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大会堂开放30周年:展现一个浓缩的中国
2009-07-16 16:08:37 | 来源:中新网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这个国家最富政治象征意味的建筑——人民大会堂,也将迎来建成五十周年、开放三十周年的纪念。
恢宏的人民大会堂,不仅仅是一部凝固的音乐,更是一部立体的、生动的史书,记载着中国的发展足迹。
今天----七月十五日,是人民大会堂正式向社会开放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中新社特别推出四篇稿件,从不同侧面重新审视这座独具意义的建筑,以飨读者。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五日电 题: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个浓缩的中国
中新社记者 张朔
二00九年,在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这个国家最富政治象征意味的建筑——人民大会堂,也将迎来建成五十周年的纪念。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人民大会堂却不止于此,它更如一个浓缩的中国。
在这里,中国版图上三十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体现地方特色的厅室。在这里,举行了建国后中共和国家的大部分重大政治活动。更重要的是,它的命运与它所见证的这个国家如此紧密地相连。
这座南北三百三十六米、东西二百零六米、占地十五公顷的庞然大物,始建于一九五八年十月,短短十个多月后即告竣工。一九五九年九月九日凌晨两点,建设大会堂的提议者毛泽东到现场视察。他在“大会堂”前加上“人民”两字,为之定名“人民大会堂”。
然而,在建成后的二十年里,人民大会堂却与这个国家一样,几乎是封闭的。
一九五九年至一九七八年,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对象仅限于中共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很少的民众参观也都是有组织、小范围的。“文革”期间,民众参观彻底中断,大会堂周围布满岗哨。一九七二年初春,首次正式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走进人民大会堂,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商讨两国关系正常化。或许在他眼中,这座被外界视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建筑,看上去颇为神秘。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同处北京长安街、与人民大会堂一箭之隔的京西宾馆召开。与会者作出改变中国命运的决定——改革开放。
短短四十天后,人民大会堂的大门打开了。一九七九年一月,万名民众走进大会堂举行春节大联欢。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邓颖超对他们说:“大会堂这个禁区已经被打破了,它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同年七月十五日,人民大会堂正式向社会开放,并扩大对外宾开放。
不过,与国家一起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大会堂,渐渐发现了自己的差距。
因当年技术、材料及工期的局限,再加上多年来的耗损,以奇迹速度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在建筑结构、消防安全、设备设施等方面都存在隐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秉持“保持原有风格、体现现代化”的原则,大会堂开始了迄今仅有的一次大规模维修改造。用约十年时间完成大小礼堂、宴会厅、外墙改造等二十多个大型工程项目,全面更新消防、电气、空调、电梯等内部设备。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接待厅、迎宾厅等重点区域也陆续局部维修。
有趣的是,大会堂内唯一由国家部委承担装饰工作的厅室,不仅设备,连名字也“现代化”了。建堂之初,中国的领导者们认为,应以最代表“现代化”的东西命名一个厅。于是,“塑料厅”应运而生,厅内装饰也完全是塑料制品。后来,塑料厅演进更名为化学厅,成为反映中国化工成就的专用厅。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社会进步,庄严肃穆一如从前的人民大会堂,已然吐故纳新,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充满现代感,也越来越经得起风雨。
几十年来,毛泽东在一一八厅,周恩来在江苏厅和国家接待厅,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福建厅,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发生在这个国家身上的大事,也在这座建筑里留下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纪念,成为承载历史的生动印记——
上世纪末,香港、澳门先后重回祖国怀抱,人民大会堂把原来一层的西会议室改建为香港厅,在三层建了澳门厅。两个中西合璧“新成员”的到来,消除了大会堂内“中国版图”不完整的遗憾。
二00五、二00六年,胡锦涛与连战一年之内两度在人民大会堂握手。时隔一甲子,两党一笑泯恩仇。在他们面前徐徐开启的橘色垂幕,被永远定格在记者的镜头里,被称为两岸交往大幕开启的象征。
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胡锦涛与来自全世界的客人分享奥运的快乐、北京的荣光。在焕然一新的北大厅里,徐徐合拢的长城苏绣屏风赢得一片惊叹。
当然,新的变化远不止如此。
几十年来,大会堂里的普通人多了。从一九七九年至今,这里接待了五千七百多万人次民众参观。
大会堂里官员们的“礼节”少了。随着礼宾制度的改革,在本国领导人出国前后,不再在这里“迎来送往”。
到中国访问的各国政要多了,在中国举行的国际会议多了,但大会堂国宴菜单变短了,国宴时间也缩短了……
即将到来的金秋十月,人民大会堂又将见证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华诞。在这座建筑十七万多平方米、已刻出一万八千多个日夜的时空坐标系上,中国的故事将鲜活地继续。
恢宏的人民大会堂,不仅仅是一部凝固的音乐,更是一部立体的、生动的史书,记载着中国的发展足迹。
今天----七月十五日,是人民大会堂正式向社会开放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中新社特别推出四篇稿件,从不同侧面重新审视这座独具意义的建筑,以飨读者。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五日电 题: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个浓缩的中国
中新社记者 张朔
二00九年,在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这个国家最富政治象征意味的建筑——人民大会堂,也将迎来建成五十周年的纪念。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人民大会堂却不止于此,它更如一个浓缩的中国。
在这里,中国版图上三十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体现地方特色的厅室。在这里,举行了建国后中共和国家的大部分重大政治活动。更重要的是,它的命运与它所见证的这个国家如此紧密地相连。
这座南北三百三十六米、东西二百零六米、占地十五公顷的庞然大物,始建于一九五八年十月,短短十个多月后即告竣工。一九五九年九月九日凌晨两点,建设大会堂的提议者毛泽东到现场视察。他在“大会堂”前加上“人民”两字,为之定名“人民大会堂”。
然而,在建成后的二十年里,人民大会堂却与这个国家一样,几乎是封闭的。
一九五九年至一九七八年,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对象仅限于中共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很少的民众参观也都是有组织、小范围的。“文革”期间,民众参观彻底中断,大会堂周围布满岗哨。一九七二年初春,首次正式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走进人民大会堂,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商讨两国关系正常化。或许在他眼中,这座被外界视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建筑,看上去颇为神秘。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同处北京长安街、与人民大会堂一箭之隔的京西宾馆召开。与会者作出改变中国命运的决定——改革开放。
短短四十天后,人民大会堂的大门打开了。一九七九年一月,万名民众走进大会堂举行春节大联欢。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邓颖超对他们说:“大会堂这个禁区已经被打破了,它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同年七月十五日,人民大会堂正式向社会开放,并扩大对外宾开放。
不过,与国家一起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大会堂,渐渐发现了自己的差距。
因当年技术、材料及工期的局限,再加上多年来的耗损,以奇迹速度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在建筑结构、消防安全、设备设施等方面都存在隐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秉持“保持原有风格、体现现代化”的原则,大会堂开始了迄今仅有的一次大规模维修改造。用约十年时间完成大小礼堂、宴会厅、外墙改造等二十多个大型工程项目,全面更新消防、电气、空调、电梯等内部设备。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接待厅、迎宾厅等重点区域也陆续局部维修。
有趣的是,大会堂内唯一由国家部委承担装饰工作的厅室,不仅设备,连名字也“现代化”了。建堂之初,中国的领导者们认为,应以最代表“现代化”的东西命名一个厅。于是,“塑料厅”应运而生,厅内装饰也完全是塑料制品。后来,塑料厅演进更名为化学厅,成为反映中国化工成就的专用厅。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社会进步,庄严肃穆一如从前的人民大会堂,已然吐故纳新,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充满现代感,也越来越经得起风雨。
几十年来,毛泽东在一一八厅,周恩来在江苏厅和国家接待厅,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福建厅,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发生在这个国家身上的大事,也在这座建筑里留下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纪念,成为承载历史的生动印记——
上世纪末,香港、澳门先后重回祖国怀抱,人民大会堂把原来一层的西会议室改建为香港厅,在三层建了澳门厅。两个中西合璧“新成员”的到来,消除了大会堂内“中国版图”不完整的遗憾。
二00五、二00六年,胡锦涛与连战一年之内两度在人民大会堂握手。时隔一甲子,两党一笑泯恩仇。在他们面前徐徐开启的橘色垂幕,被永远定格在记者的镜头里,被称为两岸交往大幕开启的象征。
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胡锦涛与来自全世界的客人分享奥运的快乐、北京的荣光。在焕然一新的北大厅里,徐徐合拢的长城苏绣屏风赢得一片惊叹。
当然,新的变化远不止如此。
几十年来,大会堂里的普通人多了。从一九七九年至今,这里接待了五千七百多万人次民众参观。
大会堂里官员们的“礼节”少了。随着礼宾制度的改革,在本国领导人出国前后,不再在这里“迎来送往”。
到中国访问的各国政要多了,在中国举行的国际会议多了,但大会堂国宴菜单变短了,国宴时间也缩短了……
即将到来的金秋十月,人民大会堂又将见证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华诞。在这座建筑十七万多平方米、已刻出一万八千多个日夜的时空坐标系上,中国的故事将鲜活地继续。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