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国·辉煌60年)我国最大淡水湖开发治理历程折射发展理念之变
2009-09-15 15:33:25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郭远明
一碧万顷,烟波浩渺。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60年来,这个闻名中外的湖泊从开发到治理,经历了“围湖造田、水口夺粮”,到“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目前,江西正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寻求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之路。鄱阳湖60年开发治理历程,折射出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理念之变。
鄱阳湖内纳赣江、抚河、修河、饶河、信江五大河流,北衔长江,是长江流域天然的“调节器”,可分长江波澜,蓄五河洪峰,承担着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是全球重要的湿地。每年经鄱阳湖调蓄注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海河与淮河入海水量的总量;全球近95%的白鹤都集中在鄱阳湖越冬,是全球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作为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鄱阳湖区水源丰沛,土地肥沃。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江西每年四成以上的粮食都出自这里。
新中国成立后,“围湖造田、水口夺粮”成为开发鄱阳湖的响亮口号。
“与水争田东山低头,向湖进军西河让路”,透着一个时代人们战天斗地、气吞山河的豪迈。沿湖各地从四面八方向湖中蚕食,掀起围湖造田高潮。
这种资源掠夺型的旷日持久围垦,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丽的鄱阳湖被肢解、分割得满目疮痍、千疮百孔。江西省水利部门调查发现,到1997年,鄱阳湖天然水域面积缩小到3900平方公里,两千多公里长的天然湖岸线缩减了近一半,库容损失45亿多立方米,鄱阳湖的调蓄能力大大降低。大规模围垦还直接破坏了湖区的生态环境,草洲减少,鱼类生存困难,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人类对自然破坏性利用就要承受自然的报复。1998年,长江中下游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一时间鄱阳湖地区洪水滔天,870多座圩堤决口,400多万间房屋倒塌,159万人无家可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0多亿元。
痛定思痛。人有人道,水有水路。水可疏,不可堵。1998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32字灾后重建指导方针。随后,江西在鄱阳湖区展开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水上大撤退战略。这是中国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与水争地,自觉主动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给水“让”路。
到2003年年初,“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基本完工,完成投资60多亿元;鄱阳湖面积扩展到5100平方公里,基本恢复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水平;90多万人从鄱阳湖洪灾多发区迁出,住进了水电路等设施齐备的新村镇。
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说,在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不是人类向大自然的妥协,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尊重经济规律的明智之举,是人们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开始。
如果说“退田还湖”是让鄱阳湖残缺的躯体得以完整。那么,近年,中央和江西正在全力推动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则要为其筑就健康的体魄。
进入21世纪,江西加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工业与生活污水增加,鄱阳湖水质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部分水域已开始出现富营养化趋势。中央明确要求江西“保护鄱阳湖一盆清水”。
然而,位于中部地区的江西仍是我国比较落后的地区,后期经济发展的压力非常大。江西汽车、航空、冶金、化工、粮食生产等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大部分位于鄱阳湖地区。鄱阳湖地区以江西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近50%的人口,创造了近60%的经济总量。
为寻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江西已在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大湖流域地区的综合开发治理新模式,寻求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之路。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介绍,根据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鄱阳湖平原及周边38个县市区;全区按功能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区和重点发展区;在区域内,江西省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培育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快区域的生态文明构建,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鄱阳湖周边所有县市基本建成污水处理厂并逐步投入运行。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健说,从以生态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式开发利用,转变为保护生态环境,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数量,转变为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科学发展,鄱阳湖开发治理理念不断成熟,愈加趋于科学,是我国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的缩影。
鄱阳湖内纳赣江、抚河、修河、饶河、信江五大河流,北衔长江,是长江流域天然的“调节器”,可分长江波澜,蓄五河洪峰,承担着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是全球重要的湿地。每年经鄱阳湖调蓄注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海河与淮河入海水量的总量;全球近95%的白鹤都集中在鄱阳湖越冬,是全球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作为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鄱阳湖区水源丰沛,土地肥沃。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江西每年四成以上的粮食都出自这里。
新中国成立后,“围湖造田、水口夺粮”成为开发鄱阳湖的响亮口号。
“与水争田东山低头,向湖进军西河让路”,透着一个时代人们战天斗地、气吞山河的豪迈。沿湖各地从四面八方向湖中蚕食,掀起围湖造田高潮。
这种资源掠夺型的旷日持久围垦,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丽的鄱阳湖被肢解、分割得满目疮痍、千疮百孔。江西省水利部门调查发现,到1997年,鄱阳湖天然水域面积缩小到3900平方公里,两千多公里长的天然湖岸线缩减了近一半,库容损失45亿多立方米,鄱阳湖的调蓄能力大大降低。大规模围垦还直接破坏了湖区的生态环境,草洲减少,鱼类生存困难,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人类对自然破坏性利用就要承受自然的报复。1998年,长江中下游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一时间鄱阳湖地区洪水滔天,870多座圩堤决口,400多万间房屋倒塌,159万人无家可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0多亿元。
痛定思痛。人有人道,水有水路。水可疏,不可堵。1998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32字灾后重建指导方针。随后,江西在鄱阳湖区展开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水上大撤退战略。这是中国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与水争地,自觉主动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给水“让”路。
到2003年年初,“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基本完工,完成投资60多亿元;鄱阳湖面积扩展到5100平方公里,基本恢复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水平;90多万人从鄱阳湖洪灾多发区迁出,住进了水电路等设施齐备的新村镇。
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说,在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不是人类向大自然的妥协,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尊重经济规律的明智之举,是人们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开始。
如果说“退田还湖”是让鄱阳湖残缺的躯体得以完整。那么,近年,中央和江西正在全力推动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则要为其筑就健康的体魄。
进入21世纪,江西加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工业与生活污水增加,鄱阳湖水质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部分水域已开始出现富营养化趋势。中央明确要求江西“保护鄱阳湖一盆清水”。
然而,位于中部地区的江西仍是我国比较落后的地区,后期经济发展的压力非常大。江西汽车、航空、冶金、化工、粮食生产等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大部分位于鄱阳湖地区。鄱阳湖地区以江西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近50%的人口,创造了近60%的经济总量。
为寻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江西已在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大湖流域地区的综合开发治理新模式,寻求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之路。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介绍,根据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鄱阳湖平原及周边38个县市区;全区按功能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区和重点发展区;在区域内,江西省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培育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快区域的生态文明构建,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鄱阳湖周边所有县市基本建成污水处理厂并逐步投入运行。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健说,从以生态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式开发利用,转变为保护生态环境,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数量,转变为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科学发展,鄱阳湖开发治理理念不断成熟,愈加趋于科学,是我国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的缩影。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