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法官如何尽快适应审判角色
2010-09-13 16:00:19 | 来源:中国法院网北京频道 | 作者:梅宇
现在的审判形势对于青年法官来说,要讨论的应该是如何立即适应审判角色的问题。因为大量的案件压力、当事人的诉讼期待都不允许青年法官有太长时间的岗位适应期,只要你走上这一岗位,就应当迫使自己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我想尽快适应审判角色,应当做到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
一、学习
处处留心皆学问,审判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更需要我们有技巧、有侧重、持续性地进行学习,确保实践中做到程序能够符合规范、理论功底满足需要实践需要、司法理念更得上时代形势。
(一)学习的内容
1、诉讼程序及审判专业的法律、司法解释及相关法理毋庸质疑是学习的重点。在这方面,现在的青年法官都比较专长,限于篇幅不展开说,只谈一点体会,即从案例入手学习审判专业所涉的有关法律、司法解释,可以有效克服工学矛盾,又得所学有所用。
2、审判能力。庭审驾驭能力、文书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是需要学习和实践来提高。如怎么和当事人打电话?用什么句式?用什么腔调等等。比如,到农村去调查,怎样打开话题就是学问。我们往往习惯于直接了当,到了现场即亮明身份进入正题,但很多时候这在农村并行不通。
例如,我曾到某村村委会与该村近20名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一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的相关情况。因承包人合同到期后拒不交还土地,致使村委会错失新的投资机会,因而村民意见非常大,也十分关注该案的审理结果。为使座谈顺利进行,我确立了由法院官主导的思路,即先由我根据案件的争议焦点对村民代表进行提问,其后再让村民代表补充发言。于是,在座谈会开始我便清楚地向村民解释了自己的来意以及座谈会的流程。其后,我便向参与座谈的前任老支书开始了询问。可能是出于职业的习惯,几个问题过后我便开始了追问,老支书开始有点支吾,但我没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很快,其他村民代表打断了我的发问,问我来村委会到底是座谈了解村民的意见还是审问村民,并责备我把老支书吓坏了。我说来就是听取村民意见的,只不过为了避免现场秩序过于混乱,需要控制发言顺序。但村民代表们都不乐意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批评上我了。一看这情况,我及时调整思路,首先舒缓了一下自己说话的语气,其次,先让有意见的部分村民代表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再根据案件审理需要询问了有关村民的意见。这样,座谈会才算顺利结束了。
举这个例子就想说明,现在我们这些青年法官,因为直接从校门迈入法院门,缺乏对基层、农村工作的了解,社会阅历也相对不足,在实践中往往显得“学院气”十足,很难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因此,要通过实践尽快了解辖区社情民意,学会说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用群众接受的方式开展沟通和交流,提高自身的群众工作能力。
3、国情、市情与区情。审判活动不是单纯的法律适用活动,而是定纷止争、化解纠纷的司法行为。因此,在办案过程中不能就案办案,而是要牢固树立“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的宗旨意识。这要求我们在审判过程中,不局限于案件的事实,而应充分了解相关的国情、市情和区情。而这些信息的了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注重日常积累。因此,大家平时应注意多读党报党刊,多看当地电视新闻,了解北京市及所在辖区的发展大局,增强自己的政策分析能力和利益平衡能力。
4、心理洞察能力。青年法官往往有这样的困惑,类似的案件自己做了半天调解工作就是调不下来,但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却总能恰到好处地促成双方调解解决纠纷。我想其中的症结在于青年法官较之老法官,对当事人的心理洞察能力较弱。诉讼中当事人的心理始终处于微妙的变化过程,如果能够准确洞察和把握当事人的诉讼预期,适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引导其分析利弊,最终比较容易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因此,青年法官可以多观摩老法官调解、多向老法官请求,并在审判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洞察能力和调解能力。
(二)学习的方法
1、从书本中学。理论学习不能放松,现在新类型案件、复杂疑难案件层出不穷,单纯查找法条,或依赖经验,很难寻找到解决的方法,有的时候甚至觉得无从下手,而这时往往需要运用法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寻求解决知道;理论学习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广博。现在因为办案压力大,大家往往只有时间来速览一下自己审判专业范围内的案例、专著,但现在案件中刑、民、行交叉的情形也不在少数,因此,完全有必要关注其他专业的审判实践做法、原则和理念。另外,大家还应当尽可能了解也审判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如,商事法官就应当对于商业规则、公司治理、证券、票据业务知识等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在专业案件审理中不出现事实认识的偏差。
2、从实践中学。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注意点滴积累,尽早谋划。比如在做书记员的实践过程,就可以作好法官工作的相关知识储备:从庭审记录中学习庭审驾驭技巧,从合议记录中锻炼认定事实和证据的能力,从裁判文书校对工作从学习裁判文书制作技术要求;在综合部门的,也可也从实践中积累、总结经营。比如,整理、汇编优秀法官先进事迹、撰写全院工作总结时,了解、学习审判方法、审判技巧以及审判管理举措等等。
3、从社会中学。要善于观察社会,了解各阶层的群众,熟悉他们的喜怒哀乐,增强阅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在办案中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用群众信得过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
二、思考
在实践中, 应当始终保持思考的头脑,对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定要进行深入思考。青年法官在办案初始往往一遇到问题不假思索地就问他人,寻求答案。久而久之,形成依赖,自己独立思考和决断的能力就难以提高。遇到问题首先应当自己思考,通过查找案例、论文寻求答案,形成自己的意见后再向庭长或其他老审判员请教,求证自己思路是否正确。
思考问题的角度应当全面,除了从案件审理的角度思考双方可能采取的诉辩意见以及案件的争议焦点以外,还应学会从当事人及代理律师的角度来思考其诉讼预期以及为实现诉讼目的可能采取的诉讼手段。这样可以增强对恶意诉讼、虚假诉讼以及当事人的“隐性诉求”的辨别能力。
三、实践
1、要有把自己扔进游泳池的勇气和魄力。青年法官在最初办案的时候,总是不自信,几乎做什么事都需要问过老法官后才敢去做。尽管,院里为初任法官安排了一定时间的工作和心理适应期,但大家最终还是要自己独立办案,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建议大家要有主动扔掉“拐杖”的勇气,大胆地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在失败和挫折中不断成熟。但大胆不意味着盲目行为,一定要认真、精心地做好每一项准备工作。
2、要自己抓住一切实践、锻炼的机会。有的同志总是抱怨为什么自己的工作比别人多。实际上,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抱怨,在自己有精力的时候,多做一些工作,完全是为自己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比如,有的同志在预备法官实习的时候,以工作忙为由不认真完成庭审提纲、裁判文书撰写等任务,而是直接拿指导教师的文书当自己的作业上交。这些同志看是为自己节省了时间,实际上是把学习、锻炼的机会往外推,等到了自己独立办案的时候才“书到用时方恨少。” 因此,大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应当抓住如撰写信息、案件外宣稿件以及组织集体活动等一切机会来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要学会总结和调整工作方法。审判工作需要良好的统筹能力。大家应当注意留心观察和学习其他同事的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如记工作日志,每天梳理要做的工作和已完成的工作,并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
一、学习
处处留心皆学问,审判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更需要我们有技巧、有侧重、持续性地进行学习,确保实践中做到程序能够符合规范、理论功底满足需要实践需要、司法理念更得上时代形势。
(一)学习的内容
1、诉讼程序及审判专业的法律、司法解释及相关法理毋庸质疑是学习的重点。在这方面,现在的青年法官都比较专长,限于篇幅不展开说,只谈一点体会,即从案例入手学习审判专业所涉的有关法律、司法解释,可以有效克服工学矛盾,又得所学有所用。
2、审判能力。庭审驾驭能力、文书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是需要学习和实践来提高。如怎么和当事人打电话?用什么句式?用什么腔调等等。比如,到农村去调查,怎样打开话题就是学问。我们往往习惯于直接了当,到了现场即亮明身份进入正题,但很多时候这在农村并行不通。
例如,我曾到某村村委会与该村近20名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一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的相关情况。因承包人合同到期后拒不交还土地,致使村委会错失新的投资机会,因而村民意见非常大,也十分关注该案的审理结果。为使座谈顺利进行,我确立了由法院官主导的思路,即先由我根据案件的争议焦点对村民代表进行提问,其后再让村民代表补充发言。于是,在座谈会开始我便清楚地向村民解释了自己的来意以及座谈会的流程。其后,我便向参与座谈的前任老支书开始了询问。可能是出于职业的习惯,几个问题过后我便开始了追问,老支书开始有点支吾,但我没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很快,其他村民代表打断了我的发问,问我来村委会到底是座谈了解村民的意见还是审问村民,并责备我把老支书吓坏了。我说来就是听取村民意见的,只不过为了避免现场秩序过于混乱,需要控制发言顺序。但村民代表们都不乐意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批评上我了。一看这情况,我及时调整思路,首先舒缓了一下自己说话的语气,其次,先让有意见的部分村民代表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再根据案件审理需要询问了有关村民的意见。这样,座谈会才算顺利结束了。
举这个例子就想说明,现在我们这些青年法官,因为直接从校门迈入法院门,缺乏对基层、农村工作的了解,社会阅历也相对不足,在实践中往往显得“学院气”十足,很难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因此,要通过实践尽快了解辖区社情民意,学会说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用群众接受的方式开展沟通和交流,提高自身的群众工作能力。
3、国情、市情与区情。审判活动不是单纯的法律适用活动,而是定纷止争、化解纠纷的司法行为。因此,在办案过程中不能就案办案,而是要牢固树立“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的宗旨意识。这要求我们在审判过程中,不局限于案件的事实,而应充分了解相关的国情、市情和区情。而这些信息的了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注重日常积累。因此,大家平时应注意多读党报党刊,多看当地电视新闻,了解北京市及所在辖区的发展大局,增强自己的政策分析能力和利益平衡能力。
4、心理洞察能力。青年法官往往有这样的困惑,类似的案件自己做了半天调解工作就是调不下来,但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却总能恰到好处地促成双方调解解决纠纷。我想其中的症结在于青年法官较之老法官,对当事人的心理洞察能力较弱。诉讼中当事人的心理始终处于微妙的变化过程,如果能够准确洞察和把握当事人的诉讼预期,适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引导其分析利弊,最终比较容易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因此,青年法官可以多观摩老法官调解、多向老法官请求,并在审判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洞察能力和调解能力。
(二)学习的方法
1、从书本中学。理论学习不能放松,现在新类型案件、复杂疑难案件层出不穷,单纯查找法条,或依赖经验,很难寻找到解决的方法,有的时候甚至觉得无从下手,而这时往往需要运用法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寻求解决知道;理论学习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广博。现在因为办案压力大,大家往往只有时间来速览一下自己审判专业范围内的案例、专著,但现在案件中刑、民、行交叉的情形也不在少数,因此,完全有必要关注其他专业的审判实践做法、原则和理念。另外,大家还应当尽可能了解也审判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如,商事法官就应当对于商业规则、公司治理、证券、票据业务知识等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在专业案件审理中不出现事实认识的偏差。
2、从实践中学。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注意点滴积累,尽早谋划。比如在做书记员的实践过程,就可以作好法官工作的相关知识储备:从庭审记录中学习庭审驾驭技巧,从合议记录中锻炼认定事实和证据的能力,从裁判文书校对工作从学习裁判文书制作技术要求;在综合部门的,也可也从实践中积累、总结经营。比如,整理、汇编优秀法官先进事迹、撰写全院工作总结时,了解、学习审判方法、审判技巧以及审判管理举措等等。
3、从社会中学。要善于观察社会,了解各阶层的群众,熟悉他们的喜怒哀乐,增强阅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在办案中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用群众信得过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
二、思考
在实践中, 应当始终保持思考的头脑,对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定要进行深入思考。青年法官在办案初始往往一遇到问题不假思索地就问他人,寻求答案。久而久之,形成依赖,自己独立思考和决断的能力就难以提高。遇到问题首先应当自己思考,通过查找案例、论文寻求答案,形成自己的意见后再向庭长或其他老审判员请教,求证自己思路是否正确。
思考问题的角度应当全面,除了从案件审理的角度思考双方可能采取的诉辩意见以及案件的争议焦点以外,还应学会从当事人及代理律师的角度来思考其诉讼预期以及为实现诉讼目的可能采取的诉讼手段。这样可以增强对恶意诉讼、虚假诉讼以及当事人的“隐性诉求”的辨别能力。
三、实践
1、要有把自己扔进游泳池的勇气和魄力。青年法官在最初办案的时候,总是不自信,几乎做什么事都需要问过老法官后才敢去做。尽管,院里为初任法官安排了一定时间的工作和心理适应期,但大家最终还是要自己独立办案,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建议大家要有主动扔掉“拐杖”的勇气,大胆地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在失败和挫折中不断成熟。但大胆不意味着盲目行为,一定要认真、精心地做好每一项准备工作。
2、要自己抓住一切实践、锻炼的机会。有的同志总是抱怨为什么自己的工作比别人多。实际上,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抱怨,在自己有精力的时候,多做一些工作,完全是为自己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比如,有的同志在预备法官实习的时候,以工作忙为由不认真完成庭审提纲、裁判文书撰写等任务,而是直接拿指导教师的文书当自己的作业上交。这些同志看是为自己节省了时间,实际上是把学习、锻炼的机会往外推,等到了自己独立办案的时候才“书到用时方恨少。” 因此,大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应当抓住如撰写信息、案件外宣稿件以及组织集体活动等一切机会来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要学会总结和调整工作方法。审判工作需要良好的统筹能力。大家应当注意留心观察和学习其他同事的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如记工作日志,每天梳理要做的工作和已完成的工作,并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