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 不渝的探索——新中国成立60年民族区域自治巡礼
2009-08-17 09:45:58 | 来源:新华社
这是上海开往拉萨的T164次列车从念青唐古拉山山脚下经过(资料照片)。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智慧进行的探索——  

  1947年5月,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里,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从此,民族区域自治——一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实践。  

  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60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引下,我国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实现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革,以坚定的足迹,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历史选择推动深刻变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其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推动了中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模式的巨变,增进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是艰辛的探索……  

  宁夏同心县原名豫海县。1936年10月,红军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权——豫海县回族自治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早实践。  

  如何确保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已有内蒙古经验,但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何种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解决民族问题,刚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着深深的思索。  

  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结合,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伟大的开拓精神,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之路——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而没有采取联邦制或其他形式,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民族问题专家毛公宁指出,作为保证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的基本理念。  

  “民族平等是各族人民的本质要求,我国的民族政策的种子播进这块肥沃的心田里,当然迅速生根、发芽、开花。”曾任云南省政协主席的刘树生说。57年前,他带领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队跋山涉水20多天从昆明赶赴西双版纳,参加自治州筹建工作。  

  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第一次参加乡级普选投票,第一次作为代表到拉萨去开会……从1959年民主改革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马乡设兴村老主任西尼洛桑和村民们有着太多值得高兴和纪念的经历。  

  从雅鲁藏布江畔到长白山下,从西双版纳雨林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成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天换地、建设美好家园的全新起点。  

  60年来,我国55个少数民族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生动实践,向世界宣告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国模式”的厚重、坚实与珍贵。  

  这是解决民族问题“中国模式”的伟大结晶——  

  迄今为止,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并以1173个民族乡作为补充。  

  五大自治区中,内蒙古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47年成立时的5.3亿元跃升至2008年的7761.8亿元,经济发展增速7年位居全国第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由1958年成立时的3.29亿元增至2008年的1070亿元;西藏自治区由1965年成立时的3.27亿元增至2008年的395.91亿元,连续8年保持12%以上速度增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1955年成立时的12亿元增至2008年的4203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则由1958年成立时的146亿元增至2007年的超过5900亿元。  

  从确立民族区域自治为重要的建国方略,到把民族区域自治写进党的基本纲领,并以基本法的形式加以规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利益得到有力保障。  

  坚实制度催生巨大飞跃——民族区域自治以其不竭的制度动力,创造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推动各民族在创建美好生活、奔向美好明天的征程上迈出新的步伐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结构调整,从财政投入到金融支持,从生态建设到资源开发补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推上了不断提速的快车道。  

  这是我国倾力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组壮美画卷——  

  1999年,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从2000年开始,中央财政投入巨额补助资金,在107个边境民族自治县(旗)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推动边境民族地区发展全面提速。  

  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规定,在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领域实施11项重点工程,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2000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民族地区转移支付993.09亿元,为长期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76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4万亿多元。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日前表示,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体系。  

  数字显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地区首次实现GDP年增量突破1000亿元用了45年,突破2000亿元用了10年,突破3000亿元用了两年,突破4000亿元只用了一年。  

  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草原边疆到壮乡瑶寨,满载人民重托的一个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为民族地区勾勒出一幅幅恢宏的发展图景:1990年开工、1997年开通运营的南昆铁路,1996年启动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2005年在新疆实施的中国-哈萨克斯坦原油管道建设,2006年通车的青藏铁路,对推动和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大兴安岭到雪域高原,从河套平原到八桂大地,这是历史大踏步前进的足音,这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见证——

  自治区刚刚成立时,内蒙古鼠疫、天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病盛行,“疫发无天色,荒野断炊烟”是当时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内蒙古人均期望寿命不足35岁,蒙古族群众平均寿命只有19.6岁。很多牧民只能通过取吉祥名字的方式祈求孩子不夭折。  

  “现在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啊,小病不出社区,有自己的健康档案,每年还有免费体检。你看我的身体,再活十年八年肯定没有问题啊。”抚今追昔,年过七旬的呼和浩特市居民乌恩其老人感慨万千。  

  独特的文化承载着少数民族发展繁荣的历史血脉。三星堆铜人头,水族水书,鄂伦春族仙人柱,树皮衣,马尾绣……新中国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柯尔克孜文的《玛纳斯》、哈萨克文的《汉哈大字典》、维吾尔文的《维吾尔民间文学大典》……在新疆,各民族图书出版百花齐放,每个文种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99种民族文字报纸,222种民族文字期刊和37家用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等27种民族文字出版图书的各类出版社。  

  骄人成就期待精彩明天——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得到各族人民的坚决拥护和衷心支持,必将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续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高民族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设。”2008年11月18日,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州长在云南楚雄共同发表的“州长共识”铿锵有力。  

  这是一亿多少数民族群众的愿望,是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从农奴到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71岁的热地亲身经历了波澜壮阔的西藏历史巨变。回首一生的坎坷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从西藏历史发展的50年进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藏民族才有光明前途。”  

  青山织壮锦,团结谱新篇。一个个各民族手拉手、心连心、相互扶助的故事,折射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充满关爱、充满温暖的幸福生活。  

  “天上星星数不清,阿尼帕一家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天山南北,新疆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含辛茹苦收养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10个孤儿的传奇故事广为传唱。加上自己亲生的9个儿女和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年逾七十的阿尼帕老人和她的大家庭,已有6个民族180多人……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行。团结之花,因各民族的共同呵护而更加艳丽。

  一个晴朗的下午,50位手执水彩笔的小朋友在乌鲁木齐市天津路街道办事处东方社区门口依次排开,在一幅长卷上画出各自的心愿。9岁的艾克坦指着画纸说:“这个是我,我拉的是汉族小朋友。我们要一起玩,一起上学,要永远做好朋友。”  

  “所有问题都应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一旦离开民族融合、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大前提,所有的民族幸福、民族尊严、民族骄傲都将无从谈起。永远不能忘记,我们56个民族组成的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云南民族学专家木桢说。  

  ……  

  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  

  回首历史,植根于中华沃土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国模式”,成就卓著,举世瞩目。展望未来,这一制度必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引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本稿执笔:魏武;参与采写记者:陈晓虎、杨跃萍、李菲、张丽娜、钱荣、张周来、曹志恒、涂洪长)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