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下沉”落实处 法槌回荡山水间
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百名法官巡回审判亮出司法为民画卷
2010-08-20 07:38:01 | 来源:中国法院网宣威频道 | 作者:张选仁
  • 校园宽敞好旁听
  • 格宜法庭巡回现场
  • 倘塘法庭巡回现场
  • 跋山涉水为棵白杨树
  • 巡回审判现场
  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一年前曾经以“宣威模式”的司法救助创新而唱响全国。如今,他们又借助“创先争优”的载体,在六千余平方公里的辖区土地上亮出“法官三下沉,一村一巡回,情解千家结,法暖万民心”的画卷。

            法官下沉贴民心

  “法官三下沉,一村一巡回”是宣威市人民法院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量身打造的“三明四进六个一”的便民服务工程:即“明确巡回审判办案地点,明确巡回审判适用程序,明确巡回审判案件的范围”。在三明确的基础上实行,“法进农家、法进校园、法进社区、法进工厂”,最终在全市26个乡镇街道356个村委会实现“一个乡镇街道有一个巡回审判工作站,一个村委会有一名诉讼信息员,一个村委会每年有一次巡回审判、一次执行活动、一次较大影响的法治宣传活动、一次人民调解员培训活动”。落脚点在于“院领导沉下去、院机关部门沉下去、法官沉下去”以缩短法官与百姓的距离,把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诉讼困难留给法官、方便实惠让给百姓。达到“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使其法官在阳光作业下保障“公正廉洁执法”。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宣威市人民法院成立了以党组书记、院长刘建刚为组长,四名副院长为副组长,各部门正职为成员的巡回审判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院长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与法庭定点挂钩、分片包干。在组织落实的基础上,在原有办公经费的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每件巡回审理的案件补助300元。同时要求每周都有领导小组成员带头下乡,并有日志记载。凡属巡回审理的案件,要有开庭地基层组织签章证明方能交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

  宣威“法官三下沉,一村一巡回”效果如何?还是让我们听听百姓的的声音。

            如今山高法官近

   在格宜法庭采访期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天,笔者跟随格宜法庭到“低头深渊丈万千,抬头鳞石插云间;耳闻对面鸡犬叫,车走还得绕两天”的普立埂底巡回办案采访。由于车随半山腰绕来绕去和奇峰峻岭的山路颠簸,口干舌操的我终于支撑不不住了。乘年轻法官们去找当事人的空闲,路边恰有一老人在家,我只好找老人讨点水喝。老人八十余岁,残疾军人。一听说我也是法官,他挺感兴趣。他说,我们这地方虽说“山高皇帝远”,但我觉得这两年来又是“山高法官近”,离婚、打架、争田水、不养老人,只要村干部打个电话,我就会看到你们法官的身影。看到你们法官的身影,我就会感到我们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也有安全感、和谐感。特别是那些嫌家贫的离婚案,你们法官做工作是那么入情入理,动员男方立志外出打工,教育女方勤俭持家。还说什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既然嫁到这个地方,就应该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家贫就走人,不但对家庭不负责任,对社会也不负责任。讲的多好啊,如今的法官就是有水平,既懂得天上,也知其地下。如果家贫就离婚,这地方还要不要繁衍。“山高法官近”是“山高皇帝远”的反义词,“皇帝”是古代的官,虽然喜欢游山玩水,但他不会到一个山穷水尽的地方,古代的法官是地方行政长官,行政、司法为一体,除少数有忧民意识之外,他们也不会去留意一个不毛之地。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会忧虑于民,只有真正的人民法官才会贴近于民。说得多好啊,这就是一个八十老人对法官下沉的评价。

  法官下沉,百姓欢迎。格宜法庭在宝山包村巡回审理一起煤矿工伤赔偿案件时,村支书包崇波带着一种感激前来帮忙说“你们为了我们村的和谐赶来开庭,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也帮不了你们什么,我来帮你们挂国徽。”在格宜龙山巡回审理时,村支书江远碧说,你们贴近百姓审案就是帮我做群众工作,我来给你们带路。切实,我怕的还是你们不来。

  院长刘建刚在倘塘发赛审理一起煤矿工伤案件时,倘塘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不但亲临现场旁听,还通知各煤矿前来接受法制教育。由此可见,法官下沉不仅指是简单的减轻百姓经济的负担,也是基层组织依法治乡、治镇、治村渴求法官现场说法的呼唤。

            院长助兴春潮涌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宣威市人民法院院长刘建刚及其领导班子成员的共识。要站在历史的交汇处传承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展望和谐美景,凡属新的举措都离不开“机车头”的牵引。

  由于有这样的共识。“法官下沉,巡回审判”作出不久,副院长孔令芬虽然是位女性,但她克服与男同志诸多的不便,多次到他所挂钩的落水法庭与法庭法官下乡巡回审判。一位告儿子不尽赡养义务的老人想不到他们会来到家中开庭,两个儿子也不知道法官会送法进门。老人感激,儿子惭愧。不到一个小时,家庭矛盾就得到化解。副院长金永德身体不适,本来应在家中休养,但他怕他所挂钩的法庭拖着法院巡回审判大格局的后腿,也赶到了他所挂钩的田坝法庭与干警们一道深入村寨。

  副院长在行动,班子成员在行动,院机关的庭长们也在行动。他们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案件,把庭审开到农村去。一个国徽、一把天平、一条红幅,田埂边、树荫下、病床前、校园内,法官所到之处,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红色亮丽、鲜艳夺目的画卷,仿佛延安时期的马锡五又重现眼前。

  为了把这一活动推进高潮,八月十三日,面上工作缠身的刘建刚院长也挤出时间来到他所挂钩的倘塘法庭担当起一个煤炭工伤事故案件赔偿的审判长。一是总结点上经验,二是给面上做点影响。早年间,院长审理案件也许不能成其为新闻,但那天院长开庭却成其为新闻。闻风而动的记者们也许是为了捕捉创先争优的特写镜头,他们还在法官们未到之前就先赶到了发案地。

  庭审告一段落,法庭进入调解阶段,刘建刚问原告请不请求调解。原告说,要不是前生修造的好,我的案子哪能轮到院长来审理,请都请不来,我怎能放弃这个机会。被告全权代理人说,宣威首席法官审案,我当律师快十年才遇到一次,并且几十公里赶来,人民法官为人民,我们律师也不应该例外,我一定做好我代理的被告工作,争取调解结案,不伤和气。

  当原告当庭得到被告十一万多元的赔偿。刘建刚院长问原告还有什么想法?老实巴交的原告说“?拥盟档模?拥乃档摹T撼ど笪业陌缸樱?闶俏业母F?薄

  倘塘法庭是云南法院系统唯一的“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获得者,就巡回案件的数据而言,他们在全院已经名列前茅。有院长前来助兴,年青的法官们更是热气升腾。

  就在院长巡回的次日。一位叫徐丙彦的村民赶来立案,说是他去年给老鸦林的一个种猪繁殖户徐学才买了两头小猪,说是待出售后支付。现在猪还未卖,两头大猪就被他赶走了。法庭当即立案,立马就赶到十余里之外的老鸭林作了诉讼保全,还发了另外的两个判决。

  中午有一个合伙纠纷案件进入调解阶段,双方争执不大,结案有了眉目。庭长何福浩对钱坤说,走,剩下的事由安敏和母得扩他们两个来了结。带好国徽,拿上横幅,到格宜审理场那棵白杨树纠纷案。

  挂好国徽,拉开横幅。两位法官犹如当年的货郎担,顿时招来村间的男女老少。原告说,那棵白杨树是她栽的,是她家的地埂;被告说,那地埂不是她家的,我栽的树也没有在她家的地埂上。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何福浩确定去看地埂。两公里的山坡虽然难爬,但为了那棵白杨树不留后患也只能爬。双方现场勘验,在场群众评定。那棵白杨树的生长位置既不是原告的,也不是被告的,而是属于大集体时遗漏的小片地。何福浩便问原被告树是谁栽的,双方都说是自己栽的,但谁也举不了证。何福浩灵机一动,于是便做被告工作,树被你砍了,你得赔偿。被告问赔给谁?何福浩说,赔给村委会,留作公益事业经费开支。被告说,能个说我到想得通。又问原告有何想法?原告说,我出钱打官司,集体受益,也值。

   一棵白杨树,当事人心里的疙瘩总算解开了。假若谁主张,谁举证,法官不到现场,法槌一响定乾坤,这个疙瘩能解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宣威法院“法官三下沉,一村一巡回”能够春潮迭起,其动因来自于领导班子的表率、庭长的带头、法官的激情。只有三者相辅相成,宣威法院才能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中亮出激动人心的画卷。

  在格宜法庭法庭采访期间,笔者写下了《红色土地国徽红》、《山高法官近》,就这两篇通讯而言,只不过是宣威法院百名法官大巡回的一个缩影,但透过这个缩影,我们可窥斑宣威法官司法为民的亮丽画卷,听到法槌回荡山水间的旋律。

  据不完全统计,宣威法院巡回审理案件到八月十七日止已达317件,案结事了288件,培训人民调解组织29次,开展法制宣传18次,回访帮教11次……数字虽然枯燥渺小,但透过这一枯燥渺小的数字,我们已经看到一种伟大的精神正朝着百姓中走去,并且越走越近……。
责任编辑:张晶晶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