天要及时打扫卫生,桌面要保持整洁!”刚从高校毕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小周不明白平日里和蔼可亲的师傅今天为何如此严肃?仔细一看,办公桌周围废纸很多,桌面上各种材料摆放凌乱……于是,脸一红,赶紧低头收拾一番。部队里养成的良好习惯没有因为脱下了军装而丢掉,成为了王军旺每天的必修课。从此,在他的教导下,小周便改掉了邋遢的坏习惯,做事变得井井有条。
华佳是苏州大学的研究生,同样拜王军旺为师。王军旺在处理案件时,常常先让徒弟们发表意见,通过案例引导他们走近司法实践。在一起69岁老汉与发妻的离婚纠纷中,由于老汉第二次提出诉求且老太未到庭应诉,华佳认为两人感情确已破裂,应直接判决离婚。王军旺听了,耐心地说道:“在农村,这么大岁数要求离婚的并不多,要注重实地调查。”于是,王军旺冒着酷暑带着徒弟,并邀请当地的村干部和周围邻居一同前往在老人家中。当了解到老头曾有外遇的事实后,王军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教育。很快,双方达成和好协议。虽是一起小案件,却给华佳上了一堂实用的实践课。
润物无声的关怀和身体力行的引导,彰显的是老法官内心“长江前浪推后浪”的殷切希望,展现的则是徒弟们在能力上质的飞跃。
近年来,王军旺坚持每月结案20余件,“年度先进个人”、“办案之星”、“办案能手”等荣誉不断向他涌来。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上人民调解员,继续为司法事业服役。
“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奉献司法的道路没有终点,“老兵”的性格与品格,将使他迎来人生最美的夕阳红。
他是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名副其实的老兵!
他用成绩书写“老兵不老”的传奇。
他就是东台市法院三仓人民法庭法官王军旺。
老兵其实不老
“多亏了王老庭长办法多,我这半年的血汗钱才能到手哇!”手捧6000元执行款,当事人陈某激动万分。
姜的确是老的辣。王军旺虽然年近花甲,但思想却一点儿也不落伍。尽管法官办案压力大,可他很讲究战略对策,对纠纷的标本兼治从来不是机械适用法律,而总能运用智慧将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陈某一案就是很好的证明。
鲁某是农民经纪人,在2008年时欠下陈某6000元,此后以种种理由拒不归还。陈某无奈之下,只得诉诸法律。在法院调解下,鲁某答应在2009年5月底前还清欠款,但一直拒不履行。手机总是打不通,闭门羹吃了一次又一次后,王军旺得到可靠消息:鲁某是蔬菜经纪人,有一个专用于收购的联系方式。于是他灵机一动,假装卖蔬菜的农夫与其联系。鲁某一听有生意可做,立即回复说正在收货并相约某路口见面。鲁某果真被逮了个准,既担心把他刚收到的货执行走,又怕在真客户面前丢了面子,立即向王军旺承认错误,当即归还了欠款。
这个真实的案例自然成了年轻同志学习的素材。不仅如此,据此改编的小品《智斗》,在2011年全院新春联欢会上表演后赢得一致好评并喜获一等奖。
在同事们的眼中,王军旺德高望重,不仅是他经验丰富,更在于他心中装满了群众。前不久,一对养父子在法庭达成了解除收养关系的调解协议后,年迈的养父又再次到法庭请求办理五保手续。老人步履蹒跚,眼神里装满了对法院的信任。可是,这显然超出了法院的管辖。此时,王军旺想到了借助媒体的力量解决问题。节目播出后,很快便引起了老人所在的村委会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当老人第三次来到法庭时,脸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老兵也有柔情
“老王,这两个月瘦了一大圈,白头发也增加了不少哇。”周围邻居看到刚从芜湖回来的王军旺,无不感慨。“是啊,这两个月,一切家务活我全包了。要照顾老伴,还要带小外孙,确实挺忙的。”
王军旺的老伴早在四年前就发现脚趾畸形生长的异状,由于家庭的重担落在她一人身上,最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原来,王军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工作之余,考虑到自己家与法庭仅一墙之隔,而法庭多数干警来自东台市区,往返法庭很不方便,于是他便主动承担起法庭周末、假日值班的任务。每逢想起这事儿,王军旺总觉得亏欠老伴的实在太多太多。可面对心爱的工作和需要帮助的当事人,他又立刻义无反顾了。
有病不及时医治却引发了严重的后果——老伴不能正常下地走路了。这可真急坏了王军旺。此时,女儿、女婿都远在安徽芜湖工作,小外孙才刚上一年级,上学放学都需要人接送。无奈之下,王军旺决定将老伴送到芜湖治疗,一方面可以到当地大医院休养,另一方面也可以照应小外孙。
“我本想站好最后一班岗,却没想到反而要加重同志们的负担。”想到要请两个月的假,王军旺打心眼儿里感到非常抱歉。带着老伴从芜湖治疗回来后,他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老兵带出新兵
“今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法院工作二十余年,王军旺带出徒弟几十余人,有的早已经成为庭、局长。他常说,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培养年轻人应当首先从细节抓起。
“小周,每天要及时打扫卫生,桌面要保持整洁!”刚从高校毕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小周不明白平日里和蔼可亲的师傅今天为何如此严肃?仔细一看,办公桌周围废纸很多,桌面上各种材料摆放凌乱……于是,脸一红,赶紧低头收拾一番。部队里养成的良好习惯没有因为脱下了军装而丢掉,成为了王军旺每天的必修课。从此,在他的教导下,小周便改掉了邋遢的坏习惯,做事变得井井有条。
华佳是苏州大学的研究生,同样拜王军旺为师。王军旺在处理案件时,常常先让徒弟们发表意见,通过案例引导他们走近司法实践。在一起69岁老汉与发妻的离婚纠纷中,由于老汉第二次提出诉求且老太未到庭应诉,华佳认为两人感情确已破裂,应直接判决离婚。王军旺听了,耐心地说道:“在农村,这么大岁数要求离婚的并不多,要注重实地调查。”于是,王军旺冒着酷暑带着徒弟,并邀请当地的村干部和周围邻居一同前往在老人家中。当了解到老头曾有外遇的事实后,王军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教育。很快,双方达成和好协议。虽是一起小案件,却给华佳上了一堂实用的实践课。
润物无声的关怀和身体力行的引导,彰显的是老法官内心“长江前浪推后浪”的殷切希望,展现的则是徒弟们在能力上质的飞跃。
近年来,王军旺坚持每月结案20余件,“年度先进个人”、“办案之星”、“办案能手”等荣誉不断向他涌来。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上人民调解员,继续为司法事业服役。
“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奉献司法的道路没有终点,“老兵”的性格与品格,将使他迎来人生最美的夕阳红。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