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律师资格考试(卷三 答案部分)
2002-08-30 10:19:37
  一、(本题20分)

   1.甲熟知毒蛇习性及危害,故置蛇在木桶内。但却忽视了凡接触木桶的人(自家人或外来人)都可能被蛇咬伤情况,且未作任何防范,终至乙被蛇咬伤。乙的被伤与甲的疏忽大意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甲应承担刑事责任(2分)。

   2.(1)甲的行为构成犯罪(1分)。

  甲所触犯的罪名为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重大事故罪(1分)。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中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甲的行为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1分)。(2)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1分)。

  乙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1分)。

   3.(1)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1分)和诈骗罪(1分)。

  甲将乙用酒灌醉的行为属于刑法抢劫罪中规定的采用其他方法,因而构成抢劫罪(1分)。

  甲意图以抢得的支票骗取财物,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以欺骗方法使人产生错觉,从而"自愿"将财物交付给犯罪人,是诈骗罪的客观表现(1分)。

   (2)甲的诈骗行为,虽因客观原因未能得逞,但因其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应以诈骗罪(未遂)论处。甲的辩护人的论点不能成立(1分)。

   4.乙及其妻子的行为都构成犯罪(1分)。

  罪名应为故意伤害致死(1分)。

  乙妻将乙的刀夺下,主观上不希望发生将甲杀死的后果,但将木板递与乙的行为,主观上不能说没有伤害甲身体健康的故意,至于木板上有钉子,打入甲的要害致死的情节是乙与其妻始料未及的,甲的死亡与乙夫妻的共同伤害行为有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2分)。

   5.甲的行为构成:(1)敲诈勒索罪(2分)。

   (2)诬告陷害罪(2分)。

  二.判断并选择

   1.选"2"说明:A是混同,混同使主债务消灭,担保从债也消灭;B是没收,属公法行为,使抵押标的无偿收归国有,抵押权即消灭;C继承不能使抵押权消灭;D抵押权因标的灭失而消灭;E抵押权不因被担保债权的部分清偿而消灭;F第三人愿作担保不能使抵押权消灭,只有抵押权人同意放弃抵押权才能使之消灭.

   2.选"5"

  说明:AF是约定解除;B是撤回要约;CD是法定解除;E是合意解除

   3.(一)选3 (二)3 4 (三)2 (四)无

   4.1 4 6 7 10 11 13 15 19 20 21 24 25 28 30 31 34 35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