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庭就像温暖的家。图为金桂兰与同事一同进餐。
东京城法庭坐落在镇上的一条公路旁,前后不多远就都是庄稼地。法庭的同志管它叫“大地”。
每天早晚,金桂兰都到“大地”散步。夏天,庄稼长势正旺,田里一天一个样。“眼看着玉米从小腿高,到腰,到头,一直长到两米多高,人扎进去找不着,还有水稻,昨天还包着,今天就抽穗了。”金桂兰一边比划一边说。行走在“大地”间的金桂兰,显得无比轻松与惬意。
寒来暑往,东京城法庭的庭长换了六、七任,同事也走了来,来了走,一个个调回了院机关,唯独金桂兰坚守在这里15载。
不是没有机会。自从1997年金桂兰的家从东京城搬到牡丹江市,特别是1998年她查出患乳腺癌并手术后,领导多次提出将她调回市法院,或换个轻松点的岗位,金桂兰都一一婉拒。
东京城有她再熟悉不过的工作环境,家乡的父老乡亲不希望她调走,她也不想离开家乡的黑土地。她决心终老于此。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这首名为《从头再来》的歌,是金桂兰和大家一起联欢时最喜欢唱的,金桂兰每次都唱得很投入,她觉得,这歌词好像是为自己写的。
1998年对于金桂兰来说是灾难性的,连续几天的胆结石剧痛已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另一个巨大的不幸又降临到她的身上——她被确诊为中晚期乳腺癌!金桂兰一时实在无法面对这个现实,她跑到医院的卫生间痛哭起来。自己刚刚40岁,儿子才念初中,一直和自己做“周末夫妻”的丈夫还没有好好享受到家庭的温馨,还有多少事要做呀!怎么办?
面对现实,金桂兰恢复了理智,她问医生,请如实告诉我,我还能活多久?医生说,多说七、八年,少说三、五年。
我要活下去!外表柔弱的金桂兰在疾病面前表现出常人少有的坚强。她坦然地一次又一次走进医院接受手术和化疗。病情稍一稳定,她就投入了工作。
金桂兰从不愿把病情告诉别人,她怕别人照顾她。第一次做肿瘤病理切除手术,金桂兰向庭长关立群请假说,家里有点事,明天不来了。不明就里的庭长第二天一大早给金桂兰打电话说,一个当事人要去牡丹江做司法鉴定,问她能否抽时间陪着去一下。只听金桂兰在电话里停顿了一下说,行,你叫他来吧,11点我在中院门口等他。
第二天做完手术,医生正要给金桂兰输液,她却要出门见当事人。医生和丈夫都跟她急了,她说:“我不去,当事人连门都摸不着。答应人家了,怎么能让人白跑呢?你要不就陪我去,不陪我一个人去。”犟不过她的丈夫只好帮她披起衣服,搀着她出了门。走到门口时,医生半开玩笑地说:“你是共产党员吧?你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关立群还记得,一次他从法庭楼上下来,发现金桂兰正开着独任庭,人却不见了。作为庭长,他有点生气,于是带着书记员到处找,最后发现金桂兰正躺在宿舍床上,两手捂着眼睛。“我疼,疼得受不了了。”金桂兰说着,眼泪从指缝间流出。关立群这才知道金桂兰胆结石这么严重,他焦急地催促:“庭别开了,让当事人先回吧。走,赶紧上医院!”“庭都快开完了,我挺一会儿就好。你们先下去吧。”二十分钟后,金桂兰没事人似的又出现在当事人面前,将案件调解结案。
为防止癌细胞继续扩散,金桂兰又先后动了两次手术,前半身肋条上的肉全部被切除,留下了巨大的疤痕。这两次大手术后,医生告诫她要休息三年,可没过多久,她又上班了。“在家呆着,总想起自己是个病人,上班一忙,就把病给忘了。”
2001年9月,金桂兰又一次被送进手术室,医生从她的胆中取出一个核桃仁般带刺的结石。手术后的一天,在家休养的金桂兰感觉不适,低头发现包扎伤口的十几层纱布都被血水浸透了。丈夫接到传呼,马上将她送到医院,打开纱布一看,缝了11针的伤口已全部化脓。医生只好将缝线全部挑开,金桂兰一侧身,脓血顿时从伤口中涌出,足有两罐头瓶。为了将脓血清理干净,医生拿着大块纱布,在伤口处擦了一遍又一遍。金桂兰咬紧牙关,一声也没吭。而天性乐观开朗又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则躲到门外,第一次为妻子流下眼泪。
这次手术后不久,金桂兰又要去上班。丈夫第一次对她大发雷霆:“金桂兰,你这是图的啥?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金桂兰还是走了,做丈夫的开始后悔,妻子图的啥自己最清楚。“金桂兰的‘药’就在法庭,她对乡亲们的感情,就像树叶对根一样。”
2003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在一次体检中,金桂兰的丈夫李永春被查出了膀胱癌。震惊与悲痛之余,金桂兰再次选择了坚强。她与丈夫相约,为了各自的事业,为了孩子和亲人,他们要相互鼓励,共渡生死难关。
“20多年的夫妻生活,我从她身上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人活着,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它的质量。这种质量体现在为社会、为人民做了多少事情。”
丈夫李永春手术后,每周一次的化疗都是别人陪着。一次,他实在觉得难受,就求金桂兰:“你能不能请半天假,明天陪我去一次?”化疗的痛苦金桂兰最清楚,她很想与丈夫分担。可是,明天星期一要开庭,当事人是从上海赶来的。金桂兰沉思着、权衡着,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当事人。星期一的早晨,她含泪从家里出来,坐上了开往东京城的火车。
坐在车上,她一遍遍地问自己:我的选择是对的吗?丈夫是亲人,他会理解我,今后还可以找机会弥补。当事人千里迢迢赶来,一辈子可能就与法官接触这么一次,我怎么能失信于他呢?这么一想,金桂兰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金桂兰的丈夫李永春是牡丹江师范学院保卫处的民警。采访中,记者故意问他:“金桂兰这么重事业,又不太顾家,你一定对她挺有意见吧?”
“不。金桂兰是一个好妻子,也是一个好母亲。她不是不顾家,她顾不上,是因为工作需要。”听到记者的问话,开始还有些紧张的李永春突然自己打开了话匣子,“这辈子打死我都不跟金桂兰离婚。”
当初家还在东京城的时候,金桂兰经常晚上上门做调解,没有司机,她就求丈夫骑车带她去。次数一多,李永春有意见了:“我都成法庭编外人员了。”一次,金桂兰又打电话要丈夫陪她到偏远的牛场村送传票。李永春下班到家时已是晚上6点多了,见妻子不在,赶忙去追。那天,气温零下三十几度,寒风裹着鹅毛大雪,打得人脸生痛。走出6里多地,前面突然传来狗叫声,李永春急忙奔过去,只见空旷的雪地里,金桂兰一个人挥着棍子,正与几只恶狗对峙着。他赶紧冲上前去,一把将金桂兰拽到身后,一时间所有的怨意都化作了心疼。
结婚20多年,金桂兰很少有时间待在家里,可每次回到家,她都不知疲倦地干家务,为丈夫和儿子做好吃的。李永春知道,金桂兰是在用这种方式补偿对家人的爱。
一次,李永春办事回来路过东京城,特意到法庭去看金桂兰。他悄悄地在门外看,发现很多当事人在围着金桂兰,金桂兰说完这个说那个,很长时间连地方也没动一下。他很想走上前去提醒她,你还要不要命了?可终究没这样做,实在是怕打扰她的工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金桂兰忘我工作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和病魔斗争的金桂兰知道时间对自己的意义。身体的原因非但没有成为工作的障碍,相反却成了她工作的动力。而她忘我工作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走进东京城法庭,你会实实在在感受到,这个集体就像家一样。法庭开垦了菜园,还建了食堂,大家平时都吃住在法庭,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就像兄弟姐妹。这也是让金桂兰留恋法庭工作的重要原因。
2001年,法庭配了8台微机,庭长关继伟下死命令,要求两个月之内,人人都必须“拿下”微机。“金桂兰可以例外。”那时金桂兰因为手术胳膊肿得老粗,庭长让她愿意打就打两下。金桂兰对庭长说:“你要求别人都做到,我还是老同志,怎么能特殊呢?”那些日子,金桂兰整天坐在微机前练习打字,有时练到后半夜一、两点。看到金桂兰这么练,全庭没有一个人肯落后,结果两个月之后,果然是人人“拿下”。
“有一天,金桂兰高兴地对我说:‘庭长,调解书、报告我都会打了,再也不用别人帮忙了。这比写字还强呢。’我就记得,她一脸洋溢着生活的喜悦。”关继伟回忆说。
在法庭,金桂兰是个细心体贴的大姐,副庭长刘瑞成下乡执行案件患了感冒,她马上烧好姜汤端来,问寒问暖,乔巨国出差在外,妻子突然提前分娩,她跑前跑后,悉心照料,食堂做饭的张师傅病了,她主动下厨掌勺。一次关继伟跟金桂兰开玩笑说,她就像个大家子里的长儿媳,顾全大局,总是想着别人,以集体利益为重。
来法庭打官司的当事人,过后也都觉得这里像家一样。刮风下雨法庭里有备用伞,头疼脑热法庭里有常用药,岁数大的庭里给备了老花镜,衣服破了庭里提供针线包。家住得远或者往返有困难也没关系,法庭设有公开的立案电话,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当事人,还可以求助法庭上门立案。
这天,记者在立案大厅问一个正等候开庭的女当事人,谁办她的案子,她马上用手指墙上王海东法官的照片。“这个法官怎么样?”记者问她。“挺不错的。”“怎么不错?”“态度好,对我们挺耐心的,他说话都能让我们听懂。”“那这个法官你认识吗?”记者用手指着金桂兰的照片。“哎呀,那可是个老法官了,更了不得啊。”
“金桂兰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感动不是一时的,她是那种让人想起就会有力量,想起就会受鼓舞,永远都不能抹去的美。”
金桂兰真心实意地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乡亲们一样给了金桂兰巨大的回报,许多人惦记着她,关心她。
听说金桂兰病了,一个养蜂户给她送来了蜂蜜、蜂王浆;一位老大娘听说癌症病人吃蘑菇好,就上山采来送给她;远在千里之外的伊春市五营区的一位老中医,从电视上看到她的事迹,写信来要免费为她治疗;农民张长胜打官司时,金桂兰曾给他的两个孩子送来衣服,张长胜特意买来桃罐头和苹果罐头送给金桂兰,说吃了桃就会从病中逃出来,吃了苹果会平平安安……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让人真切地体会到,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你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事,群众就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你!
一位曾患乳腺癌现在康复的妇女给金桂兰写信说:“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是正义、善良的志向,使我的心灵马上与你拉近到零距离……你的生命已经不属于你自己了,亲人需要你,社会需要你,人民更需要你,所以你仅仅以蜡烛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不够的,你应该让你的生命延长再延长,似一颗圣洁的火种,燎原大地,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更多、更多的人生道路。你现在不要拼命地工作,你应该全力以赴地使身体康复,为国家为人民工作得时间更长、更长……”
当地的一位女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评价金桂兰:“在一些人眼里,像金桂兰这样的人,特别是像她这样的女人,也许活得太不精致,太过辛苦,但我深深感到,她才真正领悟到了为人之美。她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带来的感动,不是惊艳一时的,而是那种让人想起就会有力量,想起就会受鼓舞,永远都不能抹去的美。金法官,我愿意为你喝彩!”
金桂兰,你这位黑土地上的女法官,十几年如一日,以惠泽故土的情怀,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将法治公正的种子播种在黑土地,家乡人民将永远感激你。你不愧为好党员,不愧为好法官,不愧为黑土地养育的好儿女。你与千千万万长年扎根基层、工作在审判第一线的优秀法官一起,奠定了共和国法治大厦最牢固的基石!
金桂兰,我们为你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