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改变着世界——访加拿大前驻华大使
2009-07-06 09:30:28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赵青 杨士龙
“我留在中国是因为中国机会多,因为我喜欢中国人,”加拿大前驻华大使霍华德·巴洛克最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中国。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故事,我想成为它的一部分。” 尽管本名叫霍华德·巴洛克,但中国人更喜欢称呼他的中文名“贝祥”。他与中国颇有缘分。
贝祥关于中国的最初印象,来自祖父收集的一些关于中国的照片和画作。19世纪末,他祖父因为生意关系曾在中国南方居住。上大学后,贝祥对中国的兴趣与日俱增,他的硕士论文就是关于中国的。进入加拿大外交部工作后,与中国的联系更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从1976年第一次访华,到1996年出任加拿大驻华大使,再到5年大使任期结束后在北京成立自己的公司。贝祥亲身体验了中国的变迁。
谈到中国在过去3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贝祥说,这一成就是惊人的,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贝祥说,1976年他第一次看到长安街时曾感叹:“中国人修这么宽的街干什么?”那时北京汽车不多,满街都是自行车。而现在置身于长安街的滚滚车流里,他又不禁感叹:“中国怎么不把这街修得再宽点?”
上世纪80年代初,贝祥去大连时,这个海滨城市给他的印象是灰色的——建筑灰,街道灰,人们的衣服也是灰色的。“现在去大连,我发现大连是蓝色的、橙色的、红色的……它从灰色变成了多彩……这个比喻或许可用来形容整个中国(的变化)。”
贝祥认为,中国人最大的变化是思想的变化。他说,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两股伟大的力量”。一股力量是中国人巨大的“潜在需求”。大家都想过好日子,想有更舒适的房子,想有洗衣机、空调,想有好工作,想有更多的钱花……另一股力量是中国人的“创业活力”,一种为自己、子孙和整个社会创造更好生活的“乐观主义和决心”。“从那时起,大多数中国人每天醒来,都会相信今天比昨天过得好,明天比今天会更好。”
贝祥说:“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我深信中国人希望有一个更好、更和谐的生活和社会。” 他说,尽管考虑到贫富差距、环境问题和发展不平衡等,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很大,但是“当中国人下决心做一件事时,他们往往会成功”。
谈到西方与中国的关系,贝祥说,他坚持认为西方应与中国开展更多的接触和合作,而不是在一些问题上对中国说三道四。
贝祥关于中国的最初印象,来自祖父收集的一些关于中国的照片和画作。19世纪末,他祖父因为生意关系曾在中国南方居住。上大学后,贝祥对中国的兴趣与日俱增,他的硕士论文就是关于中国的。进入加拿大外交部工作后,与中国的联系更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从1976年第一次访华,到1996年出任加拿大驻华大使,再到5年大使任期结束后在北京成立自己的公司。贝祥亲身体验了中国的变迁。
谈到中国在过去3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贝祥说,这一成就是惊人的,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贝祥说,1976年他第一次看到长安街时曾感叹:“中国人修这么宽的街干什么?”那时北京汽车不多,满街都是自行车。而现在置身于长安街的滚滚车流里,他又不禁感叹:“中国怎么不把这街修得再宽点?”
上世纪80年代初,贝祥去大连时,这个海滨城市给他的印象是灰色的——建筑灰,街道灰,人们的衣服也是灰色的。“现在去大连,我发现大连是蓝色的、橙色的、红色的……它从灰色变成了多彩……这个比喻或许可用来形容整个中国(的变化)。”
贝祥认为,中国人最大的变化是思想的变化。他说,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两股伟大的力量”。一股力量是中国人巨大的“潜在需求”。大家都想过好日子,想有更舒适的房子,想有洗衣机、空调,想有好工作,想有更多的钱花……另一股力量是中国人的“创业活力”,一种为自己、子孙和整个社会创造更好生活的“乐观主义和决心”。“从那时起,大多数中国人每天醒来,都会相信今天比昨天过得好,明天比今天会更好。”
贝祥说:“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我深信中国人希望有一个更好、更和谐的生活和社会。” 他说,尽管考虑到贫富差距、环境问题和发展不平衡等,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很大,但是“当中国人下决心做一件事时,他们往往会成功”。
谈到西方与中国的关系,贝祥说,他坚持认为西方应与中国开展更多的接触和合作,而不是在一些问题上对中国说三道四。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