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国庆60周年报告:城镇居民收入增近20倍
2009-09-10 15:17:22 |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9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撰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指出,建国60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经历了曲折——徘徊——腾飞的过程,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飞跃,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近20倍。
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近20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城镇居民生活非常关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安排就业,城镇劳动就业人数不断增多,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据调查,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781元,比1949年增长157.6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8.5倍,平均每年递增5.2%;比1978年增长45.0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7.2倍,平均每年递增7.2%,为城镇居民生活向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大幅提高。在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的同时,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工薪收入虽然仍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体,但其比重逐步降低;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工资性收入不再是收入的绝对主体。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全国城镇居民就业者中绝大多数为国有和集体职工,就业形式和收入渠道比较单一,工资性收入几乎是收入的唯一来源。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城镇经济注入了活力,也调整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内部结构。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从无到有,新型职业行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就业渠道的拓宽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逐渐增多,工资性收入不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主体。
(2)经营净收入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动各地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持续增加,个体劳动者在城镇就业者中的比重逐年扩大,经营净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也逐年提高,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资料显示,1981年,城镇居民人均个体劳动者收入只有0.2元,仅占总收入的0.0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已达到1454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5%,带动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3)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与城镇居民的财富积累紧密相连。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的收入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来源于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改革开放后,随着企业股份制的推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增加,城镇居民的金融活动日趋活跃,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带动了财产性收入的强劲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股票、债券及储蓄等所得的利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已达到387元,比1985年增长95.8倍,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1981年的0.5%提高到2.3%。作为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城镇居民的家庭财产积累也日渐增多。
(4)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成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以就业为中心、较为封闭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城镇职工的伤残、疾病、生育、年老、死亡及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相关待遇等项目,但由于建国初期经济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对于职工的保障能力有限。1964年,城镇居民获得的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0.9元,仅占总收入的4.5%。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加紧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更加注重民生,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成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形成了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覆盖全部城镇居民的住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人才、婚姻和生育制度等项目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获得了快速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3928元,占总收入的23.0%,比1964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其中,养老金、离退休金标准的提高及社会救济收入的大幅增长是拉动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此外,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70%以上的消费都用在衣食温饱方面,家庭恩格尔系数达57%以上,城镇居民仍在温饱最低线上徘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比1978年的67.7%下降了24.0个百分点。
在消费方面,1952-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由168元提高到311元,提高了8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提高47.8%,年均增长1.5%。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1243元,比1952年增长了65.9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9.5倍,年均增长4.1%。其中,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243元,比1978年的311增长35.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
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近20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城镇居民生活非常关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安排就业,城镇劳动就业人数不断增多,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据调查,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781元,比1949年增长157.6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8.5倍,平均每年递增5.2%;比1978年增长45.0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7.2倍,平均每年递增7.2%,为城镇居民生活向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大幅提高。在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的同时,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工薪收入虽然仍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体,但其比重逐步降低;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工资性收入不再是收入的绝对主体。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全国城镇居民就业者中绝大多数为国有和集体职工,就业形式和收入渠道比较单一,工资性收入几乎是收入的唯一来源。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城镇经济注入了活力,也调整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内部结构。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从无到有,新型职业行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就业渠道的拓宽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逐渐增多,工资性收入不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主体。
(2)经营净收入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动各地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持续增加,个体劳动者在城镇就业者中的比重逐年扩大,经营净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也逐年提高,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资料显示,1981年,城镇居民人均个体劳动者收入只有0.2元,仅占总收入的0.0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已达到1454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5%,带动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3)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与城镇居民的财富积累紧密相连。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的收入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来源于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改革开放后,随着企业股份制的推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增加,城镇居民的金融活动日趋活跃,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带动了财产性收入的强劲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股票、债券及储蓄等所得的利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已达到387元,比1985年增长95.8倍,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1981年的0.5%提高到2.3%。作为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城镇居民的家庭财产积累也日渐增多。
(4)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成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以就业为中心、较为封闭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城镇职工的伤残、疾病、生育、年老、死亡及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相关待遇等项目,但由于建国初期经济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对于职工的保障能力有限。1964年,城镇居民获得的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0.9元,仅占总收入的4.5%。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加紧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更加注重民生,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成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形成了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覆盖全部城镇居民的住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人才、婚姻和生育制度等项目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获得了快速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3928元,占总收入的23.0%,比1964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其中,养老金、离退休金标准的提高及社会救济收入的大幅增长是拉动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此外,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70%以上的消费都用在衣食温饱方面,家庭恩格尔系数达57%以上,城镇居民仍在温饱最低线上徘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比1978年的67.7%下降了24.0个百分点。
在消费方面,1952-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由168元提高到311元,提高了8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提高47.8%,年均增长1.5%。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1243元,比1952年增长了65.9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9.5倍,年均增长4.1%。其中,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243元,比1978年的311增长35.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