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层法院院长的担当和情怀
——记湖南省宁乡县人民法院院长马贤兴
2011-04-14 14:34:42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刘舟舟 刘海涛 骆端
在云蒸雾绕的沩山旁,在九曲连环的沩水畔,宁乡,这方古老神奇的热土,孕育了蜀国丞相蒋琬、南宋礼部尚书易祓、清末刑部侍郎李新庄、民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向哲浚以及新中国法律制度奠基人何叔衡、刘少奇、谢觉哉等众多法治人物。追怀先贤遗风,探寻法治渊源,凝注社会关怀,使得多年从事政法工作、现任宁乡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的马贤兴感到了更多责任、更多担当。2007年,他在全国政法系统首倡“心态建设”,并持之以恒地在工作中践行实验,在工作外沉思、建言、呼吁、传播。“心态建设”的理念经马贤兴倡导、丰满和完善,从法院涵盖到各行各业,从宁乡辐射至全国,引发了社会追求理性平和心态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追捧,两会代表提出议案,呼吁应注重良好心态的培育和引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更站在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提出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
用心应对:全国首倡心态建设
马贤兴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山里长大,目睹了太多普通百姓的辛酸和操劳,体会过弱势者诉求无门、维权无路的隐忍和愤懑,心底便烙上了对群众的悲悯,正是这份柔软的情愫,使他在以后的职业旅途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想方设法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一路走来,他当过老师,做过银行职员,考进法院,并从普通工作人员慢慢成长为一名重任在肩的基层法院院长。
领导着近170余名干警,服务着130余万群众,一边是当事人对法院工作不尽满意,对法官工作不完全认同,对司法公正有惯性的负面揣测,司法公信力难以提升;一边是自己和同事法官们常年通过加班加点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经济待遇、政治待遇与工作付出严重脱节,职业风险大,职业保障不健全,心理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2006年12月的干职工健康检查数据显示, 92%的干警或多或少患病,其中3名干警被确诊为癌症,剩余8%的干警也处于亚健康警戒线,从2001年到2006年,共有4名在职干警患病死亡,让马贤兴深感不安,屡见报端的法官、检察官、警察自杀的悲剧更是令马贤兴痛心疾首。
如何解决法官队伍乃至整个政法职业队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引导民众心态,创造良好司法环境?马贤兴反复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工作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论述,提出“心态建设”这个答案,认为必须在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心态建设。并初步形成了通过国家、社会、行业、单位、家庭进行组织带动,引导社会成员个体养成,使社会成员拥有积极向上、阳光坦诚、乐观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心态模式,最终达成团队与社会的进取、诚信、健康与和谐的社会心理状态的构想。
2007年初,马贤兴在全国政法系统率先提出“心态建设”,开始在宁乡县法院推行实践,设立了法院系统首家“法官心态建设办公室”和“法官关爱中心”,从2008年起,按照“司法形象与法官心态建设年”、“司法责任与法官心态建设年”、“司法和谐与心态建设年”、“司法良知与心态建设年”等主题逐年推进心态建设。
用心推进:激发队伍优秀品质
心态建设虽然也不排斥组织的工作和力量,但更注重个体的自我修正、自我改造、自我修养、自我升华、自我超越。宁乡法院“心态建设”活动有条不紊地推进、开展、深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法官们奋发进取、敬业奉献、快乐工作、愉快生活、珍爱生命、打造健康等积极阳光的心态,达到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用健康的协调统一,以此促进法院和法官的司法形象的改变和提升。
马贤兴结合自己长期的司法实践以及长期深入调研的一手资料,从120多个案例入手,撰写了31万字的《法官心态建设漫谈》,用概念、案例、哲学故事和现实分析提出法院要确立七个理念——公平正义、良知、司法为民、大局意识、廉洁、和谐、人生观与幸福观 ;解决九个问题——如何对待工作、自我、他人、当事人、社会、权力、监督和批评、得失和困难。2009年、2010年又相继出版了《政法职业心态漫谈》和《职业人生与心态建设》两本专著,为“心态建设”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活动推进、人文关爱、教育疏导、优化环境、重视细节等有效方式,在全院上下营造以人为本、注重人性的氛围,使干警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爱,增进与领导、同事的情感交流,在娱乐和锻炼中舒缓压力,宣泄不良情绪,不断提升自我内心修养,以个体的内在和谐来促成集体乃至社会的整体和谐。
善因终将结出善果,2008年,宁乡法院共审结刑事、民商事、行政纠纷等各类案件2772件,结案率96.35%,收案数同比上升17.6%,结案数同比上升36.42%,法定期限结案率100%。共受理执行案件1682件,执结1579件,执结标的2.6亿元,执结率93.88%执行案件收、结案数同比上升55.86%、39.88%。收、结案数创历史新高,无一超审限案件,取得宁乡法院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各项工作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干警中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多了,生病的人少了;欢声笑语多了,牢骚埋怨少了;工作积极性高了,消极怠工的少了;主动服务意识强了,冷硬横推的少了。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曾经精神崩溃的癌症患者成了游泳冠军,曾经自叹为“废人”的法警成了办案标兵。接下来的几年,宁乡法院收结案数连续创下历史新高,并先后荣获7项国家级、12项省级、100余项市县级荣誉称号。
用心担当: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马贤兴倡导法官在诉讼环境和调解语言上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冷冰冰的法律变得温暖,让直愣愣的程序富有人情味。宁乡法院的立案庭、调解室布置得简洁温馨,打理得窗明几净,盆栽郁郁葱葱,工作人员笑靥怡人。调解室内墙、审判庭外墙上也悬挂着“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忍一时风清云淡,退一步海阔天空”等有利于宽心和调解的民间谚语、俗语。每个来宁乡法院的诉讼当事人,都会从立案庭法官的手中,领到一本《和谐诉讼好心态》小手册。手册上除了诉讼流程等告知事项,还印有马贤兴亲自挑选出来的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和朗朗上口的法谚,引导当事人以和为贵,理性诉讼,作为对当事人的温馨提示。
2010年七月,宁乡法院正式启动“法官开放日”活动,设定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法院开放日”,让辖区群众零距离接触法院,零距离感知法官的工作,了解基本的审判流程,促进群众对法官、法院的了解和监督,增进社会对法官的理解、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支持,拉近司法审判与人民群众的距离。通过“法院开放日”,宁乡法院积极向社会大众传达“和谐诉讼”理念,营造和谐诉讼氛围。
通过活动的不断推进,法官们纷纷反映,当事人的调解意愿增强了,在调解中走死胡同、钻牛角尖的情况少了,双方当事人相互理解、主动退让的比例高了。几年来,宁乡法院民商事案件审判调解率一直55%以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一直在95%以上,2010年花明楼法庭的调解率更是高达81.06%。宁乡法院的司法形象、司法公信力稳步提升,在群众心中,法官是受尊重、值得信赖的人,法院是主持公道的地方,宁乡法院的工作报告连年获得人大全票通过。
马贤兴的“心态建设”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长沙市委政法委和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等上级机关和领导的积极肯定和悉心关怀。新华社《半月谈》、《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新华网、人民网、法制网、 中国法院网等权威主流媒体均多次予以专题报道,进行充分推介。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于2010年10月作出在全市法院开展心态建设的决定,宁乡县正式将心态建设工作纳入党员干部教育体系。
用心布道:建言“心灵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对“心态建设”的认同和好评给马贤兴带来了极高的声誉,他先后受聘担任湖南省省情与对策研究专家、中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长沙理工大学法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他受邀参加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作了《心态建设的提出、定位和科学推进》的专题学术报告,与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转型期的社会建设与国民心态问题;他在湖南省第二届“法治政府·南岳论坛”上作题为《服务型政府的心态建设及其对社会心态的影响》的主题发言,与数百名政府官员和法学专家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但马贤兴志不在此,他心中装载不是名利,也不仅仅只有自己的干警、辖区群众以及法院的全盘工作,媒体热炒的福建南平砍杀幼童惨案、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女博士自杀事件、杨佳袭警案等恶性事件令他寝食难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马贤兴丝毫不敢放慢前行的脚步。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阶层分化加剧、矛盾集中凸显、心理极度脆弱的社会现状,马贤兴针对不同群体的心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只有正确看待,才能正确应对,随着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心态建设的独立价值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势将越来越重要,加强全民“心态建设”已刻不容缓。
马贤兴积极向社会呼吁、传播心态建设,倡导“心灵治安综合治理”。他根据公务员、教师、学生、医生、军人、社区群众等不同群体讲解心态建设,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大等知名高校,国家法官学院、湖南省高级法院以及长沙市政法领导干部培训班,上海、辽宁、河南、吐鲁番、广东等政法单位,宁乡县多家机关、社区以及中小学举办“心态建设”专题讲座50余场,受众15000余人;他将研究著作作为“法院开放日”的赠阅读物,私人免费赠送给参观群众2000余册;他积极撰文从心态建设的角度维护国家的大政方针、关注社稷民生、分析富士康连续跳楼事件、抨击抢盐行为……有读者给他写信,有听众给他留言,有网友在论坛跟帖,有全国各地的人与他联系探讨心态建设话题,甚至有社区大妈天不亮就守在法院门口等着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仅仅为了看一眼传说中的马贤兴。
后记
质朴的马贤兴得知自己被评为2010年度湖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的时候,正在伏案工作,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惊喜。笔者采访获奖感言,他还是那句话:“有一天,大家都自觉地参与到心态建设中了,个体是健康幸福的,国家是和谐强盛的,不需要我再来说这个事情了,大家都不记得我这个首倡者了,那就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用心应对:全国首倡心态建设
马贤兴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山里长大,目睹了太多普通百姓的辛酸和操劳,体会过弱势者诉求无门、维权无路的隐忍和愤懑,心底便烙上了对群众的悲悯,正是这份柔软的情愫,使他在以后的职业旅途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想方设法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一路走来,他当过老师,做过银行职员,考进法院,并从普通工作人员慢慢成长为一名重任在肩的基层法院院长。
领导着近170余名干警,服务着130余万群众,一边是当事人对法院工作不尽满意,对法官工作不完全认同,对司法公正有惯性的负面揣测,司法公信力难以提升;一边是自己和同事法官们常年通过加班加点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经济待遇、政治待遇与工作付出严重脱节,职业风险大,职业保障不健全,心理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2006年12月的干职工健康检查数据显示, 92%的干警或多或少患病,其中3名干警被确诊为癌症,剩余8%的干警也处于亚健康警戒线,从2001年到2006年,共有4名在职干警患病死亡,让马贤兴深感不安,屡见报端的法官、检察官、警察自杀的悲剧更是令马贤兴痛心疾首。
如何解决法官队伍乃至整个政法职业队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引导民众心态,创造良好司法环境?马贤兴反复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工作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论述,提出“心态建设”这个答案,认为必须在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心态建设。并初步形成了通过国家、社会、行业、单位、家庭进行组织带动,引导社会成员个体养成,使社会成员拥有积极向上、阳光坦诚、乐观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心态模式,最终达成团队与社会的进取、诚信、健康与和谐的社会心理状态的构想。
2007年初,马贤兴在全国政法系统率先提出“心态建设”,开始在宁乡县法院推行实践,设立了法院系统首家“法官心态建设办公室”和“法官关爱中心”,从2008年起,按照“司法形象与法官心态建设年”、“司法责任与法官心态建设年”、“司法和谐与心态建设年”、“司法良知与心态建设年”等主题逐年推进心态建设。
用心推进:激发队伍优秀品质
心态建设虽然也不排斥组织的工作和力量,但更注重个体的自我修正、自我改造、自我修养、自我升华、自我超越。宁乡法院“心态建设”活动有条不紊地推进、开展、深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法官们奋发进取、敬业奉献、快乐工作、愉快生活、珍爱生命、打造健康等积极阳光的心态,达到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用健康的协调统一,以此促进法院和法官的司法形象的改变和提升。
马贤兴结合自己长期的司法实践以及长期深入调研的一手资料,从120多个案例入手,撰写了31万字的《法官心态建设漫谈》,用概念、案例、哲学故事和现实分析提出法院要确立七个理念——公平正义、良知、司法为民、大局意识、廉洁、和谐、人生观与幸福观 ;解决九个问题——如何对待工作、自我、他人、当事人、社会、权力、监督和批评、得失和困难。2009年、2010年又相继出版了《政法职业心态漫谈》和《职业人生与心态建设》两本专著,为“心态建设”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活动推进、人文关爱、教育疏导、优化环境、重视细节等有效方式,在全院上下营造以人为本、注重人性的氛围,使干警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爱,增进与领导、同事的情感交流,在娱乐和锻炼中舒缓压力,宣泄不良情绪,不断提升自我内心修养,以个体的内在和谐来促成集体乃至社会的整体和谐。
善因终将结出善果,2008年,宁乡法院共审结刑事、民商事、行政纠纷等各类案件2772件,结案率96.35%,收案数同比上升17.6%,结案数同比上升36.42%,法定期限结案率100%。共受理执行案件1682件,执结1579件,执结标的2.6亿元,执结率93.88%执行案件收、结案数同比上升55.86%、39.88%。收、结案数创历史新高,无一超审限案件,取得宁乡法院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各项工作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干警中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多了,生病的人少了;欢声笑语多了,牢骚埋怨少了;工作积极性高了,消极怠工的少了;主动服务意识强了,冷硬横推的少了。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曾经精神崩溃的癌症患者成了游泳冠军,曾经自叹为“废人”的法警成了办案标兵。接下来的几年,宁乡法院收结案数连续创下历史新高,并先后荣获7项国家级、12项省级、100余项市县级荣誉称号。
用心担当: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马贤兴倡导法官在诉讼环境和调解语言上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冷冰冰的法律变得温暖,让直愣愣的程序富有人情味。宁乡法院的立案庭、调解室布置得简洁温馨,打理得窗明几净,盆栽郁郁葱葱,工作人员笑靥怡人。调解室内墙、审判庭外墙上也悬挂着“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忍一时风清云淡,退一步海阔天空”等有利于宽心和调解的民间谚语、俗语。每个来宁乡法院的诉讼当事人,都会从立案庭法官的手中,领到一本《和谐诉讼好心态》小手册。手册上除了诉讼流程等告知事项,还印有马贤兴亲自挑选出来的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和朗朗上口的法谚,引导当事人以和为贵,理性诉讼,作为对当事人的温馨提示。
2010年七月,宁乡法院正式启动“法官开放日”活动,设定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法院开放日”,让辖区群众零距离接触法院,零距离感知法官的工作,了解基本的审判流程,促进群众对法官、法院的了解和监督,增进社会对法官的理解、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支持,拉近司法审判与人民群众的距离。通过“法院开放日”,宁乡法院积极向社会大众传达“和谐诉讼”理念,营造和谐诉讼氛围。
通过活动的不断推进,法官们纷纷反映,当事人的调解意愿增强了,在调解中走死胡同、钻牛角尖的情况少了,双方当事人相互理解、主动退让的比例高了。几年来,宁乡法院民商事案件审判调解率一直55%以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一直在95%以上,2010年花明楼法庭的调解率更是高达81.06%。宁乡法院的司法形象、司法公信力稳步提升,在群众心中,法官是受尊重、值得信赖的人,法院是主持公道的地方,宁乡法院的工作报告连年获得人大全票通过。
马贤兴的“心态建设”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长沙市委政法委和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等上级机关和领导的积极肯定和悉心关怀。新华社《半月谈》、《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新华网、人民网、法制网、 中国法院网等权威主流媒体均多次予以专题报道,进行充分推介。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于2010年10月作出在全市法院开展心态建设的决定,宁乡县正式将心态建设工作纳入党员干部教育体系。
用心布道:建言“心灵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对“心态建设”的认同和好评给马贤兴带来了极高的声誉,他先后受聘担任湖南省省情与对策研究专家、中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长沙理工大学法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他受邀参加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作了《心态建设的提出、定位和科学推进》的专题学术报告,与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转型期的社会建设与国民心态问题;他在湖南省第二届“法治政府·南岳论坛”上作题为《服务型政府的心态建设及其对社会心态的影响》的主题发言,与数百名政府官员和法学专家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但马贤兴志不在此,他心中装载不是名利,也不仅仅只有自己的干警、辖区群众以及法院的全盘工作,媒体热炒的福建南平砍杀幼童惨案、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女博士自杀事件、杨佳袭警案等恶性事件令他寝食难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马贤兴丝毫不敢放慢前行的脚步。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阶层分化加剧、矛盾集中凸显、心理极度脆弱的社会现状,马贤兴针对不同群体的心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只有正确看待,才能正确应对,随着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心态建设的独立价值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势将越来越重要,加强全民“心态建设”已刻不容缓。
马贤兴积极向社会呼吁、传播心态建设,倡导“心灵治安综合治理”。他根据公务员、教师、学生、医生、军人、社区群众等不同群体讲解心态建设,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大等知名高校,国家法官学院、湖南省高级法院以及长沙市政法领导干部培训班,上海、辽宁、河南、吐鲁番、广东等政法单位,宁乡县多家机关、社区以及中小学举办“心态建设”专题讲座50余场,受众15000余人;他将研究著作作为“法院开放日”的赠阅读物,私人免费赠送给参观群众2000余册;他积极撰文从心态建设的角度维护国家的大政方针、关注社稷民生、分析富士康连续跳楼事件、抨击抢盐行为……有读者给他写信,有听众给他留言,有网友在论坛跟帖,有全国各地的人与他联系探讨心态建设话题,甚至有社区大妈天不亮就守在法院门口等着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仅仅为了看一眼传说中的马贤兴。
后记
质朴的马贤兴得知自己被评为2010年度湖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的时候,正在伏案工作,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惊喜。笔者采访获奖感言,他还是那句话:“有一天,大家都自觉地参与到心态建设中了,个体是健康幸福的,国家是和谐强盛的,不需要我再来说这个事情了,大家都不记得我这个首倡者了,那就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责任编辑:张晶晶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