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生命线
四川阿坝州两级法院抗震救灾见闻
2008-05-23 15:19:0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聂敏宁 熊卫纲 张波
  • 夹金山的盘山公路
  • 在汶川奋战的阿坝中院法警支队队长王建在救灾间隙小憩
  • 猛古桥头自愿送水送饭的村民
  5月18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指示,四川高院紧急组织了帐篷、发电机、药品、矿泉水、方便食品等一批灾区急需物资,由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余应军带队,沿着这次地震后打通的直达汶川的西线公路(雅安-小金-马尔康-理县-汶川),送往理县、汶川等重灾区法院。记者立即随队前往。

           红军走过的路

  5月19日一早,车队从雅安启程,沿着红军长征翻过的雪山——夹金山一线疾驶。一路驶来,路中到处悬挂着抗震救灾的标语口号;路边不时出现志愿者和沿途村民组织的免费送水、送食物点;路上急驶着一辆辆满载救灾物资的大货车。中午13时30分左右,我们的车队翻越了海拔4300多米的夹金山,进入了小金县境内。14时25分,我们来到了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后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的地点——达维。在红军长征纪念碑下,车队停了下来。14时28分,沿途的车辆全部停在路边、气笛长鸣,所有人员肃立在路边,向地震死难同胞默哀。

  车队继续前行不久,前面路边的一户农舍前,有几个人举着写有“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字样的标语牌,不断向我们挥着手。停下后我们才知道,这一户人家自从西线打通后,就自愿为救灾车辆提供热水和食物。谢绝了他们送上的食物,我们拿出了一些钱要留给他们,他们执意不收,说道:跟灾区比起来,我们的日子好过多了,你们还是带给灾区人民吧。这几天,看到过往的车队,都是运送救灾物资的,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红军,还是共产党好啊,不愧为人民的儿子!

  15时许,我们来到了离小金县城5公里处的猛古桥,这是当年李先念迎接红一、四方面军进小金县城的地方。路边,站满了热情的群众,他们都是周围村寨的村民,自发到这里为救灾车队服务。看着他们端着热水、热饭的身影,我们的眼睛湿润了……

  夜幕降临时,我们翻过了海拔4400多米的梦笔山,来到了阿坝州的州府马尔康。在马尔康,阿坝中院副院长马绍友、政治部主任何远东和纪检组长三郎彭初向我们介绍了两级法院抗震救灾的情况。地震发生后,阿坝州两级法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汶川、理县、茂县和黑水县法院的房屋和办公设备基本毁损。但灾情就是命令,灾后,两级法院的干警在院党组的带领下,在开展自救的同时,按照党委的安排部署,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救助群众,维护治安秩序,受到了党委的充分肯定。中院院长刘华地震时恰好在汶川,到现在,他都坚守汶川,担任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在那里负责指挥抗震救灾和维稳工作。马绍友和何远东地震发生时也在汶川,他们和中院在汶川的14名干警以及汶川县法院的干警一道,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直到18日,才按照州委的安排,回到马尔康。同时,他们和刘华院长也希望我们不要去汶川,因为这条路平时都经常会发生塌方和滚石,更不要说震后刚刚重新打通。对于他们的好意,余应军主任动情地说道:这批物资,是最高人民法院、省法院党组和全省法院干警的一份真情,理县、汶川法院干警急需,我们必须尽快送到。

            闯过生死线

  5月20日清晨,车队踏上了马尔康到理县、汶川的征程。这条路,平常就经常有滑坡和飞石,更不要说震后路刚刚修通。但想到灾区法院干警,我们就顾不得这些了。一路上,冒着余震造成泥石流和山体岩石崩塌、滑坡等诸多危险,我们于中午12时赶到了理县。在理县,我们找到了县法院院长方钰和法院干警临时居住的帐篷。

  方钰院长向我们介绍说,地震发生后,院领导不顾自身安危,组织干警撤到安全的地方,随后,立即到县应急指挥部报到。按照指挥部的安排,他们一面组织部分同志协助公安干警维持秩序,一面冒着余震和泥石流的危险,由方钰院长带队到各乡镇了解灾情。值得欣慰的是,全院干警无一人伤亡。同时,方钰告诉我们,理县到汶川,虽然只有40多公里,但沿途山体植被稀少,常有岩石垮塌。特别是12时至下午16时,这段路常常刮大风,飞沙走石,非常危险。

  时间紧迫,我们卸下了给理县法院的物资,立刻前往汶川。一路上,正如方钰院长所说,沿途大山上布满了滑坡、塌方、滚石的痕迹,就像大山为受灾的人们流下的一行行热泪。路上不时因垮方和滚石阻拦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每遇一处,不多时,来自湖南交通部门和武警部队的救援人员就把这条“生命线”抢通。同时,还有来自四川内江的交警在有序地指挥车辆通过。我们向一位执勤交警了解,得知他们一行30多人,从13日就自愿申请,从内江来到这里负责指挥交通。当问到累不累时,他响亮地说道:想想灾区亟待救援的群众,和那些奋不顾身打通这条“生命线”的部队官兵和筑路工人,这点苦算什么。我们一定要守住这条“生命线”。听着他铿锵有力的回答,我们不禁想起了一句歌词: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汶川,汶川

  经过一路艰险,我们终于于下午15时赶到了汶川县城。在指挥部,我们找到了阿坝中院刘华院长。在将物资送往汶川县法院临时居住点的途中,我们向刘华院长了解了情况。

  地震发生时,阿坝中院院长刘华、副院长马绍友、政治部主任何远东都刚到汶川不久。同时,中院法警支队的5名干警和刑庭的3名法官也在汶川开庭。地震发生后,中院14名干警和汶川县法院的干警疏散到安全的地方集合后,立即按照刘华院长的安排,投入到抢险工作中。中院刑一庭庭长林尚华与法警支队副队长王建、法警马会全、徐晓军等人听见一所幼儿园传来的哭叫声,不顾生命安危立即冲了进去,营救出其10多名幼儿。

  当刘华从也是出差经过汶川的副州长肖友才口中得知岷江已经断流的消息后,他马上意识到上面一定由于地震山体垮塌,阻断了水流,形成了堰塞湖,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即组织干警沿江疏散群众。在法院干警的努力下,1000多名群众被疏散到半山的姜维城。当晚,姜维城上有数万名群众,缺衣少吃,刘华院长又和法院干警一起想方设法为群众送饭送水。直到半夜,河水重新流淌后,干警们才松了口气。

  第二天,刘华院长赶到临时指挥部,主动申请任务。按照指挥部安排,中院和县法院抽调精干人员,配合公安民警维持治安。在干警们的努力下,至今汶川县城没有发生一起破坏治安秩序的刑事案件。但是,由于灾后道路不通,汶川成了一座“孤岛”,粮食紧缺。震后两天,刘华等许多法院干警每天只能喝一碗米汤。由于空地都优先安排群众临时居住,刘华他们每天只能在车上睡觉。说到这里,刘华感慨地说道:我们都被戏称为“大篷车队”了。直到理县至汶川的道路打通后,州委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刘华院长作为副指挥长负责维稳工作,才分到了一顶帐篷。听到这里,想到刘华院长已经50多岁,去年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还在这里坚守岗位,我们不禁肃然起敬。

  在汶川法院临时居住点,我们卸下了救灾物资,汶川县法院党组副书记、执行局长王福武、副院长赵品安告诉我们,地震后,县法院办公楼已成危房,好在全院干警无一遇难。13日,按照县委的安排,院长邓吉安已赶往水磨指挥抗震救灾。其他干警也按照应急指挥部的安排,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维护治安工作中。

  在汶川县法院办公楼实地了解受灾情况后,刘华院长告诉我们,由于汶川物资紧缺,加之救灾部队人员众多,难以安置,汶川现在正在紧急疏散群众到马尔康等地。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不给灾区增添负担,我们与刘华院长等互道珍重后,匆匆踏上了归途。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