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张国强:遍寻忠骨总无影 一曲驼铃歌正长
2007-09-03 15:34:0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王宏伟 陈全慧
 

    2007年8月21日上午,当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像往常一样进行上班签到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同事们的期盼中却再也没有出现。“张国强突发心脏病,不幸于8月20日23时30分因公殉职了”。噩耗如晴天霹雳在人们的头顶骤然炸响。一向稳重的执行局干警孙东波抑制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他浑身打颤,眼含着热泪喃喃自语“恁不幸啊,他才仅仅42岁”。

    张国强,男,祖籍河北省河间县,1965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汉族,河南大学法律系毕业,本科学历,1987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原商丘地区政法干部学校教务科副科长兼教员,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副科级审判员、副庭长、正科级审判员。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2002年至2004年连续三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06年被商丘市委政法委、商丘市人事局表彰为“2005-2006年度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遍寻忠骨总无影,一曲驼铃歌正长。国强啊,你是否听到与你朝夕相处同事们的亲切呼唤?你何时才能再回到我们的身边……。

    1985年9月,张国强踌躇满志地走向河南大学法律系,由此开始了投身人民法制事业的生涯。

    1987年5月,张国强与河南大学法律系的其他9名同学一道,到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经济庭进行实习。在时任该院经济庭庭长张永安的指导下,张国强参与了河北省景县轮胎厂诉河南省开封市豫川贸易经销部购销合同纠纷一案的办案全过程,并以自己对审判事业和诉讼当事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成功地调解了该案。也就是从那时起,审判事业耗尽了他一生的眷恋。

    1994年12月,经增编补员考试,张国强成为了商丘中院法官中的一员,并于2000年12月起担任该院立案庭副庭长。

    2004年3月,商丘中院决定成立由张国强任组长的城市信用社依法收贷案件专案组,对进入执行程序的依法收贷案件进行强制执行。为使到期贷款能够依法予以收缴,使案件得到顺利执结,张国强与专案组的其他同志一道睡半夜,起五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工作,通过努力,为国家挽回了近亿元的经济损失,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褒奖。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终于使他积劳成疾,不幸患上了心脏病。2004年7月,工作中的他心脏病突发,被同志们送进商丘市公疗医院治疗,在抢救中两次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即便是这样,张国强还经常召集合议庭的成员到他的病床前研究案件。出院回家后,他仍然放心不下庭里的案件,经常在家里与合议庭的同事分析研究案情。最后,终因支撑不下,转院到北京安贞医院做心脏介入手术,接受了冠脉成形治疗并在冠状动脉内安装了支架。

    出院后,张国强不顾医生要他“注意饮食结构的改善、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注意长期合理用药,这样所搭的‘桥’才不会出现再堵的危险”的劝告,经常约同事们到其家中研究案情。经常发作的心绞痛和心律失常,折磨得他是大汗淋漓,心急气短,但为了心中那份对人民群众的爱和对审判事业的执著,他仍然在忘我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着。

    2006年,张国强临危受命负责院里的信访稳定工作。面对日益严峻的信访工作形势,张国强从“信访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不只是对某一个法官、某一个法院失去信任,还会对党、对社会、对国家失去信任,长此以往,人民群众还会与我们的党离心离德,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最终危害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并极端负责地办理着每一起涉诉信访案件。工作中,他从不敢掉以轻心,对来反映问题的信访人,做到热情接待,认真了解案情,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耐心说服疏导并为他们解决问题,让当事人满怀希望而来,心满意足而归,从而解决了一大批信访难题。为更好地疏通信访渠道,兑现商丘中院向全市人民群众所作出的“人人受到院长接待,案案得到公正处理”的庄严承诺,他积极配合院里开展的“院长大接访”和“百名法官集中大接访”活动。其间,他带领信访审查组的同志调转卷宗4130册,审查申诉卷宗321宗1926册,纠正了一批有瑕疵的案件,缓解了涉诉信访压力,促进了市涉诉信访形势的好转。据最高法院和河南省高院的统计显示,2006年1-10月,商丘法院系统越级信访案件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7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居全省首位。

    2006年4月至10月,河南省委政法委决定在全省法院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为规范司法行为,省委政法委第七督查组通过市委政法委向商丘法院交办了大量的信访督办案件。为保证案件办理质量,确保办案过程运转通畅、责任到人,商丘中院专门成立了由张国强担任组长的案件督办协调组。为办好督办案件,张国强按照院领导的安排,起草和制定了《全市法院“大接访”工作暂行规定》、《关于落实“大接访”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信访、院长接访、省督查组督办案件办理工作方案》等文件,为圆满完成任务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工作目标。与此同时,张国强还开动脑筋,将督办工作细化为登记、分流处理、交办、督促催办、反馈,分析整理等六个环节,并为此开展了大量而又细致的工作。为表彰先进,鞭挞落后,按照院领导的安排,他还坚持亲自制作《每日信访》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和报送有关信息,该举措得到了省督导组和市委政法委的认可和表扬。在六个月的时间里,以他为首的商丘中院案件督办协调组共督办、转办案件632件,其中交基层法院办理236件,中院直接办理396件,并做到了“一案一档”,建立了信访台帐,到期结案率100%,无一差错,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得到了市委政法委和商丘中院领导的表扬。

    2007年8月20日,是张国强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也是张国强最为忙碌的一天。早上7点钟,他拖着被连续加班和病魔折磨的极其虚弱的身体,提前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再一次对一起医疗事故赔偿案的报告进行了整理。在向同事们安排好当天的工作后,他急匆匆赶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委,向内司委领导详细汇报了这起由部分省、市人大代表签名的医疗事故赔偿案批件的调查情况及办理结果。中午,他顾不上休息,又对一起因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民间借贷案件的证据材料进行了详细分析。为确保案件审理质量,不放过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他打电话给该案的承办单位梁园区人民法院平台人民法庭,与案件承办人进行了仔细交谈,详细了解了案情。下午16时,他与平台人民法庭的办案人员冒着35度的高温天气,一道来到商丘火车站对有关证据进行核实。同时,他还与平台人民法庭的办案人员商定,8月21日再去郑州火车站对被告方的身份做进一步的核实。

    海棠血泪,风沙吹之不散,英烈忠骨,风沙湮之不灭.犹见茫茫沙海,夕阳如血.一队悠长的驼铃正渐行渐远……。张国强就像一峰不知疲倦的骆驼,在贫瘠的沙漠中,带着心中的理想,锲而不舍,默默远行。

责任编辑:张涵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