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陪审乐章青春律动
2011-06-14 14:11:4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吴敬刚 刘建国
盲乐师伶州鸠在《国语》中曾经说过:“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此处的“和”是音乐旋律的最高境界,亦是各种音调和谐统一的完美展现,而这种“和”恰好也是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所一直追求的工作目标。在人民陪审员选任的标准及模式上,山亭法院院长孙恒一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路。
“山亭法院要将大学生村官这一人才资源利用好、发挥好,为法院工作注入更强的活力,更大的动力”。孙恒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山亭法院始终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该院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陪审员的优势,坚持了“高、低、长、短”的陪审思路,让青春的音符在陪审台上活跃的跳动。
打造陪审“高”平台
“村里分来的大学生真好,这闺女把俺的烦心事全解决了,真不知该怎么感谢她呢”!家住西集镇马庄村的赵大娘逢人便夸西集法庭的陪审员张田。张田是山亭区2009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去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光荣的成为了一名陪审员。西集法庭办理赵大娘赡养纠纷案件的初始,就想到了大学专修心理学的张田,结果该案还真的让精通心理学的小张圆满完成了调解。
“现在的大学生村官陪审员素质高、知识丰富,而且领悟能力很强,他们陪审的案件效果确实不错”。山亭法院副院长满孝敏感慨的说道。为了让大学生村官陪审员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山亭法院专门量身打造了“专业+案件”的陪审模式,优先启用具有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陪审员参审涉及其自身专业方面的案件。
实行此种陪审模式后,大量涉及各种专业知识的案件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法官再也不用咨询他人关于案件中专业性问题的答案,适当减轻了法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也让村官陪审员与法官在庭审过程中配合更加默契,庭审节奏更加鲜明轻快。
敞开沟通“低”心窗
今年初春,山东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各地群众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农田灌溉。2月12日,山亭区西河岔村的王大嫂与王二嫂一边争吵,一边走进了法院。原来二人由于抽水灌溉麦地顺序问题引发了争执,两人决定前往法院讨个说法。立案庭的法官与双方进行了交流沟通,但任凭法官怎么劝说,二人均没有和好的意思。法官灵机一动,想到了在该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陪审员田丹。
王大嫂与王二嫂与田丹经常在村中见面,三人之间非常熟悉。田丹和两位大嫂拉起了家常,夸奖二人是村里孝敬老人的好儿媳,家庭关系也非常和睦,而且二人的孩子年龄相仿,平时都结伴上学放学,比亲兄弟还亲。听到这里王大嫂与王二嫂都出现了笑容。田丹趁机与双方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最终该案在立案前烟消云散。
“大学生村官陪审员来自基层、贴近群众,很多时候做起思想工作要比我们法院工作人员效果好”,山亭法院很多一线法官很有感触地对大学生村官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由于大学生村官陪审员充分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能够与群众敞开心窗进行面对面交流,所以很多案件能够以调解方式顺利结案,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双赢。
延长陪审“新干线”
张某与王某的离婚纠纷案件在法院立案后,一直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态势。为了有效缓和双方的矛盾,承办法官与陪审员徐闯进行沟通后,决定让徐闯充当双方的“协理员”,尽力挽救这段不幸的婚姻。徐闯担负起这项任务后,每天下班后都会抽出时间去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张某与王某终于被徐闯的诚心感动,双方一起到法院办理了撤诉手续,夫妻最终言归于好。
山亭法院为了切实解决群众诉讼难题,减少百姓诉讼负担及诉讼精力,专门延长了陪审时间,从制度上对诉讼与调解进行了“关口对接”,加强了诉讼前、中、后的调解力度,稳步推进协调“三步走”策略,适时将化解纠纷的“触角”进行了延伸,收到了良好的调解效果。
“每个案件的陪审工作都努力做到效果的最大优化,绝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刚刚办完立案手续后,立案庭工作人员董岩说。
陪审程序“短平快”
“谢谢法官和陪审员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将俺的救命钱送来”。躺在病床上的陈庆荣眼含泪水说道。原来陈大哥在一建筑工地打工受重伤,老板支付一部分医药费后再也不愿给钱,陈大哥万般无奈只能向山亭法院起诉。法院立案后迅速安排法官与陪审员前往老板家中调解该案,在法官的“法理”与陪审员“情理”的双重作用下,老板终于同意支付剩余费用。
“尽力缩短办案流程,让群众的利益迅速实现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山亭法院院长孙恒介绍,“陪审是最佳的选择路径,而‘陪调’更能实现走捷径的目的,百姓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5月17日上午,又一起离婚案件在山亭法院准备开庭,准备参审的大学生村官陪审员赵翠正在做开庭前的调解工作。看着她穿梭在当事人之间忙碌的身影,似乎陪审的青春音符跳动的更加欢快。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
“山亭法院要将大学生村官这一人才资源利用好、发挥好,为法院工作注入更强的活力,更大的动力”。孙恒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山亭法院始终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该院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陪审员的优势,坚持了“高、低、长、短”的陪审思路,让青春的音符在陪审台上活跃的跳动。
打造陪审“高”平台
“村里分来的大学生真好,这闺女把俺的烦心事全解决了,真不知该怎么感谢她呢”!家住西集镇马庄村的赵大娘逢人便夸西集法庭的陪审员张田。张田是山亭区2009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去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光荣的成为了一名陪审员。西集法庭办理赵大娘赡养纠纷案件的初始,就想到了大学专修心理学的张田,结果该案还真的让精通心理学的小张圆满完成了调解。
“现在的大学生村官陪审员素质高、知识丰富,而且领悟能力很强,他们陪审的案件效果确实不错”。山亭法院副院长满孝敏感慨的说道。为了让大学生村官陪审员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山亭法院专门量身打造了“专业+案件”的陪审模式,优先启用具有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陪审员参审涉及其自身专业方面的案件。
实行此种陪审模式后,大量涉及各种专业知识的案件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法官再也不用咨询他人关于案件中专业性问题的答案,适当减轻了法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也让村官陪审员与法官在庭审过程中配合更加默契,庭审节奏更加鲜明轻快。
敞开沟通“低”心窗
今年初春,山东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各地群众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农田灌溉。2月12日,山亭区西河岔村的王大嫂与王二嫂一边争吵,一边走进了法院。原来二人由于抽水灌溉麦地顺序问题引发了争执,两人决定前往法院讨个说法。立案庭的法官与双方进行了交流沟通,但任凭法官怎么劝说,二人均没有和好的意思。法官灵机一动,想到了在该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陪审员田丹。
王大嫂与王二嫂与田丹经常在村中见面,三人之间非常熟悉。田丹和两位大嫂拉起了家常,夸奖二人是村里孝敬老人的好儿媳,家庭关系也非常和睦,而且二人的孩子年龄相仿,平时都结伴上学放学,比亲兄弟还亲。听到这里王大嫂与王二嫂都出现了笑容。田丹趁机与双方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最终该案在立案前烟消云散。
“大学生村官陪审员来自基层、贴近群众,很多时候做起思想工作要比我们法院工作人员效果好”,山亭法院很多一线法官很有感触地对大学生村官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由于大学生村官陪审员充分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能够与群众敞开心窗进行面对面交流,所以很多案件能够以调解方式顺利结案,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双赢。
延长陪审“新干线”
张某与王某的离婚纠纷案件在法院立案后,一直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态势。为了有效缓和双方的矛盾,承办法官与陪审员徐闯进行沟通后,决定让徐闯充当双方的“协理员”,尽力挽救这段不幸的婚姻。徐闯担负起这项任务后,每天下班后都会抽出时间去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张某与王某终于被徐闯的诚心感动,双方一起到法院办理了撤诉手续,夫妻最终言归于好。
山亭法院为了切实解决群众诉讼难题,减少百姓诉讼负担及诉讼精力,专门延长了陪审时间,从制度上对诉讼与调解进行了“关口对接”,加强了诉讼前、中、后的调解力度,稳步推进协调“三步走”策略,适时将化解纠纷的“触角”进行了延伸,收到了良好的调解效果。
“每个案件的陪审工作都努力做到效果的最大优化,绝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刚刚办完立案手续后,立案庭工作人员董岩说。
陪审程序“短平快”
“谢谢法官和陪审员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将俺的救命钱送来”。躺在病床上的陈庆荣眼含泪水说道。原来陈大哥在一建筑工地打工受重伤,老板支付一部分医药费后再也不愿给钱,陈大哥万般无奈只能向山亭法院起诉。法院立案后迅速安排法官与陪审员前往老板家中调解该案,在法官的“法理”与陪审员“情理”的双重作用下,老板终于同意支付剩余费用。
“尽力缩短办案流程,让群众的利益迅速实现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山亭法院院长孙恒介绍,“陪审是最佳的选择路径,而‘陪调’更能实现走捷径的目的,百姓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5月17日上午,又一起离婚案件在山亭法院准备开庭,准备参审的大学生村官陪审员赵翠正在做开庭前的调解工作。看着她穿梭在当事人之间忙碌的身影,似乎陪审的青春音符跳动的更加欢快。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