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国·辉煌60年)武汉一甲子 三镇越千年
2009-09-15 15:16:24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熊金超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雄踞我国经济地理“天元”位置的大武汉,经风沐雨,立世3000多年。在新中国建立后的60年间,其经济、社会与观念的发展突飞猛进,跨越千年,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标杆。
长堤矗立 除却千年“心腹大患”
拥有3500多年历史的武汉,得水独优,也因水而忧。在武汉三镇,如果自家人之间发生冲突,迄今仍被形容为“大水冲了龙王庙”。“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了”这一三镇男女老幼朗朗上口的歇后语,究竟源于何时、何地,虽无以考证,但在新中国建立前的千百年间,立身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江交汇处的汉口龙王庙,“十年九淹”却是不争的事实。
滚滚长江,日泻千里。这一横贯东西的全国第一大河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但千百年来,长江水患也一直是压迫整个民族神经的“心腹大患”。
新中国建立之初,“根治长江水患”就成了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的头等大事。国家持续了几十年的大规模的治水投入,初步确保了武汉的安全。
1998年长江大洪水暴发后,中央和地方又投入数百亿元的巨资,重筑、加固了长江、汉江两岸延绵千里的巍巍江堤。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建成,长江水患终于得到根治,千百年来一直悬在三镇人民心头那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的重压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在三镇沿袭了千百年的成千上万人夜以继日巡堤查险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即便是长江汛期,沿岸依旧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一派祥和景象。
“从过去的险象环生,到如今的固若金汤,长江大堤的修建给武汉三镇带来的远不只是人们安居乐业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离休老人刘汉福说,“过去因为忌水,百姓不敢在汉口建房,外商外资不敢轻易在汉口投资。现在,汉口的投资越来越密集,高楼也越来越多,商品房越来越俏、越来越贵,就是最好的证明。”
水患的根治,带来了武汉投资环境的大改善、投资建设的大提速、经济的大发展。
“武汉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安澜兴邦史。”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说,武汉经济在连续1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最近几年又进入了快车道,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2007年武汉的GDP已经超过3000亿元。
大桥飞架 通畅亘古长江“天堑”
内陆水资源居全球第一的武汉,曾因航运发达而被誉为“九省通衢”的要塞。然而,因长江“天堑”的阻隔,世世代代的三镇居民相互往来,仿佛永远摆脱不了“舟楫劳顿之苦”。“一桥飞架南北”在100多年前仍然是长江两岸人民连想都不敢想的梦。直到上世纪初期,革命先贤孙中山才在《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在长江“修桥”“穿隧 ”的构想。
新中国的建立,使孙中山的构想得以实施。在武汉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结束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百年大计”。
曾参与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施工的著名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秦汉说:“当时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来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召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专家,调动了全国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宣告通车,长江“天堑”成为人间“坦途”,并翻开了长江水上交通的历史新一页。
在武汉三镇,飞架长江、汉江两岸的桥梁、隧道目前已超过了20座。短短的60年间,武汉过江交通已迎来“江上通桥、江中行船、江底穿隧”的“三维”时代。
在近5年发展中,武汉仅交通建设投资已突破1000亿元。而按照目前的规划,未来5年武汉用于各类交通建设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
观念标新 泽被后世万代千秋
曾几何时,在号称全国“火炉”的武汉,市民户外赤膊纳凉和大街小巷延绵不断的纳凉“竹床阵”,是多代江城摄影爱好者常拍常新的一道风景。如今,430万武汉城区居民户均空调数达到2.3台,新中国建立后依然沿袭了30多年的传统户外纳凉现象已逐步绝迹。而一度户均3张以上的竹床,已不再是三镇居民居家必备的家什了。
统计表明,近年来,武汉年均超过20%的私家车增长率、15%以上的通讯设施增长率和12%以上的消费增长率等,正在加速改变着三镇市民的生活方式。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不仅带来了三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带来江城人民观念与理念的更新。
从张之洞在武汉修建全国第一家钢铁企业、第一家兵工厂,到武昌首义打响推翻封建帝制的第一枪,再到改革开放初期,武汉在全国率先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率先实行企业零部件招标采购、率先推行企业承包租赁、率先对外敞开城市大门、在国有企业引进第一位“洋厂长”等等,武汉一度成了观念与理念标新立异的化身。
进入21世纪后,面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资源减少这一深层次危机,武汉人民大胆创新,先后在青山区和东西湖建立了全国绿色经济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为谋求资源的合理配套和环境容量的提升,湖北省在推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中,打造了以武汉为中心的“8+1”“1小时”城市圈。
2007年,武汉城市圈又向国家申报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计划,并得到国务院的批复。
武汉市委书记杨松说:“回首武汉改革发展的历程,但凡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的提出,重大转折和重大胜利的实现,都与思想解放相伴随,都是观念创新的成果。”
目前,武汉已从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城市功能、战略定位等入手,重新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并在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创意、现代物流等8个千亿元产业中,开始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先行先试”。
长堤矗立 除却千年“心腹大患”
拥有3500多年历史的武汉,得水独优,也因水而忧。在武汉三镇,如果自家人之间发生冲突,迄今仍被形容为“大水冲了龙王庙”。“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了”这一三镇男女老幼朗朗上口的歇后语,究竟源于何时、何地,虽无以考证,但在新中国建立前的千百年间,立身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江交汇处的汉口龙王庙,“十年九淹”却是不争的事实。
滚滚长江,日泻千里。这一横贯东西的全国第一大河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但千百年来,长江水患也一直是压迫整个民族神经的“心腹大患”。
新中国建立之初,“根治长江水患”就成了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的头等大事。国家持续了几十年的大规模的治水投入,初步确保了武汉的安全。
1998年长江大洪水暴发后,中央和地方又投入数百亿元的巨资,重筑、加固了长江、汉江两岸延绵千里的巍巍江堤。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建成,长江水患终于得到根治,千百年来一直悬在三镇人民心头那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的重压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在三镇沿袭了千百年的成千上万人夜以继日巡堤查险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即便是长江汛期,沿岸依旧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一派祥和景象。
“从过去的险象环生,到如今的固若金汤,长江大堤的修建给武汉三镇带来的远不只是人们安居乐业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离休老人刘汉福说,“过去因为忌水,百姓不敢在汉口建房,外商外资不敢轻易在汉口投资。现在,汉口的投资越来越密集,高楼也越来越多,商品房越来越俏、越来越贵,就是最好的证明。”
水患的根治,带来了武汉投资环境的大改善、投资建设的大提速、经济的大发展。
“武汉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安澜兴邦史。”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说,武汉经济在连续1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最近几年又进入了快车道,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2007年武汉的GDP已经超过3000亿元。
大桥飞架 通畅亘古长江“天堑”
内陆水资源居全球第一的武汉,曾因航运发达而被誉为“九省通衢”的要塞。然而,因长江“天堑”的阻隔,世世代代的三镇居民相互往来,仿佛永远摆脱不了“舟楫劳顿之苦”。“一桥飞架南北”在100多年前仍然是长江两岸人民连想都不敢想的梦。直到上世纪初期,革命先贤孙中山才在《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在长江“修桥”“穿隧 ”的构想。
新中国的建立,使孙中山的构想得以实施。在武汉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结束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百年大计”。
曾参与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施工的著名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秦汉说:“当时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来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召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专家,调动了全国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宣告通车,长江“天堑”成为人间“坦途”,并翻开了长江水上交通的历史新一页。
在武汉三镇,飞架长江、汉江两岸的桥梁、隧道目前已超过了20座。短短的60年间,武汉过江交通已迎来“江上通桥、江中行船、江底穿隧”的“三维”时代。
在近5年发展中,武汉仅交通建设投资已突破1000亿元。而按照目前的规划,未来5年武汉用于各类交通建设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
观念标新 泽被后世万代千秋
曾几何时,在号称全国“火炉”的武汉,市民户外赤膊纳凉和大街小巷延绵不断的纳凉“竹床阵”,是多代江城摄影爱好者常拍常新的一道风景。如今,430万武汉城区居民户均空调数达到2.3台,新中国建立后依然沿袭了30多年的传统户外纳凉现象已逐步绝迹。而一度户均3张以上的竹床,已不再是三镇居民居家必备的家什了。
统计表明,近年来,武汉年均超过20%的私家车增长率、15%以上的通讯设施增长率和12%以上的消费增长率等,正在加速改变着三镇市民的生活方式。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不仅带来了三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带来江城人民观念与理念的更新。
从张之洞在武汉修建全国第一家钢铁企业、第一家兵工厂,到武昌首义打响推翻封建帝制的第一枪,再到改革开放初期,武汉在全国率先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率先实行企业零部件招标采购、率先推行企业承包租赁、率先对外敞开城市大门、在国有企业引进第一位“洋厂长”等等,武汉一度成了观念与理念标新立异的化身。
进入21世纪后,面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资源减少这一深层次危机,武汉人民大胆创新,先后在青山区和东西湖建立了全国绿色经济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为谋求资源的合理配套和环境容量的提升,湖北省在推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中,打造了以武汉为中心的“8+1”“1小时”城市圈。
2007年,武汉城市圈又向国家申报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计划,并得到国务院的批复。
武汉市委书记杨松说:“回首武汉改革发展的历程,但凡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的提出,重大转折和重大胜利的实现,都与思想解放相伴随,都是观念创新的成果。”
目前,武汉已从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城市功能、战略定位等入手,重新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并在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创意、现代物流等8个千亿元产业中,开始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先行先试”。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