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我们面临的"选择":油价,与国际接不接轨?
2011-12-08 14:23:15 | 来源:人民网
房价进入量价齐跌阶段,但状态不明,刚需者现在是买还是不买,投资炒房者是卖还是不卖,交了款但没拿到钥匙的是退还是不退?
·房,买还是不买?
目前房价,已经在降了。相比2010年房市,现在入市是一个好时机。但房价还会降吗?降不下去怎么办?再涨起来怎么办?
买房者中还有一个群体很纠结,那就是高价预订的房,现在还没拿到钥匙,退不退呢?现在房价下跌,他们不得不算一笔帐,即使现在违约退房,被罚部分预售款,重新再房,都比以前划算。
其实,房子本来就是商品,是商品,价格就有升有降,这才是健康的市场经济。买卖要根据市场具体情况,理智权衡,综合考量,该出手时就出手。
现实生活中,助人为乐陷入尴尬,老人跌倒,是扶还是不扶,遇到伤者,是救还是不救?
·老人,扶还是不扶?
2011年11月28日,深圳市起草了《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助人行为原则上将被免责,并由被救助人承担举证责任,为社会热心人做好人好事解除“后顾之忧”。
但专家认为,要从根上解决“救还是不救,扶还是不扶”,应从更宏大视野里探寻问题根源,既要重塑社会道德,又要加强社会底层教育资源,提升民众素质,更要为底层民众提供健完的社会保障,让“徐老太们”解决看病交不起钱,不得不昧着良心冤枉好人的“后顾之忧”。
生活成本过高,压力太大,是逃离北上广,还是留下来?逃离之后,发现中小线城市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是继续留?还是再回北上广?
·北上广,逃还是留?
逃离“北上广”,回到中小城市的“逃离者”,发现自己在中小城市并不适应,中小城市做事更要讲人情拼关系,事业发展更难,价值观冲突更大,所以,不得不逃回“北上广”。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谁不向往好的生活环境?人才在城市之间自由流动,本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之所以被放大、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某种趋势,或许是因为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内心的共鸣。
一年一度的春节临近宣告春节即将到来,一票难求,通过黄牛党成本太高,但又思乡思亲情切,是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还是留在城里过一个寂寞的春节?
·春节,回不回家过年?
但是春运一票难求,路上实在艰辛,要不要回家看看,也成为部分游子的无奈。
其实,大家想回的不只是那个儿时的家,内心更渴望回到一个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故乡。这种关怀是从家庭开始的,渐至邻里、亲人、朋友、乡里、社区,然后是整个国家和天下。这才是中国人“过年回家”背后的真正文化意味。
很多农民工进城,治病成为难题。如果不及时进医院,怕小病变成大病,但治又贵没有医保。小病到底治不治?大病到底在城里治,还是回家乡治?回家成本高,但有人照顾还享受医保。
·农民工得病,看还是不看?
在城市里,成千上万的民工,也面临着这种艰难选择:由于工资少,看不起病,只好拖着,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去医院。去医院也让他们纠结:大城市看病要花大钱,有时候一花就是半年工钱,而且还不能报销。回家看病,能省不少钱。但病情拖不得,路上费用也不少。
近年来城市人口流动频繁,因各种原因异地居住的人们越来越多。异地医疗费用报销和医保关系转移等问题困扰着每个异地居住的人。
北京限车,但推广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一次电,不能跑多远,而且充电不方便,需要配备车库,但不限号,可以免除摇号之苦。电动汽车,到底买还是不卖?
·电能汽车,买还是弃?
纯电动轿车连小规模市场试用阶段都没经过,就推向市场,违反汽车工业发展规律。就全球看,目前也没有大规模推动纯电动轿车的成功案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借助政府补贴,让消费者做出不得不如此的选择,实际上是让消费者为新产品在实验阶段买单,为新产品产业化买单。其次,纯电动轿车,比混合动力轿车更加依赖基础设施的改进,北京市是建立了若干充电桩和充电站,但与纯电动轿车使用环境要求匹配吗?显然不匹配。
上大学曾经是多少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良机。但现在上大学后,找工作难,而且大学费又贵,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以后大学到底是上还是不上?
·书,读还是不读?
读书改变命运,曾是许多农村家庭子女坚守的信条。而如今在农村,这一信条正在受到挑战,贫家子弟纷纷选择辍学、外出打工,放弃读书这条向上攀跃、改变命运的途径。在这种社会现象的之下,其实是一种现实之下的无奈选择。无奈在哪里呢?首先是钱的问题,其次则是就业。
在就业上,“关系”重不重要?答案令人悲观。《人民日报》报道:8月初,江西庐山管理局在招聘考试中,11个岗位的笔试成绩第一名中,有5个是当地干部子女。而河北省盐山县则设立了一个名为“县长特别奖”的奖项。现实屡屡表明,求职者的个人能力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
猪肉价格飞涨,一斤涨到了十八块,超出了很多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底线。但作为家庭生活中的主要肉类,又必不可少。猪肉到底买还是不买?
·猪肉,吃还是不吃?
物价未来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再次推高物价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农产品季节性涨价、发达国家量化宽松预期增强、能源和资源品价格改革压力等。
今年9月下旬以来,作为农产品市场重要炒作题材的天气因素“退居二线”,欧债危机等宏观经济问题成为拖累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随着各国出台救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改善,大宗农产品供需偏紧的影响可能会再度突显,一些品种的价格也会逐渐收复“失地”。
国际油价升了,中国油价跟着升;国际油价掉了,中国油价仍在高位。油价调,则会缺油,不调,民众一片怨骂。到底油价该不该与国际接轨?
·油价,与国际接不接轨?
在成品油价改征途中,市场化、国际化一直是最大趋势。
中国的成品油价改,肇始于1998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的重组。此前,国内油价全由政府定价,调价一次则长期不变。在业内人士看来,2008年新机制实行三年来,成绩值得肯定:“此前,国际国内油价倒挂曾高达1000元/吨以上;在现行机制下,油价倒挂问题基本理顺,石油巨头意见颇大的炼厂亏损难题有所缓解”。
温州高利贷盛行,导致很多老板跑路。政府对地方金融的拯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而随后鄂尔多斯楼市的崩盘,政府是重金救市?还是敢于壮士断腕?
·民间信贷,救还是不救?
鄂尔多斯的楼市泡沫破灭引起人们对整个中国楼市的思考。楼市泡沫的破灭,牵涉到国家命运。
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毁的是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中国政府应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如果楼市泡沫继续下去,崩盘是必然的,而且一旦中国楼市整体崩盘会比日本楼市崩盘毁灭程度更大,鄂尔多斯楼市是一个全新的楼市泡沫案例,它提醒了整个中国。
·房,买还是不买?
目前房价,已经在降了。相比2010年房市,现在入市是一个好时机。但房价还会降吗?降不下去怎么办?再涨起来怎么办?
买房者中还有一个群体很纠结,那就是高价预订的房,现在还没拿到钥匙,退不退呢?现在房价下跌,他们不得不算一笔帐,即使现在违约退房,被罚部分预售款,重新再房,都比以前划算。
其实,房子本来就是商品,是商品,价格就有升有降,这才是健康的市场经济。买卖要根据市场具体情况,理智权衡,综合考量,该出手时就出手。
现实生活中,助人为乐陷入尴尬,老人跌倒,是扶还是不扶,遇到伤者,是救还是不救?
·老人,扶还是不扶?
2011年11月28日,深圳市起草了《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助人行为原则上将被免责,并由被救助人承担举证责任,为社会热心人做好人好事解除“后顾之忧”。
但专家认为,要从根上解决“救还是不救,扶还是不扶”,应从更宏大视野里探寻问题根源,既要重塑社会道德,又要加强社会底层教育资源,提升民众素质,更要为底层民众提供健完的社会保障,让“徐老太们”解决看病交不起钱,不得不昧着良心冤枉好人的“后顾之忧”。
生活成本过高,压力太大,是逃离北上广,还是留下来?逃离之后,发现中小线城市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是继续留?还是再回北上广?
·北上广,逃还是留?
逃离“北上广”,回到中小城市的“逃离者”,发现自己在中小城市并不适应,中小城市做事更要讲人情拼关系,事业发展更难,价值观冲突更大,所以,不得不逃回“北上广”。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谁不向往好的生活环境?人才在城市之间自由流动,本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之所以被放大、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某种趋势,或许是因为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内心的共鸣。
一年一度的春节临近宣告春节即将到来,一票难求,通过黄牛党成本太高,但又思乡思亲情切,是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还是留在城里过一个寂寞的春节?
·春节,回不回家过年?
但是春运一票难求,路上实在艰辛,要不要回家看看,也成为部分游子的无奈。
其实,大家想回的不只是那个儿时的家,内心更渴望回到一个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故乡。这种关怀是从家庭开始的,渐至邻里、亲人、朋友、乡里、社区,然后是整个国家和天下。这才是中国人“过年回家”背后的真正文化意味。
很多农民工进城,治病成为难题。如果不及时进医院,怕小病变成大病,但治又贵没有医保。小病到底治不治?大病到底在城里治,还是回家乡治?回家成本高,但有人照顾还享受医保。
·农民工得病,看还是不看?
在城市里,成千上万的民工,也面临着这种艰难选择:由于工资少,看不起病,只好拖着,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去医院。去医院也让他们纠结:大城市看病要花大钱,有时候一花就是半年工钱,而且还不能报销。回家看病,能省不少钱。但病情拖不得,路上费用也不少。
近年来城市人口流动频繁,因各种原因异地居住的人们越来越多。异地医疗费用报销和医保关系转移等问题困扰着每个异地居住的人。
北京限车,但推广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一次电,不能跑多远,而且充电不方便,需要配备车库,但不限号,可以免除摇号之苦。电动汽车,到底买还是不卖?
·电能汽车,买还是弃?
纯电动轿车连小规模市场试用阶段都没经过,就推向市场,违反汽车工业发展规律。就全球看,目前也没有大规模推动纯电动轿车的成功案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借助政府补贴,让消费者做出不得不如此的选择,实际上是让消费者为新产品在实验阶段买单,为新产品产业化买单。其次,纯电动轿车,比混合动力轿车更加依赖基础设施的改进,北京市是建立了若干充电桩和充电站,但与纯电动轿车使用环境要求匹配吗?显然不匹配。
上大学曾经是多少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良机。但现在上大学后,找工作难,而且大学费又贵,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以后大学到底是上还是不上?
·书,读还是不读?
读书改变命运,曾是许多农村家庭子女坚守的信条。而如今在农村,这一信条正在受到挑战,贫家子弟纷纷选择辍学、外出打工,放弃读书这条向上攀跃、改变命运的途径。在这种社会现象的之下,其实是一种现实之下的无奈选择。无奈在哪里呢?首先是钱的问题,其次则是就业。
在就业上,“关系”重不重要?答案令人悲观。《人民日报》报道:8月初,江西庐山管理局在招聘考试中,11个岗位的笔试成绩第一名中,有5个是当地干部子女。而河北省盐山县则设立了一个名为“县长特别奖”的奖项。现实屡屡表明,求职者的个人能力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
猪肉价格飞涨,一斤涨到了十八块,超出了很多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底线。但作为家庭生活中的主要肉类,又必不可少。猪肉到底买还是不买?
·猪肉,吃还是不吃?
物价未来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再次推高物价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农产品季节性涨价、发达国家量化宽松预期增强、能源和资源品价格改革压力等。
今年9月下旬以来,作为农产品市场重要炒作题材的天气因素“退居二线”,欧债危机等宏观经济问题成为拖累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随着各国出台救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改善,大宗农产品供需偏紧的影响可能会再度突显,一些品种的价格也会逐渐收复“失地”。
国际油价升了,中国油价跟着升;国际油价掉了,中国油价仍在高位。油价调,则会缺油,不调,民众一片怨骂。到底油价该不该与国际接轨?
·油价,与国际接不接轨?
在成品油价改征途中,市场化、国际化一直是最大趋势。
中国的成品油价改,肇始于1998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的重组。此前,国内油价全由政府定价,调价一次则长期不变。在业内人士看来,2008年新机制实行三年来,成绩值得肯定:“此前,国际国内油价倒挂曾高达1000元/吨以上;在现行机制下,油价倒挂问题基本理顺,石油巨头意见颇大的炼厂亏损难题有所缓解”。
温州高利贷盛行,导致很多老板跑路。政府对地方金融的拯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而随后鄂尔多斯楼市的崩盘,政府是重金救市?还是敢于壮士断腕?
·民间信贷,救还是不救?
鄂尔多斯的楼市泡沫破灭引起人们对整个中国楼市的思考。楼市泡沫的破灭,牵涉到国家命运。
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毁的是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中国政府应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如果楼市泡沫继续下去,崩盘是必然的,而且一旦中国楼市整体崩盘会比日本楼市崩盘毁灭程度更大,鄂尔多斯楼市是一个全新的楼市泡沫案例,它提醒了整个中国。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