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60周年)国旗在我心中——访天安门国旗班老班长赵新风
2009-09-22 09:46:54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唐召明
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飘扬了60个春秋,凝结着全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无限崇敬和热爱之情,也蕴含着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战士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宣扬国旗精神,将成为我终生的事业”
一身西装革履的赵新风虽退役10多年,但言谈举止以及对国旗由衷的热爱,依然能感觉出他当年的风采。
走进赵新风的办公室,感觉如同走进了国旗的天地。笔记本电脑和墙壁上贴的,都是各种规格的五星红旗,就连他接听手机电话的铃声也是《歌唱祖国》的歌曲。
自从1989年春天参军到天安门国旗班,赵新风的命运就与这面鲜红的旗帜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在他退役之后,依然没有离开国旗。
1991年4月15日,与祖国相伴了41个春秋的老国旗杆在天安门广场光荣“退役”,作为第8任班长的赵新风与两位战友为它完成了最后一次降旗;1991年4月16日,天安门广场的新国旗杆启用,赵新风又亲手按动电钮为它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1991年5月1日,“天安门国旗班”扩建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由原先的3人升降国旗仪式,变成了36人升降国旗仪式。
赵新风1993年从国旗护卫队退役后,有很多从事其他行业的机会,比如当警察、开饭馆等等,但他都没有轻易涉足,而是坚守着一名老国旗手的光荣与梦想。
赵新风先后在杂志、读书俱乐部工作过,却一直没有放弃推广国旗文化的梦想。直到2001年,退役后的赵新风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专门从事国旗教育和国旗文化传播的机构,并创办了中国国旗网。
多年来,他深入全国希望工程小学,打工子弟学校宣讲国旗知识,为盲人、社区居民进行国旗教育。他还深入部队、学校、工厂、机关、企事业单位作国旗报告上百场次,直接听众达10万多人次。
他还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展升旗手培训和规范化升旗仪式的推广活动,已培养了近千名注册升旗手;还联合清华大学策划和承办了“首都高校规范化升旗仪式”检阅等活动。目前,他参与策划的新疆、西藏、宁夏等地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千万少年儿童心向祖国”活动已开始全面实施。
身材魁梧、快言快语的赵新风激动地说:“宣扬国旗精神,将成为我终生的事业。”
创造“中国式升旗”仪式
去年10月26日,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大学生升旗手表彰大会上,清华大学学生武岳和其他升旗手共同起立向着他们的“赵班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表示感谢。因为很多队员难以忘记去年7月份训练时,赵新风带领他们踢正步多次被汗水沁湿后背。
原来,赵新风作为北京新风旗帜文化传播中心的主任,以半年多的时间为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设计了“中国式升旗”仪式,并培训奥运会升旗手192人,其中有54名是大学生升旗手。
在常人眼里,升旗可能是一件极简单的事情。然而,在赵新风的眼里却不是这样:“升旗的学问大了,很复杂!”“奥运会赛场上的升旗更复杂。”赵新风非常自豪地说,“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向全世界推出了‘中国式升旗’。”
“中国式升旗”从升旗手和护旗手的亮相出场,到升旗、再到退场,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赵新风说:“国旗是威严的,那么每个环节都要规范,统一和整齐划一。”
这种结合了传统的升旗模式,揉入了国际升旗元素的“中国式升旗”,结合了奥委会的相关规定创造出来。对中国式升旗培训教案的制定,先后经过7次修改才得以完成。
赵新风说,从去年元旦就开始着手对大学生升旗手进行培训,首先针对最基本的训练齐步走、形体姿势、步伐、升降旗程序等。
在训练过程中,升旗手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高温天气。按照规定,赛场升旗手的着装必须是长袖衬衣和很厚的升旗服。不管是在赛场内,还是在赛场外升旗,培训的时候全部要在室外接受高温、大雨、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考验。
每天8个小时,赵新风与大学生升旗手一遍遍地训练,手把手地对每位旗手进行动作和要领的指导。在酷暑高温下,他的长袖衬衣湿了干,干了又湿。在他言传身教下,半年多时间,队员们就磨炼出坚强的意志。
北京奥运会上,清华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54名升旗手在所完成的63场颁奖仪式升旗任务上,全部做到零失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宣讲国旗,痴心不改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缝制者是谁?第一面国旗的诞生日是哪天?在日前北京宣武区图书馆所举办的“国旗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中,赵新风为北京市宣武区小学生、社区群众、机关干部讲了一堂生动的“国旗故事”。
而在1993年刚退役时,赵新风希望到一些群众组织去专门从事国旗的宣传,可这些单位都很遗憾地告诉他,没有这样的岗位。几经周折,赵新风决定成立“北京新风旗帜文化传播中心”,自己干。
自赵新风的公司2001年9月开业以来,他经常到一些大学和有需求的中小学义务培训升旗手,免费讲解国旗知识。复员转业费用都倒贴了进去。
很多人觉得赵新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觉得他身上“冒傻气”!有人找他去培训保安,还有人找他一起开餐馆做生意,赵新风都一口回绝了。“无论多难,信念不能丢弃!”
赵新风专职开展国旗教育8年来,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他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开展了系列国旗宣教活动。
赵新风由衷地感慨道:“是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经济发展给我的事业提供了机会,目前越来越多的机关和企业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宣传,并把它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为我宣扬国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宣扬国旗精神,将成为我终生的事业”
一身西装革履的赵新风虽退役10多年,但言谈举止以及对国旗由衷的热爱,依然能感觉出他当年的风采。
走进赵新风的办公室,感觉如同走进了国旗的天地。笔记本电脑和墙壁上贴的,都是各种规格的五星红旗,就连他接听手机电话的铃声也是《歌唱祖国》的歌曲。
自从1989年春天参军到天安门国旗班,赵新风的命运就与这面鲜红的旗帜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在他退役之后,依然没有离开国旗。
1991年4月15日,与祖国相伴了41个春秋的老国旗杆在天安门广场光荣“退役”,作为第8任班长的赵新风与两位战友为它完成了最后一次降旗;1991年4月16日,天安门广场的新国旗杆启用,赵新风又亲手按动电钮为它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1991年5月1日,“天安门国旗班”扩建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由原先的3人升降国旗仪式,变成了36人升降国旗仪式。
赵新风1993年从国旗护卫队退役后,有很多从事其他行业的机会,比如当警察、开饭馆等等,但他都没有轻易涉足,而是坚守着一名老国旗手的光荣与梦想。
赵新风先后在杂志、读书俱乐部工作过,却一直没有放弃推广国旗文化的梦想。直到2001年,退役后的赵新风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专门从事国旗教育和国旗文化传播的机构,并创办了中国国旗网。
多年来,他深入全国希望工程小学,打工子弟学校宣讲国旗知识,为盲人、社区居民进行国旗教育。他还深入部队、学校、工厂、机关、企事业单位作国旗报告上百场次,直接听众达10万多人次。
他还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展升旗手培训和规范化升旗仪式的推广活动,已培养了近千名注册升旗手;还联合清华大学策划和承办了“首都高校规范化升旗仪式”检阅等活动。目前,他参与策划的新疆、西藏、宁夏等地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千万少年儿童心向祖国”活动已开始全面实施。
身材魁梧、快言快语的赵新风激动地说:“宣扬国旗精神,将成为我终生的事业。”
创造“中国式升旗”仪式
去年10月26日,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大学生升旗手表彰大会上,清华大学学生武岳和其他升旗手共同起立向着他们的“赵班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表示感谢。因为很多队员难以忘记去年7月份训练时,赵新风带领他们踢正步多次被汗水沁湿后背。
原来,赵新风作为北京新风旗帜文化传播中心的主任,以半年多的时间为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设计了“中国式升旗”仪式,并培训奥运会升旗手192人,其中有54名是大学生升旗手。
在常人眼里,升旗可能是一件极简单的事情。然而,在赵新风的眼里却不是这样:“升旗的学问大了,很复杂!”“奥运会赛场上的升旗更复杂。”赵新风非常自豪地说,“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向全世界推出了‘中国式升旗’。”
“中国式升旗”从升旗手和护旗手的亮相出场,到升旗、再到退场,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赵新风说:“国旗是威严的,那么每个环节都要规范,统一和整齐划一。”
这种结合了传统的升旗模式,揉入了国际升旗元素的“中国式升旗”,结合了奥委会的相关规定创造出来。对中国式升旗培训教案的制定,先后经过7次修改才得以完成。
赵新风说,从去年元旦就开始着手对大学生升旗手进行培训,首先针对最基本的训练齐步走、形体姿势、步伐、升降旗程序等。
在训练过程中,升旗手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高温天气。按照规定,赛场升旗手的着装必须是长袖衬衣和很厚的升旗服。不管是在赛场内,还是在赛场外升旗,培训的时候全部要在室外接受高温、大雨、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考验。
每天8个小时,赵新风与大学生升旗手一遍遍地训练,手把手地对每位旗手进行动作和要领的指导。在酷暑高温下,他的长袖衬衣湿了干,干了又湿。在他言传身教下,半年多时间,队员们就磨炼出坚强的意志。
北京奥运会上,清华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54名升旗手在所完成的63场颁奖仪式升旗任务上,全部做到零失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宣讲国旗,痴心不改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缝制者是谁?第一面国旗的诞生日是哪天?在日前北京宣武区图书馆所举办的“国旗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中,赵新风为北京市宣武区小学生、社区群众、机关干部讲了一堂生动的“国旗故事”。
而在1993年刚退役时,赵新风希望到一些群众组织去专门从事国旗的宣传,可这些单位都很遗憾地告诉他,没有这样的岗位。几经周折,赵新风决定成立“北京新风旗帜文化传播中心”,自己干。
自赵新风的公司2001年9月开业以来,他经常到一些大学和有需求的中小学义务培训升旗手,免费讲解国旗知识。复员转业费用都倒贴了进去。
很多人觉得赵新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觉得他身上“冒傻气”!有人找他去培训保安,还有人找他一起开餐馆做生意,赵新风都一口回绝了。“无论多难,信念不能丢弃!”
赵新风专职开展国旗教育8年来,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他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开展了系列国旗宣教活动。
赵新风由衷地感慨道:“是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经济发展给我的事业提供了机会,目前越来越多的机关和企业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宣传,并把它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为我宣扬国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