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2011-12-08 10:29:3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邓飞
这是发生在五十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
1961年春,饥饿肆虐城乡大地,我虽然不满十四岁,但有幸被大队提拔为龚家湾食堂管理员,迈进“干部”的行列。我之所以受重用,不是因为有什么后台,而是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小且聪明,算盘会拨“六归七二五除”,龙门阵会摆三国、水浒、西游记;二是我孑身一个孤儿,不可能往家里拐粮食,就算自己多吃一点,大家倒也放心。
我上任的龚家湾食堂所在地,离我家有五里路,是一个半高山村,有一百一十八口人。当时好口粮的标准是:整劳力一天四两包谷,妇女儿童有二三两不等。我因为是大队从外生产队派来的食堂管理员,享有一些“特权”,比如大队通知生产队干部晚上开会,队长会说:饿起肚子咋奈得活开会哟,煮点夜饭吃了去。于是每人不少于半斤粮食就下了肚。平时不开会,队长特许我晚上在食堂菜地里摘个南瓜煮了吃,日子因此过得还算滋润,小脸蛋便很快地长了一点肉。
一天,我看见一个头缠白布帕的人向食堂走来,在离我大约二十多米的地方站住脚,冲着我喊:“小戴管理员,请你把这个星期的口粮称给我!称好了放在院坝。”旁边的炊事员对我说,他叫谭远保,是个“大麻风”,你快些称了打发他走。我仔细观察这人,三十多岁,个子高高的,脸上肿得明晃晃的,好像没有眉毛。我进屋一翻帐,他每天四两,四七二斤八两。我用一只撮箕称好后放在院坝。他自己将粮食倒进一只小袋里取走了。
从此,我就认识了这个叫谭远保的“大麻风”,并从旁人口中了解到他的根底。
谭远保家里有妻子和三个孩子,成立食堂后不久,大概是1959年,他就得了“大麻风”病,面部开始浮肿,掉眉毛。但他心肠很好,唯恐将病传染给别人。他与别人说话,总是隔得远远的,对人家的小孩也是如此。从1959年起,他就不在生产队做活路,队上把一块两亩多的边坡地划给他自种自吃,于是他在地边搭了一个窝棚,吃住都在那里,老婆孩子仍住在家里,平时不相往来。
1959年夏收后,生产队决定不再给他称口粮。他情急之下提出条件:队里生产的粮食可以不分,但国家供应的粮食必须全数称给他。当时生产队没同意,认为他自产的粮食比其他社员多,可以不吃供应粮。一天,驻队干部王南云在路上与他不期而遇,谭远保破例不讲规矩,走上前欲抓住王干部的手,王吓得掉头就跑,最后只得答应将供应粮全数称给他。
后来我发现,在人人饿得面如菜色,总是上顿不接下顿的状况下,他家里老婆孩子似乎并不这样饥饿,脸上的颜色也比别人好得多。这个现象也曾引起另一个驻队干部张某的怀疑,他想,“大麻风”是个传染性很强的病症,他家的老婆孩子吃了他的粮食为什么不被传染呢?况且还听说,谭远保有时候偷偷溜回家同他老婆睡觉呢。他决定去谭远保的窝棚调查一个究竟。
那天,谭远保远远看见张某朝着窝棚走来。当张某走到窝棚一两丈远时,谭远保显得格外亲热,端了一条三支脚的板凳请他坐。张某一看,谭的脸上呈红肿状,眉毛几乎脱净留下了两道浅浅的青印;棚子里脏兮兮的,一只破砂锅里煮着一些不知名的草根根药,正冒着热气。棚子边上拴着一只母羊,两只羊羔正在吃奶;外边的空地上,还有两三只鸡在觅食。当时正是包谷快成熟的季节,谭远保热情地从地里掰了两个包谷坨,说要烧给张干部吃,张干部见他那邋遢样,如何敢吃,坐也没坐就溜之大吉了。
自此,谭远保过着自耕自收、自给自足的日子。他种的粮,养的羊,喂的鸡从来没有人偷,全是他自己和家人享用。一家子顺利地度过了饥荒年。
食堂下放后,生活逐渐好起来,我也离开了龚家湾。后来,听说谭远保的“大麻风”病好了,也有人说他是装病。不过他仍旧不愿在生产队干活,经常搞些“投机倒把”的买卖都是事实。
五十年过去了,偶尔听熟人说谭远保还健在,已经八十岁出头了。提起他,我心里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你说他是真病,为啥食堂一下放他就好了?你说他是装病,当年为啥他的脸上肿得明晃晃的,眉毛也没有了?于是我决定前去会他一会,解开这个困扰自己多年的“谜团”!
前年“五一”节,我前往阔别四十多年的那个山村。变化真大,公路通了,电话通了,电通了,电视机普及了,原来的低矮茅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砖混小楼房。
我问到谭远保家,看见他刚徒步从二十多里外的大昌回来,身体健旺,精神矍铄。我告诉他我是当年的小管理员,他一下子就想起来了,热情地招呼家人装烟泡茶。
提起当年的事,他爽朗地笑起来,讲道:“当时那么做,也是迫于无奈的下策!我饿得睡不着觉,就在寻思,怎样才能填饱肚子呢?既不能去偷,又不敢去抢,于是想起了装‘大麻风’,但是怎样才能使自己脸肿眉毛掉呢?偶然一次机会,我接触到野棉花(一种有毒的野生植物),手上肿了,从中得到启发,就采些野棉花在脸上反复搓揉,又痛又痒,脸很快地浮肿起来;眉毛我就用夹猪毛的夹子硬扯,长起来又扯。其实这是很痛苦的,但为了不挨饿,我只能横下心这么做。至于熬草药都是我做的假象,瞒过了驻队干部和社员,使我全家人基本上没挨着饿。话说回来,现在你就是每月给我千二八百,我也不愿再去装什么‘大麻风’!”
史海悠悠,沧桑巨变。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发生的别具特色的故事。它不是笑料,却发人深思。相信这种故事在今后将不再重演,记之留个纪念吧!
1961年春,饥饿肆虐城乡大地,我虽然不满十四岁,但有幸被大队提拔为龚家湾食堂管理员,迈进“干部”的行列。我之所以受重用,不是因为有什么后台,而是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小且聪明,算盘会拨“六归七二五除”,龙门阵会摆三国、水浒、西游记;二是我孑身一个孤儿,不可能往家里拐粮食,就算自己多吃一点,大家倒也放心。
我上任的龚家湾食堂所在地,离我家有五里路,是一个半高山村,有一百一十八口人。当时好口粮的标准是:整劳力一天四两包谷,妇女儿童有二三两不等。我因为是大队从外生产队派来的食堂管理员,享有一些“特权”,比如大队通知生产队干部晚上开会,队长会说:饿起肚子咋奈得活开会哟,煮点夜饭吃了去。于是每人不少于半斤粮食就下了肚。平时不开会,队长特许我晚上在食堂菜地里摘个南瓜煮了吃,日子因此过得还算滋润,小脸蛋便很快地长了一点肉。
一天,我看见一个头缠白布帕的人向食堂走来,在离我大约二十多米的地方站住脚,冲着我喊:“小戴管理员,请你把这个星期的口粮称给我!称好了放在院坝。”旁边的炊事员对我说,他叫谭远保,是个“大麻风”,你快些称了打发他走。我仔细观察这人,三十多岁,个子高高的,脸上肿得明晃晃的,好像没有眉毛。我进屋一翻帐,他每天四两,四七二斤八两。我用一只撮箕称好后放在院坝。他自己将粮食倒进一只小袋里取走了。
从此,我就认识了这个叫谭远保的“大麻风”,并从旁人口中了解到他的根底。
谭远保家里有妻子和三个孩子,成立食堂后不久,大概是1959年,他就得了“大麻风”病,面部开始浮肿,掉眉毛。但他心肠很好,唯恐将病传染给别人。他与别人说话,总是隔得远远的,对人家的小孩也是如此。从1959年起,他就不在生产队做活路,队上把一块两亩多的边坡地划给他自种自吃,于是他在地边搭了一个窝棚,吃住都在那里,老婆孩子仍住在家里,平时不相往来。
1959年夏收后,生产队决定不再给他称口粮。他情急之下提出条件:队里生产的粮食可以不分,但国家供应的粮食必须全数称给他。当时生产队没同意,认为他自产的粮食比其他社员多,可以不吃供应粮。一天,驻队干部王南云在路上与他不期而遇,谭远保破例不讲规矩,走上前欲抓住王干部的手,王吓得掉头就跑,最后只得答应将供应粮全数称给他。
后来我发现,在人人饿得面如菜色,总是上顿不接下顿的状况下,他家里老婆孩子似乎并不这样饥饿,脸上的颜色也比别人好得多。这个现象也曾引起另一个驻队干部张某的怀疑,他想,“大麻风”是个传染性很强的病症,他家的老婆孩子吃了他的粮食为什么不被传染呢?况且还听说,谭远保有时候偷偷溜回家同他老婆睡觉呢。他决定去谭远保的窝棚调查一个究竟。
那天,谭远保远远看见张某朝着窝棚走来。当张某走到窝棚一两丈远时,谭远保显得格外亲热,端了一条三支脚的板凳请他坐。张某一看,谭的脸上呈红肿状,眉毛几乎脱净留下了两道浅浅的青印;棚子里脏兮兮的,一只破砂锅里煮着一些不知名的草根根药,正冒着热气。棚子边上拴着一只母羊,两只羊羔正在吃奶;外边的空地上,还有两三只鸡在觅食。当时正是包谷快成熟的季节,谭远保热情地从地里掰了两个包谷坨,说要烧给张干部吃,张干部见他那邋遢样,如何敢吃,坐也没坐就溜之大吉了。
自此,谭远保过着自耕自收、自给自足的日子。他种的粮,养的羊,喂的鸡从来没有人偷,全是他自己和家人享用。一家子顺利地度过了饥荒年。
食堂下放后,生活逐渐好起来,我也离开了龚家湾。后来,听说谭远保的“大麻风”病好了,也有人说他是装病。不过他仍旧不愿在生产队干活,经常搞些“投机倒把”的买卖都是事实。
五十年过去了,偶尔听熟人说谭远保还健在,已经八十岁出头了。提起他,我心里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你说他是真病,为啥食堂一下放他就好了?你说他是装病,当年为啥他的脸上肿得明晃晃的,眉毛也没有了?于是我决定前去会他一会,解开这个困扰自己多年的“谜团”!
前年“五一”节,我前往阔别四十多年的那个山村。变化真大,公路通了,电话通了,电通了,电视机普及了,原来的低矮茅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砖混小楼房。
我问到谭远保家,看见他刚徒步从二十多里外的大昌回来,身体健旺,精神矍铄。我告诉他我是当年的小管理员,他一下子就想起来了,热情地招呼家人装烟泡茶。
提起当年的事,他爽朗地笑起来,讲道:“当时那么做,也是迫于无奈的下策!我饿得睡不着觉,就在寻思,怎样才能填饱肚子呢?既不能去偷,又不敢去抢,于是想起了装‘大麻风’,但是怎样才能使自己脸肿眉毛掉呢?偶然一次机会,我接触到野棉花(一种有毒的野生植物),手上肿了,从中得到启发,就采些野棉花在脸上反复搓揉,又痛又痒,脸很快地浮肿起来;眉毛我就用夹猪毛的夹子硬扯,长起来又扯。其实这是很痛苦的,但为了不挨饿,我只能横下心这么做。至于熬草药都是我做的假象,瞒过了驻队干部和社员,使我全家人基本上没挨着饿。话说回来,现在你就是每月给我千二八百,我也不愿再去装什么‘大麻风’!”
史海悠悠,沧桑巨变。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发生的别具特色的故事。它不是笑料,却发人深思。相信这种故事在今后将不再重演,记之留个纪念吧!
责任编辑:马尚田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