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庭也有大作为
——四川省阆中市柏垭法庭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2009-07-11 09:00:5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黄登武
- 地震后的车载法庭
- 地震后的帐篷法庭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天崩地裂。地处地震重灾区的阆中市柏垭人民法庭瞬间坍塌,庭长崇阳从楼里冲了出来逃过一劫。第一波强震刚结束,他立即组织人员冲进废墟里,抢出法律文书、电脑器材等重要物资,随后十万火急回城向院领导报告灾情。
在回城的路上,他和赶往柏垭的院领导相遇了,“院长,我差点就见不到你了啊!”这个年轻的庭长尘土裹身、声音哽咽,刚刚挑起庭长这幅担子不到半年,他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救灾、恢复、帐篷法庭、车载法庭,最紧要的关头,柏垭法庭挺了过来,灾后重建也迅速启动,柏垭法庭在临时租用的两间民房里度过了一个汗水浸润的寒暑。2009年7月1日,柏垭法庭崭新的大楼全部完工,国徽高悬熠熠生辉,明净的立案室、宽敞的审判室、温馨的调解室、舒适的干警食堂,一应俱全的办公生活设施让来这里参观的各级领导赞不绝口。
新法庭让这里焕然一新,灾后重建任务高质量完成,而经历地震洗礼的柏垭法庭从司法理念、工作方法上更是来了一次“凤凰涅??”。虽然仅有四个干警,但是他们在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年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理念,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追求,小小的法庭竟有着大作为,让这里的党委、政府和老百姓十分信赖。
现在一到柏垭镇,当地的党委书记和镇长都会感激的说:“柏垭法庭的这个庭长虽然年轻,却还真有办法,真是为我们干了实事分了忧的啊。”
柏垭镇是阆中市最大的乡镇,柏垭法庭坐镇这里管辖人口近8万,由于历史原因,政府负债竟然上千万,化解债务维护稳定的压力着实不小,今年,从广元到南充的高速公路建设再次穿越这里,需要征地拆迁几百户农家,抢抓机遇突破发展的压力更是愁坏了当地领导。
柏垭法庭把这些当地发展遇到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院长李全林多次指示柏垭法庭,“必须要为当地党委、政府分忧,法庭虽小,但是也要竭尽全力为大局服务。”
本来,一年近300件案子的工作量已经让柏垭法庭忙的脚底朝天了,何况其中三名都是今年刚刚招录上岗的新手,案多人少矛盾巨大,如何才能从这个矛盾中突围出来去为大局服务呢?
仔细分析,人民法庭处理的案子多是简单的民事纠纷,像离婚、赡养纠纷、欠款等就占了90%以上,这些案子占用了法庭法官的所有精力,要想抽身就得出新招,必须要把这些简单的民事纠纷用最简便、最实用、成本最低廉的办法化解了,因此想方设法大力调解就成了柏垭法庭的必然选择、第一高招。
“都说公、检、法是一家,会互相关照,没想到并不是传说中的这样,法院还是维护我们老百姓利益的地方。”2009年6月25日上午,一起农资结算纠纷案在崇阳主持调解下刚刚闭庭,被告杨某面对众多的旁听群众说。
原告张某诉被告杨某农资结算纠纷案,由于双方对结算价格分歧太大,产生矛盾,由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变为不共戴天的仇人。本来是一起普通的纠纷案,但由于原告张某的丈夫是柏垭派出所的民警,被告杨某对法庭审判的公正性产生严重怀疑,甚至公开扬言说,法庭要是不公正判决,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官司打下去,使得该案处理起来极为棘手。第一次庭审时,双方在法庭上尖锐对立、互不让步、情绪激动、大有剑拔弩张之势,见此情景,法官崇阳当即宣布休庭,但并没有放弃调解结案的努力。
第二天,崇阳亲自到被告杨某家,和他促膝谈心,问他生意好不好做,月收入能达到多少,并就他的生意如何打理、如何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等等提建议,又就他的案子从法与情、法与理的角度给他反复讲道理,被告杨某被崇阳的真情和睿智所打动,心悦诚服,也打消了法庭会“歪判”的顾虑。复庭时,柏垭法庭十几分钟就调解审结了该案,被告杨某当场履行了给付义务。
这样的例子在柏垭法庭不胜枚举,他们想方设法充分调动起了各种资源,形成了化解矛盾的强大合力,“亲情调解法”、“利益平衡法”、“案例引导法”多方位介入,甚至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物《弟子规》中的人伦道德来说理调解,取得了今年以来调解结案率高达70%的好成绩。
同时,柏垭法庭还充分理解了“能动司法”的观点,把化解矛盾的关口前移,把想方设法减轻当事人诉累当做重中之重来抓,构筑起和谐司法的稳固根基。
今年5月7号,田雪芹到柏垭法庭起诉和远在浙江打工的丈夫离婚。路途遥远,被告一来一往诉累重,耗时不讨好,经过当事人同意,柏垭法庭用QQ视频很快审结了这起离婚纠纷案,赢得了当事人的交口称赞。他们还在一些交通不便的乡村设立便民诉讼点,每到赶集日就去集中办理几件案子,方便快捷很受老百姓欢迎。
真心为民化解纠纷的感情到了位,各式各样的调解方法到了位,矛盾纠纷迅速化解了,老百姓越来越信任法庭了,柏垭法庭变得“轻松自如”起来,轻装上阵、投身到为当地党委、政府化解“头疼病”中去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在广南高速公路建设拆迁中,柏垭法庭主动开着法律宣传车走乡串户,讲解法规政策,让群众知法懂法,充分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配合发展大局主动积极拆迁。他们还在一些“硬骨头”案子中充当起调解能手,运用法庭创造的各式调解方法,发挥法庭长期积累起来的威信,保障了重点工程快速、顺利推进。
孙志远的房子拆迁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本来几年前孙志远拿1万元买了邻居何金玉的房屋,并办了产权证。柏垭镇政府在补偿孙志远9万多元人民币后,准备对房屋拆除。获悉此消息后,何金玉以购房合同对该房屋附属物权属约定不明和孙志远办理房屋产权证未经自己同意为由,阻止拆迁工作的进行。柏垭镇政府心急如焚,多次召集双方调解,穷尽了可用的所有手段,双方当事人仍然固执己见,谁也不让步,一拖就拖到了今年5月5号,建设进度迫在眉睫,柏垭镇政府束手无策,只好向柏垭法庭求助。
柏垭法庭认为,这起案子矛盾复杂、影响面宽,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于是决定提前介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地勘测、走访群众、查看合同、主持调解,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孙志远答应补偿何金玉7000块钱并马上兑现,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重心在人民法庭,关键是人民法庭,调解工作的成败得失也在人民法庭,法庭虽小但是却仿佛一个‘小法院’,五脏俱全,能够也必须要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上有大作为。”阆中市人民法院院长李全林表示。
在回城的路上,他和赶往柏垭的院领导相遇了,“院长,我差点就见不到你了啊!”这个年轻的庭长尘土裹身、声音哽咽,刚刚挑起庭长这幅担子不到半年,他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救灾、恢复、帐篷法庭、车载法庭,最紧要的关头,柏垭法庭挺了过来,灾后重建也迅速启动,柏垭法庭在临时租用的两间民房里度过了一个汗水浸润的寒暑。2009年7月1日,柏垭法庭崭新的大楼全部完工,国徽高悬熠熠生辉,明净的立案室、宽敞的审判室、温馨的调解室、舒适的干警食堂,一应俱全的办公生活设施让来这里参观的各级领导赞不绝口。
新法庭让这里焕然一新,灾后重建任务高质量完成,而经历地震洗礼的柏垭法庭从司法理念、工作方法上更是来了一次“凤凰涅??”。虽然仅有四个干警,但是他们在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年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理念,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追求,小小的法庭竟有着大作为,让这里的党委、政府和老百姓十分信赖。
现在一到柏垭镇,当地的党委书记和镇长都会感激的说:“柏垭法庭的这个庭长虽然年轻,却还真有办法,真是为我们干了实事分了忧的啊。”
柏垭镇是阆中市最大的乡镇,柏垭法庭坐镇这里管辖人口近8万,由于历史原因,政府负债竟然上千万,化解债务维护稳定的压力着实不小,今年,从广元到南充的高速公路建设再次穿越这里,需要征地拆迁几百户农家,抢抓机遇突破发展的压力更是愁坏了当地领导。
柏垭法庭把这些当地发展遇到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院长李全林多次指示柏垭法庭,“必须要为当地党委、政府分忧,法庭虽小,但是也要竭尽全力为大局服务。”
本来,一年近300件案子的工作量已经让柏垭法庭忙的脚底朝天了,何况其中三名都是今年刚刚招录上岗的新手,案多人少矛盾巨大,如何才能从这个矛盾中突围出来去为大局服务呢?
仔细分析,人民法庭处理的案子多是简单的民事纠纷,像离婚、赡养纠纷、欠款等就占了90%以上,这些案子占用了法庭法官的所有精力,要想抽身就得出新招,必须要把这些简单的民事纠纷用最简便、最实用、成本最低廉的办法化解了,因此想方设法大力调解就成了柏垭法庭的必然选择、第一高招。
“都说公、检、法是一家,会互相关照,没想到并不是传说中的这样,法院还是维护我们老百姓利益的地方。”2009年6月25日上午,一起农资结算纠纷案在崇阳主持调解下刚刚闭庭,被告杨某面对众多的旁听群众说。
原告张某诉被告杨某农资结算纠纷案,由于双方对结算价格分歧太大,产生矛盾,由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变为不共戴天的仇人。本来是一起普通的纠纷案,但由于原告张某的丈夫是柏垭派出所的民警,被告杨某对法庭审判的公正性产生严重怀疑,甚至公开扬言说,法庭要是不公正判决,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官司打下去,使得该案处理起来极为棘手。第一次庭审时,双方在法庭上尖锐对立、互不让步、情绪激动、大有剑拔弩张之势,见此情景,法官崇阳当即宣布休庭,但并没有放弃调解结案的努力。
第二天,崇阳亲自到被告杨某家,和他促膝谈心,问他生意好不好做,月收入能达到多少,并就他的生意如何打理、如何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等等提建议,又就他的案子从法与情、法与理的角度给他反复讲道理,被告杨某被崇阳的真情和睿智所打动,心悦诚服,也打消了法庭会“歪判”的顾虑。复庭时,柏垭法庭十几分钟就调解审结了该案,被告杨某当场履行了给付义务。
这样的例子在柏垭法庭不胜枚举,他们想方设法充分调动起了各种资源,形成了化解矛盾的强大合力,“亲情调解法”、“利益平衡法”、“案例引导法”多方位介入,甚至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物《弟子规》中的人伦道德来说理调解,取得了今年以来调解结案率高达70%的好成绩。
同时,柏垭法庭还充分理解了“能动司法”的观点,把化解矛盾的关口前移,把想方设法减轻当事人诉累当做重中之重来抓,构筑起和谐司法的稳固根基。
今年5月7号,田雪芹到柏垭法庭起诉和远在浙江打工的丈夫离婚。路途遥远,被告一来一往诉累重,耗时不讨好,经过当事人同意,柏垭法庭用QQ视频很快审结了这起离婚纠纷案,赢得了当事人的交口称赞。他们还在一些交通不便的乡村设立便民诉讼点,每到赶集日就去集中办理几件案子,方便快捷很受老百姓欢迎。
真心为民化解纠纷的感情到了位,各式各样的调解方法到了位,矛盾纠纷迅速化解了,老百姓越来越信任法庭了,柏垭法庭变得“轻松自如”起来,轻装上阵、投身到为当地党委、政府化解“头疼病”中去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在广南高速公路建设拆迁中,柏垭法庭主动开着法律宣传车走乡串户,讲解法规政策,让群众知法懂法,充分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配合发展大局主动积极拆迁。他们还在一些“硬骨头”案子中充当起调解能手,运用法庭创造的各式调解方法,发挥法庭长期积累起来的威信,保障了重点工程快速、顺利推进。
孙志远的房子拆迁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本来几年前孙志远拿1万元买了邻居何金玉的房屋,并办了产权证。柏垭镇政府在补偿孙志远9万多元人民币后,准备对房屋拆除。获悉此消息后,何金玉以购房合同对该房屋附属物权属约定不明和孙志远办理房屋产权证未经自己同意为由,阻止拆迁工作的进行。柏垭镇政府心急如焚,多次召集双方调解,穷尽了可用的所有手段,双方当事人仍然固执己见,谁也不让步,一拖就拖到了今年5月5号,建设进度迫在眉睫,柏垭镇政府束手无策,只好向柏垭法庭求助。
柏垭法庭认为,这起案子矛盾复杂、影响面宽,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于是决定提前介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地勘测、走访群众、查看合同、主持调解,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孙志远答应补偿何金玉7000块钱并马上兑现,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重心在人民法庭,关键是人民法庭,调解工作的成败得失也在人民法庭,法庭虽小但是却仿佛一个‘小法院’,五脏俱全,能够也必须要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上有大作为。”阆中市人民法院院长李全林表示。
责任编辑:崔真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