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干部队伍建设:铸就执政为民中坚力量
2009-09-27 13:54:42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谭浩、赵超
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
这些名字总让我们刻骨铭心,他们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这是弹指一挥的6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其中凝聚着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这是记忆永存的60年--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谱写出波澜壮阔的宏伟篇章。
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努力铸就党执政为民的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60年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走过光辉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各级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继承优良传统,积极实践探索,着力建设能够担当管理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围绕恢复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提高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大力培养选拔干部,注重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这一时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虽有曲折,但仍然取得很大成就。
1950年开展以各级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干部为重点的整风运动,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受到了深刻的群众路线教育;1951年下半年至1954年春,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整党运动,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进一步加强……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中央发出一系列文件,组织党的高中级干部到党校进行轮训,并把交流干部作为党的干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
1953年11月,中央提出“应将后备干部名单”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着手建立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制度。
1955年1月,中央正式颁发了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的决定,使分部分级的干部管理体制逐步系统化。
1962年,中央组织部提出要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制度,干部制度建设逐步开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我们党拨乱反正,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干部队伍实现整体性新老合作与交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拨乱反正,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尽快转入正轨,迅速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提供了组织保证。
1980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着重解决的两个重大问题之一就是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在后来提交十二大审议的党章修改草案中,强调了各级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在干部制度建设上,以邓小平同志《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为标志,中央提出改革和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伴随1982年机构改革的实施,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有专业知识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活力大大增强。同时,按照中央要求选拔了一批后备干部,为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4年,按照“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则,下放干部管理权限,调整干部管理范围,实行下管一级的干部管理体制。党的十三大提出,对“国家干部”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变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状况。
此后,全国逐渐建立干部培训、考核、交流等制度,各级党校承担起对干部进行正规化培训的任务,为解决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工作带来的弊端,中央还倡导各地结合实际对领导干部实行异地交流。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我们党加强理论武装和制度创新,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迅速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
1998年11月至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后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进一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党的建设作为新的伟大工程提到全党面前,提出了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素质和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两项战略任务,为新时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之后,《1998-200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发布,对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了全面规划,各级领导班子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不断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改革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眼于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党的十六大后,全党兴起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中央颁布了《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并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经受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2006年、2007年,地方党委进行了集中换届。经过换届和调整,地方党委领导班子职数均比上届减少,基本实现了中央关于精简领导班子职数的目标要求,促进了常委会集体作用的发挥;党政交叉任职比上届有所增加,为减少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重叠,加强党委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领导和协调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党分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十七大提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2008年2月,根据中央要求,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用人导向。2009年7月,中央印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印发相关的三个试行办法。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坚持突出重点,严格把关,加强对干部贯彻民主集中制、勤政廉政、求真务实和心理素质等情况的考察,切实防止和纠正“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水平。
这一时期,干部制度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5+1”法规性文件,《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等五个文件,《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法规文件总结了干部制度改革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干部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奋进;干部队伍素质提高,结构合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干部管理体制和制度逐步完善,初步建成了一支数量充足、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各级领导班子思想上政治上更加成熟和坚强。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各级领导班子着力加强党内生活制度和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建设,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领导班子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干部队伍素质大幅度提高。通过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训干部,让干部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坚定,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不断强化。干部队伍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0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干部总数的87.5%,比1978年提高了78.2个百分点,比1949年党员队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比重仅占0.9%的状况有了极大改善。
--干部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截至200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688.9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313.2万人,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941.9万人,分别占干部总数的17.5%、58.6%、23.9%。机关干部队伍老中青结合的梯次结构逐步形成,干部队伍分布趋于合理,越来越多的优秀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加大。各地普遍对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实行异地交流。抓住领导班子换届等契机,积极推进干部交流。注意把干部交流与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人才支持结合起来,有计划地选派干部援藏、援疆,到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老工业基地和重点工程挂职锻炼,选派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民主推荐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环节,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和任职回避制普遍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开始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成为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重要补充。公务员录用实行“凡进必考”。干部教育、干部监督等制度不断完善。
--干部分类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公务员法总结了多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规范了公务员进、管、出各环节的管理,中国特色公务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建立完善以聘用制为基础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
60年风雨兼程,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磨练中成熟,在实践中成长,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诚履行着党和人民托付的崇高使命。
60年光辉历程,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收获的是拥护和信赖,他们心系苍生、恪尽职守,为人民留下了辉煌业绩和宝贵财富,也赢得了人民的由衷赞誉。
事实充分表明,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是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我们的干部队伍是一支值得党和人民充分依赖、不畏艰险、敢于战斗、敢于胜利,能够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的过硬队伍。
紧扣中心、把握主线、树立导向、立足长远、改革创新、从严管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党善于从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出发,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方式,提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方向,找准服务大局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为党的政治路线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始终紧紧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加强能力建设,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为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人原则和标准问题,代表了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方向。我们党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和标准,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既保持了统一性、继承性,又始终保持了先进性、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实践中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状况,强调并扎实推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充实进各级领导班子,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党和国家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改革创新干部制度,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干部管理体制,确立了干部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党又对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供了强大动力。
--把从严管理要求贯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就及时提出从严管理干部是治国治党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又多次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对干部的从严管理。各级党组织在干部工作中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方法和途径,坚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些名字总让我们刻骨铭心,他们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这是弹指一挥的6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其中凝聚着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这是记忆永存的60年--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谱写出波澜壮阔的宏伟篇章。
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努力铸就党执政为民的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60年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走过光辉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各级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继承优良传统,积极实践探索,着力建设能够担当管理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围绕恢复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提高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大力培养选拔干部,注重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这一时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虽有曲折,但仍然取得很大成就。
1950年开展以各级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干部为重点的整风运动,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受到了深刻的群众路线教育;1951年下半年至1954年春,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整党运动,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进一步加强……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中央发出一系列文件,组织党的高中级干部到党校进行轮训,并把交流干部作为党的干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
1953年11月,中央提出“应将后备干部名单”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着手建立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制度。
1955年1月,中央正式颁发了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的决定,使分部分级的干部管理体制逐步系统化。
1962年,中央组织部提出要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制度,干部制度建设逐步开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我们党拨乱反正,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干部队伍实现整体性新老合作与交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拨乱反正,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尽快转入正轨,迅速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提供了组织保证。
1980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着重解决的两个重大问题之一就是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在后来提交十二大审议的党章修改草案中,强调了各级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在干部制度建设上,以邓小平同志《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为标志,中央提出改革和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伴随1982年机构改革的实施,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有专业知识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活力大大增强。同时,按照中央要求选拔了一批后备干部,为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4年,按照“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则,下放干部管理权限,调整干部管理范围,实行下管一级的干部管理体制。党的十三大提出,对“国家干部”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变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状况。
此后,全国逐渐建立干部培训、考核、交流等制度,各级党校承担起对干部进行正规化培训的任务,为解决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工作带来的弊端,中央还倡导各地结合实际对领导干部实行异地交流。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我们党加强理论武装和制度创新,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迅速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
1998年11月至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后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进一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党的建设作为新的伟大工程提到全党面前,提出了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素质和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两项战略任务,为新时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之后,《1998-200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发布,对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了全面规划,各级领导班子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不断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改革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眼于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党的十六大后,全党兴起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中央颁布了《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并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经受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2006年、2007年,地方党委进行了集中换届。经过换届和调整,地方党委领导班子职数均比上届减少,基本实现了中央关于精简领导班子职数的目标要求,促进了常委会集体作用的发挥;党政交叉任职比上届有所增加,为减少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重叠,加强党委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领导和协调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党分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十七大提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2008年2月,根据中央要求,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用人导向。2009年7月,中央印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印发相关的三个试行办法。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坚持突出重点,严格把关,加强对干部贯彻民主集中制、勤政廉政、求真务实和心理素质等情况的考察,切实防止和纠正“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水平。
这一时期,干部制度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5+1”法规性文件,《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等五个文件,《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法规文件总结了干部制度改革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干部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奋进;干部队伍素质提高,结构合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干部管理体制和制度逐步完善,初步建成了一支数量充足、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各级领导班子思想上政治上更加成熟和坚强。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各级领导班子着力加强党内生活制度和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建设,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领导班子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干部队伍素质大幅度提高。通过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训干部,让干部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坚定,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不断强化。干部队伍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0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干部总数的87.5%,比1978年提高了78.2个百分点,比1949年党员队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比重仅占0.9%的状况有了极大改善。
--干部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截至200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688.9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313.2万人,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941.9万人,分别占干部总数的17.5%、58.6%、23.9%。机关干部队伍老中青结合的梯次结构逐步形成,干部队伍分布趋于合理,越来越多的优秀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加大。各地普遍对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实行异地交流。抓住领导班子换届等契机,积极推进干部交流。注意把干部交流与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人才支持结合起来,有计划地选派干部援藏、援疆,到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老工业基地和重点工程挂职锻炼,选派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民主推荐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环节,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和任职回避制普遍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开始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成为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重要补充。公务员录用实行“凡进必考”。干部教育、干部监督等制度不断完善。
--干部分类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公务员法总结了多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规范了公务员进、管、出各环节的管理,中国特色公务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建立完善以聘用制为基础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
60年风雨兼程,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磨练中成熟,在实践中成长,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诚履行着党和人民托付的崇高使命。
60年光辉历程,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收获的是拥护和信赖,他们心系苍生、恪尽职守,为人民留下了辉煌业绩和宝贵财富,也赢得了人民的由衷赞誉。
事实充分表明,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是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我们的干部队伍是一支值得党和人民充分依赖、不畏艰险、敢于战斗、敢于胜利,能够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的过硬队伍。
紧扣中心、把握主线、树立导向、立足长远、改革创新、从严管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党善于从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出发,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方式,提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方向,找准服务大局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为党的政治路线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始终紧紧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加强能力建设,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为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人原则和标准问题,代表了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方向。我们党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和标准,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既保持了统一性、继承性,又始终保持了先进性、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实践中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状况,强调并扎实推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充实进各级领导班子,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党和国家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改革创新干部制度,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干部管理体制,确立了干部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党又对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供了强大动力。
--把从严管理要求贯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就及时提出从严管理干部是治国治党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又多次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对干部的从严管理。各级党组织在干部工作中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方法和途径,坚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