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献身司法的基层法官
——追记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法庭法官王敬宇
2007-11-16 10:09:1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宗 边
今年8月13日,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人民法院八面城法庭法官王敬宇因心脏病突发,倒在自己的办公桌前,58岁的他永远离开了心爱的事业。出殡那天,闻讯赶来的干部群众数百人自发为王敬宇送行。
王敬宇1982年从部队转业到八面城法庭工作,1985年被任命为大洼法庭庭长。在这个乡镇法庭,王敬宇一干就是14年。
在王敬宇工作过的地方,大家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铁面”。八面城镇综合执法队队长是王敬宇的战友,两人在部队时就非常要好。这名执法队队长在一家小饭店吃饭长期欠钱,被告上法庭。由于他拒绝履行生效判决应承担的义务,王敬宇在劝说无效后给予其司法拘留。
王敬宇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农村的特点,适当灵活处理案件。和王敬宇在大洼法庭一起工作过的法庭副庭长季忠诚介绍,1993年,双井乡郭牛村一位60多岁的老人和邻家发生纠纷被告上法庭。开庭的当天,法官和原告等了一上午也没有看到老人,按照法律完全可以进行缺席判决。但王敬宇一直劝当事人再等等,一直到中午老人才来。原来他把上午8时开庭错听为8时从家走,老人赶着毛驴走了20多公里路。法庭延迟4个小时开庭,最后在王敬宇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和解。
八面城法庭庭长高雅忱说:“王敬宇每年审理案件60多件,其中仅有十几件被判决,其余的都是调解和撤诉,他的调撤率在全院是最高的。”
1994年,大洼镇曹家村一组村民杨智刚妻子王某起诉离婚,杨智刚因对女方气愤大闹法庭。王敬宇在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同时,十几次骑自行车到离法庭10多公里的女方家了解情况,进行调解。最后一次从女方家回来时正赶上下大雨,道路泥泞,骑不了车,便扛起自行车走了回来。杨智刚说:“看到王法官为我吃的苦,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除了业务水平好,王敬宇的敬业精神更让同事佩服。1985年,他被派到大洼法庭当庭长,离家18公里,每天要骑自行车上班。张立杰说:“他本来就有痔疮,每天骑车,痔疮就更严重了,但他从未因此叫过一声苦。”
在大洼法庭,王敬宇以身作则带出了一支好队伍。在昌图县法院第一批审判员考试中,119人考中了19个,而大洼法庭4个人就考上了3个。在大洼法庭,他培养出了“辽宁省十佳法官”、“市劳动模范”和各种标兵,当年和他在一起工作的3个年轻人如今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大洼法庭也两次获得辽宁省“优秀法庭”称号,成为铁岭市第一家“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规范化法庭”。
1999年,大洼法庭和八面城法庭合并。王敬宇到八面城法庭后,无论是做审判员还是当庭长,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计名利忘我工作。2007年以来,八面城法庭案件剧增,为了减轻法庭的负担,他主动请战,直到去世的那天,他已经收受案件70件,审结了61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敬宇80多岁的父母亲均重病在身,妻子下岗多年,儿子找不到工作,只好在小镇开出租车,7口之家仅靠王敬宇的工资维持生活。几年前,一家人把住了10多年的2间平房卖掉,又借了2万多元,才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地处城边的廉价楼房居住。
王敬宇的去世在八面城引起了震动,八面城很多人都怀着感恩的心为王敬宇送行,甚至连抢救王敬宇的八面城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都赶来为他送行。
王敬宇1982年从部队转业到八面城法庭工作,1985年被任命为大洼法庭庭长。在这个乡镇法庭,王敬宇一干就是14年。
在王敬宇工作过的地方,大家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铁面”。八面城镇综合执法队队长是王敬宇的战友,两人在部队时就非常要好。这名执法队队长在一家小饭店吃饭长期欠钱,被告上法庭。由于他拒绝履行生效判决应承担的义务,王敬宇在劝说无效后给予其司法拘留。
王敬宇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农村的特点,适当灵活处理案件。和王敬宇在大洼法庭一起工作过的法庭副庭长季忠诚介绍,1993年,双井乡郭牛村一位60多岁的老人和邻家发生纠纷被告上法庭。开庭的当天,法官和原告等了一上午也没有看到老人,按照法律完全可以进行缺席判决。但王敬宇一直劝当事人再等等,一直到中午老人才来。原来他把上午8时开庭错听为8时从家走,老人赶着毛驴走了20多公里路。法庭延迟4个小时开庭,最后在王敬宇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和解。
八面城法庭庭长高雅忱说:“王敬宇每年审理案件60多件,其中仅有十几件被判决,其余的都是调解和撤诉,他的调撤率在全院是最高的。”
1994年,大洼镇曹家村一组村民杨智刚妻子王某起诉离婚,杨智刚因对女方气愤大闹法庭。王敬宇在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同时,十几次骑自行车到离法庭10多公里的女方家了解情况,进行调解。最后一次从女方家回来时正赶上下大雨,道路泥泞,骑不了车,便扛起自行车走了回来。杨智刚说:“看到王法官为我吃的苦,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除了业务水平好,王敬宇的敬业精神更让同事佩服。1985年,他被派到大洼法庭当庭长,离家18公里,每天要骑自行车上班。张立杰说:“他本来就有痔疮,每天骑车,痔疮就更严重了,但他从未因此叫过一声苦。”
在大洼法庭,王敬宇以身作则带出了一支好队伍。在昌图县法院第一批审判员考试中,119人考中了19个,而大洼法庭4个人就考上了3个。在大洼法庭,他培养出了“辽宁省十佳法官”、“市劳动模范”和各种标兵,当年和他在一起工作的3个年轻人如今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大洼法庭也两次获得辽宁省“优秀法庭”称号,成为铁岭市第一家“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规范化法庭”。
1999年,大洼法庭和八面城法庭合并。王敬宇到八面城法庭后,无论是做审判员还是当庭长,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计名利忘我工作。2007年以来,八面城法庭案件剧增,为了减轻法庭的负担,他主动请战,直到去世的那天,他已经收受案件70件,审结了61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敬宇80多岁的父母亲均重病在身,妻子下岗多年,儿子找不到工作,只好在小镇开出租车,7口之家仅靠王敬宇的工资维持生活。几年前,一家人把住了10多年的2间平房卖掉,又借了2万多元,才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地处城边的廉价楼房居住。
王敬宇的去世在八面城引起了震动,八面城很多人都怀着感恩的心为王敬宇送行,甚至连抢救王敬宇的八面城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都赶来为他送行。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