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条手机短信说开去
2008-09-05 15:07:0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谭元贵
  “我刚从浙江赶回来。母亲病得很严重,是他帮忙送到医院的。我永远记得你说的那句话,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一定把关系搞得更好。”昨晚,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

   号码不熟悉,短信内容捕风捉影,我毫不在意地把电话丢到了一边。妻子担心是哪个亲戚病了,硬要我问个究竟。无奈之下,我把电话拔了过去。

  “我是黄×,……”一个曾经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被我拘留过的当事人,在电话的那头打开了话匣子。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在晚上10点多钟给我发这样一条短信呢?话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那是1998年3月的一天,时任司法所调解员的我在办公室整理资料,一对年轻的夫妇走了进来,那个女的面色苍白,头上顶着一条毛巾,显得十分乏力。她的丈夫很小心地把她扶坐在条椅上。还未等我问话,那个自称叫小黄的男人倾诉了与邻居为宅基地界址扯皮,妻子被邻居家的大儿子打伤,导致流产的经过。

  第二天,我与司法所的另外一名同志几经辗转来到他们家中。两家共着院坝,隔墙而居,一家姓黄,一家姓向。从直观上推断,黄家的经济条件要比向家好。在详细了解双方的情况后,我们展开了调解工作。因双方素有积怨,互不服输,十多个小时的调解未能让他们达成共识。调解无效,只得告知当事人向法院起诉。

  因向家的儿子将小黄之妻殴打流产致轻伤,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并赔偿经济损失2000余元,且经法院强制执行。

  “一场官司十年仇”,他们之间的疙瘩越拉越紧。我调到法院工作后,又碰到了他们之间的一桩案件。2004年7月,两家在用“武力”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小黄将向家的大儿子打伤,并为医药费闹到法院。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庭不止一次地劝导双方要以和为贵,但因小黄的固执使得他们又一次收到了法院的判决。

  半个月后,向家递交了执行申请书。法庭的执行法官先后几次到小黄家中执行。村民和对方当事人都说小黄在家,但就是找不到他本人,且家属也不配合,每次执行都无功而返。

  “我们都是家乡人,请您多关照,我打工去了”。在我们第三次登门执行之后,小黄给我发了一条短信便不辞而别。

   如此无奈的结局,让我无所适从,一种被戏弄的感觉涌上心头。想起他们两家这么多年的争执,我意识到小黄肯定还是思想上有顾虑。于是,我想打电话约他单独谈谈。但多次尝试都是“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

   经多方打听,我掌握了小黄在某市一工地务工的线索。我和同事驱车前往,在当地法院的协助下,我们找到了该工地。面对“从天而降”的执行法官,小黄也很惊讶。

  “……别人把你爱人打伤又坐牢又赔钱,你把别人打伤就躲着藏着,你的身体比别人贵重些吗?冤家宜解不宜结,你慎重考虑啊。”在耐心疏导劝说无效后,我严肃地批评了他。但小黄很不领情,公然声称“我有钱也不赔给他!”

  小黄被司法拘留措施并处罚款1000元。在他被拘留期间,我到看守所再次为他们两家“劝和”:邻里关系是割舍不了的,谁都不会因为这场纠纷而搬家,若不把生活中的事处理好,彼此怀恨,相互挑衅,最终要酿成大祸,那害的是谁呢……

  长时间的开导、交流,小黄解除了心理戒备,竹筒倒豆子似的说出了一些内心想法,并愿意配合法院执行。

  “把您的手机借我打个电话,家里有钱,我叫她们交执行款。但我求一件事,你们千万别说把我拘留了,就说我是主动交执行款的,我回去后一定给家人做好思想工作,缓解两家的矛盾,把关系搞好,到那一天,您就是大恩人……”小黄哽咽着,继而失声痛哭。

   后来,小黄的家属代为交纳了执行款,小黄也被提前解除了拘留。只是时间过去了几年,我也从法庭调到了机关,繁忙的办公室工作使得我无暇去回味那段岁月,无暇去顾及他们两家是和好,还是又引发了次生矛盾。

   一条短信,一个电话,唤起我对过去5年执行工作经历的回忆:为找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为查材料,多方奔走。真可谓行千山万水,进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

   挂断小黄的电话,眼前浮现起办理执行案件时的一幕一幕,再仔细地看一遍短信,我略有所悟,原来执行法官在劳累清苦之余,也还能收获快乐与幸福,这种欣慰犹如琼浆甘甜,真是叫人舒畅无比!

  作者单位: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漆浩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