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国·辉煌60年)今日八百里洞庭鱼米更"香"
2009-09-15 15:11:58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周勉 丁文杰
  “八月风吹呀稻呃花香,丰收啊谷米哟,运全哟国哎……”湖湘民歌《洞庭鱼米乡》唱出了洞庭湖区数百年显赫的农业地位。上个世纪末以来,水患频仍的洞庭湖农耕文明盛极而衰。经过近些年的历练发展,退田还湖、科技兴农、规模经营,洞庭湖区步入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鱼米之乡”的美誉又实至名归。  

  改变理念 退田还湖  

  湖南益阳沅江西畔山洲垸,地处澧水和沅江汇入洞庭湖的入口处,这个曾经由当地人围湖、排水、造田兴建起来的村庄,如今却成了一个被新型耕作理念彻底改变了的村庄。  

  过去,这里的人们从事传统的水稻耕种,围湖造田,导致灾难频临,水患不断;如今,村民们退田还湖,改种有机蔬菜,直销大城市超市,其生产的有机柑橘甚至进入了美国、加拿大市场,村民们的口袋一天天鼓了起来。

  “以前,这里是‘五日一晴,三日一雨’,长年忙于抗旱排涝。承担高额的电费不说,加上大量使用六六六、钾胺磷等剧毒农药,生态破坏了,湖水也被污染了,自己的健康也受到了伤害。一年忙下来,全年收入还是不到7000元,这在全垸还算高的,许多人家只有2000多元。如今,我家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2万元。”西畔山洲垸村民张建华说。  

  村民张建华的变化都是改变耕作理念,种植有机农作物带来的。  

  1999年,湖南省政府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带来资金和技术以及新型的耕种理念,着力推广有机农业,种植有机蔬菜和柑橘。2004年西畔山洲垸通过相关认证,成为国内第一个综合有机农业生产基地。2006年又相继通过了美国及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  

  如今,西畔山洲垸的经验已经被推广到整个湖区,有机农业已在洞庭湖区初具规模。  

  科技兴农 增产增收  

  “多亏了党和政府实施的‘科技兴农’工程,让我家3亩多珍稀食用菌挣了近10万元,这真是土旮旯里蹦出了金娃娃啊。”当湖南澧县张公庙镇幸福村村民李少广从深圳客商手中接过第三批订货款2万元时,他兴奋地说。

  湖南澧县地处洞庭湖西岸,耕地面积100万亩,农业人口71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油菜生产百强县。  

  最近几年,洞庭湖区掀起了“科技兴农”的热潮。2004年,澧县与湖南农大合作,共同研究的“葡萄引种及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项目,其成果打破了农学界长期形成的“江南不适宜种优质葡萄”的定论。目前,澧县优质葡萄面积已有1.7万亩,亩产值达1.2万-1.5万元,被农民亲切地称为“万元地”。  

  去年,澧县又与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在张公庙镇幸福村建立了珍稀食用菌科研基地,由技术专家长期驻村指导,发展了像李少广这样的示范户12户,种植面积达到100亩,亩产值在3万元以上。  

  通过科技助推,洞庭湖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产区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兴起了一批“科技示范户”,种养出许多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旺的农产品。   机械耕作 规模经营  

  刘进良在洞庭湖区大小还有点名气,他是“全国种粮标兵”,在人均只有一两亩耕地的洞庭湖区,他耕种了近4000亩水田。  

  2000年前后,洞庭湖区一些人举家外出,出现了大面积抛荒现象。在基层干部的推动下,通过土地流转,洞庭湖区初步出现了一些“种粮大户”。

  这几年在政策引导下,洞庭湖区种粮大户越来越多。直播技术的使用和机械化耕作使种粮效益大大提高。记者采访刘进良前一天,他刚买了一台大型收割机和两台电动喷雾器,价值30多万元,政府补贴5.3万元,此外,家里还有2台小型拖拉机、3台收割机、4台耕田机。  

  不过,刘进良已经不再是洞庭湖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农户了。今年以来,洞庭湖区又兴起了两户承包耕地面积超过1万亩的大户。桃江县返乡农民工文湘桃签订了1.1万亩稻田租赁合同;另一位种粮大户皮伍租赁了1.8万亩耕地种粮。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沧桑的洞庭湖农区正在注入新的元素:资本、技术、人才。一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裂变悄然而至。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