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群众当亲人
——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纪实
2009-09-10 14:32:0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张江涛
8月18日,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三庭收到了当事人苟磊磊等人送来的锦旗感谢中院法官一丝不苟,为当事人伸张正义的司法行为。
原来,今年夏天,东营中院刑三庭受理了被告人张军军(化名)因琐事连夺两人性命的故意杀人案件。庭审中张军军的辩护人当庭提交张军军系未成年人的证据材料,请求法院执照法律规定,在无期徒刑以下判处被告人刑罚。为查明被告人的真实身份,案件承办法官冒着酷暑,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张军军的家乡甘肃省庆城县调查取证,经过找当地村委会、被告人上学时所在学校及相关证人调查核实,证实辩护人提交的材料系被告人亲属刻意伪造。因此依据本案的证据,依法判处张军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害人亲属为法院一丝不苟、坚持公平正义的的工作态度所感动,赠送锦旗"匡扶正义,为民服务"以示感激之情。
“这是法官职责所在”。案件承办法官张晓宾说。“法官受累不要紧,关键是把案子办扎实”。
“把人民群众当亲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要求,东营中院也正是这样做的。
市民杜满平的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身亡,他要求确认儿子的死亡为工伤事故。一审法院未予认定,杜满平不服,遂上诉至东营中院。经过认真分析案情,杜满平儿子的意外死亡确实不应认定为工伤。只要出个行政裁决,这个案子不出两三天就可以结案。但案结事难消,杜满平心里的疙瘩解不开,会给他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东营中院法官张洪海了解到杜满平的儿子是由当地一家劳动技术服务公司派遣到工厂工作的。于是,他多次来到该派遣公司商谈,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由这家派遣公司自愿给予杜满平7万元的困难补助,解开了杜满平的心结。
“这个案子看起来不大,但处理不好,它发酵的后果却是当事人认为法院不公、劳动部门偏袒一方、企业漠视职工权益,就会去上访,平息纠纷要动用更大的社会资源和成本。”张洪海说。
“为人民司法,是法院永远的起点。”东营中院的法官形成了共识,“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渗透到审判的各个环节,以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欣然接受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
就读于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中学高二的陈远啸几个月前刚刚给自己改了名字:韩政道。今年已经19岁的他说改名源于一场官司。
陈远啸的母亲肚里还怀着他时就和父亲韩国升离异,精神上受了很大刺激。孩子出生后一直由外祖父照顾长大,跟着母亲这边姓陈。由于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陈远啸9岁才上学,而且是外祖父卖了家里最值钱的犁地工具才凑够了学费。老师们因他勤奋好学一直掏钱资助他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19年来,陈远啸一直没有见过父亲,也没有收到过他一分钱的抚养费。
这个嘴角已经冒了胡子楂的高个男孩说:“现在,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一直接受老师和社会的资助让我承受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起诉自己的亲生父亲,不是为了要多少钱,毕竟他现在也有自己的家,只希望他能支付我现在和将来上大学的费用。”
这个从未和法院打过交道的少年通过当地法律援助站的律师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争取抚养费之路。2007年,在一审判决双方不服的情况下,东营中院接手了这个案子。刑三庭审判员张素云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深深同情陈远啸的处境,于是她决定通过调解让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有利于改变双方对峙的窘境。张素云一次次地奔波于原告和被告之间,运用亲情的力量感化了陈远啸的父亲,最终,韩国升愿意一次性支付陈远啸3.6万元抚养费,这笔费用超过了陈远啸起诉的标的额。双方不但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长达十多年的仇恨也渐渐消融。为了表示对生父的感激,陈远啸决定改名为韩政道,他说:“算是对他的一种报答吧。”
“秉公执法和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做法让我对东营的司法行政部门充满敬佩和感激。”陈远啸对帮过自己的每个人都记得清楚:“如果没有他们,我什么都做不成。”
凭着为大局服务、力促和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近年来,东营中院化解了胜利油田开发中遗留的6万余名“家属工”劳动争议纠纷;实现企业改制“无震荡”破产案审理,安置职工6346人;依法强制执行胜利油田排污费2.12亿元,油田开发40多年来的油泥砂污染环境问题彻底解决。
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办案,是东营中院崛起的一个重要“法宝”。也因为如此,在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万人对执法部门评议中,法院获得的满意票数最高,该院所作的工作报告连续十年全票通过。
原来,今年夏天,东营中院刑三庭受理了被告人张军军(化名)因琐事连夺两人性命的故意杀人案件。庭审中张军军的辩护人当庭提交张军军系未成年人的证据材料,请求法院执照法律规定,在无期徒刑以下判处被告人刑罚。为查明被告人的真实身份,案件承办法官冒着酷暑,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张军军的家乡甘肃省庆城县调查取证,经过找当地村委会、被告人上学时所在学校及相关证人调查核实,证实辩护人提交的材料系被告人亲属刻意伪造。因此依据本案的证据,依法判处张军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害人亲属为法院一丝不苟、坚持公平正义的的工作态度所感动,赠送锦旗"匡扶正义,为民服务"以示感激之情。
“这是法官职责所在”。案件承办法官张晓宾说。“法官受累不要紧,关键是把案子办扎实”。
“把人民群众当亲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要求,东营中院也正是这样做的。
市民杜满平的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身亡,他要求确认儿子的死亡为工伤事故。一审法院未予认定,杜满平不服,遂上诉至东营中院。经过认真分析案情,杜满平儿子的意外死亡确实不应认定为工伤。只要出个行政裁决,这个案子不出两三天就可以结案。但案结事难消,杜满平心里的疙瘩解不开,会给他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东营中院法官张洪海了解到杜满平的儿子是由当地一家劳动技术服务公司派遣到工厂工作的。于是,他多次来到该派遣公司商谈,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由这家派遣公司自愿给予杜满平7万元的困难补助,解开了杜满平的心结。
“这个案子看起来不大,但处理不好,它发酵的后果却是当事人认为法院不公、劳动部门偏袒一方、企业漠视职工权益,就会去上访,平息纠纷要动用更大的社会资源和成本。”张洪海说。
“为人民司法,是法院永远的起点。”东营中院的法官形成了共识,“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渗透到审判的各个环节,以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欣然接受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
就读于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中学高二的陈远啸几个月前刚刚给自己改了名字:韩政道。今年已经19岁的他说改名源于一场官司。
陈远啸的母亲肚里还怀着他时就和父亲韩国升离异,精神上受了很大刺激。孩子出生后一直由外祖父照顾长大,跟着母亲这边姓陈。由于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陈远啸9岁才上学,而且是外祖父卖了家里最值钱的犁地工具才凑够了学费。老师们因他勤奋好学一直掏钱资助他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19年来,陈远啸一直没有见过父亲,也没有收到过他一分钱的抚养费。
这个嘴角已经冒了胡子楂的高个男孩说:“现在,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一直接受老师和社会的资助让我承受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起诉自己的亲生父亲,不是为了要多少钱,毕竟他现在也有自己的家,只希望他能支付我现在和将来上大学的费用。”
这个从未和法院打过交道的少年通过当地法律援助站的律师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争取抚养费之路。2007年,在一审判决双方不服的情况下,东营中院接手了这个案子。刑三庭审判员张素云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深深同情陈远啸的处境,于是她决定通过调解让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有利于改变双方对峙的窘境。张素云一次次地奔波于原告和被告之间,运用亲情的力量感化了陈远啸的父亲,最终,韩国升愿意一次性支付陈远啸3.6万元抚养费,这笔费用超过了陈远啸起诉的标的额。双方不但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长达十多年的仇恨也渐渐消融。为了表示对生父的感激,陈远啸决定改名为韩政道,他说:“算是对他的一种报答吧。”
“秉公执法和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做法让我对东营的司法行政部门充满敬佩和感激。”陈远啸对帮过自己的每个人都记得清楚:“如果没有他们,我什么都做不成。”
凭着为大局服务、力促和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近年来,东营中院化解了胜利油田开发中遗留的6万余名“家属工”劳动争议纠纷;实现企业改制“无震荡”破产案审理,安置职工6346人;依法强制执行胜利油田排污费2.12亿元,油田开发40多年来的油泥砂污染环境问题彻底解决。
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办案,是东营中院崛起的一个重要“法宝”。也因为如此,在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万人对执法部门评议中,法院获得的满意票数最高,该院所作的工作报告连续十年全票通过。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