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7日下午5时许,正忙于准备演讲大会的宁夏永宁县人民法院政工科科长苏杰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苏杰走过的短短39年的生命历程,无声地奉献着光和热,没有惊天之举,却有华光在身。
心中自有天平在
苏杰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贺圈乡郑圈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86年考入宁夏司法学校,两年后被分配到永宁县人民法院工作。当时组织安排他到距县城最远、条件最差的李俊法庭,他欣然前往。从踏进法院大门的那天起,他就抱定了献身司法事业的信念。一有空闲,他便找来以往的卷宗,仔细阅读、认真推敲。作为一名书记员,每一次的庭审笔录苏杰都认真对待,每本卷宗都仔细装订。他装订的卷宗本规范整齐,成了院里装订卷宗的范本。
1998年苏杰入了党,开始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为了送达一份法律文书,他骑自行车往返几十里;法庭人手不够,他利用晚上时间去送达,让当事人打官司省时省力。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想要再次上法庭离婚,当了解到和好有望时,苏杰便利用休息日带病前去调解。苏杰不单单考虑的是一个案件法律判决是否公正,更期望经过调解,让群众减少诉累。
审判员周建文曾主审一起拖欠饲料款纠纷案,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调解书生效后,履行期限将至,原告到法院反映,说被告欲出售已被法院裁定保全的成鱼。苏杰在得知该案的被告是自己的姑父后,他不念私情,协助办案人员一同前往鱼池开展说服、教育工作,第二天苏杰的姑父将欠款送到法院,使此案未进入执行程序即全部履行。
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苏杰的心目中,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一次,上级有关部门要来法院调研,因相关业务庭不能提供具体数据,要掌握第一手数据,只能到档案室一本本地翻阅卷宗。苏杰考虑到审判庭工作繁忙,便一个人承担下来。当时,永宁县人民法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尚未步入正轨,档案室阴暗、窄小,苏杰一干就是一整天。1994年工资套改,工作量大、程序繁杂,事关干警切身利益,苏杰格外仔细。一些同志多次来查阅并提出质疑,苏杰总是笑脸相迎,耐心解答和复查。
尽管自家生活困难,苏杰却不忘奉献爱心。1990年,他将一件羽绒服送给刚参加工作的同事杨志华防寒保暖。苏杰的毛笔字写得好,每逢春节他就买来笔墨纸张,免费给大家写对联。同学、同乡家中的大事小情,麻烦的、没人愿意操持的,苏杰都主动去办。单位每次捐款,他主动带头。在苏杰去世的前一个月,他带着借到的100元与同事康宏伟结伴去大武口看望一位患病的同学,发现患病的同学急需用钱治病后,他又借了100元,将200元一并留给了那位同学。
两袖清风华光在
苏杰一生清贫却从不贪图名利,他虽为法院的中层领导,却从没有动用职权谋取私利。一次,苏杰与审判员王悦舜骑自行车近50公里赶往黄羊滩农场,审理一起伤害案。由于当事人双方矛盾尖锐,他们便住了下来,最后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案件圆满解决,当事人表示感谢要送送他们,却被苏杰与同事王悦舜婉言拒绝了。
苏杰的家里并不富裕,妻子没有工作,儿子年幼上学,一家人的生计仅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维持,他的父亲患严重的风湿病无法行走,他省吃俭用每年向老家寄去四五千元。工作多年,苏杰一直骑着在李俊法庭工作时买的那辆自行车。然而,清贫的生活并没有改变他对法院工作的赤诚之心。一位和他要好的同学在下海经商收入颇丰后,邀请他一同去经商,每月支付他2000元的工资。苏杰却说:“组织培养了我这么多年,作为一名法官要耐得住清贫。”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苏杰。(原载: 宁夏网-宁夏日报)